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

搜索文档
上海供销“节气市集”:汇全国供销优品 促消费提质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21 12:07
——创建"二十四节气市集"IP,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以"24节气·24场市集"为核心打造节气市集IP, 推出多层次的创新体验:紧扣节气时令,邀请全国供销系统精选地道、特色、新鲜的节气优质农产品汇 聚市集、亮相申城;推动宁海蛏子、慈溪杨梅等精品"土特产"首发上海,促进农产品供需提质升级;打 造文化雅集,推出"二十四节气消费文化季",以诗句对诵、古乐演奏等文化形态,让市民在烟火气中增 强消费体验。 ——打造城乡融合载体,助力人民城市建设。上海供销市集建立起链接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桥梁, 以"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进楼宇、进学校"的方式丰富市民生活,探索由"进"到"驻"的"3+7+365 天"常年展销模式,让优品、精品农产品走向上海大市场,助农增收,并进一步创建优品目录、培育供 销品牌,打通产地销地"两张网",打造城乡融合载体,探索超大城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上 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创新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上海供销市集"系列展销活动,搭建 起了全国供销系统优质农产品对接上海超大市场的集中展销平台,通过"节气+文化+服务"的模式,打 ...
走近石泉池河养蚕故事 外国记者感叹中国乡村振兴新进程
环球网· 2025-09-19 21:22
一枚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的汉代鎏金铜蚕,曾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如今,池河镇这个西北第一蚕桑大镇,正通过 数字技术与传统蚕桑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 在明星村集约化养蚕室,记者们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慧养蚕",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石墨烯变频地暖、超声波加湿、空气质量传感检测等先进技术被 广泛应用。 这枚曾经见证古丝绸之路辉煌的鎏金铜蚕,正在见证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9月18日,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抵达石泉县,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 者与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走进石泉县明星村及相关蚕桑产业园区,实地探访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图景,感受到中国乡村振兴的 强劲脉动。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是本地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全村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3426人。近年来,明星村紧扣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 把蚕桑、养殖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眼下的明星村,已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蚕桑产业园区 ...
“桂字号”河池蚕桑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6 11:12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河池桑园面积达96.32万亩 蚕茧产量占广西45%、全国28%、全球25% [1] - 生丝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蚕丝被年产能突破100万床 规上企业超30家 产业综合产值近200亿元 [1] - 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5年全国领先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制定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目标 部署32条举措覆盖7大领域 [2] - 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0.23亿元 投放"茧丝贷"22.39亿元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 - 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技术 实现自动化缫丝设备全覆盖 [2] -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和交易中心 打通全产业链数据壁垒 [2] - 建成全国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 填补广西织造领域空白 [4] 经济效益与民生贡献 - 2024年茧丝绸加工产值46.17亿元 同比增长10.46% 占全区35.52% [3] - 白坯绸产量484万米 同比增长19.2% 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超10亿元 [3] - 产业覆盖11个县区131个乡镇 惠及22万户近百万蚕农 户均养蚕年收入超5万元 [3] 品牌建设与国际化发展 - 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100亿元 产品销往日意等十多个国家 [3] - "宜州蚕桑茧"等获地理标志登记 5个广西著名商标 4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 [3] - 南方丝巢品牌获"中国消费名品" 通过国际时装周推动产业国际化 [4]
浙江民企连年霸榜500强:“阳光雨露”与“种子成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5:44
浙江民营企业领先优势 - 浙江以107家企业位居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连续27年保持全国第一 [1] -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值81.9% 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 [4] 万事利集团创新实践 -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纺织业 开发人工智能算法控制的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 [2] - 推出科技型丝绸产品包括助眠眼罩 可水洗蚕丝被和个性化定制丝巾等爆款 [1] - 实施"丝绸+人工智能"战略 打造无水印染未来工厂解决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痛点 [1][2] 政府营商环境建设 - 浙江省建立"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的企业服务机制 [4] - 通过杭州未来科技城集中展示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成果 [4] - "浙商在线"平台精准推送政策 民营企业32条措施持续发力 [5] 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 浙江干部体系对市场经济理解力突出 成为民企发展重要基础 [4] - 政府组织"携手浙商行天下""海外工商社团走进浙里"等产业对接活动 [5] - 杭州为宇树科技 DeepSeek等高新企业提供集中展示平台缓解接待压力 [4]
(经济观察)浙江民企连年霸榜500强:“阳光雨露”与“种子成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4:42
