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铜仁提升发展“含绿量” 绿色经济占比超五成
经济日报· 2025-08-16 09:0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 - 铜仁市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1.2% [1] - 森林覆盖率达64.77%,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1] - 将生态产品分为权益性、经营性、公共性三类,分别推进确权、交易和价值实现 [1] - 碳排放权、用水权等权益性生态产品通过指标管控创造需求推动交易变现 [1] - 好空气、优质水等公共性生态产品通过补偿等方式实现价值 [1] -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营性生态产品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培育实现溢价 [1] 生态产业发展 - 打造"梵净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培育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生态茶、生猪、果蔬、牛羊、家禽) [2] - 建成6.16万亩高标准抹茶基地,打造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 [2] - 抹茶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综合产值超10亿元 [2] - 带动11万茶农增收 [2] 生态金融创新 - 创设"梵净生态账户",量化生态资产和行为为生态积分 [2] - 注册用户达15.89万户 [2] - 金融机构运用生态积分发放贷款96.6亿元 [2] - 惠及企业及群众8.56万户,节约融资成本6829万元 [2] 生态价值量化成果 - 2023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3250.55亿元 [3] - 较2021年增加223.19亿元,年均增长率3.6% [3] - 单位面积GEP达1806万元/平方千米 [3] - 绿金指数(GEP/GDP)为2.1 [3]
“数”里行间感知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
新华网· 2025-08-15 12:12
全国生态日 "数"里行间 感知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 大以来,"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 广泛共识与行动自觉,引领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 性、全局性变化。 牛 态 环 境 质 · 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造林超10 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5%以上, 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成为全 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最近五年,我国草原呈现高水平保护、 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草原综合植被 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比例 累计降低13个百分点,退化草原面积 年均缩减5000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 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 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 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 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方面, 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 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 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资源利用方 面,2024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 三五"末提高约12%,全国焚烧处理 ...
加快全产业链融合,“绿养郁南”书写生态农业发展新篇章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18:30
核心观点 - 郁南县以"绿养郁南"品牌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2][3][4] 产业发展现状 - 无核黄皮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 种植面积广阔且产量丰厚 [6] - 肉桂 黑叶荔枝 金煌芒等优质农产品形成可观规模 为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6][7] - 温氏肉鸡年出栏量达3686万羽 产值10.47亿元 成为畜牧业重要支柱 [27][28] 品牌与质量体系建设 - 推进农业品牌化 标准化 智能化 信息化建设 构建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7][8] -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建立"两标一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 提升品牌公信力与产业附加值 [8][9] 现代循环农业建设 - 平台镇打造现代循环农业典范 古龙塘和万洞高效养殖小区带动97个行政村集体收入提升 [11][12] - 建成750亩航天玉米稻产业园 成为广东首个规模化商业化大面积种植基地 [13] - 养殖废弃物转化为高效优质有机肥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16][17][18][19][20] 农业与文旅融合 - 打造以无核黄皮和山水美景为核心的世界黄皮公园 [21][22] - 举办无核黄皮赏花季徒步活动 无核黄皮星空音乐会等主题活动 吸引大批游客 [22][23] - 显著提升无核黄皮品牌影响力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 绿色生产技术应用 - 全面推广无公害 绿色 有机种植技术 引入"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25][26] - 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26] - 携手温氏集团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建设高效生态肉鸡养殖基地并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27]
故乡山水丨萤火微光点亮乡村振兴梦
央广网· 2025-08-12 08:58
核心观点 - 湖北鄂州吴伯浩村通过生态修复和萤火虫保护项目发展农文旅产业 实现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增收 [1][2][4] 生态保护措施 - 梁子湖区域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退出一般工业 [2] - 实施退垸还湖 以草净水 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等环保工程 [2] - 种植水稻禁止使用农药以保护萤火虫栖息地 [2] 项目经济效益 - 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超过20万元 [4] - 带动脱贫户就近务工年均增收约6000元 [4] - 每年带动15户脱贫户在基地务工增收 [4] 产业发展模式 - 融合萤火虫保护和生态复育的农文旅项目 [2] - 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土地 [4] -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4] 社会影响 - 吸引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 [4] - 创造护林员 民宿管家 营地服务员等新就业岗位 [4] - 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并获得村民积极反馈 [3][4]
从监管警示到高管减持:远大控股扣非三连亏下,575万套现传递何种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05
高管减持计划 - 副董事长许强计划减持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579%,占其个人持股23.95% [1][4] - 减持时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方式为集中竞价 [1] - 按7.19元/股计算,预计套现575.2万元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确定性需求,股份来源为非公开发行及权益分配所得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0.74亿元,同比微增2.1% [5] - 归母净利润亏损3.02亿元,较上年3.7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5]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5.55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00-3400万元,但扣非仍亏损1.05-1.4亿元 [6][7] 业务与财务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贸易、油脂、生态农业三大领域 [5] - 采用期现结合业务模式导致会计准则差异 [6] - 2023年因商誉减值测试数据不准确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6] - 2024年剥离部分亏损业务,减亏效果显现 [7]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全球经济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带来不确定性 [7] - 期货市场波动可能对期现结合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7] - 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7]
潍坊安丘:赋能乡村产业,链动生态未来
央视网· 2025-08-11 15:36
