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
搜索文档
方大集团达州钢铁:以“绿色革命”书写“十四五”环保新答卷
四川日报· 2025-10-29 05:2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搬迁升级为契机,实施贯穿全产业链的绿色革命,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绣带的跨越式蜕变 [1] - 搬迁工作于2020年6月签署协议进入实质性阶段,2023年4月新厂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公司采取新厂建设与老厂环保改造双线作战策略 [2] - 公司依托攀西地区钒钛矿资源,研发高强度抗震钢材,实现从普通建材向高端材料的跃迁,产品附加值提升35% [5] 环保与排放成效 - 新厂区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老厂区分别减少75.86%、65.28%、67.79% [3] - 新厂区吨钢新水消耗下降19.7%,中水回收利用率达98%,焦炉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转炉一次除尘颗粒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内 [3][5] - 新厂区绿化覆盖率达35%,配套建设湿地文化公园等,规划打造工业旅游景区 [3] 能源效率与自给率 - 新厂区采用亚临界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较老厂区提升130%,自发电率稳定在95%以上 [4] - 通过回收利用各类煤气及饱和蒸汽发电,度电煤气消耗量从4.6立方米降至2.8立方米,发电效率提升40% [4] - 2025年4至9月,通过迎峰发电、错峰用电策略,日均发电量较去年同期提升140%,外购电下降90.97% [4] - 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将烧结环冷余热、高炉余压转化为电能,炼钢饱和蒸汽用于供暖 [5]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 - 搬迁升级激活区域经济生态,新厂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吸引星空钠电、钒钛新材料等领域企业落地,逐步形成钢-钒-钛-新能源产业集群 [5] - 公司高端产品销售市场辐射川、渝、鄂等地,吨材利润位居全国前列 [5]
中农秸美“点绿成金”:重塑农业废弃物价值 开启产业新蓝海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6:09
据了解,中农秸美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高活性酶解聚秸秆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技术"(以下简 称:"三组分分离"技术),攻克了农业废弃物污染这一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彰显了中国企业在绿 色转型中的创新引领力。 技术独占性奠定竞争优势 作为全球首个通过UFI认证的5A级农业展会,本届农高会国际化程度高、技术创新密度大,为全球农业 变革提供了绝佳的观察窗口。 中农秸美之所以能在众多参展企业中引发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其技术具备独占性。而中农秸美的展台背 面墙上打出的"独特唯一的'三组分分离'技术·中国式生物质精炼方案"标语,彰显其技术不仅在环保和经 济层面的显著优势,还蕴含着较为广阔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作为全球唯一掌握利用生物酶解聚"三组分分离"技术,对9种品类秸秆实现全成分高效分离与高值化利 用的企业,中农秸美的技术独占性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 具体来看,中农秸美实现了核心酶制剂自主创制、独创了链条技术体系、完成了产业化应用壁垒的构 建。 首先,中农秸美的酶制剂通过分子设计技术,大幅提升酶活性及稳定性,精准破解了木质纤维素秸秆解 聚酶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其次,中农秸美构建了 ...
