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性护肤品
icon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920982):2025年三季报点评:推广费用增加,三季度业绩承压
江海证券· 2025-11-04 18:3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4] - 当前价格:255.37元[4] 核心观点 - 公司为A股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不断扩展新的应用领域[8] - 公司三季度成功完成了"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药用辅料登记,标志着全球首个注射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进入药用辅料领域,是我国在高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8] - 根据公司2025年4月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亿元、14亿元和18亿元[8]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28.03/36.95亿元,同比增长41.4%/37.4%/31.8%[8]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8/14.15/18.97亿元,同比增长39.1%/39.0%/34.1%[8]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8.9/20.8/15.5倍,维持"买入"评级[8]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6亿元,同比+31.10%[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9.29%[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5.60亿元,同比+9.61%[4] - 20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3.36%/-11.22%[4] - 2025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6.24%/-21.17%[4] - 2025Q3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6.72%/-21.65%[4]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植入剂产品收入增长以及自有品牌护肤品收入增长[8] - 2025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策略包括持续发力自有品牌和围绕大客户定向开发原材料并研发具备特定功效的护肤品[8]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90.80%,同比-1.57个百分点[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43.58%,同比-9.02个百分点[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为22.34%/8.72%/5.50%,同比+4.96/+0.30/+1.11个百分点[8] -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提升68.52%[8] - 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系公司线上推广费用增加、销售人员数量和薪酬支出增加,且公司本期实施股权激励相应股份支付摊销费用增加[8] - 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增加了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高校和科研院深度合作的费用[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040.71百万元,增长率41.44%[7]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2803.09百万元,增长率37.36%[7]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3695.03百万元,增长率31.82%[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18.31百万元,增长率39.06%[7]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414.97百万元,增长率38.95%[7]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897.49百万元,增长率34.10%[7]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42.82%/38.20%/34.54%[7] - 预计2025-2027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8.85/12.30/16.49元/股[7]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拖后腿”,华熙生物前三季度净利降超三成
贝壳财经· 2025-10-31 14:56
短期内,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对华熙生物业绩的"拖累"还在延续。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的转型阵痛仍在持续。10月29日,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下滑15.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3%至3152.85万元。 尽管第三季度净利润表现向好,但拉长时间线来看,华熙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持续承压——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8.36%至31.63亿元,归母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下滑30.29%至2.52亿元。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期增减变 | | 年初 末比 | | --- | --- | --- | --- | --- | | | |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增泥 | | | | 动幅度(%) | | | | 营业收入 | 902.707.051.31 | -15. 16 | 3. 163. 398. 568. 64 | | | 利润总额 | 31, 208, 800. 95 | 62. 91 | 291, 533, 228. 00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31, 528, 454. ...
马应龙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亿元 同比上升9.5%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22:35
