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兴前沿-从轮式到步式- 汽车如何跨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司 | 原评级 | 现评级 | | --- | --- | --- | | 拓普集团(601689.SS) | OW | OW | | 三花智控(002050.SZ) | EW | OW | | 旭升集团(603305.SS) | UW | EW |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将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第三波增长 此前汽车行业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波发展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20] - 汽车公司可凭借自身优势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 汽车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机器人“大脑” 零部件供应商能制造机电部件和传感器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和服务业务 [4] - 更看好一级供应商和具有业务协同但未宣布计划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在订单获取上更具优势 而具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未来潜力较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总结 - 探讨汽车行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机遇 旨在推动相关讨论 明确识别潜在参与者 理解业务协同 进行SWOT分析并形成投资结论等目标 [19][20][21]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第三波增长 过去十年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带来新的增长 [20][22][36] - 汽车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及参与方式 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 供应商可制造部件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服务 [4][23][24] - 优选一级供应商和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订单可见性高 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潜力大 [5][116][117]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的第三波增长 - 第一波增长:电动化(2021 - 22) 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助力电动动力总成相关零部件企业增长和估值提升 [37] - 第二波增长:智能化(2022至今) 中国L2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高 智能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实现增长和估值提升 [42] - 第三波增长:人形机器人(未来) 目前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 长期有望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增长 [46] 哪些汽车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 - 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参与 OEM如特斯拉、小鹏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原型 零部件供应商多数愿意拓展业务 经销商如永达计划开展相关业务 [51][56][60] - OEM参与情况 部分OEM注重机器人“大脑” 部分注重运动控制 不同企业有各自的软件算法 [57] - 零部件供应商参与情况 77%的供应商愿意拓展业务 46%有具体产品规划 一级供应商组装模块 二级供应商提供组件 [60][61][66] 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的协同效应 - 算法协同 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将自动驾驶算法应用于机器人 如特斯拉、小鹏、小米等企业在算法上有协同应用 [78][79][80] - 运动控制协同 汽车中的电子膨胀阀、线控底盘等与机器人的执行器工作原理相似 部分企业已积累相关技术并开展业务 [90][93][97] - 精密铸造协同 汽车铸造供应商可利用材料和工艺知识为人形机器人制造肢体结构部件 [104] SWOT分析 - 汽车公司整体优势 具备自动驾驶算法、大规模制造经验、销售网络和财务实力 劣势是战略调整和决策较慢 [110] - 不同细分领域对比 OEM与初创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机械供应商、经销商与其他经销商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方面各有不同 [112][113][115] 哪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更具优势 - 一级模块组装商 行业早期更看好一级模块组装商 其订单可见性高 如三花和拓普在执行器模块供应上有优势 [117][118][120] - 有协同效应但未进入的供应商 如德赛、伯特利和耐世特等公司有潜力成为人形机器人供应商 [121][122][124] 股票影响 - 三花智控(002050.SZ) 升级为买入评级 下游客户多元化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上升 人形机器人业务带来“期权价值” [125][126][127] - 拓普集团(601689.SS) 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电动汽车是增长动力 美国市场有拖累 人形机器人业务有发展 但下调目标价 [138][139][140] - 旭升集团(603305.SS) 升级为持有评级 主要客户影响盈利 人形机器人铸造有潜力 下半年收入有望恢复 [148][149][150] 三花智控财务总结及估值方法 - 财务总结 展示了三花智控的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157][158][159] - 估值方法 提高2025年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和2027年预测 提高中期增长率假设 提升目标价至30元 采用DCF模型估值 [160][161][163] 三花智控风险回报 - 业务情况 电动汽车和冷却部件业务稳定 机器人业务逐步发展 [165] - 目标价格 基于DCF估值得出30元目标价 关键假设包括12%的WACC和3%的终端增长率 [165][166][169] - 风险回报主题 电动汽车业务有积极影响 定价能力有负面影响 [175] - 投资驱动因素 受家用/商用空调销售、汽车销售和电动汽车渗透率、订单份额变化、人形机器人潜力等因素影响 [182] - 风险因素 上行风险包括特斯拉销售强劲、空调销售增长等 下行风险包括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等 [183]
以武汉为核心串联五城,东西绵延150公里,“机器人谷”蔚然成型
