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行业周刊: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低空经济融资多点开花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13:41
| 海外聚焦 3 | | --- | | 【重点事件】美国交通部长达菲与参议员克鲁兹宣布德州农工大学牵头成立先进航空技术中心3 | | 【重点事件】航空科技公司 Archer 获准在阿布扎比设计阿联酋首个混合型直升机起降场,为商 | | 业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铺平道路 . | | 【重点企业】日本: SkyDrive公司全尺寸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样机亮相大阪世博会 4 | | 国内热点 6 | | 【重点事件】共绘产业融合新图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与GSMA 联合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低空 | | 经济生态对接会 | | 【重点事件】广东省属国资国企挺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6 | | 【重点事件】2025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颁奖礼举行 . | | 【重点事件】国内首个 eVTOL 试飞员培训计划落地 . | | 【重点事件】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六大趋势揭示低空经济发展规律 . | | 【重点事件】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 . | | 【重点事件】"低空经济×智能制造"产才协同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 | 【重点事件】"数智经济·链动未来"2025 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兵团第十 ...
“飞行订单”持续增多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21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 无人机植保作业在南京梧桐飞絮高发期开展测试,采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进行精准药剂喷洒,有效抑制飞絮扩散[1] - 过江通道部署20余套配备全彩夜视相机和智能喊话系统的自动机库,飞行巡查频次较日常提升20%,通过AI实时识别处理交通数据并实现动态疏导[1] - 栖霞区开展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试运营验证,以平均时速60公里配送"空中外卖",覆盖从热饮到小龙虾等商品[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 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完成12大功能模块开发,整合90余家运营单位资源,预计6月底正式上线[2] - 已获批2片空域和13条航线,面向交通、环保、城管、水务等领域提供巡查监测、辅助执法、应急保障等全流程闭环服务[2] - 正在开展低空智联网建设试点及全市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研究,加速形成无人机研发、航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产业集群[2] 运营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过江通道日均总交通流量预计达87.5万辆[1] - 空地数智公司作为全市政务飞行统筹单位,实现"一机多用,融合飞行"的运营模式[2]
反黑飞无人机走进“初阳台”科创沙龙
杭州日报· 2025-04-29 09:52
"初阳台"杭州博士后科创沙龙为促进博士后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搭建了新的平台。 今后,"初阳台"还将走进更多科研平台,来到更多拥有行业领先科研成果的博士后身边,努力促进他们 的项目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主办,萧山区有关单位承办。 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高、对标国际一流水平,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团队负责人也都有创业意 愿。但是,他们的项目在市场化方面处于早期,并且都有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初阳台"旨在挖掘、筛选 出优质项目,邀请投融资机构、产业界代表来到活动现场与他们对接,并引导更多耐心资本投早、投 小,更多优势资源扶早、扶小,帮助前沿科技尽早迈向市场。 当前,博士后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活动以"初阳台"为名,寓意杭州要不断激发博士后 群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精心呵护博士后人才初出茅庐的创业情怀。 "对于黑飞无人机,我们研发的这套侦测、干扰系统不仅'看得远、分得清、打得准',而且设备体 积小、成本低。"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尹圣带着科研项目走进"初阳台"杭州 博士后科创沙龙第三期活动,刚路演完,台下的投资机构代表、产业界代表、技术专家就为他提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察打无人机系统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一定量级且仍在增长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16
察打无人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察打无人机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9.54亿美元,2024年预计增长至194.8亿美元 [1][9] - 2023年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24.78亿元,同比上涨21.58%,2024年预计突破600亿元 [11] - 军用领域占比高达80%,准军事领域占15%,民用领域占5% [1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察打无人机系统集侦察与打击功能于一体,可执行情报收集、目标监视和精确打击任务 [2] - 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实现侦察与打击的有机结合,提高作战效率和灵活性 [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及武器系统等核心材料与关键部件 [4] - 中游聚焦无人机平台研发、任务载荷集成与系统测试验证 [4] - 下游覆盖军事应用与民用拓展两大领域,包括战场侦察、目标打击、边境巡逻等场景 [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技术引进和仿制阶段 [6] - 2000年后实现侦察-打击功能集成,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并开始出口 [6] - 2010年代至今进入体系化与实战化阶段,AI、隐身等技术提升作战效能 [6] 行业竞争格局 - 呈现"双龙头引领、多强差异化竞争"特点,成都飞机工业与航天彩虹为行业双龙头 [15] - 第二梯队企业包括鉴真防务、资誉电子、国投智能等,通过技术专业化形成细分市场竞争力 [15] - 矩阵电子以民营低成本路线切入安防、农业领域 [15] 重点企业分析 - 成都飞机工业核心产品为翼龙系列无人机,具备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出口多个国家 [16] - 航天彩虹2023年营业收入28.66亿元,同比减少25.71%,2024年营业收入25.67亿元,同比减少10.43% [19] - 航天彩虹以彩虹-4/5系列无人机为核心,出口中东、非洲等地区 [19]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隐身化成为核心驱动力,AI技术实现自主决策,蜂群作战技术取得突破 [21] - 出口与本地化生产并行,翼龙-2、彩虹-5等型号在中东、非洲、东南亚占据主导地位 [22][23] - 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发动机、AI芯片、材料技术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24]
【发展之道】 积极看待国产替代
证券时报· 2025-04-29 06:05
国产替代的战略价值 - 国产替代并非"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选,而是中国制造业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的缩影 [1] - 联影医疗CT设备进入全球高端市场,大疆无人机、宁德时代电池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1] - 国产替代是重构产业链、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的系统工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从锂矿到整车的完整生态 [2] 技术突破与全球竞争 - 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自主突破,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中国标准"倾斜 [2] - 工业软件在航天、军工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降低对外部供应链依赖 [2] - DeepSeek在AI领域与OpenAI对标,华为鸿蒙系统搭载设备超10亿台,外部压力成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2] 研发投入与创新积累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居世界第二 [3] - 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570多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 [3] -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技术转化,国产替代土壤日益肥沃 [3] 现实挑战与未来方向 - 部分领域基础研究薄弱、高端人才短缺仍需解决 [3] - 国产替代正从"性价比替代"向"技术超越"跃升,需积极看待这一变化 [3]
