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发射
icon
搜索文档
从首发到高密度常态化发射,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瞄准新目标
海南日报· 2025-11-05 09:43
这场调试直接关系到液氧甲烷火箭能否安全起飞。操作间里,工作人员全程紧盯屏幕,监控、调控过冷 器状态。液态甲烷温度已低至-161.5℃,仍需进一步降温。"甲烷凝点为-182.5℃,流速稍慢就可能凝固堵 管。"文昌航天发射保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艳注视着数据变化。 从首发到高密度常态化发射,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瞄准新目标—— 加速打造商业航天"母港" 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的三平火箭厂房内,一枚运载火箭驶出厂房。通讯员 刘建秋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程楠 "真空度不够,阀门结冰了!" "阀门气动位置还要重调!" 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以下简称发射场)甲烷库区,液氢甲烷组组长熊安华带着组员,正沿着500多 米长的加注管路仔细巡检。他们边走边用手触摸管壁,仔细查看是否结霜、结冰或渗水。一趟巡检要花半小 时,没人敢马虎。这是10月29日下午,甲烷加注系统调试现场的真实一幕。 (海南日报文城11月4日电) 下午5时,佳讯传来——甲烷加注系统全流程调试圆满完成,所有参数达标,设备运行平稳。这意味着 发射场具备了液氧甲烷火箭合练及发射条件。这座商业航天"母港"向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迈出了关键一步。 海 ...
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长江商报· 2025-10-31 08:02
长江商报消息 发射塔架拔地而起、耸入天幕。在海南文昌,一座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到建成并成功 实现首发,用时仅878天。 在荒芜之地上短时间建造一项国家级航天重大基础设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没有先 例可循的情况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打响人才团队、技术创新、效率质量突围战,建成我 国首个商业航天"母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开启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这不但填补了我国商业航 天的空白,也成为全球低纬度发射场建设的标志性案例。 一边抢工期,一边建队伍 滨海天地间,齐整的沥青路纵横交错,两座发射塔架如"双子星"矗立在蓝天下,银白色的加注管道密集 排列……当清风拂过,航天人操作机器的响动,与海浪拍岸声、椰叶沙沙声,一起交织在发射场里。 时间回溯到2022年。彼时,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旺盛的发射需求,我国急需建设"专门对口"的 商业航天发射场。而文昌具有低纬度、可海运、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等天然地理优势。 "两年完成项目建设",这是2022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获批建设时接到的"硬指标",这意味着"刚起步 就是冲刺"。 被任命为海南商发董事长的杨天梁,初到工地颇感不知所措:面对一条土路、一处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丨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 2025-10-30 20:11
新华社海口10月30日电 题: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发射塔架拔地而起、耸入天幕。在海南文昌,一座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到建成并成功实现首发,用时 仅878天。 在荒芜之地上短时间建造一项国家级航天重大基础设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没有先 例可循的情况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打响人才团队、技术创新、效率质量突围战,建成我 国首个商业航天"母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开启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这不但填补了我国商业航 天的空白,也成为全球低纬度发射场建设的标志性案例。 时间回溯到2022年。彼时,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旺盛的发射需求,我国急需建设"专门对口"的 商业航天发射场。而文昌具有低纬度、可海运、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等天然地理优势。 "两年完成项目建设",这是2022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获批建设时接到的"硬指标",这意味着"刚起步 就是冲刺"。 被任命为海南商发董事长的杨天梁,初到工地颇感不知所措:面对一条土路、一处围挡、一台打桩机的 现场,项目怎么建、人从哪里来? "一边抢工期,一边建队伍,可从来没干过这事啊!"杨天梁回忆,那时最先需要解决的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 2025-10-30 17:37
新华社海口10月30日电 题: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发射塔架拔地而起、耸入天幕。在海南文昌,一座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到建成并成功实现首发,用时 仅878天。 在荒芜之地上短时间建造一项国家级航天重大基础设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没有先 例可循的情况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打响人才团队、技术创新、效率质量突围战,建成我 国首个商业航天"母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开启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这不但填补了我国商业航 天的空白,也成为全球低纬度发射场建设的标志性案例。 一边抢工期,一边建队伍 滨海天地间,齐整的沥青路纵横交错,两座发射塔架如"双子星"矗立在蓝天下,银白色的加注管道密集 排列……当清风拂过,航天人操作机器的响动,与海浪拍岸声、椰叶沙沙声,一起交织在发射场里。 时间回溯到2022年。彼时,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旺盛的发射需求,我国急需建设"专门对口"的 商业航天发射场。而文昌具有低纬度、可海运、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等天然地理优势。 "两年完成项目建设",这是2022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获批建设时接到的"硬指标",这意味着"刚起步 就是冲刺 ...
