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搜索文档
印度网友:为什么印度不斥资300亿美元去争取造船业第一?国外网友回复:跟中国差距太大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51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业占据全球53%市场份额,美国仅0.1%,印度0.05%,中美印三国差距显著[3][8] - 中国最大国有企业2024年造船250艘(1400万吨),远超美国1950年至今累计吨位,2025年计划增至300艘(1600万吨)[8] - 美国2024年仅建造5艘大船(7.6万吨),印度舰艇吨位2.55万吨,产能差距达数量级[8] 各国战略与政策影响 - 美国计划投资300亿美元重振造船业,并通过政策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过路费,导致2025年韩国订单增长18%[3][5] - 韩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从19%升至25%,但面临产能利用率近90%和技术短板(高端船舶技术落后中国15%-20%)[5] - 印度提出2030年进入全球造船业前十、2047年前五的目标,但实际产能与投资计划未匹配[3][8] 技术与成本竞争力 - 中国在绿色船舶领域(LNG动力船、氢燃料电池船)取得突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8] - 中国055型驱逐舰单价8.2亿美元,仅为美国伯克III型驱逐舰(25亿美元)的1/3,成本优势显著[8] - 2025年中国海军年均下水舰艇超10艘,美国不足3艘,建造速度差距进一步扩大[9] 行业观点与挑战 - 德国从业者认为中美造船业差距需"100个美国"才能追赶,300亿美元投资杯水车薪[7] - 韩国虽获订单转移红利,但受限于产能和技术无法充分承接需求[5] - 意大利观点指出印度规划停留在纸面,美国投资可能沦为利益输送[8]
特朗普突然翻脸,石破茂收到直白警告,日本前首相直言:要搞好中日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39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 因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 [1] - 特朗普政府已对日本商品实施24%对等关税 含10%基准关税 [1] - 日本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从2.5%提高至27.5% 引发日方反对 [3] 日本政府回应与立场 - 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通过贸易维护利益 而非加征关税 [3] - 日方希望以真诚方式推进双边谈判 达成互利协议 [3] - 日本不会因谈判期限而损害国家利益 将坚定应对高关税 [3] 日本汽车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10% 8.3%劳动力从事相关工作 [5] - 美国关税或导致日本汽车出口损失170亿美元 [5] - 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单一出口市场 关税威胁具有致命性 [5] 其他受影响国家 - 韩国汽车出口带动2365亿美元GDP 面临巨额关税风险 [6] - 欧盟被特朗普威胁征收50%关税 涉及多领域 [6] 日本对美依赖的反思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呼吁降低对美依赖 实施"去风险" [8]
A股重大调整!今起实施;首批科创债ETF发行;1.99亿股!民生银行获大股东增持→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08:30
政策与监管动态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7月7日正式施行,明确高频交易标准为每秒申报/撤单超300笔或单日超20000笔[1][10] - 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央企品牌保护管理,要求预防恶意商标抢注并完善维权机制[4] - 住建部调研广东、浙江,强调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好房子"建设[4] - 央行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及优化电子支付服务[5] 金融市场与产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7日发行,部分产品发售期仅1天[2][14]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强化参与者管理和风险防控[10]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重组后将成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11] - 13家支付机构获长期《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抖音支付、乐刷支付等[12] 产业与区域发展 - 湖北省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元投向链主企业及核心技术领域[6] - 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技术标准、核心研发等五方面提供支持[8] - 华北油田沁水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国内首个达此规模[6] 公司动态与资本运作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餐饮订单占比超80%[17] - 香港立业集团增持民生银行H股至4.945%,接近举牌线[2][22] - 国投中鲁拟收购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9] - 莱尔科技控股股东协议转让5%股份予世运电路,总价1.53亿元[20] - 昊帆生物拟1.6亿元收购杭州福斯特药业,解决产能不足问题[21] 消费与新兴产业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中国景点行业未来三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11] - 暑期档票房破25亿元,《酱园弄·悬案》等影片领跑[15] - 1-5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达636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减税1407亿元[15] - 民航暑运首月机票预订量超2100万张,"避暑航线"需求显著增长[14]
中国船舶千亿重组获批“巨无霸”启航 首季净利均倍增合同负债共超13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26
中国船舶行业标志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即将进入收官阶段。 7月4日晚,中国船舶(600150.SH)与中国重工(601989.SH)双双发布公告,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 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一交易待中国证 监会注册后,基本上可以实施。 这场涉及1151.5亿元交易金额、超4000亿元总资产的千亿级整合正式落地,全球造船业将迎来"中国神 船"时代。 始于2017年,"南北船"重组提上日程,历时4个年头,"南北船"重组完成,但内部同业竞争问题仍未彻 底解决。此次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被视作"南北船"联合重组的延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是"南北船"重组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的标志性事 件,将推动中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 2024年以来,全球造船业市场回暖,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且订单饱满。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共计超过1300亿元。 这是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海光信息重组案预案今年6月披露)。 合并方案为,中国船舶拟以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的比例进行吸收合并 ...
