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基建集团(1038.HK):多个资产有望迎来回报率上调窗口期 或释放业绩弹性
格隆汇· 2025-08-17 03:43
公司业绩概览 - 1H25实现营收22.09亿港元(同比-10.9%),归母净利43.48亿港元(同比+0.9%)[1] - 分派中期股息18.39亿港元,占归母净利的42.3%,对应DPS 0.73港元(1H24为0.72港元)[1] 地区业务表现 - **英国业务**:1H25贡献溢利22.23亿港元(同比+19.2%),受益于英镑汇率走强及可再生能源组合收购,但2H25可能因RIIO-2超支费用回收周期调整而承压[2] - **电能实业**:1H25贡献溢利10.95亿港元(同比+1.2%)[2] - **澳洲业务**:1H25贡献溢利7.93亿港元(同比-8.2%),主因合约到期及电价下滑,但SAPN新规管期准许回报率提升1.37pct至6.12%,资本开支同比+41%至23亿澳元,2H25有望改善[2] - **加拿大业务**:1H25贡献溢利2.75亿港元(同比-8.6%),因燃气电厂发电量及电价下滑[2] 受规管资产回报率调整 - **英国资产**:Northumbrian Water(NW)新规管期准许回报率提升0.83pct至4.03%,Northern Gas Networks(NGN)和Wales & West Utilities(WWU)2026年进入RIIO-GD3,草案准许回报率提升1.37pct至4.22%[3] - **澳洲资产**:SAPN已进入新规管期,其他资产预计2026年回报率同步提升[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81.2/87.9/92.9亿港元(较前值-2.6/+1.5/+3.5%),2025年EPS/BPS为3.22/48.78港元[3] - 基于历史PB均值0.96x及业务抗风险能力,维持2025年PB 1.32x,目标价64.62港元[3]
电能实业(0006.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派息稳定
格隆汇· 2025-08-17 03:07
电能实业半年报业绩 - 1H25实现营收3.52亿港元(yoy -22.5%),归母净利30.42亿港元(yoy +1.2%),基本符合预期[1] - 分派中期股息16.62亿港元,同比持平,占归母净利的54.6%,对应DPS 0.78港元[1] - 公司业务模式抗风险能力强,多个资产2025/26年将迎来回报率上调窗口期,未来利润或稳中有增[1] 地区业务表现 - 英国业务贡献溢利17.24亿港元(yoy +11.2%),受益于规管资产稳健运营及英镑汇率走强[2] - 港灯业务贡献溢利3.34亿港元(yoy +5.7%),资本开支投入转固增厚固定资产净额[2] - 澳洲业务贡献溢利6.52亿港元(yoy -4.3%),主因合约到期、电价下滑及澳元汇率走弱[2] 规管资产回报率上调预期 - 英国Northumbrian Water新规管期准许回报率提升0.83pct至4.03%,Northern Gas Networks和Wales & West Utilities 2026年准许回报率或提升1.37pct至4.22%[3] - 澳洲SA Power Networks新规管期准许回报率提升1.37pct至6.12%,资本开支同比+41%至23亿澳元[2][3] - 2020/21年低利率时期进入规管期的资产将于2025/26年迎来回报率上调,支撑未来业绩[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7年应占合营公司利润-2.6/+1.8/+4.4%,应占联营公司利润-0.6/-0.4/-1.1%[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61.6/65.7/68.7亿港元(较前值-2.6/+0.2/+1.7%),2025年EPS/BPS为2.89/40.93港元[3] - 给予2025年PB 1.64x(前值1.56x),目标价67.13港元(前值63.91港元)[3]
乐山电力: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21
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 营业总收入162,339.14万元,同比增长1.94% [1] - 营业利润1,290.54万元,同比下降24.71% [1] - 利润总额1,199.49万元,同比下降35.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7万元,同比增长66.3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39元,同比下降19.19% [1] - 总资产456,311.55万元,较期初增长3.70% [1] - 股本57,832.0818万股,较期初增长7.41% [1]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 完成售电量228,74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08% [1] - 完成售气量9,19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10% [1] - 完成售水量3,08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 [1] - 新分时电价政策和天然气购气结构调整合计减少利润约2,700万元 [1] - 电力业务因自发电量增加及网内小水电量增加,购电成本减少,电力毛利同比增加约2,900万元 [1] - 去年同期处置迁改线路资产确认收益340万元,今年无此项收益 [1] - 应收款项账龄增加导致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约330万元 [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原因 - 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 [2] - 去年同期处置迁改线路资产确认非经常性收益340万元,今年无此项收益 [2]
广安爱众: 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22:50
关于工程业务及合同资产 - 2024年工程施工及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略增0.94%,毛利率34.52%,同比减少4.85个百分点[1]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22亿元,同比增长150.8%,主要系工程项目已办理结算尚未达到收款时点所致,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255万元[1] - 业扩工程收入27,226.54万元,毛利率46.21%,老旧小区改造收入19,335.17万元,毛利率23.19%,输配电工程收入16,487.57万元,毛利率15.71%[3] - 收入确认政策:合同金额超过100万元且工期超过6个月的项目采用时段法,其余采用时点法[4]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因政府审计未完成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3] 关于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24亿元,其中1亿元为应收往来款,累计计提减值4617.89万元[10] - 应收甘肃瑞光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涉及收购对价6.17亿元[10] - 其他应收款前五大客户合计7,207.40万元,占年末余额72.39%,坏账余额2,206.54万元[10] - 甘肃瑞光因PPP项目被政府接管及有息债务较多导致亏损[34]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8.13亿元,其中巨能阳光期末余额2.8亿元,计提减值3636.07万元[14] - 巨能阳光2021-2024年实际净利润分别为6,452.86万元、4,028.77万元、3,123.15万元、2,800.00万元,未达业绩承诺[21] - 巨能阳光减值测试采用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公允价值为108,899.59万元[23] - 拉萨金鼎项目正在有序退出,已转让部分水电站股权[18] 关于债权投资 - 债权投资期末余额7305.02万元,包括平安银行不良贷款4501.42万元和分布式光伏项目2803.60万元[26] - 不良贷款投资已收回成本2530.47万元,累计收益954.43万元[28] - 光伏项目已收回投资本金2784.68万元及收益18.92万元[28] 关于子公司爱众资本 - 爱众资本2024年亏损0.57亿元,主要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277.21万元[36] - 主要投资项目包括甘肃瑞光、西藏联合、巨能阳光等,部分项目因宏观环境变化导致收益不及预期[31] - 投资决策程序:2000万元以内由总经理审批,1.5亿元以内由董事会审批[30] 关于主营业务毛利率 - 电力业务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30.23%,毛利率33.63%,增加8.37个百分点[38] - 天然气业务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2.18%,毛利率17.53%,增加7.14个百分点[38] - 电力毛利率增长主要因售电量增加及固定成本摊薄[39][41] - 天然气毛利率增长主要因购气成本下降及售气量增加[43]
