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
搜索文档
产业规模近300亿,湖南这个新区为何能成为我国首颗成功发射的商业卫星诞生地?
钛媒体APP· 2025-11-07 09:20
行业格局与市场规模 - 全球及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占比显著,2024年全球航天发射263次中商业发射175次占比67%,美国商业发射占比84%由中国商业发射占比63% [2] - 中国商业航天产值从2015年的376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并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 行业进入从"试验星"向"业务星"批量部署的关键阶段,中国GW星座(规划1.3万颗)和千帆星座(规划1.5万颗)进入密集组网期,带来数万颗卫星制造和上千次发射需求 [8] 湘江新区产业定位与策略 - 区域选择差异化竞争路线,专注商业小卫星和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避免与北京上海等第一梯队正面竞争 [2][3] - 形成"国家队抓总、民企补位"的协同模式,主动融入国家航天体系 [5][6] - 产业聚集效应显著,长沙市70%以上相关企业集中在湘江新区,汇聚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形成覆盖核心芯片、姿控系统、有效载荷、整星研制、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值规模近300亿元 [6] 企业技术突破与成就 - 天仪研究院在7个月内完成中国第一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的研发到发射,9年内成功部署37颗卫星 [3] - 通过工业化产品替代军工级器件、整星可折叠等技术,将研发周期、测试周期和单星成本全面压缩至传统水平之下 [3] - 斯北图实现工业级批量生产有效载荷,每隔1.5天就有一套产品下线,在轨运行零失效且累计工作时间超600年 [5] - 长沙金维研制两代八款"海豚系列"北斗核心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揽月空间技术产业园将卫星反作用飞轮年产能从不到1000台提升至1万台 [6] 商业应用与价值实现 - 商业卫星在应急响应中展现巨大价值,例如在汤加火山爆发、河南洪涝灾害等事件中第一时间传回灾区影像 [4] -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至民生领域,包括天仪与UCloud合作推出国内首颗分时租赁天文卫星"UCloud云汉号",斯北图系统在高原地区实现两万头牦牛实时定位 [8] - 低空安防技术应用于大型活动,如华诺星空系统为"湘超"赛事提供无人机管控 [9] - 导航、物流查询、日常打车等成为航天技术民生应用的常见例子 [10] 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行业存在"科研强、产业规模偏小"的困境,企业多处于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的价值链分工不利地位 [7] - 千亿级别的发射服务市场和卫星互联网市场为产业提升创造黄金窗口期 [8] - "应用牵引技术、技术支撑产业、产业反哺应用"的正向循环正在形成,推动技术迭代与成本降低 [10]
智明达(688636.SH)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成都智为新途科技有限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7:4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成都智为新途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510万元占注册资本51% [1] - 其他投资者包括江虎认缴176.4万元占17.64% 龙波认缴117.6万元占11.76% 耿剑认缴58.8万元占5.88% 李伟认缴39.2万元占3.92% 员工持股平台认缴98万元占9.8% [1] - 设立控股子公司旨在搭建专业化创新业务平台 快速切入智慧视觉、具身智能、卫星应用等新兴赛道 [2] 人才激励措施 - 员工持股平台专门用于激励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 不涉及具体经营业务 [2] - 控股子公司层面实施股权激励可吸引优秀技术人才 提高团队积极性与创造性 [2] - 公司联席董事长和总经理参与投资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 实现管理团队与创新业务深度绑定 [2] 业务发展目标 - 通过新子公司培育智慧视觉、具身智能、卫星应用等新领域增长点 [2] - 战略规划着眼于增强公司长期竞争力 促进新产品及新领域快速健康发展 [2] - 创新业务平台可充分调动核心团队积极性 支持公司开拓新领域和新产品 [2]
智明达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成都智为新途科技有限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9-23 17:41
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 - 公司拟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成都智为新途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公司认缴出资人民币510万元 持股比例51% [1] - 核心团队人员江虎 龙波 耿剑 李伟分别认缴出资人民币176.4万元 117.6万元 58.8万元 39.2万元 持股比例分别为17.64% 11.76% 5.88% 3.92% [1] - 员工持股平台认缴出资人民币98万元 持股比例9.8% 该平台尚未正式成立 主要用于激励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 [1][2] 战略规划与业务发展 - 设立控股子公司旨在搭建专业化创新业务平台 快速切入智慧视觉 具身智能 卫星应用等新兴赛道 [2] - 通过新领域布局培育公司增长点 增强长期竞争力 [2] - 公司联席董事长和总经理参与投资 体现公司鼓励创新态度及对新领域发展的信心 [2] 人才激励与团队绑定 - 员工持股平台不涉及具体经营业务 专门用于激励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 [2] - 控股子公司层面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吸引优秀技术人才 提高团队积极性和创造性 [2] - 形成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机制 保证管理团队与公司创新业务深度绑定 [2]
华力创通(300045.SZ):在卫星应用方向已形成“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格隆汇· 2025-09-05 15:2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卫星应用方向形成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体系产业布局 [1] - 公司已明确布局车载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领域产品 [1] - 自研卫星通信模块和卫星导航产品可满足车载场景对卫星通信及定位的应用需求 [1] 市场战略方向 - 公司高度重视车载市场发展潜力 [1] - 将依托全体系布局优势完善车载通信解决方案 [1] - 紧跟市场趋势助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中国卫星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2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049.15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卫星系统研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因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 [1] 业务结构变化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 但增量主要来自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 [1] - 地面系统集成项目业务订单及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及市场竞争影响 多家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1] 战略规划 - 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 [2] - 聚焦行业用户需求 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 [2] - 拓展商业航天和卫星应用新领域 加快业务转型 [2] - 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 通过精细化管理应对行业挑战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08-20 16:33
