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搜索文档
大消息!超级赛道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8:09
政策总体目标 - 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4][7] - 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 [4][7] 关键技术供给 - 开展应用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实时精准定位与导航、自主决策与群智协同等共性技术,以及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混行立体交通系统智能监测等行业应用技术研究 [8] - 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包括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公路高性能夜视监控、结构检测新装备,鼓励无人机、全地形车等新装备研制,推动智慧列车装备、智能船舶、智能施工维养装备、智能搬运装卸设施设备研发 [9] -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构建涵盖多种运输方式,贯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业务领域的技术底座,打造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 [9] 创新场景赋能 - 组合辅助驾驶,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集聚创新资源,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设施布局车路云协同系统 [4][10] - 智能铁路方面,支持具身智能列车与自主协同控制系统研发,推广自感知、自学习、自运行的智慧化动车装备,加速列车智能驾驶、群组运行控制、智能运维等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中国智能铁路标准体系优化完善 [10] - 智慧航运方面,推进港口智能感知网络建设,加快码头自动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推动建设面向全程物流链的"一站式"协同系统,开展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建设,推广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及内河货运船舶自主航行创新工程 [11] - 智慧民航方面,推动航司航线规划、签派决策、机组排班等智能辅助优化,提升航班运行智能恢复能力,推动机场运行全流程感知预警,探索人工智能辅助飞行流量管理、航迹预测等应用场景,深化生物识别、智能安检等"无感通行"技术应用 [12] - 智慧邮政方面,加快推动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推广智能收投设备、智能语音客服,推进自动化仓库、自动分拣、智能装箱等技术应用,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推动新型快递配送设备规模化应用 [12] - 智能建养方面,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推广应用轻量化智能路面检测车、桥梁巡检机器人、水下探测机器人等,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日常巡查、检测监测、养护决策等应用 [13] - 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方面,深入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推动人工智能与枢纽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深度融合,加强智慧供应链管理和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 [13] 核心要素保障 - 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强行业算力资源统筹,依托高速公路、港口、交通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强化算力保障 [14] - 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建设,推动产学研用各方深化数据共享,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 [14] - 推动泛在网络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综合应用,构建行业设施设备实时监测和智能感知体系,加快建立5G、卫星通信等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通道 [14] 产业发展生态 - 提升产业生态孵化能力,推动组建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支持建设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鼓励构建行业人工智能测试场景库,组织开展"十百千"创新行动,大力培育交通运输未来产业 [15] - 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制度与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技术监测、安全评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制定安全指南,布局交通大模型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智能驾驶、智慧航运等重点领域标准规范制修订 [15] - 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培养交通运输领域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校推进建设人工智能科教融汇中心,鼓励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 [16]
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3:32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0日11:00-12: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 [2][4][5]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28日至10月9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zqtz@victall.com提前提交问题 [2][6] - 说明会后将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供会议内容回顾 [6] 参会人员组成 - 公司董事长孙汉本、总经理孙继龙、董事会秘书赵婷婷、财务总监范学鹏及独立董事罗福凯将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 [4] 会议沟通内容 - 会议将重点讨论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财务指标及现金分红方案 [3]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互联网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实时参与互动交流 [4][6] - 公司提供电话(0532-81107030)及邮箱(zqtz@victall.com)作为会前咨询渠道 [6]
Here's what a government shutdown could mean for the economy
Youtube· 2025-09-27 00:24
All right, government moving closer to a shutdown to take place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could have a big eh impact on economic data. For example, Emily Wilkins joins us now. She has more for us as we take a look at the countdown clock.Emily, hey David. Yeah, that countdown clock is going. It will be here before we know it.But look, a shutdown is looking increasingly likely. 4 days can be a long time in DC, but right now both sides have just very much dug in. Doesn't appear to be really any serious negotiati ...
七部门: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57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 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三是加强核心要素保障。提出了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泛在网络设施建 设等3项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强化算力保障,构建覆盖多模态、多场景的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体系,打 造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网络,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支撑体系。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出了提升产业生态孵化能力、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快形成人才聚 集效应等3项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 化,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创新环境。 原文如下: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数据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关 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为深 ...
雷尔伟:关于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及备案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20:13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及监事设置 [1]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相同决议 [1] - 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并相应修订《公司章程》 [1] 工商登记进展 - 公司近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和《公司章程》备案手续 [1] - 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已发放《登记通知书》 [1]
德银:“资本开支牛市”的宿命--运河、铁路和电信技术革命中的股市沉浮
美股IPO· 2025-09-24 18:53
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AI资本支出竞赛。德意志银行警示,历史上由技术革命驱动的资本开支热潮,如18世纪的运河、19世纪 的铁路和2000年的电信,最终都演变成了"繁荣-萧条"的周期,导致相关股票泡沫破裂,投资者损失惨重。"2000年电信泡沫破裂后,至今没回到当年高 点。" 当前,由人工智能(AI)点燃的资本市场狂热,正将科技巨头推向一场史无前例的资本开支竞赛。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德意志银行9月24日发布的报告 显示,微软、Meta、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豪赌。 该行警示,历史上由技术革命驱动的资本开支热潮,如18世纪的运河、19世纪的铁路和2000年的电信,最终都演变成了"繁荣-萧条"(Boom-Bust)的 周期,导致相关股票泡沫破裂,投资者损失惨重。 报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AI革命的最终受益者,可能更多的是技术的使用者,而非其生产者。 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新技术本身能够永久性地提升生产力并改变世界,但与之相关的金融市场狂热往往以"一地鸡毛"告终。而理解过去运河、 铁路和电信革命中的股市沉浮,为判断当前AI投资热 ...
