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制造业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24日(周六)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5-24 20:41
机械工业增长 - 1至4月机械工业五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稳定增长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 汽车制造业增长11.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7%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 [4] - 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 金属切削机床 工业机器人 发电机组 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均超两位数 [4] 小麦收割进展 - 全国小麦跨区机收由南向北展开 西南麦区收获已过八成 黄淮海麦区进入收获期 [5] 数码产品补贴政策效果 - 截至5月22日 4884.8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148.3万件 带动销售1432.6亿元 [7] - 补贴政策推动手机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 [7]
“成绩单”出炉 1至4月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均稳定增长
快讯· 2025-05-24 06:58
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情况 - 1—4月份机械工业五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保持增长 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 汽车制造业增长11.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7% 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 [1] -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 汽车制造业增长23.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5% 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5.1% [1] - 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26万台 同比增长16.8%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2.1万套 同比增长34.1%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 生产供给保持较快增长 [1]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和产业升级带动装备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国内需求稳步扩大 [1]
最高资助3000万!广东启动精密仪器研发计划,覆盖拉曼、质谱、共聚焦等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7:50
广东省精密仪器设备专项计划 - 广东省启动"精密仪器设备"专项研发计划,聚焦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1][2] - 专项目标为培育原创性、自主可控的仪器设备研制开发和产业化,提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装备能力[4][26] - 专项部署4个专题共11个方向,实施周期3年,每个方向原则上支持1个项目,技术路线不同可支持2项[5][27] - 项目要求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低于80%,鼓励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鼓励企业牵头和产学研联合申报[6][27] 专题方向与资助力度 - 专题一:科学测试分析仪器 - 方向1.1高精度三维原子探针测量仪研制,资助不超过3000万元/项[7][30] - 方向1.2多波段光声超声成像仪研制,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33] - 方向1.3共聚焦显微拉曼-荧光双模成像光谱仪,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36] - 方向1.4高分辨多级串联有机质谱仪,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39] - 专题二: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 - 方向2.1超高带宽实时示波器,须企业牵头,资助不超过3000万元/项[7][43] - 方向2.2光电矢量分析仪,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46] - 方向2.3超高带宽任意波形发生器,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49] - 专题三:工业自动化测试仪器 - 方向3.1高分辨率多通道超声扫描显微镜,须企业牵头,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52] - 方向3.2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须企业牵头,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55] - 方向3.3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须企业牵头,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项[7][59] - 专题四:共性关键技术(定向择优)[7][60] 项目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须为广东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牵头单位需具备显著优势,同一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5家[9][27] - 企业牵头项目自筹经费不少于70%,其他项目自筹经费不少于50%,鼓励地市联合资助[10] - 同一研究团队原则上只允许牵头或参与1项,同一法人单位(高校除外)牵头及参与不超过3项[10] - 项目负责人应来自牵头单位,防止高端专家挂名现象,需签署真实性承诺函[10][11] - 申报项目需通过技术创新就绪度评估(3-6级)、查重及技术先进性分析、知识产权分析评议[17][18]
ST天瑞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现转机,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15: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下滑16.33%,净利润仍亏损但同比减亏14.9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54.85% [1][2][4] - 业务板块表现分化:仪器仪表制造业收入微增1.15%,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收入下降46.45% [2][3] - 区域市场差异显著:华北、华中市场收入分别增长32.93%和64.02%,西部市场收入下降65.33% [2][3] - 费用控制成效明显:销售费用下降8.76%,管理费用下降15.99%,财务费用因PPP项目利息收入增加而减少45.90% [6][7] - 研发投入下降16.54%,可能影响公司长期创新能力 [6][7] - 现金流状况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但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出现大幅下降 [8][9][10][11]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51亿元,较2023年10.17亿元下降16.33% [2][3] - 仪器仪表制造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15% [2][3]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收入1.99亿元,同比下降46.45% [2][3] - 华东地区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1.33% [3] - 华南地区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10.52% [3] - 华北地区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2.93% [3] - 华中地区收入0.81亿元,同比增长64.02% [3] - 