浙江民营企业500强表现 - 浙江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达107家 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1] 民营企业成长驱动因素 - 浙江民营经济领先源于企业自身生命力与优越营商环境共同作用 [1] - 地方政府秉持"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服务理念 [3] - 浙江拥有强大专业高效的干部体系 对市场经济理解远超其他地区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万事利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丝绸产品迭代升级 [1] - 开发科技型睡眠眼罩 可水洗蚕丝被和个性化定制丝巾等爆款产品 [1] - 实施"丝绸+人工智能"战略 打造无水印染未来工厂 [2] - 采用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 通过AI算法精准控制染料用量 [2] - 新技术解决纺织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痛点 适用于全纺织面料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杭州涌现以宇树科技 DeepSeek为代表的"六小龙"高新科技企业 [3] - 政府在城市展馆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大模型 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等成果 [3] 民营经济绩效表现 - 今年前7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3] - 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 [3] -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值81.9% [3] - 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 [3] 政策支持体系 - 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民营经济32条"政策措施 [4] - 通过"浙商在线"平台助力企业了解政策享受优惠 [4] - 开展"携手浙商行天下"等产业对接活动应对贸易摩擦 [4]
半年报表现良好叠加新增长点的形成,太湖雪股价大涨
证券之星· 2025-09-04 14:48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2.8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4233.21万元 实现连续三年上涨 同比增长17.75% [1] - 归母净利润1898.49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780.19万元 同比增长69.77% [1] 业务构成 - 蚕丝被业务占总营收55% 连续六年成为蚕丝被专营品牌全国销量第一(2019-2024年) [1] - 丝绸饰品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9% 毛利率达62% 具有国潮文创属性 [1] 公司战略 - 以创意设计与品牌运营为核心 从事丝绸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从蚕丝被制造商向新国货丝绸领军品牌升级 丝绸饰品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 市场地位 - 起草多项国家与行业标准 奠定丝绸行业领先地位 [1] - 9月4日股价逆势大涨 盘中涨幅超15% 收盘涨幅超9% [2]
北交所半年报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9-03 08:55
整体经营业绩 - 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20.64亿元 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 同比增长6.01% [2] - 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 平均归母净利润2156.46万元 同比下滑10.59% 超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225家公司盈利 盈利面82.12% 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3家公司扭亏为盈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05.47亿元 环比增长21.75% 归母净利润31.33亿元 环比增长12.88%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5.41% [2] 行业表现亮点 - 汽车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23.63% 汽车零部件企业开特股份营业收入5.03亿元 归母净利润8525.19万元 分别增长44.86%和39.96% [3] - 美容护理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26.12% 纺织服饰行业增长42.91% 太湖雪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77% [3]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5% 万通液压归母净利润6732.19万元 同比增长40.33% [3]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合计41.39亿元 同比增长2.59% 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 辰光医疗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30% 贝特瑞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4] - 16家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同比增加23.08% 累计72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覆盖4266人 16家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072人 [4] - 超九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八成为科技型企业 超半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 [4] 融资与资本运作 - 12家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合计募资38.56亿元 5家公司披露定向可转债发行公告拟融资7.04亿元 优机股份完成首单定向可转债发行募资1.2亿元 [5] - 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司债券成功发行规模5亿元 [5] - 11家公司披露现金购买资产公告 1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受理 交易金额26.50亿元 旭杰科技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完善光伏产业链布局 [6]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七成公司实施现金分红总额49.74亿元 较上年增加5.35% 21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总额5.32亿元 锦波生物在年度分红1.77亿元基础上预计再派发1.15亿元 [7] - 累计披露回购计划122家次 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27.07亿元 7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总规模超3.31亿元 北证50指数公司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7] 投资者关系与市场表现 - 全部公司设立专人接听投资者热线 七成公司官网开设投资者关系专栏 接受机构调研超5300家次 超40家公司举办网上投资者接待日或路演活动 [8] - 举办业绩说明会超300场次 六成公司在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次日股价上涨 [8] - 合格投资者866.13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67.56万户 日均34.37万户参与交易 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超10% 同比上升超4个百分点 [8] - 日均成交296.25亿元 市值100亿以上公司较年初增加5家 50亿至100亿公司增加20家 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机械领域 [8]