印度老哥掀桌子:“我跟300亿,能梭哈中国造船业吗?” 牌友们都笑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00:58
全球造船市场份额 - 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份额53%按CGT计 美国仅占0.1% 印度占0.05% [3] - 中国一家龙头企业去年下水250艘船 吨位是美国去年造船总量的184倍 [6] - 韩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从19%提升至25% 主要受益于美国政策导致订单转移 [3][5] 各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计划投资300亿美金重振造船业 但去年仅建造5艘大船 [3][6] - 印度提出2030年进入全球造船前十 2047年进入前五的目标 [3] - 韩国船厂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高端船舶技术仍有欠缺 [5][6] 产业竞争力对比 - 中国055大驱军舰性价比高 建造效率远超美国伯克III级驱逐舰 [6] - 美国造船业成本控制能力弱 存在军工项目价格虚高现象 [6][7] - 造船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 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能力 [8][10] 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过路费" 导致部分订单转向韩国 [5] - 美国300亿投资计划被质疑为利益输送 而非真正提升产业竞争力 [6][8]
中国船舶(600150):重组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船价已有企稳迹象重视左侧布局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4日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重大资产重组获上交所审核通过,交易迈入实施准备阶段,待证监会注册及完成其他批准后可正式实施[6] - 合并后产能可达全球产能的18 - 33%,如集团所有造船资产完成合并,产能将占到全球的40%(DWT口径)/23%(CGT口径)[6] - 合并后市值区间为2504 - 4110亿元,以不同P/O值估算对应不同市值[6] - 301对船厂影响较原方案大幅减弱,利空情绪逐步修复,积压造船需求有望释放带动订单量及船价上行[6] - 6月船价已现企稳迹象,新船订单量环比回升,后续船价与订单量有望进一步回升[6] - PO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E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03、146亿元,对应PE为21、14、10倍[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584、81,617、91,407、115,080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3.9%、12.0%、25.9%[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7,029、10,276、14,615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2%、94.5%、46.2%、42.2%[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1、1.57、2.30、3.27元/股,毛利率分别为10.2%、15.5%、18.3%、20.5%,ROE分别为7.1%、12.4%、15.8%、19.1%[2] - 2024、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41、21、14、10 [2]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4日收盘价32.8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45.95/26.93元,市净率2.8,股息率1.37%,流通A股市值146,740百万元[3]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1.63元,资产负债率68.80%,总股本/流通A股为4,472/4,472百万[3]
日本平均月薪创47年来新高,达33万日元,物价压力仍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7-06 21:04
整体薪资水平 - 2025年平均月薪33万日元(约1.6万人民币),创1976年以来新高 [1] - 名义工资2023年同比上涨2.1%,2025年大企业薪资连续两年涨幅超5% [1] - 实际工资2025年3月同比减少2.1%,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3] 应届生起薪与收入分层 - 2025年应届生平均起薪25.4万日元(约1.3万人民币)创新高 [4] - IT行业头部企业本科应届生年薪可达430万日元(约21.4万人民币) [4] - 东京地区年薪中位数400万日元/年(约20万人民币) [4] - 年薪2000万日元(约100万人民币)者仅占0.6% [4] - 男性平均年薪563万日元(约27.5万),女性314万日元(约15.3万) [4] 行业薪资差异 - 最高薪行业为金融保险、信息通信(IT) [5] - 涨薪最快行业为化学行业(涨薪率28.99%)、造船业(11.01%) [6] - 体力劳动者月薪约1.8万人民币,时薪约60元 [6] - 人力车夫月薪最高127万日元(约5.8万人民币) [6] - 便利店员工月薪约10万日元(约5000人民币) [7] 地域薪资与生活成本 - 东京平均月薪38万日元(约1.9万人民币),扣除房租后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纽约、伦敦 [8] - 大阪及地方城市薪资低于东京,郊区房价较便宜(如400万人民币可购独栋住宅) [9] - 餐饮物价为国内2-3倍(一碗面约80人民币) [10] 国际对比 - 东京月薪2592美元仅为纽约5128美元一半,全球城市排名第38位 [15] - 日本时薪1055日元(约49人民币),低于首尔、新加坡 [16]
A股,明日重磅!特朗普,关税大消息!央行最新!世界船王来了,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7-06 18:31
程序化交易监管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7月7日起实施 明确高频交易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最高300笔或全日累计20000笔以上 [2] - 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监管 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差异化收费标准 [2]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规范参与者账户开立、结算资金归属及流动性管理 [3] - 明确报文权限申请、系统登录、业务种类填写等操作规范 [3] 有色金属产业政策 - 国资委强调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4] -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重点发展超导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5] 医疗器械采购政策 - 财政部要求450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采购项目排除欧盟企业(在华欧资企业除外) 非欧盟企业自欧盟进口产品占比不得超过50% [6] - 商务部称此举为对等反制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公共采购的措施 [7] 