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

搜索文档
2.1变3,5分钟变半小时....这些“强制取整键”正在偷走你的钱
猿大侠· 2025-07-28 11:44
快递行业收费问题 - 多家快递企业存在计重"向上取整"行为,将小数部分进位至整数增加收费,例如圆通将2.7公斤标注为4公斤(虚增近50%重量),极兔将2.1公斤按3公斤计费 [2][3] - 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此类违规操作 [4] - 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计费重量需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当前操作明显违规 [5] - 部分企业已优化规则:申通、中通按实际重量保留小数点后1位,韵达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且不进位,圆通续重以0.1kg为单位,德邦续重以0.5kg为单位并进位 [24] 停车收费行业问题 - 大部分停车场按整计时单位计费,例如超过1分钟即按1小时收费,每日停车6-24小时按6小时计费 [7][8] - 实际案例显示停车30分7秒被按45分钟收费,消费者认为未占用资源却需多付费 [9][11] - 出口拥堵导致排队时间跨计费节点时,消费者需多交1小时费用,引发公平性质疑 [10] 共享充电宝行业问题 - 租用充电宝1小时15分钟被按2小时计费(20元),规则为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 [12] - 另一案例中仅使用5分钟却被按30分钟标准收费(2.5元),经投诉后平台退款 [13] - 计费规则前2分钟免费,但超出后直接跳至30分钟计费单位,偏差较大 [13][19] 行业共性问题与法规 - "向上取整"现象普遍存在于快递、停车、共享充电宝等领域,类似商家反向抹零行为 [6][16]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计量正确的公平交易权,当前操作侵犯该权利 [18][20] - 《民法典》禁止经营者通过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负担,例如停车超1分钟按1小时收费 [21][22] - 行业需细化计时/计量规则,制定公平实施细则以平衡效率与消费者权益 [23]
新华视点丨快递计重、停车计时等“向上取整”,合理吗?
新华社· 2025-07-11 19:50
快递行业计价方式 - 多家快递公司在寄件下单选项中仅能按1公斤、2公斤等整数单位进行选择,实际寄件中存在"不足1公斤按1公斤计算"或"不足0.5公斤按0.5公斤计算"的计价方式 [2] - 邮政EMS计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2.1公斤快递按2.1公斤收费,顺丰采取10千克以下续重以0.1千克为计重单位,10至100千克续重以0.5千克为计重单位,100千克及以上四舍五入取整数 [2] - 以商务件和个人件业务为主的顺丰、EMS等企业计价精准度相对更加细致完善,而以电商件为主的快递企业由于消费者对费用感知不明显,缺乏对散单用户精确计重的动力 [2] 其他行业计量行为 - 停车收费存在"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超时1分钟按10分钟计费"、"超出30分钟按1小时收费"等计价要求 [3] - 共享单车等服务多以15分钟、30分钟等为"向上取整"标准 [3] 行业标准与规定 - 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提出快递企业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计量用具,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并在提供服务前告知寄件人收费依据、标准或服务费用 [4] - 国家标准《快递服务 第3部分:服务环节》规定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快递服务主体应在提供服务前告知用户计费依据、计费标准或服务费用 [4] - 各地关于停车计费的规定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明确"计时收费的不足一个计时单位不收取费用",有些城市要求"不足一个计费单位的按一个计费单位计费",还有不少城市未对此细节作出明确规定 [4] 法律与消费者权益 - 价格法要求经营者应明码标价且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向上取整"若未在收费公示中明确说明,属于变相加价 [5]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快递续重等按整数计算,超出了实际服务成本,构成对消费者的强制交易,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5] - 若行业惯例与法律规定冲突,法律效力高于行业惯例 [5] 行业改进建议 - 相关企业要依法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落实明码标价与收费规则公示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6] - 企业需持续优化技术手段,如快递行业提高称重精准度、停车场推广智能化计时器、共享充电宝配置按分钟计费能力 [6] - 精确计重需要快递企业进一步细化费用核算,提升快递按照单位重量计算成本的精准度 [7]
充电宝厂商“爆雷”,都是电芯惹的祸?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4 11:55
