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丁奎岭院士:化学合成要被生物合成取代了吗?
化学与生物合成的协同发展 - 化学与生物合成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化学键的高效活化、断裂和重组,通过协同提升工艺效率和降低成本 [2] - 化学合成不会被生物合成完全取代,关键在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 [4][5] - 典型案例包括青蒿素生产(生物法转化糖类为青蒿酸,化学法优化氢化/氧化步骤),上海交大与复星医药合作完成500升反应釜规模中试 [6] - 天津工生所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化学法生成甲醇,生物法合成淀粉 [6] 技术融合与创新应用 - 仿生催化通过模拟金属酶机制设计高效催化剂(如诺奖催化剂),推动复杂分子合成 [7] - 人工酶技术结合化学催化剂与蛋白体系,突破传统酶催化限制,开辟新合成路径 [8] - 组合生物合成通过基因组编辑生成非天然产物,化学方法提供前体物质并修饰,提升分子多样性 [9] 三大生命物质合成的进展与挑战 - 核酸合成需突破非生命分子嵌入基因组的技术瓶颈以实现人工合成基因组目标 [11] - 蛋白质合成中化学生物结合潜力显著,尤其在高效合成与功能优化领域 [12] - 糖类合成因结构复杂面临挑战,液相合成等精准技术正在发展,化学生物协同应用前景广阔 [13]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AI与大数据将加速基因组挖掘、分子设计及合成路径优化 [14] - 深海科学计划(如交大"维纳斯模型")展示极端环境下蛋白质与酶改造潜力 [15] - 国家层面需加强顶层设计,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医药、材料、能源等领域的交叉创新 [16]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8月于济南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等议题 [17] - 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行业资源整合 [18]
宏观周报:中美就落实日内瓦会谈共识达成框架-20250615
开源证券· 2025-06-15 21:43
国内宏观政策 - 经济增长方面,中办、国办印发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自贸区试点推广,听取房地产新模式和好房子建设汇报[11][12] - 基建与产业方面,聚焦多领域改革,国资委建立三级规划体系推动国有资本集中[13][15] - 货币方面,必要时或降准释放流动性,6月6日央行开展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4.2万亿元[16][17] - 消费方面,多地加强以旧换新活动监管,湖北国补活动持续到2025年12月31日[17][18] - 金融监管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细化新保险合同准则,期货交易所重点管理高频交易[19][21] - 贸易方面,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达成框架,央行、外汇局支持福建两岸金融市场建设[22][26] 海外宏观政策 - 伊以冲突升级,6月13日以色列空袭伊朗,伊朗反击,伊朗退出与美国核谈判[27][28] - 特朗普贸易政策,将钢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从25%提至50%,6月23日起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准备签署美英贸易协议关键部分[27][28] - 欧央行降息,6月5日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欧央行接近降息周期尾声[28] 风险提示 - 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7]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全球生物基产业政策、资本、科研及行业动态,覆盖化学品、材料、制品、能源四大领域 [6] - 国内政策重点支持生物可降解材料(如11万吨聚酯橡胶)、生物燃料(如100万吨SAF)等示范项目 [8] - 行业动态显示非粮乳酸、蛛丝蛋白纤维等新兴生物基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 [9][11] 政策发布 国内篇 - 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清单,包含: - 江苏恒诺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 [8] - 浙江元素3万吨生物基PBX材料项目 [8] - 河南君恒100万吨废弃油脂制SAF项目及蓝鲸生物5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 [8] - 上海市科委"探索者计划"支持生物合成聚乳酸纤维、3-羟基丙酸菌株等基础研究 [19] 行业动态 生物基化学品 - 国科生物基拟投资1.2亿元建设秸秆制乳酸示范线,年产3420吨聚合级乳酸 [10] - 万华化学合资成立万禾香科,布局食品添加剂与日化产品 [10]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 森奇新材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开发纳米纤维素阻隔膜材 [11] - 灵蛛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推进蛛丝蛋白纤维产业化 [11] 资本事件 - 国内生物基领域5月融资集中在B轮前阶段,单笔金额达数千万元 [11] - 生物制造领域出现超亿元大额融资案例(如聚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项目) [22] 科研进展 - 广西大学团队开发木质素衍生碳-Ni-Mn2Mo3O8异质结催化剂,提升尿素电解效率 [12] - 韩国团队研发PVG/NC水凝胶"电子皮肤",兼具导电性与抗菌性 [12] 生物制造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学在稀有氨基酸、重组蛋白等领域加速商业化 [20][22] - 科研突破包括需钠弧菌工程菌(污染物修复)、无细胞合成蔗糖等技术 [23] 行业活动 - SynBioCon 2025大会将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等产业化议题 [25]
聚焦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近50位院士专家建言
新京报· 2025-06-14 20:24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领域生产范式[2] - 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生态等方面具有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独特优势[2] - 北京将加快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新动能培育衔接[2] 学术活动 -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革命与产业机遇[1] - 活动邀请近50位院士专家为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1] - 4位院士分别进行主旨报告分享研究成果[1] - 圆桌对话探讨合成生物技术跨学科协同创新等话题[1] 科研进展 - 活动参观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青创空间和技术平台[1] - 与会嘉宾与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创业代表交流[1]