国内政策动态 - 上海市加快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的应用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6] - 广东省鼓励各行业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推动卫星应用在航空航海、网联汽车等商业领域发展[7] - 黑龙江省自8月23日起分三档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燃油车补贴0.5-1.1万元 新能源车每档增加0.2万元补贴[8] 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展 - 小米汽车第二季度收入大幅增长234%至213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9] - 零跑汽车推出星夜服务 覆盖23省37城 延长服务时间至夜间20:00[10][11] - 比亚迪与芬兰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赫尔辛基、埃斯波等地新增零售网点[13]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工厂投产 布局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研制[14] 技术创新与安全 - 赛力斯获授"碰撞解锁控制装置"专利 通过引爆装置提高碰撞时车门解锁速度[12] - 江铃汽车获得德国KBA批准的R155&R156双认证 信息安全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18][19] 国际市场与贸易 - 美国将提高400多种产品的钢铁和铝关税 对电动汽车零部件中的相关材料征收50%关税[14][15] - 特斯拉在日本启动FSD测试 同时推进泰国市场落地 待监管部门批准后通过OTA推送功能[16] - 福特与SK On合资电池工厂在美国肯塔基州投产 专注于皮卡和商用货运厢式车电池生产[17] 商用车领域动态 - 未势能源在巴西启动氢燃料卡车测试项目 联合圣保罗大学开展多场景适应性验证[20] - 奔驰eActros 600电动重卡已交付超过15个欧洲国家客户 在零排放重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1] - 全国20个市县暂停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发放 因资金额度用完 前7月重卡市场销量达62.4万辆同比增长11%[22] 区域市场表现 - 菲律宾7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6%至38,295辆 前7月总销量微增1%至269,207辆 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至215,440辆[18]
中国卫星半年报预亏或达4120万,商业航天业务增量未能抵消传统卫星研制收入下滑影响
深圳商报· 2025-07-11 13:4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亏损2120万元至412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50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更大,预计为2530万元至4730万元 [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2.28%至2791.4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96.67% [3] 业绩预亏原因 - 宇航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因卫星研制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减少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 [2]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和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2] 业务现状与挑战 - 商业航天政策放开导致民营资本涌入,竞争性采购成为常态,传统航天企业盈利模式面临重构 [3]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业绩易受单一用户采购计划调整影响 [3] - 2024年新签订单减少导致营收大幅下降,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压缩利润空间 [3] 业务转型与布局 - 公司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优化产品与服务 [2] - 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赛道,推动业务转型 [2] - 参与国内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提供星上电子产品、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设备等产品 [3] - 布局地面及应用方面的对接,包括宽带通信终端、导航增强终端等产品 [3]
全国百家产业链单位加入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联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08:16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 中国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标志着"太空计算时代"到来 卫星应用加速从科幻走向现实 [1] - 福建省成立卫星应用产业联盟 100家来自省内外的卫星数据采集 处理 应用全产业链单位加入 [1] - 同期成立数字福建专家委卫星应用专家组 行业专家学者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与技术支撑 [1] 卫星技术应用场景 - 遥感卫星数据可用于分析气象 藻类叶绿素变化 通过概率预报模型助游客追"蓝眼泪" [1] - 为海上渔民提供"不失联"通信服务 实现高带宽网络和海上直播带货 [1] - 定位地震 监测火灾 为文旅 文娱 游戏等数字经济场景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 [1] 卫星商业化与生态构建 - 依托庞大卫星数量可实现全球覆盖 高频重访 快速响应 拓展应用场景 加速商业化落地 [2] - 福建持续推进空天技术在海洋监测 应急管理 生态治理 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初步形成"卫星+"融合应用生态 [2] - 根据《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福建将打造"海丝""安溪铁观音""天卫"等系列卫星星座 [2] 产业协同与生态闭环 - 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已形成"四梁八柱"发展框架 以政策为基 科技为核 资本为翼 生态为魂 [3] - 数据管理局 高校实验室 金融机构和百家企业及服务机构携手联动 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创新—场景应用—配套服务"生态闭环成型 [3] - 国企将推动卫星数据要素有序流通与创新应用 加快标杆性应用场景落地 [2]
