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天健集团公开回应新凯来借壳传闻!公司股价一度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3:56
传闻澄清 - 天健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明确回应“新凯来借壳”传闻,称相关信息不属实 [1]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强调所有应披露信息均以证监会指定媒体公告为准 [1] 传闻对象新凯来背景 -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8月,由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隶属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 [1] - 公司主营半导体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1] - 2025年3月首次公开亮相便推出6大类31款可量产的半导体设备,涵盖刻蚀、薄膜沉积、量检测等核心工艺环节 [1] - 子公司万里眼即将推出带宽突破90GHz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启云方则专注于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 [1] - 新凯来已在深圳、上海等地完成研发与生产布局,构建起涵盖半导体装备、工业软件、测试仪器的产业生态圈 [1] 天健集团基本面 - 天健集团是深圳特区建工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深耕工程建设、城市服务、综合开发等领域 [2]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9.59亿元,同比增长7.79% [2] - 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12.90万元,同比下降93.87% [2] - 公司核心资产集中在传统基建与房地产相关板块 [2] 市场分析与股价表现 - 市场分析认为借壳传闻反映了市场对优质半导体资产的强烈追捧与估值溢价预期 [2] - 半导体产业在高增长与国产替代逻辑驱动下获得更高估值,与传统基建行业估值差异催生了跨界重组想象 [2] - 行业监管趋势对借壳上市审核日趋严格,强调“实质重于形式” [4] -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凯来通过独立IPO实现资本化更符合政策导向和国资培育初衷 [4] - 天健集团发展逻辑仍将聚焦主业升级与区域市场拓展,短期内跨界转型半导体可能性极低 [4] - 传闻出现当日,天健集团股价一度涨停,截至发稿时股价涨超6.7%,报收4.14元/股,总市值达77.36亿元 [4]
投资要有效才投,消费无条件优先
宏观政策核心任务 - 大力提振消费是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最核心任务,发展服务业可大规模吸纳就业 [3]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2] -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需要较大提振消费力度才能实现 [5] 消费与投资关系 - 四中全会公报将“大力提振消费”与“扩大有效投资”并列,但投资必须有效,消费则无条件优先 [5]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 [2] - 9月份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显示国内大循环尚不畅通 [2][5] 有效投资方向 - 有效投资重点从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前三季度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投资明显下滑 [6] - 新基建核心是保障电力,算力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等支持高科技突围的投资将持续增加 [6]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安全,几乎没有传统基建份额 [9] 新基建资源配置 - 新基建项目筛选需看市场真实需求,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8] - 基础设施布局需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例如西部利用绿电优势发展计算,东部远程调用,实现“东数西算” [8] - 明确债务红线,考察新基建项目是否有现金流,统筹资源优先流向 [8] 民生保障与服务业发展 - 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3年5.3%提升至2024年约9%,预计“十五五”期间可能被动抬高到12%左右,支出总额或超过4万亿元 [11] - 兜牢养老、育幼、生育补贴等民生底线,居民才敢将当期收入转为消费 [11] - 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如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以大规模吸纳就业 [13][14] 四季度政策预期 - 四季度仍可能推出增量措施,但政策见效需时间累积,市场关注不能短期化 [3][15] - 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宏观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但年末大规模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减小 [15] - 若PPI、CPI好转乃至转正,将意味着社会需求上升,企业盈利增长,市场步入良性循环 [15]
21专访|中泰国际李迅雷:投资要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0:21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基调 -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1] - 具体方向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1] 消费市场现状与政策核心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3.3% [1] - 9月份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增长0.9% [1] - 大力提振消费是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最核心任务,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但9月餐饮收入增速仅0.9%显示国内大循环仍不畅 [4][5] - 政策核心是消费无条件优先,需用新需求带动新供给,再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5] 有效投资与新基建方向 - 投资必须有效,消费无条件优先,有效投资重点从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有效投资案例包括保障电力供给以支持AI算力,算力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等新基建投资未来将持续增加 [6] - 项目筛选需看市场真实需求,明确债务红线,确保新基建有现金流,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7] - 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投向新基建和硬科技,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重大科技安全,与传统基建几乎无关 [8] 民生保障与服务业发展 - 财政补养老金缺口占比从2015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9%,"十五五"期间可能升至12%,公共消费将刚性扩张以兜牢养老、育幼等民生底线 [9] - 发展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关键,建议放开游艇经济、低空经济、外资体检、高端康养等成熟业态 [11] - 通过在国内放开高端服务供给,将高收入人群消费留在国内,可配套留住就业和税收 [11] 四季度政策预期与宏观指标 - 四季度仍可能推出增量政策,但政策见效需时间累积,应加总考虑各部委已出台及将出台的政策 [4][12] - PPI、CPI转正被视为需求上升、企业盈利增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信号 [12] - 央行继续降息是关键,宏观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以实现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12]
拥抱市场机遇,理性为舵、稳健前行
市场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过去一年A股市场呈现"慢牛"行情,低估值是基本条件,驱动力来自中国新经济崛起、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沉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1] - 市场赚钱效应吸引资金进场,中国经贸关系边际缓和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前景,市场乐观情绪洋溢[1] - 万得全A指数PEttm当前为16-17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未达2007、2009或2015年历史高位[2] 行业估值与轮动特征 - 新能源、半导体、医药、新消费等"新经济"板块估值上行,银行、地产、传统基建等"旧经济"板块为估值洼地,在稳增长预期下具备高切低轮动基础[2] - 科创板、北交所设立和注册制改革推动一批代表"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向上弹性[2] - 8月国防军工、电子、计算机等行业PEttm显著高于其他行业,部分行业出现明显投机性交易[10] 资金面与交易活跃度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19.3%,两融余额连续29个交易日站稳1.9万亿以上,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保持在9%左右[10] - 8月通信、有色金属、商贸零售、电子、汽车、国防军工等行业交易热度在60%分位数以上[10] - 近两个月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指数上涨主要由估值扩张驱动[10] 投资者结构变化 - 专业投资者队伍壮大,基本面定价成为主流,市场风格趋向理性、长线和稳健[2] - 国内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稳步提升,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基本面深度研究和长期持股[2] 理性投资原则 - 多元化配置是风险管理基石,保持10-20%的现金比例在长期来看不会显著降低回报,但能大幅改善投资体验[16] - 企业内在价值是投资的"锚",所有决策应围绕"价格是否低于价值"展开,通过深入研究财务报表、商业模式、护城河和行业前景进行估值[17] - 适度远离市场噪音,减少参与非理性市场讨论,基于严谨客观的假设做出投资决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