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乘风破浪!中国外贸奋力交出“韧性答卷”
新华社· 2025-08-05 09:43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 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经贸大国地位 进一步巩固。 眼下,"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进入冲刺收官阶段。迎难而上、聚力攻坚,以创新优质的产品、多元 稳定的市场、抢抓机遇的拼劲,中国外贸在"风高浪急"中乘风破浪,奋力交出一张质量高、成色足 的"韧性答卷"。 顶压前行 勇立潮头破困局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战鼓还未擂响,"义乌制造"已率先"破门"全球市场。据义乌海关统计,2025年上 半年,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58.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对美加墨等地的体育用品出口增长 12.0%。 申请设计专利、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借赛事加速品牌出海……"世界超市"义乌从设计端到生产端的 全链条敏捷响应,恰是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化危为机的鲜活例证。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几年,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 但我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与"十三五"末的2020年相比,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32.4%,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乘风破浪!中国外贸奋力交出“韧性答卷”
新华网· 2025-08-04 19:48
外贸规模与地位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稳居全球第一 [1]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1] -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1] 出口增长与结构优化 - 2025年上半年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58.6亿元,同比增长16.8% [2] - 对美加墨等地的体育用品出口增长12.0% [2] - 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 [5]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5]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提升至32.4% [5] 企业案例与创新 -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高端定制户外遮阳用品出口货值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4]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储备和产业链布局提高全球制造能力 [2] -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开拓欧洲和新兴市场,订单排到四季度 [7] 新业态新模式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 [6]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7.5% [6]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7] - 2025年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7] - 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7] 服务贸易发展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批参展商648家企业机构,国际化率超过20% [8] - 通过举办消博会、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扩大对外开放 [8]
“绿色降温”受青睐 热浪催生“新刚需”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8:06
绿色降温产品市场 - 消费者更愿意为环保材料买单,推动可持续消费新习惯 [1] - 生物降解冰袋、植物纤维速干衣、无氟制冷剂冷风机、冰感纳米降温背心等产品市场表现强劲 [1] - 绿色降温产品不仅提升了客单价,也为品牌讲环保故事创造了空间 [1] 清凉经济新趋势 - 消费者更愿为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创新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价格 [1] - 避暑青旅、森林民宿、高海拔山地营地受到年轻人喜爱 [1] - 遮阳伞、防晒衣、便携风扇、冷敷贴等单品在电商平台热销 [1] 家电销售增长 - 京东线下自营门店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超200% [2] - 重庆、北京、青岛、沈阳、江苏等地因高温天气,空调销售格外火爆 [2] - 便携式降温设备成新宠,各类创意消暑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2] 家电功能需求变化 - 消费者对家电产品功能需求愈发多样化,注重健康、智能、节能 [2] - 语音交互、防直吹、无风感成为消费者选购空调的重要考量因素 [2] 体育消费新趋势 - 室内运动场馆夜间场次预约量激增,商场溜冰场热度攀升 [2] - 攀岩馆、游泳馆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 [2] - 运动避暑正在成为新刚需,体育产业正在建立气候响应型商业模式 [2] 高温催生新经济形态 - 高温成为新经济形态的诱发器,催生或推动一批新产业和商业模式发展 [2] - 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趋势凸显 [2]
江苏外贸企业大举卖“清凉”
新华日报· 2025-07-05 05:32
消暑商品出口增长 -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出口庭院伞货值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昆山三丽光学有限公司太阳镜和金属镜架产品出口货值达3000万元,销售额增长12% [1] - 南通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出口空调及配件货值4747.42万元 [2] - 苏州广贤电子有限公司预计夏季出口电风扇1.2万台 [2] 产品创新与智能化 -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庭院伞生产,开发出可调节角度、带照明级电动旋转功能的高端产品 [1] - 江苏美伦食品有限公司使用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冰淇淋,实现高效灌注、冷冻、脱模和包装 [3] 关税优惠与市场竞争力 - 昆山三丽光学有限公司客户享受日本RCEP关税优惠近10万元 [1] - 江苏美伦食品有限公司凭借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产品出口泰国享受30%关税优惠,前5月累计优惠达670万元 [3] 物流与出口支持 - 苏州中欧班列与本地制造业深度融合,运输高附加值商品如白色家电和智能小家电 [2] - 扬州海关为冰淇淋出口开辟查验、通关"绿色通道",压缩作业时间降低货损风险 [3] 季节性产品出口策略 - 江苏美伦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出口突破国内冰淇淋消费周期短的限制,前5月外贸订单量增多,销量占比达13% [3]