充电宝行业危机 - 罗马仕因充电宝自燃风险遭多所高校禁用并启动大规模产品召回 法定代表人两个月内两次变更 每月营收损失或达1亿元 [1] - 安克投入逾10万个专用防火安全袋用于召回产品安全回收 此前美国消费品安全监管机构要求召回超过100万台安克移动电源 [2][1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标识或已召回充电宝携带上机 充电宝从便携产品变为"烫手山芋" [2] 质量问题根源 - 问题核心为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外包生产时违规替换隔膜原材料 导致正负极接触引发爆炸风险 [3][5] - 劣质隔膜问题在使用一年后开始暴露 安克公告承认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6][7] - 电芯成本占整机60%以上 部分厂商为节省成本采购低价电芯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17] 行业生产模式问题 - 行业普遍依赖代工和贴牌模式 安克等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审核不严 [11][14] - 手机品牌因不以充电宝为主要利润来源 其产品无需压缩成本反而质量更优 [21] - 部分手机品牌充电宝直接使用与手机同款的ATL/光宇电芯 但多数充电宝品牌使用安普瑞斯等次级电芯 [21] 3C认证监管漏洞 - 移动电源强制3C认证2024年8月才开始施行 此前市场无固定国标 [18] - 部分共享充电宝品牌无3C标识 美团出现"双轨制"认证 [19] - 商家公然售卖廉价3C认证贴纸供"贴标过检" 暴露监管漏洞 [19] 市场格局与出海现状 - 中国企业占据全球27%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量47.95% [23] - 共享充电宝呈现"头部集中"格局 美团依托7.7亿用户生态稳居龙头 [25] - 怪兽充电股价较发行价缩水85%进入退市程序 小电港股IPO未成功 [27] 行业改进建议 - 需建立电芯供应商黑名单制度 开展第三方飞行检查 [27] - 设计需预留20%散热空间 采用高等级阻燃材料 [29] - 头部品牌应建立主动召回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 [29]
充电宝暴雷,击穿了消费品信任底线
36氪· 2025-07-04 10:20
充电宝行业危机事件 - 充电宝行业因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和3C认证撤销,涉及罗马仕召回50万台、安克创新召回70万台产品 [2] - 中国民航局禁止无3C认证或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影响行业流通和消费场景 [2][4] - 行业暴露出低价竞争导致供应链失控,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使用劣质材料引发安全隐患 [9][11] 行业发展历程 - 充电宝市场随智能手机普及快速扩张,2013年小米推出69元产品年销超1000万台 [5] - 共享充电宝模式兴起,怪兽充电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安克创新成为亚马逊美国市场销售冠军 [7]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2.9亿美元,中国拥有1.7万家企业,共享充电宝规模126亿元 [7] 行业竞争问题 - 20000毫安充电宝合规成本80-90元,但市售价格低至20-30元,电商平台存在几元劣质产品 [7] - 电芯占成本50%,品牌压价导致供应链偷工减料,正负极隔膜材料替换引发爆炸风险 [9][11] - 头部品牌动力锂电芯单价45-60元,与低价产品形成鲜明成本对比 [1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对安全零容忍,调研显示仅10.8%关注性价比,质量可靠和品牌信任成为首要因素 [12] - 3C认证成为消费决策硬标准,认证撤销导致平台下架、物流拒收等连锁反应 [14][17][19] - 品牌信任结构重构,消费者购买行为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和"信任比" [27][28] 行业启示 - 低价红利终结,品质安全成为新护城河,竞争转向可靠性而非价格 [29] - 品牌需建立可验证的ESG体系,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构建长期信任 [30] - 消费行业进入信任经济时代,需从供应链到营销全环节保障品质 [29][30][31] 市场影响范围 - 事件波及食品、个护等多个行业,如牛火锅虚假宣传、卫生巾翻新销售等信任危机案例 [23][24] - 反映消费品行业普遍存在的低价竞争与品质失控问题,需系统性重构 [22][24] - 预示各行业将面临更严苛的信任审视,安全底线成为市场竞争新起点 [24][29]
共享充电宝3C认证调查:小电、悦快闪充等品牌不达标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5:52
共享充电宝行业3C认证现状 - 中国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无3C标志成为评判充电宝能否带上飞机的重要标准 [1] - 记者调查6个品牌7个充电宝 仅小电 悦快闪充无3C标识 街电 融亿宝 怪兽充电均合规标注 美团充电宝存在"双轨制"现象(部分有3C标志 部分标注CQC认证) 悦闪快充成为唯一"零认证"产品 [2] - 美团客服回应称同时投放3C认证和CQC认证产品 后续将逐步替换为全3C认证产品 悦闪快充公司始终未接听记者电话 [3] 3C认证政策与消费者认知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2023年8月1日起受理移动电源CCC认证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认证产品禁止出厂销售 充电宝属于近20大类100多种强制认证产品之一 [4] - CQC认证为自愿性认证 但企业常主动申请以证明产品质量 其标志需与3C认证标志有明确主次位置区分 [2][5] - 消费者林女士表示实际使用中不会刻意检查3C认证 更关注临时充电需求 [4] 产品标识规范问题 - 美团 悦快闪充将产品说明置于充电口下方 不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要求的"明显位置"标注规定 [2] - 规范要求3C标志尺寸不小于5mm 需包含工厂代码 若同时通过两种认证需将3C标志置于主视觉面 [2]