向“新”而行 “疆”更美好 ——资本市场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9 02:26
新疆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新疆共有6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9000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新疆板块总营收达3346.51亿元,合计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超半数上市公司披露现金分红方案,预计分红总额达116.08亿元 [1][4] - 新疆资本市场正稳步突破地域局限,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1] 上市公司质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疆上市公司总资产34554.88亿元,同比增长4.91%,净资产8891.01亿元,同比增长1.57%,营业总收入3346.51亿元,同比增长4.28% [4] - 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公司有28家,其中15家公司涨幅超30%,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涨幅分别为30.22%、111.34%、47.87%、33% [4] - 上市公司覆盖能源、工业、消费、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4][6] 企业资本运作与战略 - 2022年至2025年8月31日,新疆共有9家上市公司累计完成8笔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总金额达132.8亿元 [8] - 广汇能源通过控股股东转让部分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转让价款合计约62亿元,战略投资者作出五年不减持承诺 [7] - 宝地矿业拟收购新疆葱岭能源有限公司87%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显著增长其铁矿资源量和储量 [8] 重点产业发展动态 - 大全能源作为硅料行业领军企业,2025年上半年主动将产能利用率下调70%,多晶硅产量5.08万吨,同比下降约60% [5] - 广汇能源启动以"绿色革命"为主题的二次战略转型,制定氢能产业链发展规划,CCUS项目首期10万吨/年示范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 [5][11] - 广汇能源在哈密淖毛湖区域建成先进煤化工基地,正全力推进伊吾广汇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 [11] - 大全能源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年产能10.5万吨的硅基新材料项目,并规划扩产和产业链延伸项目 [12]
徐工斩获中国绿色矿山设备出口大单
新华财经· 2025-09-26 16:52
核心交易内容 - 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签署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 包括新能源矿山设备供货合约 [1] - 徐工将在2028至2030年期间为福德士河集团提供150台至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 [1] - 这批设备将满足福德士河集团未来240吨级纯电矿用卡车车队近一半的设备需求 [1] 战略合作背景 - 合作服务于铁矿石开采作业 助力福德士河集团实现2030年陆地运营零碳排放目标 [1] - 全球矿业正在经历绿色革命 零碳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1] - 福德士河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提出2030年完全脱碳目标 计划彻底消除铁矿石运营中的化石燃料使用 [1] 技术与发展理念 - 徐工零碳智慧矿山发展理念与福德士河集团绿色转型蓝图深度契合 [1] - 徐工深度聚焦人工智能+矿山机械方向 深耕地上地下全系列工艺工法 [1] - 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性 成熟性 领先性和可落地性的零碳智慧矿山成套化解决方案 [1] 合作历史与意义 - 此次合作是双方第二次合作 去年11月上海宝马展上曾签署订单 [2] -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代表合作规模升级 显示全球矿业巨头对徐工绿色矿山领域全价值链创新优势的高度认可 [2] - 该合作已成为福德士河集团全球绿色战略落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行业影响 - 徐工以全球领先的矿业装备与技术为福德士河集团加速工业脱碳商业化进程提供坚实支撑 [2] - 双方将携手推进全球矿业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2]
韩晶:铺就家门口就业路
经济日报· 2025-08-20 08:10