马应龙聚焦肛肠领域持续深耕细作,已成为肛肠细分市场优势品牌。公司依托肛肠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 产品产业的结构优势,积极拓展医疗服务,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已拥有60余家直营专科医院和共建肛 肠诊疗中心,大健康产品包括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护理品、功能性食品、肛肠健康产品四大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荆淮侨)马应龙10月29日晚间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 现营收28.37亿元,同比上升1.6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上升9.51%。第三季度,公司营 业收入为8.88亿元,同比上升2.8%;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上升8.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6亿 元,同比上升4.3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政企协同助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探索化妆品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1:58
政企协同助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探索化妆品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共进,青浦区化妆品企业共同发布了行业倡议。8家企业代表共同参 与。据悉,这份倡议的签署,不仅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承诺,更是青浦化妆品产业链上下游"交流互 鉴、共赢未来"的集体宣言,让"开放、创新、共享"的理念,成为青浦美妆产业协同发展的行动指引。 (完) 中新网上海10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以化妆品为代表的时尚消费品产业,是上海市着力发展的六大重点 产业之一,也是上海提升产业能级和城市软实力的关键支撑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化妆品产业白皮书》在沪发布。(大会组委会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化妆品产业是一条'美丽赛道',更是一条'安全赛道'。当前,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 段,法规不断推陈出新,技术日新月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燕君21 日对记者指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表示,上海化妆品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自主品牌培育 和国际品牌集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据悉,上海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
华邦健康(002004) - 002004华邦健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0
2025-10-21 09:16
公司战略与业务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2年,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业务涵盖医药、医疗、农化、新材料、旅游五大领域 [1] - 旗下控股三家上市公司:颖泰生物、凯盛新材、丽江股份,控股一家新三板企业秦岭旅游,参股一家新三板企业普瑞金(持股13.2%) [1][10] - 未来坚持医药、医疗大健康发展战略,完善原料药、制剂、功能性护肤品、泛皮肤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全产业链模式 [1] 医药业务发展 - 医药制剂覆盖皮肤、抗感染、抗肿瘤等品类,皮肤类产品主治皮炎湿疹、过敏、痤疮、银屑病等,满足全年龄段需求 [3] - 拥有重庆合川、长寿及陕西汉中三大原料药生产基地,产品内部供应并对外销售,与雅培、强生、礼来、默沙东等国际药企长期合作 [3] - 持续拓展心脑血管、高血压、解热镇痛抗炎等领域,并延伸至皮肤护理,推出洁面、美白淡斑、舒缓修复、祛痘控油、婴童护肤等品类 [4] 集采影响与应对策略 - 皮肤外用药纳入集采进展较慢,为公司留出布局调整时间窗口 [6] - 公司通过一致性评价、控制生产成本、提升工艺为集采奠定基础,并通过产品矩阵降低单药品集采影响 [6] - 依托“大皮肤”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广域市场、品牌连锁药房及电商渠道,提升零售份额,并每年滚动立项3-5个新药研发产品 [6] 医疗业务布局 - 构建基础医学、康复医学、健康及长寿医学的“医疗加健康”分层次生态,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一体化服务 [7] - 以重庆松山医院为基础医疗,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及德国莱茵河谷医院深耕康复医学,重庆会员医院及巴拉塞尔系列提供健康管理及抗衰延寿业务 [7] 财务与股东回报 - 公司连续多年高比例分红,2018年至今累计分红约30亿元 [9] - 未来保持可持续利润分配政策,探索多元化分红方式 [9] 创新合作与技术优势 - 参股公司普瑞金与KITE PHARMA合作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获得1.20亿美元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及销售分成 [11] - 体内CAR-T技术优势包括消除清淋环节、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降低治疗成本,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12]
敷尔佳: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医疗器械类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两大类
证券日报· 2025-09-23 20:39
产品组合 - 公司产品分为医疗器械类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两大类 [2] - 产品剂型多元丰富 覆盖面膜 水 精华 乳液 喷雾 次抛 眼膜等多剂型 [2]
敷尔佳(301371) - 2025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3 17:44
销售渠道与业绩表现 - 销售渠道优化取得阶段性进展,渠道回归健康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第一季度增长86.68% [1] - 京东平台通过满赠活动和新品首发等合作方式实现较好增长 [2] 产品结构与研发进展 - 产品分为医疗器械类与功能性护肤品两大类,覆盖面膜、水、精华等多剂型 [1] - 重组三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临床试验三轮注射已完成,处于数据清理阶段 [2] - 乳糖酸面膜上半年销量表现非常好 [2] - 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后研发立项和推新节奏加快 [2] - 后续仍有新品推出计划 [2] 投资者与财务信息 - 15家机构17名人员参与本次电话会议 [1][3] - 三季度分红安排需关注公司临时公告 [2]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 [2]
