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

搜索文档
10000mAh手机将至,共享充电宝“掘墓人”来了
36氪· 2025-09-01 08:32
共享充电宝行业现状 - 共享充电宝价格从2019年1元/小时起步 随后头部厂商推动价格持续上涨[5] - 行业存在易借难还和计费异常问题 各地消费者协会多次点名批评[5] - 商业模式利用消费者负面情绪盈利 通过延缓充电速度延长计费时间[6] 手机电池技术发展 - 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 当前智能手机电池容量达7000mAh左右[3] - 真我公司在2023年5月公开展示10000mAh电池原型机[3] - 预计2024年至少两款10000mAh超大容量电池新机发布[1] - 手机厂商目标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800Wh/kg以上[11] 5G技术对电池需求影响 - 2019年5G手机普及导致功耗明显提升 4000mAh电池无法满足需求[3] - 5G信号穿透力弱 天线复杂度增加和网络切换频繁是耗电主因[3] 大容量电池对行业影响 - 10000mAh电池容量接近充电宝水平 将从根本上解决续航焦虑[3] - 手机实现一天一充或两天一充后 共享充电宝存在基础将消失[9] - 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可能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掘墓人[9] 技术普及时间表 - 硅碳负极电池普及需要时间 涉及配方设计工艺全面调整[9] - 硅材料膨胀问题是当前提升能量密度的关键限制因素[11] - 共享充电宝不会在2024年立即消失 但行业衰落已不可避免[11] 快充技术局限性 - 百瓦快充需要专用充电头 用户外出不愿携带充电设备[7] - 快充方案无法解决共享充电宝市场需求 用户偏好轻便出行[7]
充电宝按分钟收费反而贵了?
北京晚报· 2025-08-23 15:51
计费模式变更 - 共享充电宝行业普遍将计费规则由每30分钟或60分钟计费调整为按分钟计费 [1] - 调整后计费标准主要集中在每分钟0.08元、0.1元和0.12元等价位 [1] - 美团充电宝在北京地区自8月16日开始实施按分钟计费模式 [3] 价格变动影响 - 按分钟计费后实际使用成本出现上升趋势 例如使用120分钟费用为6元 而此前148分钟仅花费5元 [1] - 每分钟0.12元计费标准下 使用1小时费用从原来的2元变为3元 涨幅达50% [1] - 计费规则调整后出现25分钟计价"门槛" 超出该时长后费用较原模式更高 [2] 消费者体验变化 - 新计费模式解决了原有"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费"的不合理现象 [2] - 部分场景下费用确实降低 如使用1小时2分钟从原来9元降至7.44元 [2] - 消费者反映同时不同价、同厂不同价问题更加突出 同一品牌在同一商场内不同点位存在收费标准差异 [3] 行业规范状况 - 主要共享充电宝品牌包括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和美团均已调整计费规则 [1] - 行业计价措施处于优化调整阶段 收费标准统一性有待进一步规范 [3] - 多数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比价条件 对价格变化的感知存在滞后性 [3]
21社论丨破除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8:20
国内大循环与消费潜力释放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以释放内需潜能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清理限制性措施可增强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同时打破市场壁垒,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行业转型升级 [1] 汽车消费领域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将促进汽车产业链(零部件制造、销售、售后等)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推动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通过优化交通管理和完善公交体系降低制度成本 [3] 房地产消费领域 - 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2] - 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新机制,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 住房消费带动建筑、装修、家具等行业,提振相关产业活力 [2] 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 - 加快培育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共享经济、文体旅户外等新业态,降低准入门槛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 - 推动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供给多元化,创造就业并拉动经济增长 [4] - 为数字经济、绿色消费等新赛道创造发展环境,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应用 [4] 政策执行与配套措施 - 遵循科学、有序、协同原则清理限制性措施,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3] -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清理环保、卫生、质检等领域的准入壁垒 [3] - 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公平竞争环境与信用体系 [5]
氪星晚报 |泡泡玛特涨超8%,股价突破300港元;百度:二季度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5%;老铺黄金: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
36氪· 2025-08-20 17:24
大公司财报表现 - 爱奇艺二季度总收入66.3亿元人民币 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 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 内容发行收入4.4亿元 其他收入8.3亿元 Non-GAAP运营利润5870万元且连续14个季度保持盈利 [1] - 百度二季度营收327亿元 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业收入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0.6% 毛利率略降至38.1% [5] - 泡泡玛特股价涨超8%突破300港元 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6] 产能与供应链动态 - 特斯拉计划2026年底在美国生产6座车型MODEL Y [3] - 极米科技越南生产基地首台投影仪下线 2024年境外营收10.86亿元(同比增长18.94%)占总营收31.89% [3] 企业合作与技术布局 - 字节跳动辟谣与芯原股份存在AI芯片相关合作 [3] - 微脉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 聚焦AI技术与全病程管理融合 重点落地全病程FSD智能模式并联合开发个性化健康管理AI助手 [4] 产品创新与行业规范 - 企业微信5.0推出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三大AI功能 新增智能表格支持任务进度跟踪与数据可视化 AI可自动生成邮件内容 [8] - 北京推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要求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且满5分钟才收费 需公示收费规则与封顶价格 覆盖全市95%运营点位的8家企业已签署 [9]
济南充电宝市场探访:3C认证成标配,共享充电宝也换“新装”