万亿规模?无人机产业,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0:11
低空经济论坛核心观点 - 无人机产业将迎来万亿级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 [1][3] - 无人机正从消费级向大中型、功能型转型,细分赛道均为千亿级别 [1][4] - eVTOL将成为低空经济主流载体,2030年大城市或普及10万架空中的士 [5] 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2024年突破2000亿元 [3]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趋于饱和,转向物流、巡检等工业级应用 [3][4] - 固定翼无人机载重突破1.5-3吨,未来目标5-20吨,航程超2000公里 [3] - 多旋翼无人机以纯电为主,覆盖300公里半径短途运输 [3] 技术路线与能源转型 - 当前以油电混合/纯电为主,太阳能/氢能无人机将逐步推出 [3] - eVTOL采用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主打200-300公里半径点对点飞行 [5] 应用场景拓展 - 成熟场景包括物流、植保、巡检、医疗等12大领域 [4] - 低空物流将率先爆发,2024年计划建成500座通航机场支撑 [6] - eVTOL商业化分阶段推进:2025年试飞,2027年或10家企业获适航认证 [5] 政策与基础设施 - 空域开放是普及关键,未来3-5年全面放开后应用将加速 [4] - 安全认证严格,eVTOL需通过多次测试才能载人运营 [5]
纵横股份:2025一季报净利润-0.28亿 同比增长3.4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8: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一季报的-0.33元改善至2025年一季报的-0.32元,同比增长3.03%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一季报的6.58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6.19元,同比下降5.93%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0.98元进一步恶化至2025年一季报的-1.38元,同比下降40.82% [1] - 营业收入从2024年一季报的0.2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报的0.39亿元,同比增长44.44% [1] - 净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0.29亿元小幅改善至2025年一季报的-0.28亿元,同比增长3.45%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一季报的-4.91%下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5.03%,同比下降2.44%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6072.8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69.35%,较上期减少141.67万股 [1] - 深圳市德青投资有限公司减持175.16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87% [2] - 赵建平增持40万股,持股比例升至3.65% [2]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和赵吉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股93.15万股和90万股 [2] - 田璧和中航南山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情况 - 本次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2]
纵横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793.12万元
快讯· 2025-04-28 17:3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877 72万元 同比增长42 20% [1] - 净亏损2793 12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2904 33万元 [1] 营收增长 - 公司营收同比显著增长42 20% 显示业务扩张或市场需求提升 [1] 亏损情况 - 净亏损同比收窄111 21万元 亏损幅度略有改善 [1]
淄博布局新风口的先手棋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14:51
低空经济产业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带动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 [1] - 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25年表述从"积极打造"升级为"推动应用落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4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不同机构普遍预测万亿级市场规模 [16][17] 淄博市低空经济发展 - 山东省《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龙头企业,支持淄博打造无人机产业融合示范区 [8] - 淄博已形成无人机产业链集群,拥有福莱特无人机、智洋创新等龙头企业,聚集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飞控系统研发等上下游企业 [9] - 2024年1月成立"一体两院"(低空经济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整合产学研资源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4][14] - 官方密集开展招商活动,对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科星图等头部企业,并成立山东齐飞航空发展有限公司 [10] 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与京东物流合作探索校内无人机配送场景,已建成精准到"最后一百米"的物流配送体系 [2][4] - 学院设立ICT产业学院,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与无人机核心技术高度契合 [13] - 京东物流在南京、上海等5城市试点无人机配送,推出"京燕"和"京鹊"两大系列物流无人机产品 [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 [16] 产业生态构建 - "一体两院"采用三层架构:产业学院对接企业需求,产业研究院攻关关键技术,产教联合体推动场景落地 [14][15] - 通过校企共建订单班、企业工作站等形式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 [14] - 强调需整合研发、制造、应用环节,建立完整产业生态,避免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 [13]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四川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10
人工智能产业 -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在芯片设计、机器人关节研发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 - 卡诺普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覆盖超80%的工业场景 [2] - 2025年3月19日四川集中展示发布"四川造"人形机器人、机器犬等产品 [2]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双轮足机器人爬楼训练 [4] 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 - 四川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区,形成涵盖研发制造、整机组装、飞行控制的产业链 [2] - 沃飞长空科技计划2025年进行载人飞行试验,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2026-2030年开启商业化试运营 [3] - 成都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涌现中航(成都)无人机等龙头企业 [5] - 纵横股份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6] 绿色氢能产业 - 四川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超150家,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3] - 东方电气等企业在燃料电池、制氢装备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部分产品国内领先 [3] - 攀枝花开建全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 [4] - 厚普清洁能源公司受益于氢能产业链完善,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8] 产业发展模式 - 四川利用复杂地理环境作为机器人、无人机产业的天然试验场 [5] - 通过"链式"生长培育产业生态,如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联合精密制造、芯片企业打造AI生态链 [6] - 推动产学研融合,纵横股份与高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6] - 成立首期20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天府科创贷"发放贷款超200亿元 [9] 政策支持 - 四川新组建总资产超3900亿元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 [8] - 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引行动,吸引氢能企业完善产业链 [8]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8] - 提出提升金融供给包容度,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体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