长江日报· 2025-06-23 09:08
产业发展规划 - 湖北省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一年多后,"荆楚"机器人即将在三季度批量上岗[1] - 武汉提出"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的发展目标,通过有组织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项目快速产业化[1] - 武汉计划打造全国人形机器人标杆城市,在光谷、南太子湖、汉江湾设立专区和1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创业空间[7] 技术研发进展 - 丁汉院士团队半年内完成原理样机,2023年2月推出第一代机并迅速产业化[1] - 武汉联合高校与企业攻克大脑、小脑、感知、躯干、四肢五大核心技术,在高功率密度关节、精细灵巧手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8] - 灏存科技自主研发的"小脑"技术被全球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采用,动作捕捉精度可达千分之一度[8] - 鄂州华威科研发出指甲盖大小的电子皮肤,集成105个感应点,感应点面积仅1平方毫米[9] 产业链布局 - 光谷东智机器人年内将发布2款产品并量产300台,工厂距离数据采集工厂仅10分钟车程[6] - 孝感手智创新科技计划7月底投产,达产后可年产1500台"远游"机器人[12] - 武汉都市圈形成150公里产业带,串联武汉、鄂州、黄石等五城,构建"机器人谷"版图[13] - 光谷聚集5家整机企业、13家核心企业,关键零部件实现85%覆盖率[13] 应用场景拓展 -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原14个细分场景,40多台机器人进行商品抓取、摆排送餐等训练[6] - "神农""荆楚"等机器人已展示药房分拣、变电站巡检等多场景应用成果[6] - 武汉计划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医药流通、智能家电等领域"实训、打工"[17] - 岚图汽车工厂工业机器人配备数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机器人已应用于武汉大学、养老机构等场景[17] 企业动态 - 光谷东智一期生产线超万平方米,即将投产[5] - 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赋予"天问"机器人常识与决策能力[8] - 武汉经开区法睿兰达科技"鲲鹏"系列机器人力争年内量产[16] - 华中科技大学丁汉团队"荆楚"机器人已启动量产[16]
宇树科技C轮融资落地或达7亿 估值超100亿推进IPO首选A股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48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C轮融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融资金额约7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达120亿元人民币 [2][3] - C轮融资前估值为80亿元,有投资人预测下一轮估值可能飙升至200亿元 [8] - 公司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增幅超125倍,体现资本注入规模 [5] 上市准备 - 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改,或为IPO铺路 [2][9] - 公司及投资人积极推进IPO事宜,首选A股上市,次选港股 [10] - 市场观点认为C轮融资可能是IPO前最后一轮融资 [7] 公司背景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创始人王兴兴曾任职大疆,后创立宇树科技并获得天使轮投资200万元 [12] - 公司产品包括四足机器狗和通用人形机器人两大系列,其中人形机器人H1为国内首款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13] - 最新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售价9.9万元起,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5,广泛应用于教育、展会等场景 [14][15] 市场表现与技术 - 公司产品全球出货量稳居行业前三,技术专利数量突破500项,核心部件成本较2019年下降80% [16] - 四足机器人B2-W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与道通科技合作开发的空地一体集群方案提升作业效率30%以上 [15] 行业影响与创始人观点 - 创始人王兴兴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教育、科学研究和评价模式,推动跨学科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 [17] - 公司人形机器人H1曾登上央视春晚,并在美国CES展会上获得关注 [13]
江苏南京:优质项目招引,支撑产业强市建设
南京日报· 2025-06-23 07:18
产业促进活动与项目签约 -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签约14个项目,覆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高端整机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前沿技术研发等全链条核心环节 [1] - 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大会签约55个项目,总额129.14亿元,其中40个产业类项目涵盖飞行器研发生产、数据平台、低空基建、气象雷达等多领域 [1] - 2025南京软件大会签约12个软件产业重点项目,聚焦工业软件、人工智能、低空智能管控等前沿方向 [1] 链式协同与产业生态 - 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与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低空飞行器制造"共享工厂",实现订单智能匹配、产能动态调配、能耗精准优化 [2] - 云上筋斗(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获南京市创投集团种子轮投资,2023年完成"天使+"轮融资,由紫金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紫金航天装备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 [2] - 云上防务科技项目投资额5亿元,融合中低空雷达技术与低空全域感知设备,拓宽上游配件应用场景 [3] 新基建与技术创新 - 法国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南京,为中国首个工业软件云平台,助推制造业"智改数转" [4] - 希奥端计算华东区域研发总部专注于CPU/XPU芯片的全生命周期软件开发与验证测试 [4] - 奇安信持续建设南京研发总部,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网络安全运营与响应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5] 磁场效应与产业集群 - 高德低空华东总部项目落地南京江北新区,生态伙伴对南京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服务力度高度认可 [6] - 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全国总部入驻江苏国际数据港,2025年签约5亿元软件开发平台与应用示范项目,依托玄武大模型工厂算力与数据资源 [6] - 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突破860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链竞争力国内领先,机器人产业挺进全国第一方阵 [7]
