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代工
icon
搜索文档
三重动能支撑行情延续、国内算力规模高速增长、扩内需政策接力托底
德邦证券· 2025-08-19 15:30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持续上行,成长板块领涨,大盘轮动结构健康[4] - 三重动能支撑行情延续:资金面、指数上行空间、慢牛根基[4] - 按照历史均值计算,未来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最高点位分别为3990点和4390点[4] 资金面分析 - 7月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4%[11] - 近一年权益类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加9469亿元,今年以来增加6223亿元[12] - 北上资金持股市值今年以来增加2052亿元[13] 高端制造与AI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2023-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2%[4] - 2028年智能算力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66.9亿美元[4] - 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28年有望突破552亿美元[53] 消费市场 - 7月社零增速3.70%,较5月高点回落2.70个百分点[34] - 商品零售增速4.00%,环比下滑1.30%[34] - "以旧换新"产品增速回落,家用电器类增速28.70%,环比-3.70个百分点[40] 硬科技与半导体 - 台积电7月营收323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5.8%[62] - 联发科7月营收432亿新台币,同比下滑5.3%,受美国关税影响[65] - 南亚科7月营收5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95.0%,DRAM价格开始回升[72]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83] - 产品创新不及预期[84]
第二个富士康?关掉120亿园区,10万工人失业,央媒早有预警
新浪财经· 2025-08-17 14:25
昌硕撤离与产业转移 - 昌硕科技即将关停上海厂区,小部分产线搬迁至昆山,大部分转移至东南亚地区 [1] - 上海厂区部分产线和厂房已出售给立讯精密 [1] - 鼎盛时期同时运行八条产线,熟练工人每日可完成上千部手机组装,月收入过万 [3] - 订单量断崖式下滑,工人日均工作5小时,月薪从过万降至约3000元 [3] - 富士康斥资70亿在印度建厂,三星已全面关停在华生产基地 [5] 制造业转型与升级 - 苹果已将约15%的产能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地 [5] - 比亚迪在郑州建成年产能百万辆的整车基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9] - 国产C919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全球订单突破千架 [12] - 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动力蓄电池及新能源产品出口总额超3543亿元 [12] 高端制造与技术创新 - 香港科技公司推出纳米技术护发产品,采用制首乌、咖啡因等草本成分 [6][7] - 纳米技术洗护产业链从研发到销售创造大量高端就业岗位 [8] - 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加速推动结构优化 [8] - 过去需8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如今自主研发大型客机打破欧美垄断 [9] 产业升级趋势 - 低端环节外流带来短期波动,但长期需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 [5] - 中国制造业正从"世界工厂"向"高端制造枢纽"转型 [9][12] - 西方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供应链之外,但危机加速产业升级 [10]
服务器业务首超iPhone!富士康Q2利润飙升27%超预期 AI营收看涨逾170%
智通财经· 2025-08-14 16:4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444亿新台币(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88亿新台币 [1] - 第二季度营收1.79万亿新台币(5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实现显著同比增长,其中AI服务器业务收入预计同比激增逾17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4%,优于台湾加权指数5.2%的涨幅 [2] 业务发展 - AI服务器需求旺盛推动云与网络业务(含AI服务器)收入首次超越智能手机等智能消费电子产品 [1] - 作为英伟达最大服务器制造商,正受益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云计算巨头扩建AI基础设施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1] - 调整智能消费电子业务预期,预计该业务(包含iPhone组装)今年将出现下滑而非持平 [2] - 与东元电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数据中心,深化AI产业布局 [2] 产能布局 - 为苹果代工的iPhone大部分仍在中国大陆组装,但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主要产自印度 [2] - 在墨西哥和得克萨斯州建设新厂为英伟达生产AI服务器 [2] - 以3.75亿美元出售俄亥俄州Lordstown汽车工厂(含设备),但仍将继续租用该设施转产云服务相关产品 [2] 汇率影响 - 新台币对美元年均汇率每升值1新台币,将导致公司营收减少约3% [2]
苹果iPhone提前拉货效应 和硕第3季营运恐“旺季不旺”
经济日报· 2025-08-14 07:45