西部地区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65.33% [3] - 国际市场收入0.89亿元,同比增长19.03% [3] 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减亏14.95% [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减亏15.90% [5] 费用表现 - 销售费用1.91亿元,同比下降8.76% [6][7] - 管理费用0.95亿元,同比下降15.99% [6][7] - 财务费用-0.52亿元,同比下降45.90% [6][7] - 研发费用0.70亿元,同比下降16.54% [6][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54.85% [8][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22亿元,同比下降483.73% [8][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4亿元,同比下降1,016.18% [9][10][11] 风险与机遇分析 业务风险 - PPP项目回款风险: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大 [12] - 市场竞争风险:国产分析仪器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优势明显 [13] - 商誉减值风险:并购形成的商誉可能因被并购企业经营不善而减值 [14] 发展机遇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显示资金回笼和成本控制成效 [1][8] - 华北、华中市场收入增长显著,显示区域市场拓展潜力 [2][3] - 财务费用下降显示资金运作和项目收益改善 [6][7]
驰诚股份:24年度营收同比增长26.18%至2.27亿元 精细化管理成效凸显
全景网· 2025-05-23 10:53
精细化管理措施 - 开展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对供应链和营销中心开展管理咨询项目,改革产销运营体系,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利用前推后拉式管理策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 - 实现商机预测转化、订单评审与计划下达、商品入库发运及开票结算全流程打通,提升公司运营协同性和效率 [1] - 优化内部运营机制,完善管理体系,通过经营监控、问题反馈、流程优化等途径提升管理效率 [1] - 运用绩效评估工具,优化绩效考核方案,定期组织绩效复盘和内容优化,促进年度战略任务达成 [1] 2024年经营成果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6,827,059.65元,同比增长26.1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08,765.13元,同比微降3.92% [2] - 通过成本控制精细化等措施,在毛利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一定利润水平 [2] 产品与市场竞争力 - 产品质量管控精细化和持续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更好满足客户对气体环境安全监测产品高品质要求 [2] - 通过多项体系再认证审核,获得众多知识产权和产品资质,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2] - 营销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更好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长期稳定发展 [2]
5月22日电,深交所就南华仪器2024年报下发问询函。
快讯· 2025-05-22 14:20
收入与业绩分析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的45.94%,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占全年的8.46%,存在季度收入与现金流不匹配的情况 [2] - 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业务毛利率为38.26%,同比提高0.8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0%,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84% [3] - 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销售量同比增长41.34%至3771台,生产量同比增长46.88%至3509台,库存量同比下降22.04% [3] - 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业务销售量与上一报告期持平,生产量与库存量同比下降,未披露毛利率 [3] 经营现金流与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939.49万元、1099.01万元、497.02万元 [4] - 需结合业务开展情况、信用政策及经营性应收应付款项变动情况,分析现金流下降与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5] - 需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下降趋势是否可能持续,并分析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5] 关联交易与资产出售 - 公司向关联方广东嘉得力清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作价5257.19万元 [5] - 需说明该交易的原因、必要性、商业实质及定价公允性,并分析是否涉及调节利润的情形 [5] - 需披露该项关联交易对2024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及占比,分析是否构成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6] 业务匹配性与合理性 - 需说明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业务生产、销售量迅速增长与收入、毛利率增长幅度不匹配的原因 [3] - 需补充披露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并分析该项业务的可持续性 [3] - 需结合行业政策及非营运车辆强制检测频率降低的背景,说明主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2]
三川智慧(300066) - 300066三川智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23:02
5G 数智工厂相关 - 5G 数智工厂已正式启用,短期内难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将促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2][3] - 5G 数智工厂融合前沿技术,生产节拍 18 秒每只,自动化率 95%,万元能耗优于国标 20%,加速数智化转型 [3] 可信数字空间相关 - 构建可信数字空间源于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水务行业数据资产化和数据共享,实现产业链协同增效 [3] - 依托智能水表终端和 5G 数智工厂数据,通过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共享,制定标准挖掘数据价值,形成闭环提供转型路径 [3] 云智联平台相关 - 云智联平台由控股子公司打造,为中小型水务公司服务,具有多种特性,可接入可信数据空间 [3] - 云智联平台已服务超 300 家水务公司,覆盖 5000 万以上家庭用户 [4] 天和永磁相关 - 2025 年全面接管天和永磁,加大研发投入与渠道建设,部分低含量废料一次直收率突破 96%,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4] - 正推进天和永磁业绩确认与补偿事项,2024 年已按质押物预计可收金额核算金融资产并计入损益,2025 年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4] - 天和永磁通过拓展废料渠道、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提升竞争力,实施专精特新战略打造特色产品应对竞争 [5] 股价与市值管理相关 - 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和股东回馈 [5] - 公司将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提升业绩 [5]
2939万!蔡司、赛默飞等中标广东工业大学电镜等设备采购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05-21 16:22