航天宏图: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03 17:23
军采资格暂停与经营影响 - 公司自2024年7月6日起被军队采购网暂停采购资格,导致无法参与特种领域项目投标,对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2] - 2024年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13.39%,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下降277.94%[2] - 特种领域业务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14.24%,主要受军采资格暂停影响;民用领域业务收入9.07亿元,同比下降12.75%[4] - 军采资格恢复进展缓慢,截至回复日仍有数百家供应商等待军方会议决议,资格尚未恢复[5]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下降16.99%,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134.09%[2][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下降0.81%,归母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下降248.99%[2][6] - 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受个别大额特种领域项目毛利极低或为负、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影响[6] 业务结构与毛利率变动 - 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收入6.31亿元,占比40.06%,毛利率9.22%,同比下降25.63个百分点[8] - 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收入9.35亿元,占比59.36%,毛利率30.76%,同比下降4.90个百分点[8] - 综合毛利率22.48%,同比下降13.44个百分点,主要受硬件成本占比提升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4][9] - 剔除5个亏损大项目后,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率分别为30.94%和34.65%,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9] 存货与减值计提 - 存货期末账面余额18.11亿元,同比增长12.61%,其中合同履约成本17.80亿元[19]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25亿元,主要因军采资质暂停导致前期投入项目无法签约[6][19] - 存货增长与收入下降背离,主要因特种领域项目交付周期延长、验收推迟以及未签约先实施项目较多[19][20] 客户集中度与项目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9.81%,同比上升17.01个百分点,客户集中度提高[12] - 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特种单位和大型国企,项目受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影响较大[12][13] - 存在个别大额项目亏损,如HY2020-16项目毛利率-25.13%,便携式无人机系统项目毛利率-56.50%[8]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宏观经济承压、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及特种领域内部审计影响项目预算和验收进度[4][9] - 公司承接更多硬件集成项目,硬件成本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下降[9] - 积极拓展数据资产等新业务,已与8个部委签订3亿元卫星数据资产销售合同[9]
航天宏图: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03 17:2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13.39%,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下降277.94%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99%,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81% [3] - 特种领域业务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14.24%,毛利率5.87%,减少31.44个百分点;民用领域业务收入9.07亿元,同比下降12.75%,毛利率34.71%,减少0.16个百分点 [1] 军采资格暂停影响 - 公司自2024年7月6日起被军队采购网暂停采购资格,无法参与特种领域储备项目投标 [1] - 军采资格暂停导致特种领域业务收入下降,特种领域招标通常集中在下半年 [1] - 公司已于2024年8月提交申辩文件,截至回复日仍有数百家供应商等待军方会议决议,资格尚未恢复 [2] 毛利率变动分析 - 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9.22%,同比下降25.63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业务毛利率30.76%,同比下降4.90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需为客户提供配套硬件设备,硬件部分利润加成较少;客户压缩项目预算;验收要求提高导致成本增加 [1] - 剔除5个特殊项目影响后,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30.94%,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业务毛利率34.65%,与行业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7] 存货及减值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18.11亿元,其中合同履约成本17.80亿元,计提跌价准备9.25亿元 [12] - 存货大幅增加原因:提前实施特种领域项目;部分项目验收推迟;海外业务投入加大 [20][21]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主要由于军采资质暂停导致部分项目无法签约,以及客户取消项目或预算缩减 [26] 客户集中度变化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4.6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81%,较2023年上升9.56个百分点 [6] - 客户集中度提高原因:公司承接更多涉及硬件集成的大规模项目;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变化导致各期重大项目不同 [11] - 前五大客户均为特种单位、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10] 业务结构分析 - 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收入6.31亿元,占比40.06%;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业务收入9.35亿元,占比59.36% [6] - 系统设计开发业务以技术开发为主(占比98.99%),主要通过项目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8] - 公司正拓展数据资产等毛利较高业务,已与8个部委签订3亿元卫星数据资产销售合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