船舶行业整合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通过 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收逾1300亿元 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 [8] 房地产市场调控 - 住建部要求各地因城施策用好房地产调控自主权 提升政策系统性有效性 巩固市场稳定态势 [9] 国际贸易关税 - 美国计划8月1日起实施10%-70%新关税 较4月公布的50%上限进一步上调 可能加剧通胀风险 [9][10] 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 - 中国6月CPI、PPI数据将于7月9日公布 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央行仍有50BP降准和20BP降息空间 [11]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9月降息概率约75% 市场预期年内累计降息50BP [12] 资本市场动态 - 本周新股发行:华电新能(申购代码730930 发行价3.18元) [14][15] - 61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总市值383.14亿元 解禁市值前三为凌云光(59.52亿元)、昊华科技(42.63亿元)、唯科科技(36.36亿元) [16][17]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审核通过,三棵树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81%-119%
和讯财经· 2025-07-04 23:33
重点要闻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金额1151.5亿元、涉及总资产超4000亿元,将催生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巨头[2] - 中国船舶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2] - 中国重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2] 业绩预告 - 三棵树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80.94%至119.04%[3] - 芯动联科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8亿元至2.78亿元同比增长66.04%至102.45%,归母净利润1.38亿元至1.69亿元同比增长144.46%至199.37%[27] - 株冶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50.97%至75.23%[30] - 中策橡胶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0亿元至223亿元同比增长13.40%至20.42%,归母净利润22.4亿元至23.8亿元同比减少6.30%至11.81%[28] IPO发行动态 - 顺德银行撤回主板IPO申请,原预计融资金额90亿元[5] 再融资动态 - 爱旭股份60亿元定增审核通过[7] - 汇得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8亿元用于聚氨酯新材料项目[8] 并购重组动态 - 邵阳液压拟购买新承航锐100%股份,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0] - *ST宝实收购宁夏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事项获宁夏国资委批复[11][12] - 中红医疗拟6.97亿元收购东南亚SEA3公司75%股权并增资[19] 监管合规动态 - 倍轻松收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及董监高等[14] - 亚光科技董事长李跃先被实施留置[15] - 柳化股份因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收到广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16] - *ST汇科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7] 公司公告动态 - 莱尔科技控股股东拟向世运电路转让5%股份,转让总价1.53亿元[20] - 建科院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湖北建胜40%股权[21] - 航天电子飞鸿测试公司拟增资扩股,合计增资金额2.91亿元[22][23] - 中信国安证券简称变更为"国安股份"[24] - 玲珑轮胎选举王锋为董事长[25] - 梦网科技选举余文胜为董事长[26] - 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29]
越南和日本:好孩子和坏孩子
虎嗅APP· 2025-07-04 18:30
美越贸易协议 - 美国将对越南产品关税由46%降至20% [3] - 对经越南转运至美国的货物收取40%关税 [3] - 越南对美国实行零关税 [3] - 协议结果与4月份路透社披露的"越南以零关税换取美方22%~28%关税"接近 [4] - 中资企业在内的越南外企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税率水平"可控" [4] 美英贸易协议对比 - 美国对英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 [4] - 对汽车实施低关税配额制 [4] - 英国同意将进口美国商品关税从5.1%降至1.8% [4] 特朗普关税策略 -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差,需通过"关税差"减小逆差 [6] - "关税差"最低不低于8.2%(英国标准),最高不超过20%(越南标准) [6] - 日本、欧盟和印度等国可能需保留15%左右的综合税率差 [6] - 具体模式可能是"对美降低关税+接受10%基础关税+N个重点行业25%关税" [6] 美日贸易关系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征收30%-35%关税 [10] - 4月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中,日本税率为24% [10] - 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日本是美国最大投资者,创造就业机会 [11] - 日本坚持要求全面免除汽车关税和钢铝关税 [16] - 美日谈判已完全陷入停滞,日本代表团被晾在华盛顿 [11][12] 越南的谈判优势 - 越南对美出口主要竞争对手中,20%关税已属极低 [15] - 东南亚国家中仅新加坡(10%)和菲律宾(17%)关税低于越南 [15] - 越南可能要求美方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关税不低于20% [15] 日本的谈判困境 - 日本对"日美特殊关系"寄予厚望,立场强硬 [16] - 日本提出的造船合作、稀土产业链合作等条件未被美方接受 [16] - 日本农协与自民党政治强绑定,难以开放农业市场 [16] - 美国对日本出口仅835亿美元,不及欧盟四分之一 [22] 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 - 印度被征收26%对等关税,谈判策略与越南类似 [18] - 欧盟提出"认领10%基础关税+要求美方不新加征半导体、药品关税"等条件 [19] - 美欧贸易额高达一万亿美元,特朗普不太敢硬加50%关税 [21]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展望 - 美国可能在7月9日对关税问题做"分批处理" [21] - 特朗普第二任期核心任务之一是对盟友"再驯化" [24] - 日本或不得不做出更大让步,但可能推迟至7月20日参议院选举后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