就业驿站发展现状 - 上半年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 就业驿站作为创新模式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1] - 深圳已建成80家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 今年举办600多场活动发布30多万个(次)岗位信息[1] - 深圳罗湖区单场直播带岗活动聚集31家企业提供1444个岗位 配套职业测评与一对一帮扶服务[1] 运营模式与数字化应用 - 建立"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线上汇总岗位与线下扫街采集相结合[2] - 引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运营 构建用工及求职信息数据库[2] - 应用AI招聘一体机实时展示求职者登记数 热门岗位及人口分布数据[2] - 通过AI就业面试机实现简历诊断 模拟面试指导及精准岗位匹配[2] - 运用大数据技术向目标人群精准推送岗位 提升人岗匹配效率[2] 服务功能拓展 - 提供从就业登记到入职保障的全流程服务[2] - 邀请职业规划师提供职业咨询 面试指导及创业指导服务[3] - 开展实操型技能培训 实施培训-接单-销售全链条技能培训模式[3] 可持续发展机制 - 通过科学遴选评选优秀驿站并给予补助支持[3] - 加强品牌建设与线上线下宣传提升影响力[3] - 推动优秀运营模式复制推广 建立不合格驿站退出机制[3]
钞票垒成造船厂!全球订单潮水般涌向中国,美国急得跺脚却无可奈何!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35
全球造船市场格局变化 - 挪威船东将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再次送往中国造船厂 显示市场选择明确[1] - 中国船舶集团2028年生产计划已排满 与美国通用动力电船公司未完工核潜艇外壳锈迹斑斑形成对比[1] - 全球每十份新船建造合同中 中国船企包揽近八成市场份额[7] 中国造船业订单与交付表现 - 卡塔尔一次性签下36艘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7] - 2023年全球下水商用船舶中中国产品占据50%份额 2024年呈现两位数增长[7] - 新船订单占全球总量比例突破70% 手持订单占比超过60%[7] - 船舶出口额一年内增长84% 总金额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7] 国际客户与合作关系 - 德国船东代表催促加快集装箱船生产进度 巴西验船师专注检查焊缝[1] - 欧洲航运公司要求新船必须采用中国制造绿色环保动力系统 否则拒绝签署协议[3] - 希腊航运企业将大批油轮订单投向大连造船厂 阿联酋富豪在上海外高桥订购集装箱船[7] - 巴西淡水河谷在扬子江畔建造巨型矿砂船[7] 技术与效率优势 - 中国船厂LNG船建造效率达到日本三菱重工两倍以上[3] - 从钢板切割到试航仅需18个月 堪比高速铁路运营效率[8] - 报价比欧美传统造船强国低30%-50%[7] - 智能焊接机器人昼夜不停运转 三班轮替赶工模式[8] 产业协同与制造能力 - 辽宁特种钢铁厂生产高强度船用钢板 河南重型机械基地供应大功率低速柴油机[8] - 上海电子科技园区完成智能导航系统船舱集成调试[8] - 获得全球近70%环保船舶订单 甲醇燃料和氨动力系统成为常规配置[8] 美国造船业现状对比 - 美国本土造船业衰败至难以承担军舰基本维护费用[3] - 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维修需排队超过36个月 关键零部件原始供应商已停止运营[5] - 西海岸造船厂关键技术岗位时薪25美元仍无人问津[5] - 全球悬挂美国国旗远洋商船不足百艘 中国船队超过5000艘巨型货轮[5] 军工制造能力 - 中国大型造船企业展现惊人军工转换能力 民用生产线可快速改造为军用补给舰生产基地[3] - 美国仅剩四家造船厂具备维修海军舰艇能力 二战时期曾有五十多座大型造船厂[5]
和茧丝绸:以创新为引擎 让丝绸科技点亮品质生活
经济网· 2025-08-11 11:1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融合纳米材料、智能温控、健康监测等前沿科技推动传统丝绸产业创新升级 实现从传统织造向科技驱动的转型 [1][2][5] - 公司以"考古+时尚+科技"的跨界模式将丝绸转化为文化载体 并通过AI定制平台实现个性化产品开发 [4] - 公司构建从桑园到工厂的绿色生产链条 通过有机种植、低温缫丝工艺和100%天然纤维组合实现低碳实践 [5] 科技创新成果 - 开发纳米银涂层抗菌蚕丝被 抗菌率达99%且耐洗涤性超行业标准 [1] - 推出900克轻量化多功能随行蚕丝被 采用搭扣式胎套设计和阡陌交错拉制工艺 [2] - 研发智能调温蚕丝被 通过相变材料实现20-32℃恒温区间 未来可集成健康监测功能 [2] - 拥有30余项专利 2024年产值近2000万元 获江苏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 [2][3] 文化融合实践 - 与镇江博物馆合作开发《宜地青铜》丝绸书和《宜侯夨簋》丝绸扇 通过数码喷印技术高保真还原文物细节 [4] - 搭建AI定制平台 支持用户上传画作生成专属图案并转印至丝巾等产品 [4] - 计划开展"丝绸里的文物密码"直播活动 构建文化体验-产品定制-社交传播闭环 [4] 可持续发展举措 - 桑树种植全程有机化 每亩桑田年固碳量达1.2吨 [5] - 采用低温缫丝工艺降低能耗30% 利用蚕丝天然可降解特性减少微塑料污染 [5] - 产品采用全棉/天丝面料与蚕丝组合 实现100%天然纤维 [5] -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计划研发生物基面料并推行零废料生产 [5]
