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贸业
icon
搜索文档
精准施策有后手多措并举稳外贸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4:16
外贸政策支持 - 前7个月外贸同比增速较上半年加快 需政策发力稳住基本盘 [1] - 稳外贸政策将从加大融资支持 优化出口退税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精准施策 [1] - 政策长短相济 助力稳定预期并推进外贸产业转型升级 [1] 金融支持措施 - 外部市场不确定性仍多 外贸企业承压前行 需加大受冲击较大企业的融资支持 [1] - 5月八部门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提出加强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1] - 鼓励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 满足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需求 [1] - 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如中国银行发布《金融支持跨境贸易便利化综合服务方案》 提供定制化服务 [1] -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优化汇率避险服务 推动低成本资金直达小微外贸企业 [2] - 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推出新型金融工具定向支持外贸企业 银行可"一企一策"制定特色服务方案 [2] 出口退税优化 - 优化出口退税是稳外贸重要工具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优化外贸结构 [2] - 2021-2024年全国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 今年上半年增速提升至7.1% [2] - 全国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6个工作日内 一、二类企业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3] - 专家建议进一步缩短退税时间 试点"即出即退"新模式 加强部门数据共享以缩短周期 [3] 自贸试验区建设 - 稳外贸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重点包括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3] - 7月国务院发布通知 列出77条需复制推广的试点措施 涵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领域 [3] - 自贸试验区开放政策有望加码 需结合资源禀赋扩大高水平开放 [4] - 建议压缩限制性措施 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4]
强化融资支持 让更多外贸企业“轻装上阵”
经济日报· 2025-08-06 10:06
金融支持外贸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强化融资支持及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要求金融系统加大对外贸企业帮扶力度[1] - 金融管理部门深化供给侧改革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开发差异化产品以适配不同企业需求[1] - 银行业保险业系列护航政策即将出台 重点支持外贸企业稳定经营与市场拓展[1] 银行业具体措施 - 银行需加大信贷投放 尤其对高外贸依存度、有竞争力但暂遇困难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1] - 落实应贷尽贷应续尽续政策 对受关税影响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2] - 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支持跨境电商及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2] - 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 该举措已于2024年12月在上海试点启动[3] 保险业支持举措 - 围绕外贸全场景提供多方位保险保障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1]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2] - 实施快赔预赔机制稳定企业信心 发展专属保险产品支持重点领域[2] - 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 强化出口转内销企业的融资保障[2] 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 金融机构需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 帮助企业纠正投机心态[3] - 超过120家各类银行可提供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业务 覆盖全国及主要跨境结算币种[3] - 要求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汇率避险服务 满足企业进出口贸易及外币债务等需求[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 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3] - 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及境外上市管理政策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3] - 推动形成稳定且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支持企业跨境结算与融资[3] 金融服务升级方向 - 企业需求从单一融资转向一体化解决方案 需针对不同市场特性量体裁衣[4] - 金融系统需落实落细政策 确保措施转化为企业实际红利[4] - 通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金融活水[4]
管涛:从本轮金融增量政策的市场反应说起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6 18:27
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5月7日出台的金融增量政策("5·07"政策)范围广、措施多、落地快,包括下调政策性利率0.1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4] - 与2023年"9·24"政策相比,A股反应更克制:5月7日-8日上证综指每日涨幅不足1%,累计涨幅仅2%,而"9·24"政策后上证综指六连涨累计涨幅达27%[4] - 债券市场呈现"买消息、卖兑现"特征:10年期中债收益率从年初1.6%反弹至5月9日的1.6351%,高于政策公布前水平[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 - 中美金融市场结构差异显著:美国直接融资占比80%,中国间接融资占比70%-80%,导致低利率政策传导效率不同[10] - 美国通过债券市场传导低利率政策,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降至0附近,刺激股市财富效应;中国长债收益率下行(如2023年12月10年期中债收益率降35基点)但未能有效提振股市风险偏好[10] - 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承压,综合负债成本1.8%与10年期中债收益率1.6%倒挂,加剧资产荒和债券市场波动[12] 财政政策与外贸支持 - 2024年广义赤字率8.4%(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2.52万亿元[13] - 针对关税冲击推出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政策:包括"一企一策"纾困、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能力提升+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14] - 4月中国对非美市场出口强劲增长(东盟+20.8%、拉美+17.3%、非洲+25.3%),抵消对美出口下降21%的影响,整体出口同比增长8.1%[16] 政策空间与后续方向 - 央行强调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0.5个百分点降准超常规但0.1个百分点降息属常规操作[9] - 财政政策储备工具包括: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扩围"两新"政策、加码"两重"建设、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15] - 建议加强行业企业调研,必要时可研究进一步扩张赤字率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6]
宏观策略周报: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出台,政策加码提振市场信心-20250509
源达信息· 2025-05-09 16:31
资讯要闻 - “一行一局一会”发声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含央行十项、金监总局八项、证监会多项措施[8][9][10][11][12]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 - 4.50%不变,通胀略高,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13] - 2025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同比增长约4.5%,入境游订单激增130%,“五一”档电影总票房近7亿元[18] - 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19] 周观点 - 5月7日国新办金融政策涵盖多领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A股有望上行[25]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主要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涨幅3.3%居前,科创50、科创100指数下跌[30] - 申万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通信等涨幅居前,房地产、高送转等跌幅居前[33][35]
【西街观察】一揽子金融政策也是一揽子市场信心
北京商报· 2025-05-07 23:21
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协同推出涵盖货币政策、监管改革、资本市场支持的一揽子政策 旨在通过稳楼市、稳股市、促消费、稳外贸和强科技五方面提振市场信心 [1] - 政策背景为美国高额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国内经济面临压力 [1] - 预计后续还将推出财政发力、扩内需、稳外贸等增量政策 [4] 房地产市场稳定措施 - 需求端政策包括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预期下行 减轻居民房贷负担 [1] - 供给端加快完善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 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缓释风险 [1] 股市稳定机制 -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在市场波动时适时出手形成托底效应 [2] - 2024年"924新政"后上证指数从2700点攀升至3400点 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同比增长4% [2] - 医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配置重点 5月7日三大股指集体大幅高开并收涨 [2] 消费促进政策 - 设立5000亿元服务与养老再贷款专项额度 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 激活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养老等服务业需求 [2] - 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归零 降低负债成本 直接刺激汽车消费与设备更新投资 [2] 外贸支持措施 - 将外贸企业全部纳入融资协调机制 对受冲击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续贷支持 [3] - 政策从融资纾困、出口保险加码、内外贸一体化三个方面应对外贸挑战 [3] 科技创新支持 - 债券市场设立"科技板"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创债券 [3] - 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形成"投早投小"的市场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