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等
搜索文档
国赛开启:超万名博士后竞逐AI、机器人风口,42家创投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10:26
发布会现场,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 员管理司司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金生回应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 示,本届大赛的赛道设置更加聚焦,针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共性难题,设置4个组别、7个赛 道,在赛道中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参赛项目,力求在赛道设置上与国家重大战略、科学 技术前沿更加契合。 具体来看,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 赛4个组别,每个组别均下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 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以及其他行业共7个赛道。 从搅动全球科技版图的人工智能技术到正在飞速崛起的机器人产业,此次大赛的赛道设置与产业趋势紧 密相连。产业风口之下,大赛参赛规模创下新高。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泉州报道 又一次青年科技人才"尖峰对决"即将开幕。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开幕。10月25日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大赛亮点情况, ...
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
新华日报· 2025-10-20 05:54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于10月18日在宜兴保利大剧院开幕 [1] - 该活动是宜兴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经贸交流活动 已连续举办32年 [1] - 活动期间将同步开展重大项目开竣工、特色产业链对接、投资环境推介、文体旅综合展示等系列活动 [1] 产业与项目 - 开幕式上集中展示了21个重点产业链项目 [1] - 项目涵盖新能源、集成电路、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 [1] 合作与联盟 - 宜兴与江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及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共同成立宜兴市技术转移高校联盟 [1] - 现场为40名优势产业链、战新产业链、未来产业链、基金招商合作伙伴授牌 [1] 投资环境 - 开幕式进行了投资环境推介 展示了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 环科园、经开区、度假区等重点板块作推介 全景展现国家级园区的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和投资机遇 [1] - 活动展现了宜兴优质的产业生态、一流的营商环境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1]
这届河南开放盛会不一般——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综述
河南日报· 2025-09-30 07:18
金秋时节,天高云阔,中原大地广纳宾朋。9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 称"河南投洽会")在郑州圆满闭幕。历经25年、15届的精心培育,这场国际性经贸盛会活力更盛:四海 嘉宾聚首河南,新质项目落户中原,机遇之潮奔涌而来。 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本届河南投洽会在谋划之初就定下"高起 点、高标准、高质量",突出国际性、专业化与实效性,展现出河南向开放要发展、以合作谋未来的鲜 明态度。 ——万余名四海嘉宾会聚中原。 一场盛会的高度,既源于议题的前瞻性,又得益于嘉宾的分量。高规格的嘉宾阵容,不仅能够链接世界 优质资源,更能激荡出启迪未来的思想火花。 从参会嘉宾就能看出本届投洽会的高规格。大会现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致 辞并宣布开幕;马来西亚、卢森堡、波兰、南非等近30个国家的政要、驻华使节莅临参会;全国19个兄 弟省(区、市)组团参加。 更为重要的是,本届河南投洽会邀请海内外多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先锋,为河南发展建言献 策,展现出前瞻性、思想性和未来性。 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利记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婉珊期望,通过河南投洽会这 ...
上半年广西财政收支实现“双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43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4.55亿元 同比增长3.2% 支出3359.72亿元 同比增长5.9% 实现"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目标 [1] 财金联动与经济活力 - 成功举办政府投资基金推介会 签约子基金30支 认缴总规模近600亿元 [1] - 引导基金实缴出资25.13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89.21亿元 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1] 重大战略实施保障 - 安排120亿元支持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2] - 投入31.43亿元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构建"研发+集成+应用"跨境生态 [2] - 统筹超150亿元推进平陆运河等水运建设 72.5亿元支持高速公路项目 81.68亿元加快铁路项目建设 [2] - 安排25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周转资金 [2]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 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 安排专项债券346.73亿元 "两重"资金139.47亿元 基建资金79.96亿元 重点投向教育医疗等领域 [2] - 下达42.1亿元特别国债及配套资金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升级活动 [2] 民生保障投入 - 上半年民生支出2671.56亿元 同比增长6.6% 占公共预算支出80% [3] - 筹措882.58亿元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3] - 教育支出增加91.64亿元 交通运输支出增加42.93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增加42.2亿元 节能环保支出增加7.53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