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08-20 16:33
1.上海:加快机器人应用 2.广东:鼓励各行业采购国产卫星相关数据及产品 3.黑龙江:8月23日起分三档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4.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盈利 2027年将进军欧洲 5.零跑汽车推出星夜服务 覆盖23省37城 6.赛力斯碰撞解锁专利获授权 7.比亚迪与芬兰汽车经销商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8.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组建的合资工厂投产下线 本文全文共 3676 字,阅读全文约需 12 分钟 1.美国将提高电动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关税 2.特斯拉FSD功能即将引入日本和泰国 3.福特与SK On合资电池工厂投产 4.菲律宾7月新车销量同比微降2.6% 目录 国内新闻 国外新闻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商用车 国内新闻 1 时间:2025.8.20 来源:财联社 8月19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 案》。其中提出,加快机器人应用。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面向重复性强、危险性高、对健康 存在危害的工作场景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 涂、物料搬运等环节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动钢铁、船舶等行 ...
中国卫星半年报预亏或达4120万,商业航天业务增量未能抵消传统卫星研制收入下滑影响
深圳商报· 2025-07-11 13:4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亏损2120万元至412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50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更大,预计为2530万元至4730万元 [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2.28%至2791.4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96.67% [3] 业绩预亏原因 - 宇航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因卫星研制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减少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 [2]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和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2] 业务现状与挑战 - 商业航天政策放开导致民营资本涌入,竞争性采购成为常态,传统航天企业盈利模式面临重构 [3]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业绩易受单一用户采购计划调整影响 [3] - 2024年新签订单减少导致营收大幅下降,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压缩利润空间 [3] 业务转型与布局 - 公司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优化产品与服务 [2] - 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赛道,推动业务转型 [2] - 参与国内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提供星上电子产品、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设备等产品 [3] - 布局地面及应用方面的对接,包括宽带通信终端、导航增强终端等产品 [3]
全国百家产业链单位加入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联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08:16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 中国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标志着"太空计算时代"到来 卫星应用加速从科幻走向现实 [1] - 福建省成立卫星应用产业联盟 100家来自省内外的卫星数据采集 处理 应用全产业链单位加入 [1] - 同期成立数字福建专家委卫星应用专家组 行业专家学者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与技术支撑 [1] 卫星技术应用场景 - 遥感卫星数据可用于分析气象 藻类叶绿素变化 通过概率预报模型助游客追"蓝眼泪" [1] - 为海上渔民提供"不失联"通信服务 实现高带宽网络和海上直播带货 [1] - 定位地震 监测火灾 为文旅 文娱 游戏等数字经济场景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 [1] 卫星商业化与生态构建 - 依托庞大卫星数量可实现全球覆盖 高频重访 快速响应 拓展应用场景 加速商业化落地 [2] - 福建持续推进空天技术在海洋监测 应急管理 生态治理 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初步形成"卫星+"融合应用生态 [2] - 根据《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福建将打造"海丝""安溪铁观音""天卫"等系列卫星星座 [2] 产业协同与生态闭环 - 福建省卫星应用产业已形成"四梁八柱"发展框架 以政策为基 科技为核 资本为翼 生态为魂 [3] - 数据管理局 高校实验室 金融机构和百家企业及服务机构携手联动 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创新—场景应用—配套服务"生态闭环成型 [3] - 国企将推动卫星数据要素有序流通与创新应用 加快标杆性应用场景落地 [2]
卫星应用产业招商清单:中国卫通、中国卫星、北斗星通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5-01 16:56
卫星应用行业概述 - 卫星应用行业高度科技化且具战略意义,涵盖通信、导航、遥感三大方向,服务范围包括全球通信、精准定位、气象观测等[1] - 通信卫星为偏远地区及航空航海提供可靠传输方案,导航卫星支撑交通物流安全,遥感卫星用于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1] - 技术拓展催生新场景如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对全球经济和科技进步作用显著[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建设,中游覆盖通信/导航/遥感运营,下游应用于交通、国防、气象等领域[2] - 行业分为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两环节,前者处于成长期且市场占比较低,后者因民用拓展竞争加剧[3] - 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看中其推动经济升级、数字化转型及创造就业的能力[3] 主要企业分析 - 中国卫通为国内卫星通信龙头,注册资本42.24亿元,市场占有率超80%,运营14颗卫星覆盖全球95%航线[11][7] - 其他代表企业包括中国卫星(注册资本11.82亿元)、北斗星通(5.44亿元)等,多聚焦A股市场且具备高新技术资质[5][6] - 航天科技集团以200亿元注册资本为核心央企,旗下中国卫通是其唯一卫星运营上市平台[11][5] 市场现状 - 2023年行业规模近300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9.15%,GNSS设备制造占比超45%[15][13] - 卫星遥感毛利率最高达50%-60%,通信服务较低为25%-30%,整体附加值可观[17] 发展前景 - 政策支持与技术革新驱动需求增长,尤其在民用领域,商业航天加速卫星部署[21] - 预计未来五年增速维持9%,2030年市场规模或达1.54万亿元[21]
【全网最全】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4-26 11:11
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汇总及基本信息 - 行业产业链布局广泛,覆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企业众多且技术实力强,中下游应用场景丰富涉及交通、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 [1] - 导航&定位领域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激烈,遥感&测绘领域企业较少但技术门槛高,通信&信息传输领域企业在上下游分布均衡协同效应明显 [1] - 行业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产业链环节企业分布 - 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环节:导航&定位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智能等12家企业,遥感&测绘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电子等5家企业,通信&信息传输领域有中国卫星、中英科技等11家企业 [2] - 中下游卫星场景应用环节:导航&定位领域有中国卫星、佳讯飞鸿等11家企业,遥感&测绘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宏图等企业,通信&信息传输领域有中国卫星、创远信科等12家企业 [2] 导航领域主要上市公司 - 北斗星通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卫星导航核心部件领域全面布局 [3] - 航天智装依托航天领域技术积累为北斗系统提供关键设备支持 [3] - 合众思壮通过持续创新将北斗应用拓展至多个行业 [3] - 华力创通在卫星导航芯片和仿真测试技术上取得突破 [3] 通信和遥感领域上市公司 - 通信领域:通宇通讯专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航天环宇从事星载高端微波通信,中国卫通拥有自主可控卫星资源 [4] - 遥感领域:航天宏图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遥感软件并规划大规模遥感卫星星座 [4] 多领域业务布局企业 - 盟升电子和星图测控在导航与通信领域均有布局 [5] - 国科天成和航天电子在导航与遥感领域展开业务 [5] - 雷科防务、雷电微力、铖昌科技和中国卫星在导航、遥感与通信三个领域均有布局 [5] 上市公司地域分布 - 全国卫星应用上市公司共40家,北京市数量最多达13家,广东和四川各有5家 [6] - 其他省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均不超过2家 [6] 2024年上半年业绩对比 - 导航领域:华力创通卫星导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2.78%毛利率40.57%,北斗星通营收同比下降66.42% [9] - 通信领域:通宇通讯卫星通讯业务营收5.47亿元,航天环宇宇航及通信产品业务毛利率45.04% [10] - 遥感领域:航天宏图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业务营收18.19亿元同比下降25.98% [10] - 多领域布局企业:中国卫星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业务营收9.9亿元占比95.89% [12]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北斗星通构建"智能位置数字底座"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 [14] - 合众思壮推进全球化战略优化业务结构 [14] - 中国卫通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引领卫星通信产业 [14] - 航天宏图拓展多领域卫星应用服务 [14] - 中国卫星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