月度市场策略:危机中的新机遇-20250430
浦银国际· 2025-04-30 20:09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中国股指表现波动,A股较港股更稳健,市场估值回落至偏低水平,下行空间有限,关注点或转向国内政策 [1][7] - 关税战或增加企业盈利下调风险,但政策刺激或部分抵消该压力 [1][34] - 避险意愿上升下,港股获外资青睐,资金面有望改善 [1] - 短期不确定性上升,建议加大红利端权重 [1][8] - “科技 + 消费”双轮驱动,港股IPO迎来新机遇,有望加速回暖 [1][78] 月度中国市场回顾及展望 - 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主要中国股指表现波动,MSCI中国指数下跌5.1%,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4%,纳斯达克金龙中概股指数下跌8.7%,恒生指数下跌5.0% [7] - A股回调幅度较港股小,因资金盘稳、有“国家队”护盘、外资占比低 [7] - 短期中美摩擦升温影响市场情绪致估值收缩,但中国市场估值已偏低,下行空间有限,关注点或转向国内政策 [7][8] - 中长期无需过度悲观,短期不确定性上升时建议加大红利端权重,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个股超跌或提供布局机会 [8] 估值:港股估值回归至偏低水平 - 相对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国市场盈利增速稳健、估值更低,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前瞻市盈率分别为10.7倍和9.8倍,上证综指为12.1倍 [20] - 恒生科技指数前瞻市盈率为15.7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24.4倍 [20] - 回顾极端事件,2020年新冠疫情港股估值曾跌至8.7倍,2024年1月最低为7.7倍 [20] - 近期AH溢价小幅扩大至35%,港股相对A股有折扣,南向资金定价权上升或助AH溢价中期收窄,美联储降息、中美关系缓和有望进一步收窄 [21] 盈利增长:关税战增加企业盈利端压力 - 分析师下调今明年主要中国股指预期盈利增速,如MSCI中国指数2025年至5.6%,2026年微幅上调至11.9% [33] - 关税战延续或增加企业盈利下调风险,因关税是增加美国收入、促进行业回流手段,影响或在未来1 - 2季度显现在企业盈利端 [34] - 去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刺激成效显现,若今年继续发力或部分抵消企业盈利下调压力 [34] 资金流向:外资转为净流出,国内增量资金大幅净流入 - 过去一月全球贸易战升级,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海外资金加速净流入美股、欧洲和中国香港市场,中国内地、韩国和印度市场录得净流出 [45] - 外资转为净流出中国内地市场,过去一月净流出67.2亿美元,主要由被动型外资驱动,外资仓位偏低有回流空间 [48] - 本土资金转为大幅净流入,过去一月净流入304.9亿美元,或受“国家队”入场驱动,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提振市场信心 [49] - 外资持续净流入港股,过去一月净流入约30.5亿美元,由被动型资金驱动 [52] - 南向资金净流入保持强劲,4月累计净流入1610亿港元,创下近三年月度最高记录,成交额占比持续上升,定价权进一步上升 [57] 行业配置、轮动与风格切换 - 短期建议配置防御性较强的板块,如电信服务,消费、医疗健康、材料等板块短期有望估值修复,中长期关注高端和先进制造业等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行业 [61] - 近期行业轮动中信息技术行业保持较强动能,恒生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板块分化明显 [62] - 短期大盘价值风格或占优,过去一月成长股与价值股无明显分化,但大盘股跑赢小盘股,避险情绪下投资者或青睐大盘价值股 [72] 投资策略主题:“科技 + 消费”双轮驱动,港股IPO迎来新机遇 港股今年IPO募集资金为何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 中国AI技术突破修复港股市场情绪和信心,市场乐观时IPO市场活跃,有助于新股估值提升和资金筹集 [78]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南向资金与外资共同净流入,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强劲,海外资金青睐港股 [79] - 打新赚钱效应明显,2025年新股首日破发率仅2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0%,吸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79] 今年港股IPO有何特点 - 消费行业依然一枝独秀,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占比均较去年同期提升,上市首日表现最好的2只新股来自消费行业 [90] - 港股IPO行业生态发生结构性变化,“新消费 + 硬科技”成为新引擎,未来将延续“科技 + 消费”双轮驱动态势 [91] A+H两地上市会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上市方式 - 港股上市制度多元、灵活、宽松,上市流程简单、时间短,投资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有利于内地企业优化股东结构和提升国际形象 [94] - 今年以来港交所递表的内地企业中,A股上市公司申请赴港上市占比超30%,处理中的上市申请前三大行业为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 [94] - 在政策支持、AH溢价收窄、全球化布局需求等因素驱动下,A+H两地上市模式将日益重要 [95] 美股中概股加速回归对港股IPO市场的影响 - 近期中概股退市风险再起,或加速尚未回归的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大市值中概股或首选港股,若港交所优化条件可缓解中小市值公司退市压力 [100][101] - 中概股加速回归将对港股IPO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回归后更靠近本土市场,有利于战略布局等,也获得更高关注度和认同感,提升流动性等 [102] 今年IPO行情有何机遇与挑战 - 中央政策支持和港交所改革有望提升香港新股市场国际竞争力,新兴行业公司在港股上市有优势,港交所定价机制改革或推动IPO定价理性化 [104][105] - 随着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修复,今年港股IPO市场将加速回暖,年初至今恒指平均前瞻市盈率提升,日均交易量大幅提升 [106] - 今年港股IPO市场在挑战中充满机遇,年初已有18个公司成功IPO,募资约197.9亿港元,预计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提升,但海外不确定性和特朗普政策或带来挑战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