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石破茂代表日本摊牌,要和美国斗上一场,他无法忍受被特朗普看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石破茂代表日本摊牌,要和美国斗上一场,他无法忍受被特朗普看扁。 于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了这番空前强硬的言辞。而且石破茂还想让特朗普知道,自己和安 倍不一样。 日本这边,想要对美强硬的,不止石破茂一个,自民党这边似乎也统一了口径,认为特朗普"欺人太 甚",在关税谈判中使出了相当恶劣的手段。 收到特朗普的关税通牒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终于下定决心,他在一次街头演讲的时候,措辞前所未有的 强硬,说关税谈判是一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怎么能忍受"被对方看扁"。 其实早从上个月开始,石破政府就开始有意识地在关税议题上对美国示强,如今只是进一步摊牌了而 已。 美日谈判毫无进展,主要是特朗普的要价,远超日本的承受限度,石破茂只有摆出一副强硬姿态,才有 继续讨价还价的余地,真要退让了,后果不只是被吃干抹净那么简单。 更何况,日本很快就要举行参议院选举,石破茂必须确保自公联盟拿下过半议席,上个月的民调好不容 易有所回升,要是在关税谈判中对美国示弱,指不定又要一泻千里。 【从上个月 开始,石破政府就有意识地对美国示强】 由此可见,石破政府对特朗普很有怨言,在他们看来,日本是美国最大投资国,持续为美国创造大量工 作岗位,这 ...
再获箱船订单!这家船厂百日接单24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29
新船订单情况 - HD韩国造船海洋与一家大洋洲地区船东签订4艘13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总金额8348亿韩元(约6.1亿美元),单船造价1.525亿美元,计划2028年底前交付 [2] - 今年以来HD现代三湖承接的集装箱船订单已达10艘,包括4月与希腊Capital Maritime签订的4艘8400TEU集装箱船(总金额5.6亿美元)和5月签订的2艘8400TEU集装箱船(总金额3868亿韩元) [3] - 包括最新4艘集装箱船在内,HD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以来承接新船订单达80艘111.1亿美元(约797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目标180.5亿美元的61.5% [4] 造船业务表现 - HD现代三湖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发力,迄今连续接获23艘新船订单,总金额34.5亿美元(约247亿元人民币),包括10艘集装箱船、2艘原油运输船、5艘大型LNG船和6艘苏伊士型原油运输船 [3] - HD现代三湖已完成全年接单目标45亿美元的76.7%,仅用时不到100天 [4] - 公司作业效率提高和船坞周期缩短(如万海航运4艘8700TEU集装箱船交付时间提前近6个月)为承接更多订单创造条件 [4] 行业价格参考 - 当前一艘13000/14000TEU传统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1.5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8400TEU集装箱船单船造价稳定在1.4亿美元水平 [3]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下单中国船厂,加国会决定展开调查
观察者网· 2025-07-08 08:55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BC Ferries与中国造船企业合作事件 -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交通委员会决定对BC Ferries从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获得的10亿美元贷款展开调查,该贷款用于从中国造船企业购买四艘油电混合动力船舶[1] - 调查将传唤加拿大交通部长、基础设施部长以及BC Ferries和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作证,听证会将在未来30天内举行[1] - 加拿大保守党议员质疑政府动用公共资金资助海外造船项目,认为可能外包本国就业岗位[1] BC Ferries的立场与决策过程 - BC Ferries首席执行官表示选择了最具综合效益的投标方案,强调该决定是在"没有任何加拿大报价"的情况下作出的[4] - 该低息贷款将为渡轮乘客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纳税人节省高达6.5亿美元支出[4] - 公司已选定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四艘大型客渡船,预计2029至2031年投入使用[4] - 公司辩护称加拿大过去十年已从中国造船厂订购100艘船只,此次决定经过"严格且独立"的全球招标程序[8] 加拿大政府的反应 - 加拿大交通部长弗里兰对选择中国造船厂表示"非常震惊和失望",质疑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做出此决定[5] - 弗里兰要求核实不会挪用任何联邦资金支持该项目,包括3780万加元年补贴和3.08亿加元疫情后资金[7] - 弗里兰质疑"中国网络安全问题",要求了解签约前是否进行国家安全评估[7] 行业支持与背景 - 加拿大业内人士支持BC Ferries的决定,认为选择中国造船厂是"非常明智"的决定,符合客户最佳利益[8] - 公司强调新渡轮将替换四艘即将退役的老旧船只,是船队更新计划的一部分[4] - 自由党议员威尔·格里夫斯赞成调查但呼吁不要急于下结论,指出渡轮服务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社区至关重要[2]
印度扶持造船业仍有多重难题待解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2
