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搜索文档
震裕科技20250829
2025-09-01 00:21
震裕科技2025年上半年经营与业务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震裕科技专注于精密结构件制造 业务涵盖锂电池结构件 电机铁芯 模具以及新兴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1] * 公司深度参与新能源车产业链 并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 提供硬件整体解决方案[2][4]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整体业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亿元 同比增长30%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增长60% 扣非归母净利润1.98亿元 同比增长65%[2] * **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32亿元 其中锂电池结构件贡献25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电机铁芯贡献7亿元 综合毛利率约14%[1][2] * **锂电池结构件**:毛利率从去年的12%提升至接近13% 二季度单季毛利率接近16% 净利率达到6%[1][2][5] * **电机铁芯**:毛利率超20% 上半年收入同比略有下滑 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大客户转为来料加工模式 但加工费增加和压工艺铁芯增长使毛利提升[1][6] * **模具业务**: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15% 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1][3] * **现金流**: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整体流入1.7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流入2.2亿元 财务状况健康[1][3] 新业务(机器人领域)发展 * **战略定位**:以精密制造体系为核心 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特点是组件产业化和系统集成化[4] * **产品进展**: * 反向行星滚动丝杆:导程精度覆盖C3 C5标品库 完成量产SOP验证[4] * 线性执行器:迭代至第三代 通过结构和材料改进减重22.5% 表面温度降低13% 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4][12] * 高度集成仿生臂:国内首创 体积较前代缩小30%以上 新一代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4] * **客户开拓**: * 国内市场:已全面覆盖使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线性模组的头部企业 包括小鹏 智源 小米 开普勒等 合作模式包括批量供货 送样 技术交流[2][9][20] * 海外市场:直接对接海外大客户 处于供应商导入流程审核阶段 6月份进行了预生产 产品和能力均已获得认可[2][18] * **商业模式**:战略以直接供应执行器为主 集中在T1 one角色上 未来可能提供硬件总成(不包括外部皮肤和触觉部分)[2][9][10] * **产能与资本开支**:计划明年进行资本开支 新建土地和厂房 重点打通反向行星滚柱丝杠全自动产线 海外可能利用塞尔维亚工厂布置机器人产能[2][14][15] 下半年展望与增长驱动 * **增长依赖**:下半年增长主要依赖结构件业务 预计随下游需求增加而快速增长[6] * **盈利能力**:连江工艺铁芯放量将提升铁芯业务盈利能力 若锂电池结构件继续放量 综合毛利率预计比二季度的16%更好[5][6] * **固态电池影响**:短期内固态电池的发展对现有锂电池结构件业务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公司仍专注于拓展现有客户和行业需求[7] 其他重要信息 * **行业竞争**:行业内参与者增多 但能持续稳定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公司不多 目前未出现极端价格竞争 随着量产规模扩大 价格有下降趋势但仍保持盈利空间[17] * **具体项目**:在北京某公司首批25台机器人招标中 公司获得了直线部分80%的份额 并已交付8台机器人[19] * **未来布局**:公司考虑布局旋转执行器 正在研发高度集成仿生臂 将线性关节与旋转关节集成化 未来产品线将涵盖执行器 灵巧手及相关传动方案[21][22] * **收入披露**:机器人零部件收入已达到一定体量 计划在2025年年报中单列披露[2][13]
汇川技术(300124):2025中报业绩持续增长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31 20:4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1] -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 [1] - 上半年净利率14.65%,同比提升1.38个百分点 [3] 业务分部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17.11%,其中变频器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收入约37亿元,PLC&HMI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收入约6亿元 [2] - 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48.74% [2] - 电梯类业务收入23.1亿元,同比下滑1.05% [2] - 国内收入191.9亿元,同比增长25.95% [2] - 海外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9.34%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上半年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导致销售结构变化 [3] - 销售费用率3.28%,管理费用率4.05%,研发费用率9.58%,财务费用率-0.25%,合计费用率16.66%,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3] - 投资收益4.12亿元,主要来自合营联营企业收益及股权处置收益 [3] 新兴业务布局 - 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进入开发阶段 [3] - 行星滚柱丝杠工艺持续优化,为大客户定制高性能直线模组并完成送样 [3] - 依托工业机器人技术积累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 [3] 业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至56.15亿元(原预测57.86亿元),2026年预测61.30亿元(原预测69.06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69.16亿元 [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倍、33倍、29倍 [4]
浙江荣泰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机器人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9: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同比增长14.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22.23% [1] - 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639.8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在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 [1] - 2025年1月获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 3月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8月产品"柔性涂层云母复合材料"获评浙江制造精品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线包括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小家电阻燃绝缘件、电缆阻燃绝缘带等 [1] 机器人产业布局 - 通过对狄兹精密和金力传动的股权收购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 - 设立全资智能机器人子公司 [2] - 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为136.32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646.0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9.51%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2] -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2] 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将打开滚珠丝杠的长期市场空间 [2] - 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逐步落地 公司有望持续突破并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2]