盈利多年,谁在买王兴兴的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订单梳理及行业分析!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23 00:23
公司动态与融资进展 - 宇树科技完成企业名称变更并新增董事,投前估值超100亿元,进入独角兽阵营 [1] - 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字节系)、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老股东跟投 [1] - 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IPO进程加速 [1] - 公司为全球双足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多且持续盈利的企业 [1]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测 - 2020年以来每年保持盈利状态,2023年营收约2亿元,2024年营收约4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在1000万-7000万元之间,FA透露2024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2025年预计净利润2亿元 [2] - 2025年前5个月中标项目数量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H1登上春晚,G1凭借跳舞和720度回旋踢视频风靡网络,带动资本市场关注 [6] - 同济大学采购10台H1-2通用人形机器人,单价70万元,合同金额825.66万元 [6] - 2025年至今累计中标金额超1500万元,高校采购占比最高 [7][10] - 中山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为采购主力,占比分别为15%和14% [10] - 采购订单主要集中在浙江、深圳、北京、广东和上海 [12] 商业化挑战与行业现状 - 高校采购订单金额多在10万-50万,百万级大单较少,To G市场陷入价格内卷 [12] - 租赁市场短期火爆,G1单天租赁价格达1.5万元,但大众猎奇心理消退后市场遇冷 [14][16]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和展示场景 [16]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AI能力成为商业化核心壁垒 [19][20] 行业观点与竞争格局 - 波士顿动力创始人认为人形机器人目前是炫耀而非生产力 [18] - 智元机器人强调全栈自研的重要性,软件派与硬件派均面临商业化困境 [20] - 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切入市场,如众擎机器人SA01售价仅3.85万元 [12]
数据解放生产力——琰究摩托车数据系列(2025年5月)【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6-22 17:21
摩托车行业数据更新 - 2025年5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10.1万辆,同比+31.1%,环比+8.9%;1-5月累计销量39.9万辆,同比+50.4% [1] - 分排量销量: - 250ml<排量≤400ml:5月销售5.3万辆,同比+21.4%,环比+20.7%;1-5月累计销量21.2万辆,同比+55.2% [2] - 400ml<排量≤500ml:5月销售3.0万辆(春风占1.5万辆),同比+23.3%,环比+1.0%;1-5月累计销量10.4万辆,同比+15.6% [2] - 500ml<排量≤800ml:5月销售1.6万辆(春风占0.5万辆),同比+96.6%,环比-5.5%;1-5月累计销量7.2万辆,同比+105.9% [2] - 排量>800cc:5月销售0.26万辆(隆鑫占0.2万辆),同比+109.6%,环比-11.5%;1-5月累计销量1.2万辆,同比+167.4% [2] 主要摩托车企业表现 - 春风动力:250cc+车型5月销量2.2万辆,同比+48.1%,市占率21.5%(环比-2.6pcts);1-5月累计市占率21.7%,较2024年全年+1.9pcts [2] - 隆鑫通用:250cc+车型5月销量1.3万辆,同比+20.7%,市占率12.9%(环比+0.2pcts);1-5月累计市占率13.2%,较2024年全年-1.0pcts [2] - 钱江摩托:250cc+车型5月销量1.4万辆,同比+6.4%,市占率14.0%(环比-2.2pcts);1-5月累计市占率14.6%,较2024年全年-2.2pcts [2] 乘用车市场动态 - 6月第1/2周乘用车销量36.2/45.9万辆,同比+12.4%/+26.4%,环比-22.3%/+26.8%;新能源渗透率55.7%/54.8% [4] - 新车密集上市:小米YU7、理想i8、小鹏G7、吉利银河A7、M9、零跑B01等 [5] - 智能驾驶趋势:15万元市场加速普及性价比方案(小鹏MONA03、零跑C16),高端车型向多模态融合演进(理想VLA架构) [5] 机器人行业进展 - 杭州机器人展会亮点: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云深处(四足机器狗)、拓普集团(关节模组)、灵心巧手(灵巧手)等参展 [6] - 硬件创新方向:灵巧手、轻量化腱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谐波减速器等 [6] 投资建议 - 摩托车:推荐中大排量龙头春风动力 [8] - 乘用车: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 [3][7]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新势力产业链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 [7]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双环传动等汽配转型标的 [7]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9]
上海19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 融资周报(2025年第21期)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33
一周融资概述 - 上海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 其中9起披露金额 合计9.76亿元 [4] - 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 达8起 [4] - 天使轮和A轮融资各8起 占比最高 [7] - 先进制造行业融资数量最多 共4起 [10] 热门融资案例 - **恩井智控**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由国投招商领投 小米科技跟投 2025年Q1销售额同比增长67% 专注汽车智能进出系统研发 [11][12] - **熠知电子**获2.5亿元战略投资 禾盛新材独家投资 其TF7000系列ARM服务器芯片覆盖AI/云计算/边缘计算场景 [13][14] -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其Tripo 3D大模型已服务全球200万+创作者 生成模型超3000万个 [15][17] - **制势能量**获5000万天使轮融资 专注科技与传统中医药融合的精力管理解决方案 [18][19] - **奕检健康**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零度资本领投 构建基因检测全流程服务平台 [20][21] - **DsLink**获3000万天使轮融资 British Capital投资 开发企业级生成式AI模型 [22][23] - **尧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小米产投独家投资 柔性织物触觉传感器已通过豪华车企车规测试 [24][25] - **可派机器人**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三晖电气投资 研发人格化主播机器人P1 [26][27] - **UPDF**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安亭实业领投 开发AI PDF编辑软件 [28][29] 行业动态 - 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装备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31] - 上海推进"20035"工程 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 重点包括"一业一策"谋划等五大措施 [31] - 工信部审议《两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要求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32] - 上交会首次设立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展区 展示大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 [3][31]
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周期有多久?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2 11:59
昨天和朋友聊天,对比了自驾和具身的发展周期。自驾从15年许多硅谷的同学回来创业,到现在 规模化、商业化已经近10年了。然而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相比于自驾我们认为后续 更多是算法和数据上的突破(当然硬件也有,只是说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我们期望5-8年有真 的可以商业化落地的机器人,这一点要比自驾来得快些。 智元和宇树都在为上市做准备,如果真的有好消息,这对整个产业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振奋。大家 更要抓住这一波行业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我们也一直在探讨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具身社区? 能够承接学术和产业界!其中一个答案比较符合我们的思路,那就是一个能够凝聚行业人群、遇 到问题能够快速响应、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地方。 我们目标是3年内打造一个万人聚集的具身社区,这里也非常欢迎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 我们和多 家具身公司搭建了学术+产品+招聘完整的桥梁和链路,同时内部在教研板块也基本形成了闭环 (课程 + 硬件 + 问答)。社区里也能看到很多最新的行业观点、技术输出。现在本体是怎么样 的?有哪些不足?数据采集的成功率和有效率怎么提升?sim2real怎么做的有效点?这些都是我们 一直关注的。 前面一直在想怎么帮助刚入门 ...
蚂蚁集团频频出手具身智能,新投资宇树科技、钛虎、灵心巧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16:22
蚂蚁集团在具身智能赛道的投资布局 - 蚂蚁集团近一周内新增三笔具身智能赛道投资,涵盖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宇树科技、钛虎机器人,以及灵巧手零部件公司灵心巧手,成为该领域最活跃的互联网大厂之一 [1] - 宇树科技C轮融资由蚂蚁、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投资方评价其为"这一轮具身智能公司里确定性最高的标的" [1] - 钛虎机器人获蚂蚁全资子公司上海云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投资,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专注于高性能一体化关节及人形机器人研发,此前已获梅花创投、经纬创投等机构投资 [3] - 灵心巧手完成天使轮融资,蚂蚁全资子公司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中金资本共同加入,该公司专注于高难度灵巧手研发,产品价格区间为0.88万至9.99万元 [3] 蚂蚁集团在具身智能赛道的持续布局 - 蚂蚁此前已投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星海图和星尘智能,其中星海图在2024年11月完成超2亿元Pre-A轮融资(蚂蚁领投),2025年2月又获蚂蚁独家领投3亿元A轮融资 [3] - 星尘智能在2025年4月获蚂蚁领投数亿元A轮系列融资 [3] 蚂蚁集团的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 蚂蚁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该公司定位为集团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聚焦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 [4] - 蚂蚁灵波科技于2025年3月在浦东正式揭牌,上海市政府官网明确其将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产品 [4]
“具身智能”成国家未来重点培育产业 训练师岗位成“全人才梯度吸纳场”
央视网· 2025-06-21 16:09
央视网消息:今年3月,"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未来重点培育产业,其中,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 能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越来越灵活,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产业升级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新职业——具身智能 训练师。他们是如何让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能干"呢?一起去上海的一家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看一看。 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还要转化为机器人能"看得懂"的精确数据,这就来到了机器人训练的第二步,数据审核。具身智能训练 师宋子文的工作是进行机器人数据审核,他每天要审核上百条数据,不到一年时间,他和小伙伴们就审核了400多万条的真机数 据。 身着动作捕捉设备,手把手教授机器人的这位"动作老师",是朱绵锐。 他正在进行的工作是采集数据,这也是机器人训练的 第一步。根据任务难易程度,一个采集师每天会产出50-200条数据。 宋子文口中提到的算法同事就是杨树开。现在他正在机器人上测试模型的表现,这个模型正是昨天他收到数据后,用算法训 练而来。 数据采集岗的几个小伙儿来自湖北,是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具身智能训练师并非某一个人,想要完成机器人的训练,要3个主要岗位共同配合。 已经具备基础擦桌子能力的机器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