卫星视角带你看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大变身
环球网资讯· 2025-09-30 19: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卫星视角看海南,每一个像素中都是变化!2021年,位于文昌市东郊镇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所在地还 只是一片椰林大海。2025年,在椰林大海掩映下,这里已经成为我国首个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双发射 工位的商业航天发射场。 0:00 (总台记者 王文昌 杨涛 李超越)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扩容提速,打造国际一流发射枢纽
搜狐财经· 2025-09-25 00:39
中国日报9月24日文昌电(记者 王卓琼 陈博文 马萌萌)9月23日,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中宣布,将推动发 射工位从现有2个扩展至4个,同步加快火箭回收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产能升级与成本优化,打造面向全球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枢纽。这一举措标志着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迈入高密度运营的新阶段。 作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核心基础设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完成从建设到运营的关键跨越。项目一期位于文昌市东郊镇航天大道两侧,占地2500亩,涵盖 技术区与发射区两大核心区域。自2022年7月6日动工以来,仅用两年多时间便实现竣工投产,于2024年11月30日、2025年3月12日相继完成双工位首发任 务,并在2025年7月30日至8月4日创下"五天两发"的连续发射纪录,正式开启高密度常态化发射模式。 国际化布局与产业协同已初见成效。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凤宇透露,航天城正与国家深空实验室合作打造国际载荷快速集成、深空工程技术研究 等四大中心。在科研协同方面,航天城已支撑载人航天工程及空间站相关工作,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未来,发射场将进一步拓展国 际合作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建设有序推进
新华社· 2025-09-06 16:23
项目概况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1] - 二期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1] - 占地面积共1100余亩[1] 建设内容 - 主要建设三号、四号发射工位[1] - 建设加注库区、火箭厂房、卫星厂房、测控站等设施[1] - 目前正在进行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导流槽开挖[1] - 正在进行加注库区土建配套项目等施工[1] 建设进度 - 二期项目于2025年1月正式开工[1] - 各项建设有序推进[1] 项目意义 - 建成后将提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能力[1] - 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1]
海南商发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 保障“建设+发射”同步走
海南日报· 2025-08-07 09:31
发射能力突破 - 5天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 验证高密度火箭发射能力[1] - 双工位匹配不同推进剂火箭 通过流程化操作保障快速状态切换[2] - 采用导流锥替代传统导流槽 发射后恢复时间压缩至按小时计算[2] 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 - 加注供气系统采用"单库区双工位"架构 实现2-3天内完成加注模式切换[2] - 系统兼容20型商业火箭需求 达到资源集约和成本优化目标[2] - 二期项目用地1100余亩 将新增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1] 运营管理模式 -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商业航天新机制 实现建设与发射同步进行[3] - 保障队伍实施岗位流动机制 在关键阶段采用混编模式确保高效运作[3] - 建设团队与发射团队分线作战但共享标准 同步保障工期进度与发射效率[3]
文昌航天发射保障有限公司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护航高密度发射任务
海南日报· 2025-07-18 09:37
公司人才队伍建设 - 文昌航天发射保障有限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0岁,218名员工中大多数为"90后"和"00后"[3] - 公司采取"以老带新"培养方式,通过实地指导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加速年轻成员成长[4] - 2024年通过集中授课、实地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实现定岗人员上岗考核合格率100%[4] 发射场技术准备 - 一号发射工位建成后已进行几十次喷水试验,实现发射与喷水"毫秒级"协同[2] - 2024年下半年开始火箭合练作业,累计完成测试调试166项,形成指挥协同程序16份[6] - 各系统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计划35份,召开各类专题会议50余次[6] 发射任务表现 - 2025年3月12日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圆满成功,验证双工位发射能力[6] - 年轻团队在两次火箭首飞任务中实现零误指挥、零误操作、零误动作[6] - 公司提前规划周密部署,实现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6] 管理制度建设 - 发射场建设初期即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体系[5] - 对新员工进行日常队列训练,培养铁军斗志和团队协作精神[5] - 在双工位首发总动员誓师大会上指挥员集体宣誓确保任务质量[4]
商业火箭发射需求旺盛 业界期盼改革再深化审批更简化
证券时报· 2025-04-25 04:03
政策支持与市场准入环境 - 国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推动海南等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成果[1] -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明确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2] - 2021年4月特别措施意见提出优化海南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并打造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2] - 政策设计初衷是让市场准入事项更公开透明,使商业经营主体有门可入[2]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展现状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2] - 发射场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投建,于2022年7月开工[2] - 2024年11月30日成功实现首次发射,截至发稿已成功实现两次火箭发射[2] - 政策出台前,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是影响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2] 产业生态与配套发展 - 海南省文昌市推动配套项目落地进度快,采用以场带产总体思路[3] - 通过商业航天发射场带动形成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协同的产业生态[3] - 九丰能源文昌工厂生产的火箭发射燃料就近保障了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3] - 企业技术路线演进朝着提高运营效率和回归商业本质方向迈进[3][4] 未来挑战与优化方向 - 未来两三年内商业火箭发射需求将迎来井喷式增长,每年上百次发射都有可能[5] - 目前整个发射审批流程相对较长,需要优化简化审批流程的解决方案[5] - 发射场未来可能承接国际企业发射需求,需优化跨国发射审批和流程[5] - 国内仅少数商业火箭企业可承接国际订单,企业资质申请需求旺盛[5] - 商业发射场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度管理成本高,需推动制度协同改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