麦克奥迪: 关于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期限届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12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麦克奥迪控股有限公司减持5,406,500股,减持比例1.04% [1] - 股东香港协励行有限公司减持5,855,600股,减持比例1.13% [1] - 麦克奥迪控股减持后持股73,985,522股,占总股本比例降至14.30% [1] - 香港协励行减持后持股42,721,398股,占总股本比例降至8.26%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1日至7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 [1] 监管措施与整改 - 麦克奥迪控股收到厦门证监局责令购回违规减持股份的决定 [2] - 该公司通过国信证券(香港)专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完成股份购回 [2] - 因购回均价高于违规减持均价,无需向公司上缴价差金额 [2] 股东性质说明 - 两股东均非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一致行动人 [2]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持续性经营 [2]
麦克奥迪: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12
权益变动基本情况 - 麦克奥迪控股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626,1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4] - 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有公司股份77,611,622股,占总股本比例从14.30%增至15.00% [4] - 权益变动执行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通过国信证券(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操作 [4][6] 信息披露义务人概况 - 麦克奥迪控股有限公司为境外法人,注册地址位于香港,注册资本16,547,816港币 [4] - 公司主要股东陈沛欣持股97.8849%,Master Pl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2.1151% [4]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存在持有境内外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情况 [4] 权益变动目的与计划 - 本次增持系根据厦门证监局出具的责令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决定执行(〔2025〕15号) [4] - 未来12个月内无增持计划,但可能根据资本市场状况及资金需求决定是否继续减持 [4] - 本次变动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4] 历史交易情况 - 前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3,070,000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335,500股 [5] - 本次权益变动前持有股份73,985,522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4] 文件法律效力 - 报告书依据《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第15号准则等法律法规编制 [1][2] - 信息披露义务人已获得必要授权批准,承诺报告书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2][6] - 备查文件存放于麦克奥迪董事会办公室,提供具体联系地址及联系人信息 [5]
鑫闻界丨“25岁”泰金新能携高负债率今上会,44岁董事长年薪125万
齐鲁晚报· 2025-08-31 15: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于8月29日上会审议,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审计机构为信永中和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西安)事务所。 企查查显示,泰金新能前身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 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氢能、航天军工等领域。根据招股书,公司是国际上能够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 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85.27%,流动比率为1.07倍,速动比率为0.39倍,其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 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此前,泰金新能回复上交所问询时表示,2024年以来,公司部分客户存在推迟合同执行情形,若未来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 该部分客户未来存在调整订单的可能性。泰金新能坦承,若公司经营出现波动,特别是货款回笼出现短期困难,且不能拓宽融资渠 道时,公司将存在一定的短期偿 ...
科技型企业占比节节高,民营企业500强含新量越来越足,创新底色更浓
搜狐财经· 2025-08-31 15:19
中国顶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实业兴邦的时代强音 颠覆认知:中国民企的研发投入与专利实力 谁能想到,中国排名前五百强的民营企业,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高达惊人的1.13万亿元人民币!这一 数字不仅远超许多国家的全年科研总支出,更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雄心与实力。更 令人瞩目的是,这些曾经被贴上"模仿者"、"跟随者"标签的企业,如今已拥有超过72万项有效专利,并 在近万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中扮演着主导或参与者的关键角色。这清晰地表明,中国民营企业早已挣 脱过去的束缚,迈入了自主创新的新纪元。 实力彰显: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 深耕实业:制造业的坚实根基与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细究这些顶尖民营企业的产业布局,便不难发现它们"实在"的特质。高达72%的企业将根基牢牢扎在第 二产业,其中制造业更是占据了66.4%的显著比重。它们务实前行,不走"虚"路。以恒力集团为例,这 家企业从一家小小的纺织厂起步,如今已成功打通了从炼油到纺织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实现了"从一滴 油到一匹布"的垂直整合。 2024年,制造业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接近30万亿元,增速高达7.66%,远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它们的投 资方向也高度聚焦于" ...