活动概况与战略意义 - 活动于8月9日在山东潍坊安丘市举办,主题为“赋能乡村产业链动生态未来”,旨在探索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 活动汇聚政府、银行、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等多方力量,聚焦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等核心议题 [1] - 活动搭建高规格对话合作平台,旨在通过产融合作新模式激活消费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 [1] 安丘市生态农业发展成果 - 安丘市聚焦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生态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 [1] - 安丘市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和“双码”认证,年带动农民增收20多亿元 [1] - 安丘市走出了一条模式业态更优、绿色品牌更强、生态价值更高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 物美集团的合作与模式 - 物美集团70%以上的生鲜产品通过“产地直采、农超对接”模式实现源头直采 [1] - 物美集团与安丘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安丘农投集团及农业企业代表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2] - 合作旨在打通“田间到餐桌”全链路,共同收获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美好未来 [1] 多方参与与行业见解 - 专家学者指出农业产业化升级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并从深化农村改革角度进行了分析 [2] - 金融机构代表介绍了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2] - 来自安丘农耕、山东合力牧业、山东汇润等企业家代表对特色农产品及服务进行了重点推介,并分享品牌建设经验 [2] 活动成果与行业认可 - 活动促进了金融资源、销售渠道与农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 - 安丘农耕、汇海果蔬等7家企业荣获“卓越企业奖”,以表彰其在农业产业升级方面的突出贡献 [2] - 工商银行、潍坊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金融先锋奖”,以表彰其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贡献 [2]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1:40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超6.1%经济增长 [1]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电力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及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产业 -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1] - 全国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 [2] - 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2]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护绿换金":20余省份签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协议,覆盖长江黄河等流域 [2] - "聚绿成金":生态农业、旅游、工业形成"生态+"产业模式 [2] - "借绿生金":绿色金融推动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链条 [2]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规模领先 [3] - 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体系已形成 [3]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占比 [6] - 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累计降幅超60%和80% [6] -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落地标志性工程 [6] 国际环境治理参与 - 深度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及多边治理进程 [5] - 履行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等国际公约义务 [6] - 从环境治理参与者转变为全球引领者 [6]
20年“灰山”变“青山” 老乡村“长”出新业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20:22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实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于2005年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标志着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1] - 余村通过关停矿山、水泥厂等污染企业,实施矿山复绿、污水治理、农房改造等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21][27] - 生态修复后,矿区变身为遗址公园,水泥厂荒地改造为露营地和观光园,废弃仓库转型为共享办公空间[27] 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 - 余村从依赖矿石开采转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形成"卖风景"的新模式[16][29] - 2024年余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8000元增长至7.4万元[29] - 村民职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从矿工转变为民宿经营者、生态农场主等新型职业群体[6][29] 新业态培育与人才引进 - 余村吸引1200多名新村民入驻,形成数字游民基地、骑行俱乐部等60多个新项目[38][33][42] - 全球招募的"绿水青山合伙人"带来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38] - 废弃化工厂改造为全国首个乡村铂金级碳中和建筑,集成光伏发电、国漫茶咖等复合功能[2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升级 - 原羽绒厂改造为文化礼堂,定期播放电影并举办文化活动[19] - 青年图书馆设立英语角、余村夜话等社交平台,促进新老村民融合[24] - "大余村"景区整合周边24个村资源,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38] 环境改善与社会认同 - 矿区粉尘污染彻底消除,毛竹生长恢复,水质从浑浊变为清澈[11][12][15][46] - 游客普遍认可余村风景价值,认为其兼具生态美与现代乡村建设特色[31][35] - 新村民评价余村环境"被群山环绕保护",适合创意工作与生活[40][42]
薄弱村变身富裕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公司信贷支持 - 吴兴农商银行为义皋村发放"美丽乡村贷"和"强村贷"等改造提升类贷款10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处置、道路交通及文化设施改造[1] - 该行提供300万元"抗疫支农贷"支持当地农业经营者应对疫情影响并扩大"红美人"柑橘种植规模100亩[2] - 银行在村口设立丰收驿站提供转账汇款、小额存取款、水电费缴存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并计划融入快递收寄和便民小店等民生服务[3] 乡村经济发展成效 - 义皋村2024年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308万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 较此前翻数倍[1] - 通过"以农带游、以游促商"融合发展模式 近2000亩可用耕地种垦率获得提升[1] - 吸引农业项目投资人转型生态农业 引进上海技术开展"稻虾共养"立体生态混养[2] 文旅产业建设 - 该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多项荣誉[3] - 形成"太湖溇港第一村"文旅IP 文化展示馆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3] - 完成两期共319户农户拆迁安置和20间老年过渡房安置工作[3] 环境治理成果 - 原有河道整治贯通 从水环境污染严重转变为生态美、古韵美、人文美的景观村落[1][2] - 从空心村转变为旅游富裕村 成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1][3]
辽宁防沙治沙“两化”项目首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
辽宁日报· 2025-08-08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 财政部首次下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项目奖补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防沙治沙成效显著地区的项目,旨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推动防沙治沙并带来经济效益 [1] 资金支持与分配 - 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00万元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479万元,共同支持相关项目 [1] - 资金由市、县引导社会资本采取科学有效方式用于防沙治沙相关工作 [1] 项目具体内容 - 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下参产业项目获得支持,开展1万亩林下参种植基地、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作业道、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 - 彰武县沙化林下中草药产业项目获得支持,开展30304亩沙地仿野生中草药种植基地、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工作 [1] 项目意义与模式 - “两化”项目奖补资金是财政部对“三北”工程补助资金创新支持方式的重要举措,由各省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择优遴选项目 [1] - 奖补支持方式将在全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推动防沙治沙,形成规模效应,带来经济效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