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近期回调后,“AI卖铲股”的估值如何了?
美股IPO· 2025-11-17 11:38
文章核心观点 - AI基础设施相关工业股今年迄今回报率高达41%,远超大盘及科技龙头表现,近期回调未改变其强劲基本面支撑的优异表现 [1][3][4] 股价表现与市场回调 - 包含约60家全球AI相关工业股的投资组合今年迄今按市值加权计算的回报率高达41%,几乎是“科技七巨头+博通”等科技龙头表现的两倍 [1][4] - 该投资组合在前一个交易日遭遇普遍回调,平均跌幅约5%,部分个股跌幅达到10-20% [4] - 此轮上涨背后是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质性改善,包括现金流投资回报(CFROI)的飙升和资产增长的加速 [4] 基本面与需求驱动 - AI热潮是驱动工业板块表现的主导性长期主题,大型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是最直接动力源 [6] -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660-720亿美元上调至700-720亿美元,并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增长将“明显大于2025年” [7] - Alphabet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850亿美元上调至910-930亿美元,并预计2026年有“显著增长” [8] - 微软表示其2026财年资本支出增速将高于2025财年,三家公司仅一个季度的自由现金流总和就达608亿美元 [8] - 需求广度扩大,除数据中心硬件外,AI的巨大电力需求正成为新增长点,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翻倍 [8] - 该工业股组合的CFROI从21世纪初的中高个位数水平飙升至近期的10%以上,经济利润在过去四年以超过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8][12] - 超过一半的公司在CFROI年度改善方面排名前列,绝大多数公司在衡量未来现金流增长潜力的“增长因子”上排名靠前 [12] 估值扩张与市场预期 - 该投资组合的经济市盈率(Economic P/E)已从一年前的约25倍扩张至目前的近35倍,使其相较于更广泛的市场享有显著溢价,但仍低于头部科技巨头的估值 [1][5][13] - 市场目前为这约60家工业股定价的长期(未来4至10年)年均复合销售额增长率(sales CAGR)平均为6% [16] - 作为对比,市场为“科技七巨头+AVGO”组合定价的平均长期销售增长率为9%,表明市场对AI基础设施工业企业的长期增长预期更为保守 [16] 个股市场预期分化 - Bloom Energy(BE)股价今年以来飙升超过400%,市场为其定价的长期年均销售额增长率高达约14%,是组合中的显著高位者,反映高预期与高风险 [17] - First Solar(FSLR)市场定价的长期年均销售额增长率接近于零(低于1%),反映市场对其历史业绩不稳定及未来利润率波动的担忧,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机会 [17] - Schneider Electric(SCHN)市场定价的长期年均销售额增长率约为5%,处于组合“中游水平”,相对其稳健行业地位和战略合作显得较为中性 [18]
【风口研报】AIDC液冷设备+柴油机/压缩机,这家公司卡位热交换与回路隔离核心构件、绑定台资OEM厂商资源,液冷换热模块快速出货
财联社· 2025-10-29 22:15
AI数据中心液冷行业 - 公司卡位热交换与回路隔离核心构件并深度绑定台资OEM厂商资源 [1] - 公司液冷换热模块出货正快速增长 [1] 贵金属行业 -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超预期 [1] - 公司有投产金矿2026年有望满产 [1] - 公司受益于贵金属牛市行情 [1]
科士达(002518) - 2025年10月27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8 16:16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41.71%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8.36%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6.09亿元,同比增长23.93%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24.93%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2]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板块增长来自互联网及通信等行业客户 [3] - 国内市场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京东、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知名客户合作 [3] - 海外市场持续合作电力设备大客户,开拓核心代理商、运营商及EPC总包方 [3] - 产品品类包括UPS电源、高压直流电源、温控设备、铅酸/锂电池、微模块、电力模块、动环监控等 [3] - 温控方面具备液冷CDU及系统、氟泵自然冷等多元解决方案 [3] - 正在开发新款HVDC、SST等多款AIDC相关产品 [3] 新能源储能业务 - 新能源储能业务是公司业绩的弹性点,发展重回高增态势 [4] - 欧洲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户储大客户订单持续交付 [4] - 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提速 [4] - 储能业务是公司今年增速最高的业务板块 [4] - 中长期依然看好全球储能市场发展,该板块是近几年重点开拓方向 [4]