完善质检体系,守好充电宝安全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1:06
充电宝行业监管新规 - 民航总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1] - 新规背景源于2024年多起充电宝锂电池机内起火事件[1] - 市场监管总局将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CCC认证管理[1] 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手机不可拆卸电池设计+高耗电应用普及催生充电宝需求[1] - 行业长期野蛮生长 2017年江苏省抽检显示75.5%移动电源存在质量问题[1] - 2018年国家首次发布《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1] 行业安全事件 - 2024年多品牌因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变更导致大规模召回[2] - 北京高校紧急禁用某品牌充电宝并触发连锁召回[2] - 涉事企业共用同一家存在安全隐患的电芯供应商[2] 行业竞争矛盾 - 生产端追求高容量/快充技术 但导致电流发热量增加引发安全风险[2] - 消费端价格敏感 电商平台100元以下产品占销量主导[3]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 价格战迫使供应链压降原材料成本[3] 价格与质量关系 - 2017年监测显示0-150元产品问题率81.4% 200元以上仅25%[4] - 同款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4] - 电商价格竞争导致企业牺牲质量换取市场份额[4]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建立动态更新的行业标准应对大功率技术发展[4] - 应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防止"内卷"[4] - 需形成行业安全底线共识作为高质量发展基础[4]
出海速递 | 接棒外卖和生鲜,美团共享充电宝也出海了/京东物流在沙特推出海外快递品牌JoyExpress
36氪· 2025-06-19 18:54
美团共享充电宝出海 - 美团共享充电宝业务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但目前具体发展路径尚未明确 [2] 新茶饮品牌全球化竞争 - 喜茶在纽约开设LAB店 霸王茶饮瞄准比佛利市场 瑞幸以2美元低价策略进入美国市场 [3] - 中国新茶饮品牌正从本土市场向全球商圈扩张 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3] 中国储能行业发展 - 深圳储能企业通过灵活供应链和快速响应全球需求实现市场扩张 [4] 科技创业与投资 - 中国创业公司在Agent领域正抢占C端市场高地 [5] - 深圳投影仪公司Magcubic通过性价比策略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出货量突破百万台 [5] 无人驾驶领域融资 - 伯镭科技完成B2轮数亿元战略融资 资金将用于无人驾驶矿卡产品开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6] 物流与电商 - 京东物流在沙特推出自营B2C快递品牌JoyExpress 提供当日达等高效配送服务 [7][8] - 京东科技正在香港测试合规稳定币 计划第四季度上线并应用于跨境贸易 [8] - 阿里国际站6月订单同比增长42% GMV增长近30% 美国市场恢复25%增速 [10] - UniUni完成7000万美元D1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美加物流网络建设和技术升级 [9] 科技产品发布 - 库犸科技推出首款泳池清洁机器人SPINO E1 具备5800GPH清洁力 已在欧美澳预售 [9] - Alipay+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嵌入式支付方案 已在香港完成首笔交易 [10] 自动驾驶进展 - Waymo计划在纽约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11] - 亚马逊旗下Zoox增产无人出租车 年产能将达1万辆 计划在拉斯维加斯和旧金山推出服务 [11] 资本市场动态 - 北京宇信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8] - 伦敦寻求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赴当地上市 [12]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 获移动、腾讯、阿里等投资 [10] 国际贸易与政策 - 中国积极推进加入CPTPP进程 [13] - 中国贸促会组织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 签署32份协议金额约110亿美元 [13] - 广西推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建设 [13] 行业活动 - 印尼将举办医疗市场参访活动 帮助中国企业把握当地医疗机遇 [14]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企业进入中东市场的便捷通道 [16] 媒体服务 - KrASIA英文媒体服务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读者60%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18]
小心“共享充电宝刺客” 有人归还后仍然被扣149元
央视新闻· 2025-06-15 18:53