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增强 北交所公司上半年盈利面超八成 中小企业韧性强劲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6:54
整体业绩表现 - 北交所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20.6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6.01% [1] - 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2156.46万元,同比下滑10.59%,但降幅较往年收窄 [1] - 超六成公司收入实现增长,22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2.12%,半数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13家成功扭亏为盈 [1] - 第二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21.75%和12.88% [1] 龙头企业表现 - 市值前50的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占北交所公司整体的40.70%和54.39%,同比分别增长6.97%和2.66% [1] - 央企国企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领域表现稳健,平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亿元和3535.99万元,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1] 中小企业表现 - 中小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41.53亿元,27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增幅超50% [2] - 林泰新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1%,星辰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8.42%,创上市以来同期最佳 [2] 行业亮点 - 消费行业呈现政策驱动、结构升级特点,"以旧换新"带动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 [2] - 汽车零部件企业开特股份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约四成增长 [2] - "悦己消费"带动美容护理和纺织服饰行业发展,太湖雪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77% [2] - 设备制造行业保持较快增速,万通液压归母净利润增长40.33% [2] 海外市场拓展 - 近30家公司公告设立境外子公司或对外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占比超50% [2] - 176家公司披露境外经营业绩,共实现收入170.76亿元,同比增长13.72% [2] - 铜冠矿建境外收入达4.46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发科技境外收入增长18.37% [2] 创新投入与研发 - 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41.39亿元,同比增长2.59% [3] -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研发强度领先,辰光医疗等8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30% [3] 融资活动 - 12家公司完成公开发行融资38.56亿元,5家拟发行合计7.04亿元的定向可转债 [3] - 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司债券成功发行,规模为5亿元 [3] 并购重组 - 11家公司披露现金收购资产,交易金额合计26.50亿元 [3]
富安娜(002327)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18: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1亿元,同比下降16.5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51.31% [3] - 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比下降51.95% [3] - 综合毛利率53.61%,同比下降1.41% [8] 渠道运营 - 电商渠道毛利率49.41%,同比上升2.89% [7]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0.27亿元,主要来自山姆渠道合作 [6] - 线下直营及加盟终端销售产出下降,加盟商库存周转周期延长 [4] - 平台费用增加因电商平台扣点政策及促销活动调整 [5] 战略调整 - 电商渠道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如蚕丝被、高端面料套件) [7] - 直营渠道加速库存清理导致销售结构变化 [8] - 加盟渠道支持政策力度加大影响短期毛利率 [8] - 下半年将加强精准流量投放与费用管控 [4][5] 分红政策 - 公司承诺维持稳定持续的分红政策(未披露具体比例) [8]
探访“全国柞蚕第一大县”的产业“蝶变”之路
新华财经· 2025-08-22 14:02
行业历史与地位 - 柞蚕驯养及丝织应用在中国有近三千年历史 岫岩县拥有300年柞蚕养殖传统并被列为"全国柞蚕第一大县" [1] - 柞蚕丝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岫岩柞蚕放养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2]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柞蚕产业覆盖岫岩县2万多户、6万余人 涉及全县八成以上村民组(超1600个村民组) [2] - 单把蚕场年产值春蚕约8万元(利润7.2万元) 秋蚕约7万元(利润6.3万元) 产出比均达1:10 [2] -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亿元 其中生丝年产量400吨 产值达2.4亿元 [3] 产业链布局与产品开发 - 形成"繁育—放养—缫丝—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 包含6家规模缫丝厂 年产丝绵100吨 蚕丝被3万床 [3] - 开发多元产品:蛹蛾酒、高蛋白饲料(茧蛹利用) 食用菌基质年供应35-40万吨 实现生态循环 [3] - 蚕蛹加工点200余家 年产食用蛹1万吨 肉食蚕300吨 肉食蛾202吨 推动"柞蚕宴"普及 [4]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引进10个抗病高产柞蚕新品种 与辽宁省农科院、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示范基地 [3] - 品牌生丝产品获香港国际博览会免检认证 成为印度丝纺行业指定产品 并申报蚕蛹原产地地理标识 [3] 市场拓展与战略举措 - 启动新华·岫岩柞蚕价格指数项目 旨在打造行业定价基准和价格风向标 推动品牌溢价 [5] - 通过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深加工企业 推动产业向纺织、印染环节延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