“AI液冷龙头”Vertiv财报全面超预期,摩根大通:尽管涨幅巨大,但数据中心需求已从“光速”向“荒谬”加速,估值仍然合理
硬AI· 2025-10-24 20:40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26.7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高于公司指引上限 [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4美元,远超市场普遍预期的0.94至1.00美元区间 [4] - 第三季度订单同比增长约60%,订单出货比升至1.4倍 [2][4] - 积压订单总额达到创纪录的95亿美元 [2][4] 市场预期与估值 - 摩根大通将公司目标价从206美元上调至230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2][4] - 基于庞大的积压订单和项目储备,2027年每股收益可能达到9美元,比当前市场共识高出30-50% [2][7] - 在乐观情景下,2027年市盈率可能降至20倍,估值更具吸引力 [9] - 尽管估值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但考虑到行业领先的增长前景,其估值仍然是"最便宜的"之一 [8][9] 行业需求趋势 - 由AI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正从"光速"向"荒谬"级别加速 [2][4] - 作为数据中心电源与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供应商,公司正凭借AI的东风驶入增长快车道 [4]
科士达20251011
2025-10-13 09:00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述 * 公司业务体系聚焦数据中心和新能源两大领域 新能源业务涵盖充电桩 光伏逆变器 储能设备集成及户用储能 大型储能业务 公司致力于提供数据中心全站化整体解决方案[2] * 公司早期以UPS产品线为主 逐步扩展至光伏逆变器 充电桩及储能相关业务 发展历程与大部分电力电子企业类似 从单一产品扩展到多产品系列和多领域布局[3] 财务业绩与预期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约1.44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超出市场预期 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业务板块 包括国内光伏抢装和海外储能放量[4][14]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净利润约1.5亿元 同环比均呈增长态势 将超过第二季度水平 主要受数据中心和储能业务拉动[2][7][26] * 光伏业务因531抢装 下半年增速放慢 但全年仍可实现正增长[2][7] * 基于主业盈利及AIDC板块贡献计算市值目标 预计2026年主业盈利约7亿元 以20倍估值对应市值140亿元 2027年AIDC板块利润贡献约6亿元 以30倍估值对应市值180亿元 总体市值目标约320亿元 较当前有30%以上空间[9][15][26] 业务营收结构 *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 公司主要营收来自数据中心(占比60%)和光传输(占比37%) 数据中心内UPS占比最高 为80% 其他包括配套铅酸电池及精密空调 每年贡献1~2亿元营收[10][18] * 光传输业务分为光伏逆变器(21%) 储能(12%)及充电桩(4%) 还有一些配套产品收入 占总收入3%左右[10] * 储能业务地区收入占比为 欧洲占40% 东南亚占40% 非洲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占剩余部分[21] 数据中心业务布局与优势 * 公司在数据中心备电电源方案方面布局UPS HVDC和SST三种产品 目前主流方案是UPS[2][13] * UPS国内单机头价格约为0.4~0.5元每瓦 加上电池后约为0.6~0.8元每瓦 海外价格翻倍至约1.2元每瓦[13] * HVDC目前国内常用240伏和336伏解决方案 单价约为0.56元每瓦 未来可能采用800伏解决方案 总成本降低30%左右 单价在0.8到1.2元每瓦之间 海外翻倍至约2元每瓦[13] * SST固态变压器被视为终极解决方案 效率提高至98% 占地面积减少3倍左右 示范项目单位价值量7~8元每瓦 大规模化后降至5~6元每瓦[2][13]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早期以UPS和空冷为主 2025年开始逐步完善液冷产品布局 包括液冷板 CDU及液冷集成解决方案 还在预研HVDC SST相关业务[5] * 公司倾向于提供全站化整体解决方案 以减少客户问题解决时的复杂性 是未来在数据中心市场可能爆发的重要原因[2][5] 储能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储能领域具备三大优势 拥有SolarEdge核心客户对整体出货量有强支撑 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保障电芯供应优势 长期光伏逆变器经验带来的并网技术优势使其储能PCS更具竞争力[2][6] * 公司与SORA合作进行电池包ODM 2022年发货规模11亿元 2023年实际发货12亿元 高价电芯库存4万颗已于2025年8月初全部提完 对应收入超过3亿元 未来随着高价库存清理完毕 储能毛利率可能上升[4][23] * 2025年7至8月与大客户新签订单约1至2亿元 预计全年新签订单4亿元左右 