公司业绩表现 - 和硕第2季表现不如预期 [1] - 第3季资讯及通讯产品(以iPhone组装为主)预计季减 [1] - 第3季NB为主的资讯产品出货量预计个位数季减 [1] - 消费性电子产品在新机出货带动下预计季增长 [1] - 通讯业务预计季减 [1] 业务结构分析 - 截至第2季度营收比重:资讯产品13%、消费性电子7%、通讯产品60%、其他业务20% [1] - 通讯业务营收占比过大,若季减将导致第3季整体营收季减 [1] 行业季节性特征 - 历年9月为苹果新机上市时刻,带动代工厂当月营收跳升 [1] - 第3季通常为和硕例年旺季 [1] - 第2季因iPhone新旧机种交接,通常为全年单季低谷 [2] 供应链变动原因 - 苹果上半年为躲避美国关税风险提前大量拉货iPhone [1] - 提前拉货导致下半年对iPhone需求保守看待 [2] - 罕见出现第3季通讯业务看淡,可能导致"旺季不旺" [1][2]
钧崴电子:公司与业内知名代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公司业务与合作 - 公司与业内知名代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1]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GPU显卡、电源等模块 [1] - 具体供货情况需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公告 [1]
富士康美国造车梦碎,27亿甩卖工厂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06 07:08
富士康出售俄亥俄州工厂 - 富士康以3.75亿美元(约27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的旧通用汽车工厂,买方为12天前刚注册的神秘公司Crescent Dune LLC [4][5][6] - 该工厂曾年产60万辆燃油车,富士康2021年以2.3亿美元收购,原计划打造为北美电动汽车制造和研发中心 [9][11] - 出售包括8800万美元的工厂及土地,以及2.87亿美元的机器设备 [18] 富士康电动汽车战略失败 - 合作方Lordstown Motors于2023年6月破产,指控富士康"断绝其资金来源" [14] - 其他合作电动车企IndiEV、Fisker Inc相继破产,Monarch Tractor产量仅几百台电动拖拉机 [14][15] - 工程师指出富士康低估电动车供应链管理和品控难度,未做好造车准备 [15] 战略转向AI与数据中心 - 工厂未来可能生产AI相关产品或AI服务器,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 [7][20][21] - 富士康已为英伟达生产数据中心产品,并与东元电机合作建设数据中心 [22] - 出售标志电动汽车实验终结,战略重心转向云计算、网络及AI服务器等高附加值领域 [23][24] 富士康美国制造困境 - 这是继2017年威斯康星州LCD工厂项目缩水后,富士康在美国的第二次重大战略调整 [24] - 原计划2025年占据全球5%电动车市场份额的目标已难以实现 [24]
隔夜全球要闻【机会与风险】
格隆汇· 2025-07-31 03:04
核心宏观事件与市场影响 - 中美关税展期共识:中国商务部确认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的展期,利好出口依赖型中企如机电、家电、纺织等行业龙头(海尔智家、美的集团)[2] - IMF将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4%上调至4.8%,主因上半年出口超预期及中美实际关税低于预期,外资或增配中国资产如港股、A股核心资产(沪深300ETF)、新能源(宁德时代)、基建(中国建筑)[3] - 泰柬边境冲突再起,泰国军方通报柬埔寨违反停火协议,此前冲突已致超81万人受灾,地缘风险升级或冲击东南亚供应链,利好国防及避险资产(泰国军工股Thai Defense、黄金ETF),利空制造业如电子代工(伟创力泰国工厂)、橡胶产业(海南橡胶)[4] 重点行业与个股机会 - 科技巨头AI人才争夺战:苹果AI团队动荡,多模态AI研究员Bowen Zhang跳槽Meta,为一个月内第四位离职的核心成员,苹果自研AI进程受阻或加大依赖第三方模型(微软、谷歌),Meta技术实力增强或加速AI商业化(广告、元宇宙),关注Meta概念股(歌尔股份)[5] - 折叠屏iPhone预期:摩根大通预测首款折叠屏iPhone将于2026年9月发布(售价$1999),利好供应链如铰链(精研科技)、UTG玻璃(凯盛科技)、OLED面板(京东方A)[5] - 航空业合作与复苏:捷蓝-美联航合作获批,美国交通部批准"Blue Sky"计划允许跨航司里程互通,提升客户黏性,利好低成本航空(捷蓝航空JBLU)、美联航(UAL),或催化全球航空联盟整合,关注中国航企(中国东航)国际合作进展[7] - 医药板块风险警示:诺和诺德暴挫22%,因减肥药Wegovy美国增长疲软并大幅下调2025年销售及利润指引,拖累全球减肥药概念股(礼来LLY、华东医药),利好GLP-1赛道替代品(信达生物双靶点药物)[8] 大宗商品与货币政策 - WTI原油大涨近4%报$69.21/桶,主因贸易紧张缓和及美国施压俄罗斯能源出口,油服及勘探企业(中海油服、杰瑞股份)受益价格反弹,航空燃油成本压力或压制航司利润[9] - 智利央行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4.75%,为拉美货币政策宽松先行信号,利好铜矿企业(江西铜业、紫金矿业)及新兴市场债市[10] 投资策略建议 - 方向机会领域:黄金、国防军工、Meta生态、折叠屏供应链、原油、铜资源股[11] - 个股关注:京东方A(折叠屏面板)、紫金矿业(铜+黄金避险)、歌尔股份(Meta硬件合作)[11] - 规避领域:减肥药板块(政策定价压力)、泰柬边境关联制造业(轮胎橡胶)[11]
突发!富士康母公司暂停交易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06:46
停牌公告 - 鸿海精密因有重大消息待披露,自7月30日起暂停普通股及权证交易[2] - 东元电机同样因重大消息待公布,自7月30日起暂停交易[5][6] - 两家公司均未透露具体细节,市场猜测可能涉及重要合作或并购计划[6] 公司背景 东元电机 - 成立于1956年,全球工业马达供货率位居世界第三[7] - 拥有近百家海外关系企业,全球员工超万人[7] - 产品覆盖220V至14500V电机、变频器、伺服系统等,获12国认证及ISO双体系认证[7] - 在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设有生产基地[7] - 投资领域横跨半导体、光电、通讯、餐饮等多个行业[7] - 截至7月29日收盘,总市值约992亿元新台币[8] 鸿海精密 - 成立于1974年,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母公司[10] - 全球最大3C代工集团,业务覆盖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10] - 在中国台湾、香港、伦敦等交易所挂牌,是中国台湾最大企业[10] - 截至7月29日收盘,总市值约2.38万亿新台币[10]