印度马扎冈造船厂收购科伦坡造船厂 - 印度马扎冈造船厂以5296万美元收购斯里兰卡科伦坡造船厂51%控股权,主要通过购买日本尾道造船原持股份及认购新股份实现 [1] - 科伦坡造船厂是斯里兰卡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造船与船舶维修企业,拥有4座干船坞,具备处理12.5万吨级船舶的能力 [1] - 科伦坡造船厂2023年亏损3800万美元创历史之最,迫使原最大股东日本尾道造船寻求退出 [1] 科伦坡造船厂业务状况 - 科伦坡造船厂客户遍布欧亚非,拥有约3亿美元订单储备和国际造船认证,商业和政府订单包括日本、挪威、法国、阿联酋等国项目 [2] - 马扎冈造船厂通过资本注入和技术支持有望实现业务扩张,补足自身商业船舶业务短板 [2] - 收购有助于整合客户资源与造船维修经验,增强面向印度洋区域的造船服务能力 [2] 印度政府造船业发展战略 - 印度政府"2047愿景"提出跻身"全球前五造船大国"目标,计划2030年实现中型集装箱船自主建造,2032年承接大型船舶订单 [3] - 印度政府将成立国有的巴拉特集装箱公司,计划运营约100艘集装箱船,专注亚洲、红海等关键航线 [3] - 印度政府建立总额30亿美元的"海事发展基金",专项用于船舶购置融资,目标2047年将印度船舶在全球海运中的份额提升至20% [3] 印度政府扶持政策 - 印度政府推出分级补贴政策,对不同类型船舶建造实行20%至30%的补贴 [4] - 投资7亿美元升级船厂设施,计划打造4个大型造船集群 [4] - 投资1050亿美元进行主要港口现代化改造、路网连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经济开发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 - 国际海运巨头马士基与印度科钦造船厂合作进行船舶维修与绿色技术研发 [4] - 地中海航运集团计划与印度斯旺防务和重工业集团合作建厂 [4] -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计划联手印度企业强化印度至中东航运路线,并投资印度纳瓦舍瓦港枢纽建设 [4] 印度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印度造船业占全球订单份额不到0.2% [5] - 印度现有最大国产油轮载重仅9.3万吨,距离15万吨以上超大型油轮建造能力尚有不小差距 [5] - 实现"2047愿景"需克服造船业基础薄弱、大型商用船舶建造能力不足等难题 [5]
专访韩国前总统顾问:无论经济还是安全,中国对韩国都很重要
新京报· 2025-07-07 21:09
外交安全政策 - 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以坚固的韩美同盟、紧密的韩美日合作以及改善与中俄关系为基础的实用外交政策 [1] - 李在明采取两项措施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停止向朝鲜散布传单和暂停对朝扩音器喊话,朝鲜也做出相应回应 [3] - 李在明未参加北约峰会,被认为是在保守议程和进步议程之间寻求平衡 [3] 经济挑战与政策 - 韩国经济面临新冠疫情和特朗普贸易战的双重冲击,大量小规模个体经营商濒临破产 [6] - 韩国决定发放全民补贴以刺激消费、提振经济 [6] - 韩国在半导体、造船、汽车产业等支柱领域正失去竞争力,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 [6] 韩美贸易关系 - 韩美关税谈判在7月9日前难以达成协议,特朗普政府可能宣布实行"基准关税" [6] - 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透露"对等关税"暂停期可能延长至9月1日,但特朗普最新表态确认8月1日恢复关税 [7] - 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但韩国政府表示将自主决定国防预算规模 [8] 中韩关系改善 - 李在明多次公开表示将推动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认为中国对韩国在经济和安全层面都非常重要 [2] - 改善中韩关系的首要措施是恢复首脑外交,其次是加强各层面战略对话和公众交往 [2][11] - 中日韩三方可能因美国压力重新启动自贸区谈判,此前已进行17轮谈判但自2019年后无进展 [10] 国内政治与改革 - 李在明民意支持率从最初的50%多上升至65%,主要因积极回应民众诉求 [3] - 韩国国会通过三项特检法,李在明任命三位特别检察官调查尹锡悦及其妻子相关案件 [4] - 李在明提出修宪建议,包括修改总统任期和权力分享机制,但需执政党和反对党达成共识并提交全民公决 [4][5]
“两船”合并获上交所通过,4000亿“中国神船”即将诞生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7 13:39
并购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1]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将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权利义务 [1] 市值与财务数据 - 7月4日收盘时中国船舶市值1467亿元 中国重工市值1056亿元 [1] - 2024年中国船舶营业收入785.84亿元 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 总资产1819.77亿元 净资产509亿元 [1] - 同期中国重工营业收入554.36亿元 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 总资产2221.38亿元 净资产837.72亿元 [1] 合并后预期规模 - 重组后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 [1] - 预计合并后市值超2500亿元 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1] 交易细节 - 2024年9月2日中国重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 [2] - 换股比例经调整后为中国船舶37.59元/股对应中国重工5.032元/股 比例为1:0.1339 [2] - 总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2]