5月“消费强投资弱”,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
东方金诚· 2025-06-16 14:52
工业生产 -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6月降至5.2%左右[1][4][6] - 5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从上月的0.9%回落至0.6%,拖累工业生产[4] - 5月汽车、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等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较快增长[5] 消费市场 - 5月社零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预计6月有所放缓[7][9] - 5月家电、通讯器材等补贴政策范围内商品零售额延续两位数高增,汽车零售额与销量增速差大[7][8]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7%,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为2.7% [1][10] - 1 - 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为8.5%,预计1 - 6月降至8.3%左右[10][11] - 1 - 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 10.7%,降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下半年降幅或收窄[11] - 1 - 5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后期有望提速[12] 失业率与政策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3] - 下半年央行有望继续降息,财政和房地产支持政策将出台新措施[3][13][14]
中国经济观测点丨5月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减少 资本市场融资需求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6-13 15:56
新注册经营主体情况 - 5月广东省新注册经营主体最多,共27.02万家,环比减少5.2万家(上月32.22万家)[2] - 新注册主体数量排名前十省份依次为广东、湖北、河南、浙江、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福建和四川[2] - 全国新注册经营主体超六成集中于上述10个省份[3] 省份注册增速 - 湖北省5月新注册主体同比增速8.33%,为全国最快,但较上月26.10%显著下降[5] - 全国仅6个省份同比增速为正,增速TOP10为湖北、湖南、辽宁、北京、陕西、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浙江[5] 行业注册分布 - 零售业新注册主体数量最多,达19.18万家,同比增长17.19%[7] - 注册量较多行业包括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其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速最快(+25.83%)[7] 资本市场融资 - 5月全国投融资事件260起,总规模205.78亿元[9] - 制造业融资规模117.52亿元,占比57.11%;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融资32.17亿元,占比15.63%;信息技术业融资27.63亿元,占比13.43%[9] - 东南沿海省份融资活跃,江苏融资36.93亿元(44起),上海30.42亿元,福建26.81亿元(6起)[11] 融资轮次结构 - 上市定增融资规模49.84亿元,占比24.22%;D+轮融资43.54亿元,占比21.59%;A轮融资29.35亿元,占比14.26%[11]
乐山电力20250526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乐山电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成果** - 2024 年营收 31.96 亿元,2025 年 Q1 利润总额 -187.09 万元,净利润 -120.38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 -271.28 万元,盈利能力面临挑战[2]。 - 2024 年完成发电量 5.3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4%;售电量 46.9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52%,基础业务稳步增长[3]。 - 2024 年售气量 1.72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2.34%;受水量 6,594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7.66%,水务业务增长抵消部分燃气业务下滑[2][11]。 - 2024 年天然气输差率 1.68%,同比上升 0.05 个百分点;自来水综合漏损率 12.6%,同比下降 0.03 个百分点[11]。 - **业务发展举措** - 科学谋定 33,221 发展布局,明确夯基固本、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工作主线,统筹兼顾多方面关系[4]。 - 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包括安全稳基、三网强基等[5]。 - 加大创新要素投入,推进创新成果转换,获批专利 5 项及软件著作 8 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一家[4][6]。 - 把握政策窗口期,实现 2 亿元简易程序再融资顺利获批[6]。 - **各业务进展** - **三网建设**:2024 年新建改造 110 千伏变电站 5 座、输配线路 104 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道 11.7 公里和燃气老旧小区用户 1 万户,完成多处新增给水工程建设[12]。 - **储能业务**:龙泉一区 100MW/200MWh 项目入选四川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2024 年参与用户侧储能代理运营交易容量 48.7 兆瓦时,占全川比重 30.56%,建成 7 个用户侧和台区侧储能示范项目[13]。 - **售电业务**:与 938 户签约,总签约电量 78 亿千瓦时,参与省内绿电交易 260 万千瓦时及国际绿证交易 3 万张,新增充电站 3 座、充电桩 206 个,充电量和服务收入双增长[13]。 - **内部控制**:2024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总资产占合并报表资产总额 90%以上,营业收入占 95%以上,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各项内部控制有效运行[14]。 -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战略引领,深化转型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5]。 - 加大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与日常监管[16]。 - 丰富储能应用场景,拓展售电业务[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乐山电力电、水、气三网运行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首次获得四川省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称号[12]。 - 未来一年将紧盯市场和政策,把握行业趋势,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及安全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新能源新产业新平台融通粘度,推动新型储能见效、虚拟工厂落地,参与人工智能加能源研究,研究新型服务体系建设及市场拓展,健全科技创新配套机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