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用品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维持滔搏买入”评级 卓越零售能力与高分红回馈
智通财经· 2025-11-21 11:36
核心观点 - 维持滔搏“买入”评级,认为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运动用品零售平台,尽管受主力品牌Nike短期波动影响,但通过拓展新品牌合作矩阵及深化数字化运营,能持续强化零售效率并具备长期增长基础 [1] 业务表现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及服务平台,合作伙伴包括Nike、adidas等主力品牌 [1] - FY2025/FY2026H1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下降7%和6%,至270亿元和123亿元 [1] - FY2025/FY2026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2%和10%,至12.9亿元和7.9亿元 [1] - 截至FY2026H1末,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4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派息率为107.3%,持续高分红回馈投资者 [5] 品牌合作与表现 - FY2026H1主力品牌营收同比下降4.8%至108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88% [2] - adidas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25Q3货币中性基础上营收同比增长8% [2] - 2022年与李宁建立合作关系,首次将国产品牌纳入合作矩阵 [2] - 2023年以来逐步与凯乐石、Norda等户外及跑步品牌建立合作,并在部分合作中担任独家合作伙伴/运营商角色 [2] 零售运营与数字化能力 - 公司推进门店优化,FY2023年300平方米以上自营门店数量为1056家,占比16.1%,后续策略转向“一品一策”以提升店效和坪效 [3] - 发力私域及直播电商,FY2026H1末小程序店铺数量超过3600家,并加码大众点评、抖音等新平台为线下引流,预计电商销售占比40%左右 [3] - 会员运营能力卓越,截至FY2025H1末全渠道累计注册会员数达8910万,并持续增长 [3] - 2019年上市时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涵盖前线员工赋能、数字化门店运营和优化商品管理 [3] 中期展望与盈利预测 - FY2027年Nike新品上市节奏有望改善,预计将带动终端流水和收入走强,并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 - 预计公司FY2026至FY20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7亿元、14.81亿元和16.66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FY2026年市盈率(PE)为14.6倍,股息率为7% [5]
国盛证券:维持滔搏(06110)买入”评级 卓越零售能力与高分红回馈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1:35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滔搏(06110)买入"评级,作为中国领先的运动用品零售 平台,尽管受主力品牌Nike短期波动影响略有下滑,但adidas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公司预期通过拓展李 宁、凯乐石等新品牌合作矩阵,并深化数字化运营、私域引流及会员管理,持续强化零售效率。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业务介绍 滔搏是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以及服务平台。滔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体育用品经营,目前公司 合作伙伴主要包括主力品牌Nike、adidas,以及其他品牌彪马、匡威、Vans等,面对消费环境波动以及 公司主力品牌业务调整,FY2025/FY2026H1公司营收同比-7%/-6%至270/123亿元,FY2025/FY2026H1公 司归母净利润同比-42%/-10%至12.9/7.9亿元。 主力品牌短期表现有所差异,其他品牌矩阵丰富 FY2026H1公司主力品牌营收同比下降4.8%至108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88%,2024年以来adidas经营 表现持续超预期,货币中性基础上adidas公司2025Q3营收同比增长8%,Nike短期业绩则有所波动。在 新品牌合作方面,2022年与李宁建 ...