29省份半年报出炉,“中部第一省”或将易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0:31
全国各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概况 - 全国29个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5 3%的平均线,7个省份低于全国水平 [1] - 西藏以7 2%的增速领跑全国,甘肃(6 3%)和湖北(6 2%)分列二三位 [5][13] - 山西增速3 8%排名垫底,广东4 2%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且未达全年目标 [8][21] 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 湖北GDP总量29642 61亿元,与河南差距从去年同期的4000亿元缩至2000亿元,挑战中部第一省地位 [1][13] - 四川上半年GDP反超河南200多亿元,全年排名存悬念 [8] - 辽宁与云南位次互换,但两省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 [8] 重点省份经济表现 西藏 - GDP增速7 2%居首,但基数较低(1382亿元) [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8% [5]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 2万亿元)将推动后续增长 [5] 甘肃 - GDP增速6 3%全国第二,工业增加值增长10 2% [5] - 黄金(49 9%)、铅(89 2%)、精炼铜(23 9%)等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5] 湖北 - GDP增速6 2%创三年新高,增量达2300亿元(河南仅452亿元) [13]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 4%,电子元件、锂电池产业突出 [17] - 汽车产业回升,5-6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8] - 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28 4%),与河南差距缩至100亿元 [17] 广东 - GDP增速4 2%排名倒数第三,连续两年低于全国水平 [21][2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 3%,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 7% [22] - 出口增速仅1 1%,显著低于江苏(9 4%)、浙江(9 1%) [25]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西藏(24 8%)、内蒙古(14 8%)、北京(13%)增速领先 [24] - 湖北(5 6%)高于全国3 7个百分点,广东(-9 7%)降幅最大 [19][24] 全年目标完成情况 - 多数省份上半年增速已达全年目标,但广东、辽宁、云南等仍需冲刺 [9] - 湖北(6 2%)已超过全年6%目标,广东(4 2%)距5%目标有差距 [11][27]
重回盛夏的港股,与中国大公司“共舞”
财富FORTUNE· 2025-07-23 21:04
港股市场复苏与IPO热潮 - 2025年港股迎来盛夏行情,与《财富》中国500强企业赴港二次上市潮形成共振[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超2023年全年水平,创2022年以来新高[2] - 宁德时代等4家A股公司贡献上半年港股募资额近70%,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成为全球募资王[2] - 港股单日出现5家企业集体上市盛况,包括蓝思科技等知名企业[1][2] 蓝思科技战略转型 - 蓝思科技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飙升63位,反映战略转型成效[1] - 公司降低苹果依赖度,加速布局智能汽车、AI眼镜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1] - 从A股转港股仅用100天完成上市流程,创下高效记录[1] - 公司计划以港股为支点推动"中国智造"加速出海[1] 赛力斯业务蜕变 - 赛力斯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从404位跃升至169位,成为升幅最大企业[4] - 公司市值突破2000亿元,从边缘车企转型为新能源领域重要力量[4] - 通过与华为合作开发AITO问界系列,成功打入豪华车市场[4] - 已完成50亿元战略融资,为港股IPO及海外布局做准备[3][4] 互联网平台竞争格局 - 美团2024年股价涨幅超85%,成为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风向标[5] - 美团外卖市占率达70%,但面临京东、阿里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新竞争[5] - 外资投资逻辑转向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非政策刺激[5] - 平台经济陷入补贴战消耗战,可能挤占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6] 万达商管资本重组 - 珠海万达商管获太盟投资等机构600亿元战略投资,投资方持股60%[7] - 公司实际经营权与董事会主导权转移至外部投资人[7] - 目前仍保持全球最大商业管理规模,重启上市是核心目标[7][8] 行业变革趋势 - 科技投资人预测2030年代将出现《财富》500强企业加速衰亡的颠覆性变革[7] - 港股成为内地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跳板,美的、宁德时代等案例显示出海需求强劲[4]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计涨幅约20%,与IPO热潮形成共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