齐鲁晚报网· 2025-08-19 14:49
行业监管政策实施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于8月15日正式实施 未取得认证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 [1] - 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检查线下售卖渠道 禁止销售未标注3C标识的充电宝 [2] - 线上线下平台同步规范 共享充电宝品牌全面更换带3C认证的新设备 [4] 产品结构变化 - 市场淘汰无认证低价产品 当前在售产品多为大品牌且价格普遍超百元 [2] - 充电宝外包装和机身显著位置标注"3C认证"和"符合新国标"标识 [3] - 商家突出宣传"可携带登机"特性 部分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截图 [4] 价格变动趋势 - 无3C认证充电宝原售价仅二三十元 当前认证产品价格区间为80-200元/块 [2][3] - 部分品牌因认证检测和原材料质量提升导致生产成本上涨 价格较此前提高10% [2] 消费者行为与认证识别 - 消费者购买时优先询问3C认证情况 可通过扫码查验防伪码信息 [2] - 3C标识需具有立体视觉效果 白色底板黑色图案为真伪判断依据 [5] - 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证书编号验证产品合规性 [5]
2021-2025年Q2青海省GDP统计分析:2025年Q2青海省GDP为1875.68亿元,同比增长4%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9:39
青海省2025年Q2 GDP数据 - 2025年Q2青海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875.68亿元,占全国GDP的0.28%,比上年同期占比减少0.01个百分点 [1] - 按不变价格计算,GDP累计同比增长4% [1] - 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6.95亿元(第一产业)、808.13亿元(第二产业)、1010.6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3%、43.1%、53.9% [1] - 人均GDP为3.1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12万元/人 [1] 青海省2025年Q2三大产业增速 - 第一产业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 第二产业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1] - 第三产业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 [1] 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 [3][4][5]
量质齐升稳住就业大盘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14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58%;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去年同期持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当前,内需扩大动能尚需增强,外部不稳定不确定 因素较多,青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以及部分行业就业压力有所增加,稳就业仍需持续发力。稳住存 量,才能更好地稳住就业大局。约1.9亿户经营主体撑起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是稳住就业大盘的关键。 这要求宏观政策始终以民生为根本导向,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拓展新业态发展空间,持续为就业扩容。 一方面,需统筹考虑企业纾困难点与发展堵点,加大稳岗惠企力度,加快落实社保降费、就业补助、技 能提升补贴等政策,以政策之优托举惠企利民之"安"。 就业岗位不仅要有"量",更要在"质"上持续跃升。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岗位不只是满足当下生活的依托, 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着眼未来,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需要大量具 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要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 需矛盾突出的领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使劳动力结构精准适配产业升级。当千千万万 ...
今时不同往日!年轻人的“反向消费”火了,老一辈直呼:看不懂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33
消费行为转变 - 25-35岁用户群体二手交易量过去两年增长217% [3] - 快时尚品牌客流减少,二手奢侈品店排队现象显著 [7] - 18-35岁群体黄金消费占比达42%,创历史新高,同期黄金价格上涨35% [9] 新兴消费模式 - 共享厨房模式节省40%外卖开销,85%会员在社交平台分享"省钱打卡" [13] - 婚纱租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亿元,95后客户占比70% [14] - "stooping"生活方式相关话题小红书阅读量超3亿次,环保潜力为年减碳1200万吨 [16] 社交与价值观重构 - "省钱挑战"笔记互动量是"开箱测评"的3.2倍,"月消费1500元生存指南"获12万收藏 [20] - 相亲平台中提及"擅长理财"的用户匹配成功率提升27%,晒奢侈品用户私信量下降43% [23] - 公司内部"薅羊毛段位赛"兴起,省钱攻略文档下载量超年度工作报告 [22] 特定现象数据 - 夕阳红旅游专线90后游客数量同比激增240% [11] - 新车首年贬值30%,租车成本仅为购车款的15% [9] - 钻戒贬值60%,与黄金价格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9]
2025第2季度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累计为430元,累计增长10.4%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11:22
全国居民消费支出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累计达430元,累计同比增长10.4% [1] - 城镇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累计为578元,累计同比增长10.5% [1] - 农村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累计为220元,累计同比增长8% [1] 城乡消费结构差异 - 城镇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金额为农村居民的2.63倍(578元 vs 220元) [1] - 城镇居民支出增速较农村居民高2.5个百分点(10.5% vs 8%) [1] - 全国整体增速(10.4%)介于城镇与农村增速之间,反映城乡消费市场的差异化发展 [1]
2025第2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累计为1825元,累计增长2.5%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11:17
全国居民可支配财产净收入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累计达1825元,累计增长2.5%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累计2864元,累计增长1.4%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累计355元,累计增长6.6%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