支持国货、扩大品类、提升便利、放宽审批 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1-17 07:14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1] - 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1] 支持国内商品销售 - 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1] - 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1] - 国内商品进店监管采用“先销后退”模式,即先以有税方式进入免税店,销售后再集中办理退税 [2] - 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2] 扩大经营品类 - 进一步扩大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商品品类,整合经营品类清单 [2] - 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便于携带的热销商品 [2] 优化商品上架与监管 - 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在我国免税店的上架进度 [3] - 鼓励通过联合采购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将最新商品、热销商品投入我国免税店销售 [3] 提升购物便利性 - 支持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 [3] - 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3] - 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提升便利化水平,并加强对免税商品的监管 [3] 放宽审批权限 - 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4] - 口岸出境和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审批调整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4] - 经营主体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免税店经营面积 [4]
支持国货、扩大品类、提升便利、放宽审批——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1-17 06:08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 满足出入境旅客多层次多样化购物需求 提升免税购物体验 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1] 支持国内商品销售 - 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1] - 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 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 [1] - 国内商品进店监管采用"先销后退"模式 先以有税方式进入免税店 以免税价格销售后再集中办理退税 [2] - 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2] 扩大经营品类 - 进一步扩大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商品品类 整合经营品类清单 [2] - 新增便于携带、需求较高的热销商品 包括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 [2] 优化商品上架与监管 - 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 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在我国免税店的上架进度 [3] - 鼓励通过联合采购等方式 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将最新商品和热销商品投入我国免税店销售 [3] 提升购物便利性 - 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 [3] - 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3] - 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 提升便利化水平并加强监管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放宽审批权限 - 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 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4] - 口岸出境和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审批调整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经营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4]
免税店政策优化升级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1-17 05:40
政策核心内容 - 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从支持国货进店、扩大品类、放宽审批、完善便利化监管等方面完善免税店政策 旨在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的吸引力 [1] - 政策组合拳将有效促进免税商品零售市场发展 打造消费新场景 更好提振消费 [5] 支持国内商品销售 - 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 采购的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 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1] - 国内商品进店监管采用"先销后退"模式 先以有税方式进入免税店 以免税价格销售后再集中办理退税 便利国内商品进店销售 [2] - 口岸出境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以支持提升国产品市场认可度和国际竞争力 [2] - 支持国货进入免税店销售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有力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商品出口 [2] 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 - 进一步扩大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商品品类 整合其经营品类清单 [2] - 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便于携带、需求较高的热销商品将能进入免税店销售 [2] - 此举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动态调整 进一步丰富了免税店经营品类 将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2] 优化商品上架与购物流程 - 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 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在我国免税店的上架进度 [3] - 鼓励通过联合采购等方式 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将最新商品、热销商品投入我国免税店销售 让消费者更快购买到热销商品 [3] - 支持口岸出境、进境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 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3] - 有关部门和企业将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 提升便利化水平 满足旅客消费需求 [3] 放宽审批权限与经营灵活性 - 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 由中央五部门审批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4] - 口岸出境和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审批调整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经营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经营面积 [4] - 简化审批流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 提高审批效率 实行差异化经营 [5]
免税新政再优化 消费提振按下“加速键”
中国经营报· 2025-11-13 22:0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1] - 政策旨在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2]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后离岛免税政策将继续实施[3] 商品品类调整 - 政策明确支持口岸及市内免税店扩大国产品销售,鼓励引入老字号、文创、非遗等特色产品[1] - 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热销商品[1] - 调整后的海南离岛免税商品共47大类,新增宠物用品,吉他、小提琴等乐器[3] 政策实施效果 - 《通知》实施首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已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34.86%[2] - 离岛免税政策实施5年来,海关累计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约1958亿元,购物人数约2858万人次,购物件数约2.4亿件[4] - 政策通过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将进一步提振内循环市场发展[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组合拳精准聚焦消费升级需求与市场发展痛点,通过多维创新举措激活免税经济潜力[1] - 品类扩容覆盖了民生热点,精准匹配了中外旅客多元化消费需求,消费提振效应加速释放[2] -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独有的财税政策,离岛免税自2011年试点以来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调整优化激发海南消费市场活力[3]
