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
搜索文档
北京市竣工保障房43万套(间)
人民日报· 2025-11-22 08:02
住房保障供应与建设 - "十四五"时期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房67万余套(间)[1] - "十四五"时期累计竣工保障房43万套(间)[1] - 采取新建、改建、筹集转化等多种方式建设筹集 着力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屋资源以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1] 民生保障覆盖与补贴 - 城市低保、低收入、大病、重残等4类特困家庭实现"应保尽保"[1] - 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率从2020年的42.5%提升至目前的85.5%[1] - 累计向5.3万户家庭发放市场租房补贴33亿元[1] - 累计向4.5万户家庭发放公租房租金补贴24亿元[1] 监管与技术应用 - 对收入、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家庭及时调整保障资格[1] - 重点推进"人防+技防"管理方式 全面推进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技术手段应用[1] - 通过信息化比对、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收集违规线索 年度入户核查率达100%[1]
566亿!中央财政提前下达部分补助资金
中国经营报· 2025-11-20 23:35
从具体分配来看,2025年东部地区为160.62亿元,中部地区为220.14亿元,西部地区为185.25亿元。 2026年东部地区为142.40亿元,中部地区为218.63亿元,西部地区为204.97亿元。对比2025年和2026年 补助资金规模,2026年东部和中部资金略微下调,西部地区略有增长。 一位财税人士分析称,当前西部地区存在较多老旧小区、棚户区,且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住房 保障需求较大。同时,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三线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也多位于西部,这些城市面临产 业转型压力,居民住房改善需求迫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艰巨,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在保障性安居 工程建设方面,西部某些地方的财政资金也有限,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金缺口, 以改善重点群体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该人士说。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正通过精细化投放,让老百姓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11月19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部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26年 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中,今年中央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为566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央财政已经连续 ...
中国经济圆桌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改造30多万个老旧小区
新华社· 2025-11-20 17:07
潘伟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各地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开展棚 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在介绍具体举措时,潘伟表示,我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指导各地 在对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基础上,因城施策保障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在体系上,构建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分别对低 保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体作出相应安排。在方式上,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 定建、以需定购,多种方式筹集房源,再根据百姓需求,宜租则租、宜售则售。 同时,我国抓紧实施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造项目,特别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风险隐患突 出、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危旧房等,优先作出改造安排,改善居住环境,让 群众住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在政策上,给予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土地规划、中央补助等支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坚持"留改 拆"并举,根据群众需要和房屋不同特点,通过改造、加固、重建等多种方式实施改造,让人民群众在 住房安居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
上海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20
核心理念与实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核心理念 [1] - 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融入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考 [1] - 通过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和公共产品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智慧 [1] 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态建设 -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实现全线贯通 [1] - 上海第1000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建成 迈入“千园之城” [2] - 规划强调城市生境、全龄友好与自然学堂的有机融合 [2] 城市更新与空间优化 - 采取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2] - 启动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商务楼宇大规模更新 涉及6个商务单元 [2] - 社区微更新实现家门口的蝶变 [2] 滨水区功能提升 -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人流攀升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实施新一轮品质提升 [2] - 重点聚焦100余座滨水空间驿站启动品质提升 [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 [2] - 截至报告期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 累计供应39.5万套(间) [2] - 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6.9万张 [2] - 具体案例显示为城市建设者提供设施齐全的居住空间 [1] 城市治理与社区参与 - 在公共空间管理中注重居民参与 如讨论垂钓需求与防汛安全 [1] - 探索青年社区治理模式 助力青年人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 [2]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人民城市理念与实践 - 核心观点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该理念自2019年11月提出并持续指导城市建设[10] - 上海将世博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融入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考,通过合作联合国人居署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和公共产品[10][11]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已全线贯通,并积极听取市民意见进行管理[12] -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人流攀升,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提升100余座滨水空间驿站品质[13] - 上海已迈入“千园之城”,第1000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在规划中广泛征求青少年意见[1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13]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累计建设筹措60万套(间),累计供应39.5万套(间)[13] - 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6.9万张床位,改善特定群体居住条件[12][13] 城市更新与内涵式发展 - 上海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12] - 在社区微更新后,启动对6个商务单元的大规模更新,更新范围均以平方公里为单位[12]
河北邯郸丛台区:深化以案促治 让保障房工作更加公平透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21 11:33
