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信创ETF(159537)涨超1.3%,国产AI算力自主可控进程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4:45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发起联接C(020279),国泰国证信息技 术创新主题ETF发起联接A(020278)。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信证券指出,国产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追赶,DeepSeek推动国产大模型崛起,在芯片制裁背景下,国 产大模型对算力自主可控提出更高要求,华为、寒武纪等公司通过软件优化和通信调优逐步缩小与海外 主流算力芯片的差距。2025年被视为AI应用商业化元年,大模型为代表的AI软件收入端快速增长,垂 类场景Agent丰富度提升,多模态能力增强。 全球AI算力需求加速扩张,2025年四大科技巨头AI相关资本开支合计超3500亿美元。国产大模型更加 重视多模态和轻量化,不过分追求智能化水平,注重商业化落地。AI硬件快速迭代,特斯拉等公司的 robo ...
从集中到分布式,联通云如何以“算网融合”破局大模型时代的算力挑战
凤凰网· 2025-07-21 20:33
战略定位与核心优势 - 公司战略定位源于"算力即国力"的国家层面考量,作为云计算领域"国家队"承担国家算力自主可控需求 [1] - 构建独特技术优势:国产化容器引擎CSK Turbo是运营商中唯一入选"北京市2025年第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的成果 [1] - 技术性能指标:实时在线容器规模达40万个,单服务器Pod规模支持1000+,内存占用减少70%,资源利用率提升50% [2] 算力网络融合创新 - 依托"联通星罗"平台实现全网算力统一编排和分级调度,融合训练与推理资源 [3] - 通过"智算算力+智算设施+算力智联网"实现全网算力一键通达 [3] - 当前技术难点:大模型训练需攻克广域无损网络构建与数据流转安全两大挑战 [3] 智能体市场布局 - 推出"数智产品超市"解决智能体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平台汇聚超百款精选智能体 [3][4] - 平台差异化优势:运营商级网络整合能力+一站式安全服务(内置安全品类产品) [4] - 智能体分类体系:问答、问术、问策等类型满足企业多层次需求 [4] 差异化竞争壁垒 - 安全能力:构建八大内生安全产品,实现安全能力与容器运行时态"同开同停" [6] - 属地化服务:营销/交付/支撑能力直达区县一级,显著优于其他云服务商 [6] - 行业渗透优势:深入基层的服务网络为政务、医疗、金融等关键行业拓展提供保障 [6] 技术自主创新成果 - 在K8s等智算底层技术实现自主创新,采用通过CNCF认证的自主可控云原生底座 [1][2] - 容器引擎CSK Turbo突破国外开源技术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 [1] - 算力架构创新:打破传统集中式架构,推动推理场景算力靠近用户侧 [2]
港股科技50ETF(513980)涨近2%,成交额超5亿元!依然看好港股相对全球市场的收益表现
金融界· 2025-06-09 13:18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一港股集体高开 大型科技股和医药股多数走高 截至11:30 港股科技50ETF(513980)涨1.69% 成交额达5.07亿元 盘中最高涨超2% 年内至今已涨超32% [1] - 热门个股方面 创新药概念股活跃 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4% 三生制药涨超7% 信达生物等涨超6% 快手-W等涨超5% 美团-W和中芯国际涨超4% 理想汽车-W涨超3% 百济神州涨超2% 阿里巴巴-W等跟涨 [1] 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50ETF(513980)近三月区间净流入额46.87亿元 年初至今区间净流入额62.05亿元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指出 中美元首通话释放积极信号下关税摩擦影响或进一步减弱 出口链压力缓和下中国增长预期或抬升 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均有补涨空间 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提振下看好港股相对全球市场的收益表现 [1] - 兴业证券表示 6月市场主线有望再度偏向科技成长 成长板块已自底部蠢蠢欲动 科技板块位置自底部抬升 整体仍处于高性价比区间 建议以AI产业链为抓手 关注上游算力自主可控与中下游应用创新 [2] 港股科技50ETF(513980)概况 - 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权重股包含中概股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以及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能较好反映港股核心科技企业表现 前十大权重股权重合计超70% [2] - 当前基金规模135.99亿 在跟踪同指数ETF基金中规模第一 [2]
AI产业持续精彩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持续精彩,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即将召开,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 - DeepSeek R1模型升级至DeepSeek - R1 - 0528,后训练投入更多算力,提升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蒸馏思维链后训练的8B模型数学测试表现优秀,还提升多方面能力,幻觉率降低45 - 50% [1][9][10] - 6月5日谷歌对Gemini 2.5 Pro模型重大更新,低价格下编码、推理等能力超越o3等,综合性能LMArena基准1470分居首 [1][11] 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召开在即 - 6月11 - 12日字节在北京召开大会,11日主论坛有新品发布等,行业分论坛涉及多领域,12日为开发者交流日,涉及多领域企业合作伙伴 [2][15][17] 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 5月26日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海光信息处于中科曙光业务上游 [2][18] - 整合消除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壁垒,构建完整技术闭环,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试错成本,推动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完善信息产业生态圈 [21]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众多公司 [3][22] - Agent: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众多公司 [3][22] - 垃圾发电: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 [6] - 互联网大厂AI链:寒武纪、恒玄科技等 [6]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 [6]