广东工业大学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 核心观点 - 广东工业大学高通量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采购项目由ZEISS、Thermo Scientific等公司中标,涉及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高价值精密仪器 [1][3] 合同包1(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 - **供应商**: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中标金额**:5,498,000元 [3] - **主要设备及配件**: -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JEOL JXA-iHP200F):5,537,900元 - 能谱仪(OXFORD AZtecLiveLite Xplore 65):708,100元 - 高真空镀膜仪(JEOL IB-29510VET):255,000元 - 标准样品组合(金属、矿物、稀土等):总计239,000元 [4] 合同包2(可变真空原位场发射扫描电镜) - **供应商**: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中标金额**:5,498,000元 [3] - **主要设备及配件**: - 扫描电镜(ZEISS GeminiSEM 560):5,078,000元 - 原位电化学台(祺跃 MINI-EC120):165,000元 - 喷金仪(速普 J20):132,000元 - 消磁器(Stefan MR-3):101,000元 [4][5] 合同包3(高通量透射电子显微镜) - **供应商**:广东省中科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中标金额**:17,115,000元 [3] - **主要设备及配件**: - 透射电子显微镜(Thermo Scientific Talos F200X G2):11,985,000元 - 离子束切割仪(Leica EM TIC3X):1,600,000元 - 液体热电原位样品杆(CHIPNOVA CNT-SHE):2,150,000元 - 等离子体清洗仪(Fischione M1070):835,000元 [5] 采购项目信息 - **采购方**:广东工业大学 - **代理机构**:广东有德招标采购有限公司 - **项目编号**:1210-2541YDZB8902 [3][6]
高德红外: 公司章程(2025.5.20)
证券之星· 2025-05-20 20:0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WuhanGuideInfraredCo,Ltd,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黄龙山南路6号 [4] - 公司注册资本为4,270,736,108元人民币,股份总数为4,270,736,108股普通股 [4][20] - 公司于2010年4月2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75,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 [3] -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武汉高德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2]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包括经营方针决定、董事监事选举、重大资产交易审批等职权 [42]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设董事长1人,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109][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设监事会主席1人,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1/3 [153]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总工程师和董事会秘书 [127] 股份相关条款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实行同股同权原则,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集中存管 [15][16][18]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质押权标的,发起人股份上市后1年内不得转让 [28][29]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29] - 公司可因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情形回购股份,回购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 [24][25]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建设工程施工、电力设施安装维修等需审批业务 [13] - 一般项目涵盖仪器仪表、电子设备、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通信设备等研发制造销售 [13][14] - 业务范围延伸至人工智能、云计算、信息安全设备等高科技领域 [14] - 可根据发展需要经审批调整投资方向和经营范围 [14] 军工特别条款 - 公司负有完成国家军品研制生产任务的义务,需建立保密制度和军品信息披露审查制度 [15] - 需保持军工科研生产能力,遵守国防专利条例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法规 [15] - 控股股东变更、董事长/总经理变动等需向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 [6][7] - 在国家发布动员令后需完成规定动员任务,接受依法征用相关资产 [15]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连续180日持股3%以上股东可查阅会计账簿 [33][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应履行诚信义务 [41] - 股东滥用权利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滥用法人独立地位的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9] 会议制度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董事人数不足、亏损达股本1/3等情形下召开 [44][45] - 股东大会可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临时提案需在会议召开10日前提交 [46][5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紧急情况下可随时召开 [117][119] -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 [155][156]
秦川物联扣非连亏3年 2020年上市即巅峰华安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7: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1.99%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23.6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0.12% [1][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53.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73.70万元实现转正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620.83万元,同比下滑44.56% [3][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84.56万元,上年同期为-613.38万元 [3][4]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0.36% [6] - 2022年净利润137.12万元,同比骤降95.30% [6] - 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492.8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776.40万元由盈转亏 [6] 上市情况 - 2020年7月1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11.33元/股,首日收盘价32.45元 [4][5]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17亿元,超募966.07万元 [5] - 发行费用5,922.06万元,其中保荐机构华安证券获承销费4,229万元 [6]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4.07亿元用于智能燃气表研发生产基地改扩建等4个项目 [5] - 2024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结转下年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