“资本开支牛市”的宿命--运河、铁路和电信技术革命中的股市沉浮
华尔街见闻· 2025-09-24 15:54
AI驱动的资本开支热潮 - 微软、Meta、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这被视为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豪赌 [1] - 2024年四大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接近4000亿美元 [2] - 报告预测,这一资本支出增长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30年,届时年度总资本支出或将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3] 历史资本开支热潮的教训 - 报告回顾了18世纪末英国“运河狂热”和19世纪“铁路狂热”,指出相关股票价格指数均在短期内急剧飙升后迅速崩溃 [7] - 2000年电信行业泡沫提供了更近的警示,尽管全球移动用户普及率爆炸式增长,但美欧电信股价格在达到顶峰后一路下跌,25年后仍未超过2000年峰值 [11][14] - 历史共同点在于,颠覆性技术能永久改变经济格局,但与之相关的金融市场狂热往往导致早期投资者承受巨大财务损失 [10] 当前市场状况与风险 - 当前美股的市盈率(CAPE ratio)已攀升至历史高位,仅次于2000年科网泡沫顶峰,历史数据显示如此高估值往往伴随随后十年的负真实回报 [18] - 标普500指数中市值前五公司(英伟达、微软、苹果、Alphabet、亚马逊)的权重总和已逼近30%,市场集中度远超2000年科网泡沫时期和70年代初“漂亮50”行情 [20] - 自1957年以来的历史规律显示,若美联储在没有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启动降息周期,标普500指数在首次降息后两年内通常录得强劲涨幅,这可能为当前AI投资狂热持续更长时间提供宏观环境支持 [15]
锐财经丨今年以来税收收入稳中有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4 09:59
总体财政与税收收入表现 -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2万亿元,同比增长0.3%,增幅较前7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 - 前8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2.11万亿元,同比微增0.02%,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1] - 前8个月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同比增长2%,其中7、8月份税收收入增幅均超过5%,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2] 主要税种收入情况 - 国内增值税收入47389亿元,同比增长3.2% [2] - 国内消费税收入11523亿元,同比增长2% [2] - 企业所得税收入31477亿元,同比增长0.3%,累计增幅实现转正 [2] - 个人所得税收入10547亿元,同比增长8.9% [2] 分行业税收表现 - 制造业占全部税收比重超过30%且税收增幅在5%以上,发挥“压舱石”作用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在30%以上 [2] - 资本市场服务业和保险业税收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势良好 [2]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速加快 [3] 分地区税收表现 - 东部地区税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税收增速较高 [2] 税收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回升向好和资本市场活跃带动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保持较快增长 [4] - 7、8月份资本市场交易活跃,8月份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超过100万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额达2.3万亿元 [4] - 资本市场活跃直接带动证券业税收增长超过70%,保险业税收增长超过10% [4] - 企业投资收益和股票分红增加,带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收 [4] - 税务部门加强合规管理,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增强 [5] - 去年同期税收收入基数较低,相应抬高了今年税收收入增幅 [5] 财政支出保障情况 -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6% [8] - 财政收支形势好转,下半年财政收支有望保持向好态势 [8]
7、8月份增幅均超过5%——今年以来税收收入稳中有升
新华网· 2025-09-24 07:30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与税收收入概况 - 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2万亿元,同比增长0.3%,增幅较前7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 [2] - 同期全国税收收入12.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6亿元,微增0.02%,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2] 主体税种收入表现 - 前8个月国内增值税收入47389亿元,同比增长3.2% [3] - 国内消费税收入11523亿元,同比增长2% [3] - 企业所得税收入31477亿元,同比增长0.3%,累计增幅实现转正 [3] - 个人所得税收入10547亿元,同比增长8.9% [3] 分行业税收增长情况 - 制造业占全部税收比重超过30%且税收增幅在5%以上,发挥“压舱石”作用 [3] - 部分高端制造业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在30%以上 [3] - 资本市场服务业和相关的保险业税收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势良好 [3]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速加快 [4] 分地区税收增长情况 - 东部地区税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 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税收增速较高 [3] 税收增长驱动因素 - 7、8月份税收收入明显回升,增幅均超过5%,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3][5] - 经济回升向好和资本市场活跃带动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保持较快增长 [5] - 7、8月份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超过100万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额达2.3万亿元 [6] - 资本市场活跃直接带动证券业税收增长均超过70%,保险业税收增长超过10% [6] - 企业投资收益和股票分红增加,带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收 [6] 财政支出保障情况 -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6% [8]
今年以来税收收入稳中有升(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52
全国财政与税收收入概况 -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2万亿元,同比增长0.3% [1] - 前8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0.02%,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1] - 前8个月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同比增长2%,其中7、8月份税收收入增幅均超过5% [2] 主体税种收入表现 - 国内增值税收入47389亿元,同比增长3.2% [2] - 国内消费税收入11523亿元,同比增长2% [2] - 企业所得税收入31477亿元,同比增长0.3%,累计增幅实现转正 [2] - 个人所得税收入10547亿元,同比增长8.9% [2] 分行业税收表现 - 制造业占全部税收比重超过30%且税收增幅在5%以上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增幅在30%以上 [2] - 资本市场服务业和保险业税收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增势良好 [2]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速加快 [3] 分地区税收表现 - 东部地区税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税收增速较高 [2] 税收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回升向好和资本市场活跃带动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保持较快增长 [4] - 7、8月份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8月份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超过100万亿元,日均股票成交额达2.3万亿元 [4] - 7、8月份证券业税收增长均超过70%,保险业税收增长超过10% [4] - 企业所得税实现正增长得益于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 [3] - 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依法治税,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明显增强 [5] 财政支出与政策展望 -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6% [8] - 财政收支形势好转,下半年财政收支有望保持向好态势 [8] - 需保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扩大有效需求、保障民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