印度网友:为什么印度不斥资300亿美元去争取造船业第一?国外网友回复:跟中国差距太大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51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业占据全球53%市场份额,美国仅0.1%,印度0.05%,中美印三国差距显著[3][8] - 中国最大国有企业2024年造船250艘(1400万吨),远超美国1950年至今累计吨位,2025年计划增至300艘(1600万吨)[8] - 美国2024年仅建造5艘大船(7.6万吨),印度舰艇吨位2.55万吨,产能差距达数量级[8] 各国战略与政策影响 - 美国计划投资300亿美元重振造船业,并通过政策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过路费,导致2025年韩国订单增长18%[3][5] - 韩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从19%升至25%,但面临产能利用率近90%和技术短板(高端船舶技术落后中国15%-20%)[5] - 印度提出2030年进入全球造船业前十、2047年前五的目标,但实际产能与投资计划未匹配[3][8] 技术与成本竞争力 - 中国在绿色船舶领域(LNG动力船、氢燃料电池船)取得突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8] - 中国055型驱逐舰单价8.2亿美元,仅为美国伯克III型驱逐舰(25亿美元)的1/3,成本优势显著[8] - 2025年中国海军年均下水舰艇超10艘,美国不足3艘,建造速度差距进一步扩大[9] 行业观点与挑战 - 德国从业者认为中美造船业差距需"100个美国"才能追赶,300亿美元投资杯水车薪[7] - 韩国虽获订单转移红利,但受限于产能和技术无法充分承接需求[5] - 意大利观点指出印度规划停留在纸面,美国投资可能沦为利益输送[8]
特朗普突然翻脸,石破茂收到直白警告,日本前首相直言:要搞好中日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39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 因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 [1] - 特朗普政府已对日本商品实施24%对等关税 含10%基准关税 [1] - 日本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从2.5%提高至27.5% 引发日方反对 [3] 日本政府回应与立场 - 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通过贸易维护利益 而非加征关税 [3] - 日方希望以真诚方式推进双边谈判 达成互利协议 [3] - 日本不会因谈判期限而损害国家利益 将坚定应对高关税 [3] 日本汽车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10% 8.3%劳动力从事相关工作 [5] - 美国关税或导致日本汽车出口损失170亿美元 [5] - 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单一出口市场 关税威胁具有致命性 [5] 其他受影响国家 - 韩国汽车出口带动2365亿美元GDP 面临巨额关税风险 [6] - 欧盟被特朗普威胁征收50%关税 涉及多领域 [6] 日本对美依赖的反思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呼吁降低对美依赖 实施"去风险" [8]
A股重大调整!今起实施;首批科创债ETF发行;1.99亿股!民生银行获大股东增持→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08:30
政策与监管动态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7月7日正式施行,明确高频交易标准为每秒申报/撤单超300笔或单日超20000笔[1][10] - 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央企品牌保护管理,要求预防恶意商标抢注并完善维权机制[4] - 住建部调研广东、浙江,强调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好房子"建设[4] - 央行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及优化电子支付服务[5] 金融市场与产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7日发行,部分产品发售期仅1天[2][14]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强化参与者管理和风险防控[10]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重组后将成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11] - 13家支付机构获长期《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抖音支付、乐刷支付等[12] 产业与区域发展 - 湖北省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元投向链主企业及核心技术领域[6] - 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技术标准、核心研发等五方面提供支持[8] - 华北油田沁水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国内首个达此规模[6] 公司动态与资本运作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餐饮订单占比超80%[17] - 香港立业集团增持民生银行H股至4.945%,接近举牌线[2][22] - 国投中鲁拟收购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9] - 莱尔科技控股股东协议转让5%股份予世运电路,总价1.53亿元[20] - 昊帆生物拟1.6亿元收购杭州福斯特药业,解决产能不足问题[21] 消费与新兴产业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中国景点行业未来三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11] - 暑期档票房破25亿元,《酱园弄·悬案》等影片领跑[15] - 1-5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达636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减税1407亿元[15] - 民航暑运首月机票预订量超2100万张,"避暑航线"需求显著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