2026年新签订单可能达到10亿元左右 户储板块将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因素[4][8][23] * 今年上半年工商储出货规模约5,000多万元 与去年全年相同 因此今年至少有翻倍以上增长预期 欧洲工商储增速较快[24] 市场空间与增长驱动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全球AIDC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0GW 20GW和30GW 对应HVDC市场空间分别为120亿元 290亿元及490亿元左右 对应CDU市场空间分别为50亿元 125亿元及225亿元左右[15] * 假设到2027年公司全球市占率HVDC占比4% CDU占比2% 净利润率25% 对应利润贡献总计约6亿元[15] * 公司股价主要驱动因素是储能和AIGC两大板块 近期上涨与为NV做代工 推出液冷产品 Q2业绩预期较好以及储能行情拉动有关[11][12] * 未来市值空间受益于AIDC业务和附属业务双轮驱动 以及出海扩展和渗透率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量[4][26] 客户合作与渠道策略 * 在国内市场 公司为阿里巴巴提供UPS巴拿马电源 工业规模几千万元 预计二季度进入转名单后进行小项目试验 投标规模预计几千万元 为腾讯提供转换器但进展较慢[19] * 在北美市场 公司与英伟达达成合作 UPS代工订单已超过1亿元[20] * 公司海外出口以ODM为主 通过与本地制造商和经销商合作提高市场份额 也有少量附属自由品牌出口 以经销模式为主[4][25] 行业动态与风险 * 根据SPE数据预测 2025年欧洲储能装机规模预计达到29.7 GW 同比增速约35% 但户储装机规模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大约下降10%[22] * 2025年9月德国储能装机规模306兆瓦时 同比下降30% 其中户储装机规模260兆瓦时 同比下降34% 但欧洲库存去库节奏较快 公司9月排产达到0.5至0.6 GWh[22]
【风口研报】数据中心液冷阀门数量呈现超线性增长,这家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印尼、北美数据中心,叠加海外产能释放,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速
财联社· 2025-09-24 20:55
数据中心液冷行业 - 数据中心液冷阀门数量呈现超线性增长 [1] - 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印尼、北美数据中心 [1] - 叠加海外产能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速 [1] 载板市场 - 载板市场受益CPO节点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 [1] - 公司布局载板市场多年并已做好充分量产准备 [1] - 公司后续有望快速放量 [1]
3 Dividend Stocks Raising Payouts in 2025 — With More to Come
MarketBeat· 2025-09-16 19:06
股息增加与预期 - 威瑞森通信宣布每股股息增至69美分 较前次支付增加约1.8% [3] - 强生控制国际宣布每股股息40美分 较前次支付增加8.1% [8] - 博通预计在2025年12月宣布股息增加 可能增幅达13%至每股67美分 [10][11] 股息收益率与支付情况 - 威瑞森通信指示股息收益率达6.3% 在标普500指数中排名前10 [3] - 强生控制国际指示股息收益率为1.5% 略高于标普500指数约1.1%的收益率 [8] - 博通当前股息收益率为0.65% 若增加后可能升至近0.75% [10][11] 公司财务表现 - 威瑞森通信2025年总回报率约15.5% 超过标普500的12.8%但低于AT&T的34.2% [1] - 强生控制国际2025年总回报率超37% 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占比超10% [6][7] - 博通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达近250亿美元创纪录 [10] 业务运营情况 - 威瑞森通信零售后付费电话业务2025年流失超40万用户 但宽带业务增加超60万客户 [4] - 强生控制国际向数据中心销售热管理系统 包括为整个数据中心降温的冷却器 [7] - 博通自2021年以来从未超过四个季度不增加股息 [9] 行业比较 - 威瑞森通信股息收益率在标普500通信股中最高 [3] - 博通预期股息收益率将超过所有"七巨头"股票的当前收益率 [11] - 强生控制国际股息增加记录为4年 博通为15年 威瑞森通信为20年 [1][5][9]
科士达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14.35%,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16.4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51.58% [1] - 毛利率28.99%,同比下降7.98个百分点,净利率11.88%,同比上升4.49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7.58%,同比下降5.54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长15.79%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3元,同比大幅增长475.65%,货币资金4.23亿元,同比增长53.79% [1] - 应收账款14.52亿元,同比下降4.59%,有息负债1.21亿元,同比下降21.41% [1] 