共享充电宝行业问题 - 多地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归还后仍在计费 北京王女士归还后两天仍在计费且客服处理不顺利 [1] 郑州萧女士归还三天后被扣费149元 最终获退143元 [3][5] - 某投诉平台显示近3万条共享充电宝相关投诉 主要问题为归还后持续计费和不退押金 [7] 运营模式缺陷 - 部分品牌充电宝需通过小程序扫码归还 而非直接插入柜机 增加用户操作复杂度 [5] - 同品牌充电宝无法跨柜机归还 必须匹配原柜机编码 显著提升用户归还难度 [8] - 品牌小程序显示的归还点位信息不准确 存在标注虚假地址现象 客服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10] 行业监管与消费者权益 - 共享充电宝行业缺乏全国性专项法规 但需遵守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通用规定 [13] -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对法律模糊领域实施约谈机制 [15]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应先与企业协商 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或行政部门投诉维权 [17] 行业发展现状 - 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细分领域发展迅速 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便利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1] - 当前行业存在价格不透明 归还困难 售后不畅等问题 既损害消费者权益又阻碍模式健康发展 [11][13]
街头石墩可以看剧+手机无线充电了!网友却表示“拒绝”
猿大侠· 2025-06-03 10:08
深圳新型无线充电石墩 - 深圳街头出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石墩,支持免费充电并带有视频播放功能 [1] - 石墩带有电子屏幕,点击可观看视频,屏幕下方明确标注"免费无线充电"字样 [3] - 用户只需将手机放置在石墩指定位置即可快速进入无线充电模式 [5] - 运营方表示该设备主要用于广告投放,效果良好,计划进驻万达广场并向全国推广 [7] - 设备采用12V低压电源,具备防水防雨功能,符合国家安全电压标准 [7] 市场反应与争议 - 支持者认为这是城市智能化与便民服务的创新结合,能有效缓解"电量焦虑" [7] - 反对者质疑为伪需求,可能造成人群滞留和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安全设施原有功能 [9] - 部分用户担忧设备抗撞击强度及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 [9] - 有观点认为该设计强化了手机依赖,与户外活动初衷相悖 [9] 户外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 - 户外无线充电技术已在公交站、路灯、地铁等公共场景应用 [10] - 武汉2020年设置60盏无线充电路灯,支持大功率快充,15-20分钟可充至70%-80% [11] - 重庆智能公交站台配备便民无线充电设施 [13] - 深圳地铁车厢内也设有无线充电区域 [19] 无线充电技术瓶颈 - 充电速度慢:无线充电功率最高80W,而有线快充已达200W [15] - 对位精度要求高:线圈偏移会导致功率骤降或断充,新手机设计变化影响兼容性 [16] - 使用灵活性差:无法边充电边使用手机 [17] - 协议不互通:各品牌私有协议导致设备兼容性差,需配套使用才能满速充电 [20] - 发热问题:无线充电器表面温度比有线高8-12℃,高温环境下性能下降明显 [21]
2025年县域经济扶持:鲲鹏共享科技如何实现三四线城市铺设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29
下沉市场潜力 - 三四线城市共享充电宝渗透率不足30%,每10个需要充电的人中有7个可能因找不到设备而流失 [3] - 三四线城市居民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支出年增速达18%,远超一二线城市 [3] - 县域经济扶持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中央财政划拨5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其中对"数字生活服务"企业的补贴高达30% [6] 公司战略与模式 - 采用"城市代理+区域合伙人"双层架构,城市代理负责本地资源对接,区域合伙人承担设备维护和用户客服并分享70%流水收益 [8] - 定位为"县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对接政策获取补贴和资源支持 [6] - 避开一二线红海市场,主攻餐饮、娱乐等"熟人社交场景",与地方政府共建"便民充电网络" [8][12] 运营策略与创新 - 动态定价策略:闲时1元/小时,峰值2元/小时以平衡体验与收益 [8] - 设备定制化:外壳印制本地景点和方言标语增强亲切感 [12] - 异业联盟:与奶茶店、网吧推出"充电满2小时送1杯柠檬茶"活动,用户留存率提升40% [12] - 网格化管理:每500米×500米配备1名"充电管家"负责设备巡检和用户答疑 [12] 技术解决方案 - 设备防尘防水设计使故障率降低至0.8% [12] -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AI预测用电高峰并提前调拨设备 [12] - 免押金渗透覆盖95%县域用户,与微信支付分、支付宝芝麻信用打通 [12] 案例与成效 - 四川某县级市合伙人3个月内铺设80台设备,月流水突破6万元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11] - 通过用户充电行为数据为县域商业体提供客流分析报告换取免费点位资源 [8] 未来规划 - 目标成为"县域流量入口",未来嫁接本地团购、招聘、相亲等增值服务 [14] - 计划通过1000个县城的网络效应反攻一二线城市的"缝隙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