苏泊尔的ESG之路:从责任践行到品牌价值跃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7 13: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优化包装设计实现全年碳排放减少 [1] - 公司践行ESG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获得多项重磅荣誉 [4][6] - 公司将ESG淬炼为产品责任基因 以品牌温度守护中国家庭品质生活 [1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抛光车间推广除尘器废水 落料打毛刺废水 喷房用水及雨水过滤回用 月均用水量呈现快速持续下降趋势 [1] - 杭州基地2024年投入干式除尘设备和漆渣分离器组成节水双雄 预计年节水量达5000吨 相当11个标准游泳池水量 [9] - 玉环福腾宝基地5.08兆瓦分布式光伏矩阵年发电569万度 消纳率达87% [9] - 越南基地122万度绿电以93%消纳率注入生产线 [9] - 2024年全年采购再生铝18503吨减少碳排放 应用再生钢13007吨可满足四个5万平米单层钢结构厂房建筑需求 [9] 包装创新 - 武汉基地外贸包装线蜂窝纸板以每秒3件速度压制成型 [10] - 外包装采用FSC认证环保材质 印刷使用环保大豆油墨 通过易撕细节减少纸浆用量和胶带使用 [10] - 实现99%外贸零塑率 通过可降解缓冲材料替代传统泡沫 [10] - 通过盒型优化 缩小彩盒与大箱间隙 减少隔板使用 减小大箱尺寸 减少包装箱层数实现轻量化突破 [10] - 通过优化精简说明书页数 说明书电子化 包装盒内纸质物料整合等方式减少物料用纸 [10]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4.7亿元 [7] - 1400余名研发人员在杭州 绍兴 武汉 玉环 越南等七大基地构筑技术护城河 [7] - 专利矩阵支撑电饭煲 电压力锅 炒锅 煎锅等21大品类市场地位 [7] - 远红外饭煲项目入选2023年区专利产业化Top10名单 实现0涂层内胆II级不粘性能 [7] 教育公益 - 在52所校园植入"苏泊尔·未来生活家"项目 由工程师担任校外辅导员 [12] - 累计捐献30所苏泊尔小学 覆盖12省30000余名师生 [12] - "硕源奖·游学季"与培训活动带动300余名乡村教师跨省交流 [12] - 每年组织员工志愿者奔赴苏泊尔小学开展公益活动 [12] 荣誉认可 - 获得2024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标杆企业(社区参与和发展) [4] - 获评全国节能减排环境领域碳中和承诺示范单位 [4] - 入选2025浙商ESG经典100 [4] - 荣获2025第三届证券之星ESG新标杆奖 [4]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沙海变林海——西藏隆子县跨越半个世纪的治沙奇迹
新华网· 2025-07-26 19:07
治沙成效 - 西藏隆子县从黄沙弥漫的盐碱河滩地转变为覆盖50多平方公里的沙棘林,形成长达40多公里的"绿色哈达" [1] - 1964年试种的60余亩沙棘苗已扩展至8.2万亩,成为生态屏障 [6] - 沙尘天气从每年近8个月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4] 治沙方法 - 1964年通过试种5种树苗,最终选择根系发达、耐旱抗风沙的沙棘作为主要树种,存活率最高 [4] - 采用两米间距种植幼苗,等待2-3年新苗长成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4] - 全村从老人到小孩无偿参与治沙,形成持续接力机制 [4][6] 经济带动效应 - 黑青稞亩产从300多斤提升至650斤,年产量达1.4万吨以上 [4] - 沙棘产业带动林下经济,促进牛羊养殖业发展 [4]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06元,同比增长7.7% [4] 社会参与 - 74岁的桑旦从13岁开始参与治沙,被称作"沙棘奶奶",代表几代人的持续投入 [2][6] - 生态公园和休闲步道建成后吸引居民休闲活动,年轻力量加入护林队伍 [6][7] - 通过菜篮子工程、黑青稞种植基地等项目促进当地就业 [4]
从“种子革命”到“舌尖革命”,鲁花用一粒花生重塑餐桌健康
齐鲁晚报· 2025-07-23 22:00
种子研发与产业升级 - 公司联合中科院花生院士团队历时8-9年培育出十多个"三高"花生新品种(高产量 高出油率 高油酸含量) 推动中国花生良种第六次更新换代 [3] - 高油酸花生良种被定位为花生产业"芯片" 油酸含量突破75% 达到国际推崇的地中海膳食健康标准 [1][3] - 通过免费提供良种和高于市场价20%-30%的收购价策略 带动农户每亩增收600-800元 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4] 生产工艺创新 - 独家5S物理压榨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彻底去除致癌物黄曲霉素 实现"健康油"承诺 [4] - 构建从种子到油品的全链路品质护城河 2017年推出油酸含量75%的高油酸花生油产品 [3][4] 产业链延伸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推出"变废为宝"专利技术 将花生饼粕转化为"乐地生"水溶肥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 水溶肥可使作物增产10%-20% 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同时提升果蔬风味品质 [5] - 形成种子-果实-油品-肥料的绿色全产业链模式 提供可持续农业解决方案 [5] 品牌与市场影响 - 通过攻克黄曲霉素难题和高油酸技术 建立"中国味 鲁花香"的健康品牌形象 [5] - 产品创新精准对接健康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节点 目前品牌已覆盖亿万家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