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8-18 16:09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品牌排名 - 行业参与者分为三大细分赛道:皮肤学级护肤品(薇诺娜、理肤泉、薇姿、雅漾、珂润、米蓓尔、玉泽等)、强功效护肤品(WIS、HFP、雪肌精、林清轩、润百颜、夸迪、片仔癀等)、医美级护肤品(敷尔佳、可复美、芙清、伊肤泉、爱美客、创福康、绽妍等)[1]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企业梯队 - 第一梯队:贝泰妮,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具有皮肤医学背景,行业领先地位[3] - 第二梯队:巨子生物、上海家化、敷尔佳,相关业务收入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3] - 第三梯队:珀莱雅、福瑞达、锦波生物、创尔生物等,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相对较低[4]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区域竞争 - 代表性企业分布:上海(上海家化、珀芙研、百雀羚、林清轩)、广东(创尔生物、HFP)、云南(贝泰妮)、陕西(巨子生物)、黑龙江(敷尔佳)[5]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份额 - 2024年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贝泰妮营收57.07亿元,占比11.71%,排名首位[9] - 华熙生物占比5.27%,敷尔佳、上海家化、巨子生物分别占比4.14%、2.44%、2.15%[9] - 国际品牌如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9]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集中度 - 2024年行业前三家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21.12%,前六家为26.47%,市场份额分散[11] - 国产品牌正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头部玩家已建立品牌壁垒和研发壁垒,销售渠道逐渐成熟[11]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分析 - 贝泰妮专注于敏感肌产品开发,拥有"薇诺娜(Winona)"等多个品牌,为皮肤学级护肤品细分市场龙头企业[12] - 贝泰妮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规模在50亿元以上,市场份额超过11%[12] - 主要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华熙生物(润百颜、夸迪等,营收25.69亿元,占比5.27%)、上海家化(玉泽、佰草集等,营收10.50亿元,占比2.15%)、创尔生物(创福康、创尔美,营收3.71亿元,占比0.76%)、巨子生物(可复美、可丽金等,营收11.90亿元,占比2.44%)、敷尔佳(营收20.17亿元,占比4.14%)[13]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上游对进口原料商依赖性强,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16] - 消费者选择更多,议价能力相对较强[16] - 本土品牌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提高,现有企业竞争加剧[16] - 行业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强,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16] - 医美项目发展对行业形成一定替代威胁[16]
锦波生物(832982):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业收入同比+42.4%,下半年新品凝胶放量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8-12 09: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8.6亿元(同比+42.4%),归母净利3.9亿元(同比+26.7%)[7] - 2025年预测:营收21.04亿元(同比+45.8%),归母净利10.41亿元(同比+42.1%),EPS 9.04元/股 [1][8] - 2025-2027年营收CAGR 37.1%,归母净利CAGR 36.2% [1][8] - 2025H1毛利率90.7%(同比-0.9pct),净利率45.5%(同比-5.8pct)[7] 分业务表现 - 医疗器械:25H1营收7.1亿元(同比+33.4%),占比82.5%[7] - 功能性护肤品:25H1营收1.2亿元(同比+152.4%),占比14.1%[7] - 原料业务:25H1营收0.3亿元(同比+12.4%),占比3.1%[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可注射凝胶产品于2025年4月获批上市 [7] - 2025年7月推出重源新生HiveCOL蜂巢胶原凝胶,实现100%人源化技术突破 [7] 战略布局 - 2025年6月引入养生堂作为战投,加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产业化 [7] - 海外拓展:2024年获越南D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5年7月启动泰国渠道合作 [7] 市场估值 - 当前股价320.03元,对应2025年PE 35.4倍,P/B 14.9倍 [1][5][8] - 总市值368.24亿元,流通市值194.15亿元 [5]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下调至10.4/14.6/18.6亿元(原11.1/15.6/20.0亿元)[7]
最高34亿元,钟睒睒“战投”锦波生物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7 20:02
融资与股权交易 - 公司拟向养生堂发行不超过717.57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24%,融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若成功实施将是北交所史上最大金额的现金定增 [1] - 控股股东杨霞将以243.84元/股的价格向杭州久视转让575.33万股,占总股本5%,交易总金额为14.0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通过养生堂、杭州久视合计持有公司10.58%的股份 [1]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盘中最大涨超18%,收涨8.67%,报348.8元/股,总市值达401.3亿元 [1] 战略合作与资金用途 - 募资将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合作有助于加快"科技产品生活化、医疗产品消费化"战略实施,可与农夫山泉、万泰生物在食品饮料添加、化妆品添加、药品开发等领域形成协同 [2] - 公司技术优势有望为养生堂大健康产业布局提供新增长动力 [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主营业务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 [2] - 2024年4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自研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具有"164.88°三螺旋"结构,可自组装自交联成凝胶且不含交联剂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长至14.43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从5738.78万元提升至7.32亿元 [3] - 毛利率由2021年的82.29%提升至2024年的92.02% [3]
股价大跌!美妆龙头遭质疑,公司回应!多家券商研报被“声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7:05
巨子生物产品质疑事件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含量仅0.0177%,未达到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要求的0.1%以上[1][7][8][9] - 巨子生物股价受此影响开盘跌超8%,收盘跌幅4.04%,市值跌破800亿港元[2] - 可复美品牌回应称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严重不符,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12] 巨子生物公司背景 - 公司实控人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及其丈夫严建亚,通过juzi holding持股56.5%[4][13][14] - 公司是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医疗器械及功能性食品三大领域[14] - 核心品牌可复美主打医用敷料和术后修复,可丽金定位中高端抗衰老市场,产品已进入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及诊所等渠道[14] 巨子生物财务表现 - 2024年可复美创收45.4亿元同比增长62.9%,可丽金创收8.4亿元同比增长36.3%[15] - 2019-2024年营收从9亿元增长至55亿元,净利润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16] - 公司毛利率高达82%,处于行业70%-90%的高毛利区间[16] 行业竞争动态 - 华熙生物发文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将矛头指向重组胶原蛋白概念,并点名9家券商的10篇涉及巨子生物的研报[17][18][20][21] - 华熙生物认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兴起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研报中的比较性结论具有误导性[21] - 行业被称为"女人的茅台",具有高毛利率、女性创业者主导等特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