中科电气(300035):业绩符合预期 产能布局加速海外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13亿元 同比增长59.60%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293.13% 扣非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219.0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0.15亿元 同比增长68.20% 环比增长26.10%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206.67% 环比增长2.99%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36% 同比提升0.5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 净利率9.38% 同比提升2.5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9.26% 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8%/2.31%/3.65%/1.92% 同比分别下降0.46/0.66/0.64/0.86个百分点 [1] 锂电负极业务 - 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15.70万吨 同比增长70.47% 对应营收34.46亿元 同比增长65.79% [2] - 阿曼规划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 分两部分建设 每部分产能规划10万吨/年 [2] - 硅碳负极材料适配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 已完成中试产线建设 进入客户测评阶段 [2] - 硬碳负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已在行业头部客户处于量产导入阶段 [2] 磁电装备业务 - 上半年磁电装备业务营收1.67亿元 同比下降9.95% [2] - 锂电专用设备领域优化自动化电气控制 除磁设备 立式高温反应釜及智能石墨化炉等产品研发 [3] - 获得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 国际专利1项 [3] - 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60% 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及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稳定合作 [3] 产能与技术布局 - 阿曼项目投产后将扩大海外业务规模 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2] - 锂金属负极材料针对固态电池需求进行开发与产品布局 [2] - 磁电装备业务纵向延伸应用领域 横向拓展应用市场 [3]
公牛集团(603195):Q2收入承压 盈利高位波动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下降2.6%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8.0% 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3.2% [1] - 2025Q2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7.4%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7.2% 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下降9.0% [1] - 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25.5% 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3%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电连接业务收入36.62亿元同比下降5.37% 移动电源产品通过国家3C认证 [2] -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收入40.94亿元同比下降2.78% [2] - 新能源业务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3.52% C端市场累计开发超3万家线下终端网点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Q2毛利率43.5% 同比基本持平(下降0.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7.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3.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7% [2] 新业务布局进展 - 依托PDU产品向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与字节跳动、腾讯建立合作关系 [3] - 开发大功率直流PDU、高功率小母线等新产品 微模块产品加紧研发中 [3] - 布局太阳能照明业务 推出"一体化路灯头"、"投光灯"等高性能产品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受新房竣工低迷影响 国内相关行业整体需求疲软 [2] - 公司作为电工龙头企业 优势品类墙开插座、转换器保持稳健成长 [3] - 新能源业务实现体系化布局 产业红利有望持续释放 [3]
望变电气: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高端化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中证网· 2025-08-31 11:2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6亿元 同比增长28.8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3.22万元 同比增长57.02% [2] - 扣非后净利润4921.56万元 同比增长197.3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3.12万元 较上年同期的-2.95亿元实现根本性改善 [2] 输配电设备业务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务收入11.43亿元 同比增长46.72% [3] - 110kV及以上等级变压器产品营收5.06亿元 同比增长151.74% [3] - 高端变压器业务占比从25.80%提升至44.26% [3] - 变压器 箱式变电站等核心产品产销两旺 [3] 取向硅钢业务 - 取向硅钢总产能18万吨 报告期内产量8.46万吨 同比增长18.82% [4] - 取向硅钢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5.73个百分点 毛利额增加0.38亿元 [4] - 8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中95及以上牌号产品占比接近80% [4] - 实现075牌号超高磁感取向硅钢技术突破并进入小批量试产 [4] 国际化布局 - 自主研发的OSFPSZ18-250000/220自耦电力变压器通过荷兰KEMA实验室全套认证 [5] - 输配电产品进入国际基建供应链 完成中国交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牵引变压器入厂验收 [5] - 顺利履约中海油项目 实现国内相关领域应用空白突破 [5] - 取向硅钢产品远销东南亚 中东 欧美等地区 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5] 战略发展 - 产品结构向高电压 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成效突出 [3] - 通过优化原材料配方和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成本 [4] -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4] - 为技术研发 产能升级及市场拓展提供坚实资金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