保障房领域治理行动 - 丛台区纪委监委针对住房领域群众问题开展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违规占用、审核不严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并循线倒查公职人员违规违纪行为 [1] - 该区纪委监委向区房产服务中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采取“网格化”排查机制,对保障房审批、分配、使用情况开展专项行动 [1] - 专项行动累计排查9032户,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住房资格379户,将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及外来务工等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1] 制度建设与监督强化 - 督促职能部门健全保障房申请审核、三方协管、联合监督、动态退出4项制度,推动保障房工作更加公平透明 [1] - 同步加大对乡镇、街道负责保障房业务人员的监督,推动公权力严格规范透明运行 [1] -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派员到区房产服务中心讲授廉政党课,并开展谈心谈话和警示教育工作 [1]
四川“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主要成就公布 消费投资两手抓 “双引擎”驱动稳增长
四川日报· 2025-10-17 08:26
消费市场表现 - 消费市场连续四年年均增长7.4%,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3][4] - 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换新量达1319万辆(件),带动消费超1327亿元,综合拉动比1:9.82[4] - “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吸引2.6万家经营主体参与,惠及消费者1300万人,家电参与门店数量达5.4万余个、居全国第一位[4] 新能源汽车与大宗消费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由2020年末的17万辆增加至目前的180余万辆[4] - 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由2020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40%以上[4] 文化演出市场 - 作为中西部地区营业性演出最大票仓,演出场次、票房收入等均居于全国第一方阵[5] - 今年1至9月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多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5] - 30余组具有较强市场号召力的艺人明确将四川纳入2025—2026年巡演计划[4] 住房与保障体系 - 全省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6.7万套、累计销售商品房4.2亿平方米[5] - 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725套[7] 固定资产投资 - “十四五”以来全省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5] - 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万亿元[5] - 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4.5万亿元增长至今年的5.4万亿元[8] 基础设施建设 - 铁路运营里程近7000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21个市(州)[7]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7] 高技术产业投资 - 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0.8%[7]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7] 社会民生与城市更新 - 改造老旧小区2.98万个,改造各类城市管网5.2万公里[7] - 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596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65万张,新增托位18.6万个[7] 安全能力建设 - 天然气年产量达到56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8] - 新建高标准农田1328.9万亩、改造提升444.3万亩[8] - 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8]
周杰伦、孙燕姿准备要来了?四川这波扩内需成绩单“含金量”爆表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18
扩大内需战略总体成效 - 四川省在"十四五"期间围绕扩大内需取得主要成就,以民生成果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1] 消费升级与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 - 国庆"超级黄金周"期间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2%,支付宝服务外籍消费者超6.3万人,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60% [3] - 离境退税商店突破600户,"即买即退"商店达180家位居全国第三,1-8月离境退税销售额和退税额分别增长190%和210% [3] - 培育中华老字号56家、四川老字号209家,新落地首店716家,成都首店数量跃居全国第三 [3] - 实施"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前三批120个新场景吸引客流2700万人次、实现消费超220亿元,张公桥美食街等场景节假日单日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 [3] - 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推出12个标杆IP活动,成为西部地区标志性促消费品牌 [4] 文旅演艺经济发展 - 1至9月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多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 [5] - 邓紫棋、王力宏、周深等30余组艺人明确将四川纳入2025—2026年巡演计划,伦敦西区经典音乐剧等国外优质项目将登陆 [5] - 创新"跟着演出游四川"模式,大型演出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60%,并推出"跨城观演"专属服务 [6]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十四五"期间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6.7万套,累计销售商品房4.2亿平方米,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8万个 [7] - 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8.7万户、金额约8亿元,实物在保家庭50.4万户,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5万套 [7] - 已开工7725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址于中心城区优越地段 [7] - "十四五"期间提取公积金3983亿元用于住房消费,发放公积金贷款2818亿元,累计增设电梯2.6万部 [8] - 全面放开川渝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限制,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域全区域互认互提 [8]
住建部:“十四五”期间 我国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格隆汇· 2025-10-11 12:11
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 在"十四五"期间,各地在对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因城施策保障城镇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1] - 建立了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1] - 对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群体,在住房保障制度上作出了相应安排 [1] 住房保障实施方式 - 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 [1] - 根据群众需求宜租则租、宜售则售 [1] - 指导各地建立了住房保障轮候库制度,以更精准地对接保障对象的需求和保障房源的供给 [1] 住房保障管理机制 -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轮候、准入、使用、退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 [1] - 严格监督实施,努力把住房保障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1]
北京将以“现场核验”方式,开展市场租房补贴专项调查
新京报· 2025-10-10 21:27
调查行动概述 -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1月开展市场租房补贴专项调查 采用现场核验方式 [1] - 调查旨在加强市场租金补贴发放监督管理 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充分发挥 [1] - 专项调查将抽取1000户市场租房补贴家庭 对其租赁房屋实际情况进行核查 [1] 调查具体内容与流程 - 调查核心内容是核实补贴家庭是否在办理领取登记时提供的租房地址实际居住 [1] - 调查人员将佩戴统一工作证赴申请家庭登记的租房地址进行调查 [1] - 调查时需申请人或共同家庭成员出示身份证件 经确认后记录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1] 违规处理与线索举报 - 申请家庭未在登记地址实际居住的线索 将移交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一步核查 [1] - 经核查属实存在骗补或多领补贴的 将按规定责令退还补贴并追究相应责任 [1] - 公众可拨打010-55598608电话举报伪造合同 编造虚假租赁 转租牟利 合同终止未申报等违规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