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文,力争培育中试平台20个以上!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11:48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通知 - 到2027年力争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1][3] - 目标服务企业超过200家[2][3] - 计划孵化产品400个以上[3] 重点培育领域 - 聚焦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传统领域[5] - 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领域[5] - 针对植物底盘细胞等前沿技术培育差异化中试平台[5]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613
万和证券· 2025-06-13 10:0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分析,涵盖股指期货表现、宏观消息、行业动态、上市公司情况、市场回顾及展望等内容 ,指出市场短期或回撤整理但中期看涨,需关注政策、谈判及数据情况 [8] 国内金融市场 股指期货 - 上证指数收盘3402.66,涨0.01%;深证成指收盘10234.33,跌0.11%;创业板指收盘2067.15,涨0.26%;上证当月连续收盘2682.2,涨0.02%;沪深当月连续收盘3883.6,涨0.06%;恒生期货指数收盘31013.11,跌1.2% [3] 宏观消息汇总 政策动态 - 央行、外汇局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为示范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5] - 工信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5] - 发改委副主任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新举措注重多领域改革协同联动 [5] 行业最新动态 行业会议与政策利好 - 固态电池大会下周举行,行业迈入量产前夜,相关个股有宏工科技、国轩高科等 [6] - 生物制造迎政策利好,两部门推动中试平台建设,相关个股有华熙生物、川宁生物等 [6] 市场增长 - 稳定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跨境支付应用场景活跃度攀升,相关个股有新大陆、东信和平等 [6] 上市公司聚焦 公司成就 - 矽电股份是国内首家实现12吋晶圆探针台产业化应用的设备厂商 [7] - 南极光是目前唯一通过任天堂认证的LCD背光模组供应商,在Switch 2背光模组中供应商地位稳固 [7] - 金现代的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已适配DeepSeek大模型 [7] 公司收购 - 兰石重装全资子公司拟9998.21万元收购青岛装备100%股权,提升核能装备制造能力 [7] 市场回顾及展望 市场表现 - 6月12日市场小幅低开,全天震荡,午后跳水尾盘回升,上证指数微涨0.01%报收340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2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3亿 [8] 板块表现 - 涨幅靠前的是贵金属、美容护理等板块,创新药概念、稀土永磁板块活跃,AI算力板块震荡走高,午后黄金股异动,新消费概念回暖 [8] - 跌幅居前的是航运港口、酿酒行业等板块,权重方面保险、银行上涨约1%,证券冲高受阻回落 [8] 技术面分析 - 指数收于5日均线之上,但上涨动力不足,上证指数日线及分钟线级别存在背离结构,短期量能不济,市场可能再次回撤箱体下沿蓄势整理,但周线和月线处于相对低位,中期看涨 [8] 关注要点与操作建议 - 近期需关注陆家嘴论坛政策力度、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及6月PMI数据情况,操作上中线仓位顺势持有,短线仓位等待市场变盘信号 [8]
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2 19:02
海洋经济战略与目标 - 海南推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超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4.1%,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提升至41.7% [1] - 海南提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目标,通过"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力争十年内实现 [1][8] -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工装备、深海油气、海洋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增速超60% [5][17] 深海智造产业发展模式 - 海南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 [1][3] - 试验场聚焦13类应用场景和标准建设,包括深海油气、海上风电、管线巡检等,形成"技术验证-成果转化-产业集聚"闭环 [4] - 崖州湾科技城已形成7.7亿元深海装备产值,初步实现"试验场-研发-制造"联动 [4][6]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海南管辖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域,拥有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科研提供丰富样本 [5] - 海洋综合试验场可模拟3000米深海环境,满足声学、材料、能源等全链条技术验证需求 [6] - 崖州湾科技城已集聚100余家涉海企业,覆盖深海探测装备、海洋传感器等关键领域 [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即将进入功能性试运行阶段,我国首艘自主研制深远海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 [10] - "深海创服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超3500万元 [11] - 2025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国家队"将进驻海南,共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25] 产业招商与项目进展 - 