美国AI芯片新规重构博弈局势 中国算力突围战打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0:34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撤销拜登政府时期的《AI扩散规则》并启动新规加强AI芯片出口管制 [1] - 原规则将全球分为三个等级:美国18个盟友可自由采购但需监督 约120个经济体受限采购 中国俄罗斯伊朗等被禁止获取高级芯片 [1] - 政策调整被视为全球AI霸权争夺战的延续 对A股算力产业链既是供应链安全压力测试也是技术突围机会窗口 [1] 市场即时反应 - 英伟达概念股迅速拉升 均胜电子涨停 华勤技术鸿博股份涨超4% [3] - 新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全球应用 但长期看将加速国产算力芯片自主可控进程 [3]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A股算力企业加速构建内外循环体系 如中际旭创在泰国建设光模块生产基地 [4][5] - DeepSeek大模型开源策略降低部署成本80% 带动国产AI芯片需求激增 [5] - 阿里腾讯等云厂商接入DeepSeek推动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营收增长 [5] - 国产GPU厂商迎来发展契机 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迭代 [5]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 - 2024年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超2300亿美元 Q4达7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6] - 阿里字节跳动等国内头部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达千亿量级 [6] - 2024Q4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86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全年达3213亿美元 [7] - 2024Q3中国大陆云支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 阿里华为腾讯占70%市场份额 [7] - IDC预测2028年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1070亿美元 [7] 技术路径创新 - DeepSeek通过开源与成本优势降低AI应用门槛 引发推理需求指数级增长 [8] - 模型轻量化降低对绝对算力依赖 国产芯片通过架构优化形成比较优势 [8] - 中国AI产业从依赖进口硬件转向算法-算力协同创新 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8]
中芯国际(688981):短期波动不改成长趋势,产能释放驱动营收提升
民生证券· 2025-05-09 19: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虽短期有波动但成长趋势不变,产能释放将驱动营收提升 [1] - 产品ASP短期受影响,后续有望修复,产能出货稳定增长,资本开支保持大力度投入 [2] - 2025年Q1业绩在多领域实现高效营收效益,下游需求有望改善驱动产业链回暖 [3] - 少数股东当期损益同比大幅改善,先进制程盈利逐步释放,成长前景向好 [4] - 考虑晶圆价格及市场短期波动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但维持“推荐”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1Q公司实现营收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4%;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0%;销售毛利率23.10%,同比+8.91pct;销售净利率为14.24%,同比+10.67pct [1] ASP与产能情况 - 2025年Q1营收环比实际增长1.8%略低于预期,产品ASP下跌,25Q1折合8英寸ASP为933.25美元/片,环比-8.95%,后续有望下半年修复 [2] - 25Q1月产能折合8英寸共计97.33万片,同比增长19.47%;产能利用率升至89.6%,同比+8.8pct;晶圆总出货量达229.21万片,同比大幅增长27.70%;本季度资本开支为101.57亿元 [2] 营收领域分布 - 消费电子端政府补贴拉动需求,占比达40.6%,较去年+9.7pct;汽车行业进入补库周期,收入占比9.6%,较24年同期+2.4pct;电脑平板领域营收占比平稳,为17.3%,同比-0.2pct;智能手机、互联与可穿戴设备营收占比稍有回落,分别为24.2%和8.3%,同比-7.0pct和-4.9pct [3] 产品与地区结构 - 按晶圆尺寸划分,12英寸产品占比提升至78.1%,同比+2.5pct;地区结构上,中国区营收占比升至84.3%,同比+2.7pct,美国与欧亚区占比分别下滑至12.6%和3.1%,同比-2.3pct与-0.4pct;关税扰动影响有限,预计对行业直接影响不超1% [3] 少数股东损益与先进制程 - 2025年Q1公司少数股东损益1.35亿美元,较2024年Q1 -0.08亿美元大幅改善并维持高位;中芯南方负责先进制程工艺产线,盈利释放凸显进展明显,Q2先进制程需求有望进一步放量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64.07/759.03/862.2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4/103/91倍 [4] 财务指标预测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796|66,407|75,903|86,226| |增长率(%)|27.7|14.9|14.3|13.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699|5,097|6,635|7,501| |增长率(%)|-23.3|37.8|30.2|13.1| |每股收益(元)|0.46|0.64|0.83|0.94| |PE|185|134|103|91| |PB|4.6|4.5|4.3|4.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