【干货】功能性护肤品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9-11 14:2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包装材料供应环节 代表性原材料包括重组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多肽等 包装材料包括纸包装 塑料 玻璃等[1] - 产业链中游为功能性护肤品制造环节 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和强功效性护肤品[1] - 产业链下游为流通环节 分为线上和线下渠道[1] 产业链参与者 - 上游原料供应商主要有科思股份 青松股份 林森生物 百好博 西西艾尔等 包装材料供应商包括嘉亨家化和锦盛新材 产成品代工商主要有诺斯贝尔 科丝美诗 莹特丽等[3] - 中游品牌商国内厂商包括贝泰妮 华熙生物 上海家化 珀芙研 百雀羚 创尔生物 巨子生物 敷尔佳 HFP 林清轩等 国际厂商包括欧莱雅集团 雅诗兰黛 皮尔法伯 强生 资生堂等[3]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天猫 京东 拼多多 小红书 抖音 唯品会等线上渠道以及王府井 友阿 天虹等线下渠道[3] 区域分布 - 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上海和广东分布相对完善[5] - 上海产业链企业数量最多达9家[5] - 上海代表性企业包括上海家化 珀芙研 百雀羚 林清轩 广东有创尔生物和HFP 云南有贝泰妮 陕西有巨子生物 黑龙江有敷尔佳[7] 企业投资与布局 - 贝泰妮投资近5亿元建设薇诺娜皮肤健康产业园中央工厂投产 实现年产值50亿元 2025年推出舒敏+系列强化抗老 控油功效[11] - 华熙生物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1亿元推进多地产能布局 提升供应链智能化水平 2024年调整销售策略减少低毛利渠道依赖[11] - 上海家化2025年3月成立创新中心-合成生物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新型功效成分 2024年12月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探索微纳流控技术应用[11] - 创尔生物2024年7月搬迁至新厂区新增产能释放 动物源胶原蛋白原料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设立香港分公司加速国际化进程[11] - 巨子生物2024年重组胶原蛋白产能达10.88吨 计划扩产护肤品3400万件 胶原蛋白212.5吨 目标2025年总产能翻倍 2024年12月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获优先审批[11] - 敷尔佳2023年投资10亿元建设北方美谷产业基地 新增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 化妆品产能提升20% 2024年研发投入超千万元重点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技术[11]
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三大赛道品牌商核心技术各异【组图】
前瞻网· 2025-09-05 12:08
功能性护肤品生产工艺 - 霜、乳液类护肤品需经过基础原料预混合、加热溶解、均质乳化、保温搅拌、冷却、搅拌均匀、过滤出料、待包品储存等流程后进行灌装 其中均质乳化和灌装为关键工艺控制点[1] - 生产过程中加入特色植物提取物 例如贝泰妮采用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作为核心技术优势[1][6] - 医用敷料基础原料主要为注射用水、增稠剂、活性成分等 生产流程包括搅拌溶胀、搅拌混合、ph调节、半成品质控检验、出料、装袋、灌装 全部在洁净环境下完成[2] 品牌商核心技术差异 - 皮肤学级护肤品品牌中 薇姿主打薇姿火山温泉水和高活性成分玻尿酸 理肤泉主打理肤泉温泉水 雅漾主打雅漾温泉水 珂润主打神经酰胺护理 薇诺娜主打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 玉泽采用PBS植物仿生脂质技术[7] - 强功效性护肤品品牌中 修丽可拥有维他命原液专利 润白颜采用三重玻尿酸和酶切法制作miniHA 夸迪采用5D玻尿酸 肌活主打透明质酸技术[7] - 医美级护肤品品牌中 可复美采用类人胶原蛋白研发技术 创福康采用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博乐达主打立体水杨酸技术[7] 企业研发投入与项目 - 华熙生物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66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68% 为行业最高[9][10] - 贝泰妮专注于云南特色植物研发 开展不同功效诉求的云南特色植物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同时开展功效性化妆品研发项目、医疗器械研发项目和包装开发研究项目[10][11] - 华熙生物研发项目包括活性物传递管控、功效延伸研究、交联透明质酸外科用生物医用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功能性天然氨基酸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10][11] - 创尔生物专注于胶原蛋白项目研发 包括胶原复配天然生物材料的功效研究及新产品开发、胶原蛋白原料的工艺优化研究[10][11] - 敷尔佳致力于产品线拓展 重点开发Ⅲ类医疗器械、防晒产品、修护面膜类产品以及修护水乳类产品[10][11]
华熙生物核心业务下滑拖累业绩,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新京报· 2025-08-29 15: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1]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1]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75%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率出现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回升 [1]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1] - 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1]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2] - 原料业务占比27.7% [2]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2] - 医疗终端业务占比29.77% [2] 业绩影响因素 - 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下降 [1] - 该业务2024年已同比下滑31.62% [1] - 2025年上半年降幅进一步扩大 [1] - 三大业务板块同时下滑加剧公司业绩压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