运营指标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368.46% [1][2]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为49.22% [2] - 公司去年ROIC为7.26%,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2.3% [1] - 公司去年净利率为9.49%,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1] 机构关注与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5.59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96元 [2] - 浙商智选经济动能混合A基金新进持有40.09万股,华安碳中和混合A基金持有39.55万股不变 [3] - 浙商智选经济动能混合A基金规模0.34亿元,最新净值0.7925,近一年上涨45.08% [4] 业务展望 - 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AI技术发展,一季度增速同比提升,二季度持续向好 [5] - 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基建、设备采购等环节,业绩贡献按项目进程逐步体现 [5] - 公司对全年保持乐观预期,未来三五年数据中心行业将受益于AI发展 [5]
液冷: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数据中心液冷技术[1] - 涉及公司: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川环股份、科创新源、舒伟德[14]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与结构 - 国内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主体多元:互联网和云厂商占30%、三大运营商占23%、地方政府和国资平台占13%、第三方IDC厂商不到10%、其余30%来自AI企业及跨界企业等[1][4] - 2024-2027年国内新增数据中心功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7%[1][4] - 海外四大云厂商(Meta、微软、谷歌等)数据中心建设加速:Meta上调资本开支指引下限、微软预计Q3资本开支达300亿(环比Q1-Q2的240亿提升)、谷歌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5] 液冷技术市场现状与预测 - 2024年国内液冷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约16亿元(含冷塔、换热器、CDU等设备),2027年预计超130亿元(10倍增长)[1][2][7] - 2027年国内新增数据中心功率预计达14GW,其中AI智算中心占10GW;液冷在智算中心渗透率保守估35%,整体数据中心新建项目渗透率约25%[2] - 全球液冷渗透率:2024年约15%(市场规模110亿元),2027年预计达80%渗透率(市场规模500-600亿元)[11][12] - 驱动因素:互联网资本开支增加、国产芯片批量应用[1][7] 技术趋势与架构 - 800伏或正负400伏HVDC架构为行业确定性趋势,获设备厂商、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认可[6] - 海外高性能GPU推动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如微软后续项目几乎全部采用液冷)[11] 国内外市场差异 - 国内:短期受芯片供应限制表现不佳,但国产芯片应用后资本开支预计Q3回升[4][5] - 海外: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功率约120GW(同比+20GW),2028年预计达200GW(翻倍增长);AI数据中心新增功率占比2024年50%,未来或超85%[8][9] - 国内互联网厂商算力投入强度低于海外,AI应用落后海外0.5版本(图像/视频处理),但需求将随产品发展增长[10] 供应链与厂商机会 - 海外需求爆发为国内电源/液冷厂商(如英维克)提供进入供应链机会,毛利率和价值量增长潜力显著[13] - 推荐标的:英维克(海外认证领先)、申菱环境(华为链)、同飞股份(CDU低估值)、川环股份(管路)、科创新源(冷板)、舒伟德(泵)[14]
科华数据股价下跌3.06% 盘中曾现快速反弹
金融界· 2025-08-15 03:1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15时,科华数据股价报46.2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6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47.99元,最高触及48.82元,最低下探至46.09元 [1] - 8月14日早盘9点35分,股价在5分钟内快速反弹超过2%,当时报价48.33元 [1] 交易数据 - 当日成交量为529684手,成交金额达24.9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142.0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23035.90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涵盖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微模块数据中心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