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技术

搜索文档
恒生指数跌0.61%,恒生科技指数跌1.78%,富阳涨超5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2:24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6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8% [1] 行业板块表现 - 酒店和度假村REIT板块涨幅靠前 [1] - 通信设备板块涨幅靠前 [1] - 电子设备与仪器板块跌幅靠前 [1] - 医疗保健技术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表现 - 富阳股价上涨超过57% [1] - 百济神州股价上涨4.06% [1]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下跌10.35% [1] - 趣致集团股价下跌10.87% [1] - MONGOL MINING股价上涨16.25% [1] - 昊天国际建投股价上涨11.61% [1]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81%,恒生科技指数跌0.94%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14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8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4% [1] - 港股科技ETF下跌0.96% [1] - 恒生港股通ETF下跌0.51%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板块涨幅靠前 [1] - 容器与包装板块涨幅靠前 [1] - 生物科技板块跌幅靠前 [1] - 医疗保健技术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表现-涨幅 - 佳鑫国际资源大涨超177% [1] - 长飞光纤光缆上涨25.34% [1] - 地平线机器人-W上涨14.74% [1] - 英诺赛科上涨15.43% [1] - 中芯国际上涨10.76% [1] - 中兴通讯上涨9.66% [1] - 携程集团-S上涨7.71% [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上涨5.82% [1] - 三花智控上涨4.67%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4.08% [1] 个股表现-跌幅 - 美团-W下跌超12% [1] - 爱康医疗下跌13.56% [1] - 博安生物下跌13.99% [1]
投资新动态|美好在投基金所投企业7月动态速递
搜狐财经· 2025-08-07 16:41
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高质量的关键。袋鼠云已实现全链路信创适配,覆盖数据库、操 作系统、CPU、服务器、云平台、大数据底座、数据集成工具及数据处理工具。迁移方案可平滑推进,涵盖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向分布式平台迁移、封闭式 平台替换及关系型数据库向国产数据库迁移,能把握各类数据库替代的全场景全流程。方案采用解耦式组件组合,模块化灵活适配企业不同阶段国产化策 略,降低切换风险;构建统一运维与监控体系,支撑异构国产资源管理,避免运维风险。 袋鼠云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信创建设,以数智驱动的袋鼠云数据中台为基座,融合AI等智能技术,致力为企业提供数实融合的一体 化信创方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01 袋鼠云 入选中国最佳信创数据智能软件厂商Top10 7月16日,第一新声于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信创产业年度榜单」,袋鼠云成功入选中国最佳信创数据智能软件厂商Top10。 02 全知科技 入选中国信通院2025"磐安"优秀实践案例 及《数字安全护航技术能力全景图》 在7月4日召开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生态建设专题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 ...
固收周报:关注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20250724
甬兴证券· 2025-07-24 23: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1 - 18日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期限利差走阔 ,央行净投放资金 ,银行间资金价格多数上行 ,利率债一级市场净融资 ,国债各期限收益率下行 ,期限利差走阔 [3] - 2025年7月14 - 20日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 ,一级市场发行量环比增加 ,按多种分类方式呈现不同特征 ,城投债和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 [4] - 2025年7月11 - 18日美三大股指、欧洲三大股指、亚太股指均小幅分化 ,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走弱 ,原油下行、黄金价格分化 [6] - 当前债券市场“短端稳、长端扰动增加” ,需关注7月高频数据和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 ,操作上短久期票息策略占优 ,信用债高等级拉久期策略有效 ,转债均衡配置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期限利差走阔 - **流动性观察**:2025年7月11 - 18日央行净投放12518亿元 ,银行间资金价格多数上行 ,交易所资金价格整体下行 [15] - **一级市场发行**:2025年7月14 - 20日利率债一级市场净融资1432.69亿元 ,地方债发行量上升 ,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均有募集资金 [21] - **二级市场交易**:2025年7月11 - 18日国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 ,国开债现券收益率多数下行 ,两者期限利差均走阔 [34] 信用债:信用债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 - **一级市场发行**:2025年7月14 - 20日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量环比增加 ,净融资1906.95亿元 ,按多种分类方式呈现不同特征 [46] - **二级市场交易**:2025年7月11 - 18日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 ,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 [56][57] - **一周信用违约事件回顾**:2025年7月14 - 20日1家企业信用债违约 [61] 大类资产周观察 - **欧美股指小幅分化**:2025年7月11 - 18日美三大股指、欧洲三大股指、亚太股指均小幅分化 [62][63] - **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行**:2025年7月11 - 18日1、3、5、7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 ,10年期上行 ,期限利差变动 [68] - **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走弱**:2025年7月11 - 18日美元指数周涨0.60% ,非美货币走弱 [70] - **周内原油下行,黄金价格分化**:2025年7月11 - 18日黄金价格分化 ,原油价格下行 [74] 投资建议 - 当前债券市场“短端稳、长端扰动增加” ,需关注7月高频数据和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 ,操作上短久期票息策略占优 ,信用债高等级拉久期策略有效 ,转债均衡配置 [77][78]
固收周报:存款利率破1%对债市影响几何?-20250529
甬兴证券· 2025-05-29 1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可能导致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存款利率破 1%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债市呈现结构性机会,需把握短期流动性宽松红利,警惕中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投资者应动态跟踪政策传导效果与经济复苏节奏,关注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对债市情绪的压制 [4][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 - 流动性观察: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央行净投放 12295 亿元,银行间和交易所资金价格多数上行,DR001 下行 6.61BP 至 1.5652%,DR007 下行 5.14BP 至 1.5860%,隔夜 GC001 上行 10.90BP 至 1.6700%,GC007 上行 7.00BP 至 1.7110% [16][21][23]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利率债发行 9683.22 亿元,净融资额 5480.79 亿元,国债募集 5578 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募集 1620 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增加,募集 2485.22 亿元 [28]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国债 1、3、5、7 年期收益率下行,10 年期上行,10Y - 1Y 期限利差走阔;国开债 1、3 年期收益率上行,5、7、10 年期下行,10Y - 1Y 期限利差收窄 [34] 信用债 - 一级市场发行: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信用债发行规模增加,新发行 881 只,规模 12482.16 亿元,净融资额 1296.54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只数占比最大,金融债发行额占比最高;AAA 级发行规模占比 78.13%;发行主要以 3 - 5 年以内为主;金融业发行只数最多 [43][45] - 二级市场交易: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城投债和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AA 评级 5 年期城投债下行幅度最大为 8.84BP,AAA 评级 7 年期中短期票据下行幅度最大为 6.83BP [53] - 一周信用违约事件回顾:2025 年 05 月 19 日 - 2025 年 05 月 25 日,1 家企业主体信用债出现违约 [56] 大类资产周观察 - 欧美股指多数下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三大股指下跌,欧洲三大股指分化,亚太股指整体下跌 [57][58] - 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1、3、5、7、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0Y - 1Y 期限变动 6.00BP 至 36.00BP [60] - 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走强: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美元指数周跌 1.84%,英镑、欧元兑美元上涨,美元兑日元、人民币下跌 [62] - 周内原油回落,黄金价格上涨:2025 年 05 月 16 日 - 2025 年 05 月 23 日,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 [64] 投资建议 存款利率下行短期缓解银行净息差,长期或使存款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部分中小银行或发行 NCD 补充负债致短期存单利率上行;短期存款脱媒,部分资金流向债市推动短端利率下行,风险偏好强的资金流向权益市场;长期商业银行加速改革,拓展财富管理等业务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