免税店政策升级 支持提振消费
经济网· 2025-11-05 13:31
政策核心突破 - 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核心突破在于允许国货正式进驻免税店并享受退免税优惠 [1] - 国货包括老字号非遗产品、地方特色特产等,可享受15%至20%的价格优势,并搭建民族品牌国际化平台 [1] 国货销售政策优化 - 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2] - 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总面积的1/4 [2] - 要求加大对国产品的推介力度,引入老字号、文创、非遗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 [2] - 国内商品采用"先销后退"模式,以免税价格销售后再集中办理退税 [2] - 国内已上市销售的商品出境时按个人自用物品监管,无需出口检验检疫 [2] 审批权限与布局调整 - 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确定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4] - 免税店经营面积由原中央部委或国务院审批,调整为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 [4] - 鼓励地方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购物场景 [4] 商品品类扩容 - 将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等便于携带、需求较高的热销商品纳入免税店经营范围 [5] - 新增品类包括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和宠物食品,使免税品更贴近民生消费趋势 [6] - 整合优化口岸出境、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的经营品类清单 [5] 购物体验与服务升级 - 全面支持"网上预订服务",并推出"市内预订、进境提货"的新模式 [6] - 服务流程再造打通市内店和口岸店渠道,解决消费者携带不便等痛点 [6] - 政策组合拳旨在提升旅客免税购物体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3][6]
逾116万手封单!千亿龙头,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12:57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午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上证指数跌近1%,创业板指跌超2%,但开盘后快速拉升并震荡走高,最终上证指数上涨0.05%,创业板指上涨0.17% [1] - 今年以来A股多次在遭遇外围突发利空干扰时均呈现低开高走的走势,展现出市场韧性 [1] 大消费与免税店行业 - 大消费板块表现活跃,免税店板块领涨,中国中免股价上涨超4% [3][5] - 凯撒旅业、东百集团等免税店个股大涨,其中凯撒旅业涨停,涨幅10.01%,流通市值99.4亿 [7] - 免税店行业近期利好政策频出,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自1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扩大各类免税店经营品类 [8]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实施首日,海口海关监管免税购物金额达7854.9万元,较前一日上涨6.1% [8] 电力设备行业 - 电力概念走势强劲,电网设备板块掀起涨停潮 [3] - 特变电工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1218.2亿元,上午收盘时涨停板封单仍超116万手 [3] 旅游酒店与冰雪产业 - 旅游酒店、冰雪产业板块上涨,雪人集团、天府文旅等个股表现良好 [9]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6年春节假期安排,假期共九天,消息发布后在线旅游平台相关搜索量瞬时翻倍增长 [9] - 全国多地雪场提前开放,冰雪游市场热度提升,新航季航班计划也重点加强了冰雪旅游相关航线的运力投入 [9] - 世纪证券指出冰雪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生态,建议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及冰雪运动培训等投资方向 [9] 科技股与AI行业 - 科技股出现回调,半导体和AI板块跌幅居前,工业富联、寒武纪等龙头股下跌 [10] - 市场对AI叙事逻辑产生动摇,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Michael Burry旗下基金约80%仓位集中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名义价值超10亿美元 [10] - 国金证券表示第三次AI叙事的分歧正在孕育,科技巨头为支撑AI资本开支逐渐增加债务融资,或将AI叙事推向债务泡沫 [11]
免税政策再优化,市内免税焕发生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继海南离岛免税新政之后,政策再度加码,市内免税提货方式优化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3] - 重点关注标的:中国中免、王府井 [3] - 相关标的:海南机场、海汽集团、海南发展 [3] 核心观点 - 政策事件: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旨在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3] - 政策核心:市内免税提货方式优化,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大大提高了购物便利性,有利于扩大市内免税市场规模 [3] - 市场进展:2025年8月26日,深圳市内免税店和广州市内免税店开业,核心城市市内免税店逐步落地,中长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3] 政策完善要点 - 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引入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 [3] - 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热销商品,丰富旅客购物选择 [3] -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下放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及经营主体变更等审批权限,优化经营面积确定方式,支持地方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 [3] - 完善便利化和监管措施:支持口岸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提升旅客免税购物体验 [3]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中国中免:市值1,512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2025年预测42.13亿元,2026年预测48.63亿元,对应市盈率2024年35倍、2025年36倍、2026年31倍 [4] - 王府井:市值159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2.69亿元,2025年预测2.43亿元,2026年预测3.56亿元,对应市盈率2024年59倍、2025年65倍、2026年45倍 [4] - 两家公司平均市盈率2025年为50倍 [4]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入境消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环球网· 2025-11-04 10:21
政策利好 - 自11月起政策密集落地 包括扩大免税商品范围 增加过境免签口岸 优化离境退税等一系列组合拳 [1] - 政策从商品结构优化 审批权限下放 服务体验升级三方面打通中国游加中国购全链路 [4] - 11月1日起为口岸及市内免税店新增手机 微型无人机等六大类商品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同步调整新增宠物用品 乐器等品类 [4] 市场表现 - 今年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达2013.4万人次 同比增长22.3% 其中免签入境724.6万人次 大增48.3% [2] - 今年1至9月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 [2] -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入境消费高速增长 [2] 行业便利性提升 - 自11月5日起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入境口岸从60个增至65个 11月20日起实施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 [4]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一次性推出10项创新举措 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4] - 业内人士建议推广市内预订口岸提货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覆盖 开发多语言购物App [5]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动态调整免税清单 增加国潮美妆等新兴品类 打造购物加旅游特色体验 [5] - 建议进一步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 优化通关流程 探索提高退税比例 延长市内免税店购物提货窗口期 [5] - 专家预计在政策推动下入境消费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购有望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