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深海产业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超117亿元 [16] - 文昌16-2平台导管架完成安装,高达161.6米 [13] - 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新建平台完成模块吊装作业 [23] 产业体系与未来规划 - 海南建立"5+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组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体制 [10] - 将实施"8+1"重点项目,打造"深海智造"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海钓消费旅游新增长点 [22][25] - 推进"深蓝矩阵"计划,包括海底矿物"多矿合探"、海洋能源"多能互补"等工程 [25]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DT产业研究院发布《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2025年5月期,涵盖政策、行业动态、资本事件及科研进展四大板块,提供产业链全景洞察 [1][6] - 国内政策聚焦生物基材料、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国家级项目清单包含101个减碳项目,涉及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3万吨PBX生物基材料等示范工程 [7][8] - 行业动态显示国内企业加速布局非粮乳酸、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基化学品,其中国科生物基拟投资1.2亿元建设秸秆制乳酸生产线,万华化学成立2亿元合资公司拓展食品添加剂业务 [9][10] - 资本层面,国内生物基材料企业森奇新材、中科可监等获数千万元B轮/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产业基金及深创投等机构 [11] - 科研突破包括木质素衍生碳催化技术提升尿素电解效率、仿生导电"电子皮肤"材料开发等,成果发表于Applied Catalysis B等顶刊 [12] 生物制造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同期发布的《生物制造产业月度报告》首次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收录国内政策13项、公司动态13件及多项科研突破 [14][17][20] - 上海、深圳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生物制造创新,如深圳拟立法简化合成生物产品审评流程,上海"探索者计划"资助聚乳酸纤维、重组乳蛋白等基础研究 [18][19] - 企业合作与产能扩张活跃:和晨生物与长春大成合作开发稀有氨基酸,伊明泰投资1亿元建设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线 [21] - 资本青睐重组蛋白、碳源生物制造等方向,聚源生物获超亿元融资,君合盟获石药基金数千万元投资 [22] - 科研领域实现三大突破:需钠弧菌工程菌降解复杂污染物、无细胞合成蔗糖技术降低ATP消耗、羟基红花黄色素A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23] 行业活动预告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济南举办,设置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等专场,推动技术商业化与产学研对接 [25][26]
工信部等两部门:2027年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达20个以上!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培育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的三大类型中试平台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中试平台,服务企业超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支撑"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全链条 [1] - 重点培育方向包括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甲醇)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平台,以及植物底盘细胞(烟草、水稻、红豆杉等遗传修饰细胞)中试平台 [2] 平台建设原则 - 要求立足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鼓励国家级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建设 [1] - 强调市场化运作原则,支持中试平台开展有偿服务实现稳定运营 [1] - 提出完善装备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流程,强化数据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济南举办,设置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等专题论坛 [3][4] - 大会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探讨革新技术与产品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4] - 活动包含山东头部企业走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特色环节,由山东省科技厅指导,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主办 [3][4]
工信部等两部门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快讯· 2025-06-11 15:30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解决产业链中试环节短板和痛点 [1] - 聚焦生物制造技术发展需求,覆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 [1] 重点培育领域 - 针对传统领域:强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成熟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1] - 针对新兴原料: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生物制造新原料开发利用平台,推动原料多元化 [1] - 针对前沿技术:布局植物底盘细胞(如烟草、水稻、红豆杉细胞等遗传修饰介质)中试平台,填补新兴领域技术转化空白 [1] 技术路径与产业需求 - 差异化技术路径成为培育重点,例如植物底盘细胞等创新生产介质的产业化应用 [1] - 政策强调结合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加速生物制造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