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业

搜索文档
统一大市场系列研究之一:补贴与竞争:哪些地区和行业内卷更严重?
东吴证券· 2025-09-01 22:05
土地补贴规模与结构 - 2017-2024年70城工业部门年均土地补贴达1.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17] - 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价格剪刀差显著,2024年住宅地价为工业地价的21.5倍[17] - 年均工业仓储用地出让4.3万平,按工业地价计算地价款为1884亿元,按均价计算应为1.64万亿元[17] 财税补贴规模与行业差异 - 2023年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约7300亿元,占GDP的0.56%[21] - 金融地产行业税负率最高(金融业24.5%,房地产业21.4%),中高端制造业税负率较低[22] - 烟草制品业税负率高达62.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税负率为12.5%[22][26] 地区税负率差异 - 2023年省级税负率差异显著,最低为广西(8.5%)、福建(8.6%)、湖南(8.7%),最高为北京(34.5%)、上海(33.4%)[28] - 东部地区税负率最高(16.4%),中部最低(10.7%),东北和西部分别为12.7%和12.4%[28] - 山西省因采矿和烟酒行业占比高,税负率达17.8%,远高于中部平均水平[28] 行业与地区内卷程度识别 - 汽车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河北(利润率1.9%,税负率2.7%)、江西(利润率3.9%,税负率2.5%)、广西(利润率-1.0%,税负率2.5%)[36] - 电气机械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陕西(利润率2.3%,税负率1.8%)、江西(利润率5.0%,税负率0.9%)[36] - 电子设备制造业内卷严重地区:安徽(利润率-0.6%,税负率1.1%)、河南(利润率2.8%,税负率1.0%)、湖北(利润率-3.3%,税负率0.7%)、广西(利润率1.4%,税负率0.6%)[37] 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 - 地方政府从“逐底竞争”(降低要素成本吸引资本)转向“逐顶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资本)[47] - 转变驱动因素:房地产市场承压、反内卷政策规范补贴、消费税改革推动消费环境优化[49] - 2024年70城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较2022年下降31.4%,单位工业用地产出增速从10.1%降至4.2%[50][54] 政策与风险因素 - 反内卷政策明确禁止违规税费补贴,要求优化营商环境而非拼政策优惠[55][60] - 消费税改革推动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但消费税仅占税收总收入9.4%(2024年1.65万亿元)[62] - 风险包括土地市场变化、税负率计算误差、政策执行不确定性[63]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0期):如何看待5月宏观经济形势
招商证券· 2025-06-03 17:34
供给情况 - 5月制造业PMI仅生产指数超50%,非制造业PMI为50.3%,环比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PMI环比升0.1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支撑建筑业PMI在临界值以上[3] - 上周开工率形势转强,5个指标环比上升,2个持平,4个下降;产能利用率形势改善,5个指标环比上升,3个下降[43][70] 需求情况 - 投资是短板,5月重化工业高频数据弱,建筑业PMI环比降0.9个百分点至51%,房屋建筑业是主要拖累[3] - 消费需求较好,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快,上周乘用车日均销量同比增速达26%,5月以来房地产销售改善,上周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消费品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3] - 5月外贸有韧性,上周SCFI指数环比涨30.7%,NCFI指数环比涨51.5%,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7亿吨且环比回升[3] 产量价格 - 5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降0.6万吨,钢材日均产量升4.1万吨;上周3个产量指标环比上升,4个下降[72][74][94] - 上周价格高频指标转弱,1个指标环比上涨,12个下跌[132] 库存情况 - 上周水泥库容比上升,发运率下降,电厂煤炭库存天数下降,港口铁矿石库存下降,纯碱库存上升[133][135][140][142][149] - 螺纹钢和热卷社会库存下降,沥青出货量下降[153][156][160]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上升,土地成交面积下降,土地溢价率上升[163][166][170] - 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和挂牌价指数均下降[172][177] 出行与物流 - 上周地铁客运量、国内航班数量、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揽收量上升,高速公路货车通车量下降[180][186][189][193][196][200] - 上周SCFI、CCFI、NCFI指数均上涨[182]
特朗普“认怂”?为什么中美竞争不同于日美竞争?
商业洞察· 2025-04-24 17:23
中美关税战与内需提振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关税战将很快降级 特朗普承认当前对华关税过高并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 [1]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后已与美国相当 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并呈现超越趋势 [5] - 中国约4亿人口家庭收入达发达国家水平 其消费行为推动产业升级并与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正面竞争 [5][6] 中美竞争与日美竞争的本质差异 - 中国拥有庞大中低收入人口群体 其强劲消费倾向和增长能力正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6] - 日本因国土狭小和人口有限(1.2亿)导致国内市场空间不足 被迫依赖外需而最终屈从美国条件 [7] - 中美竞争实质是全球消费中心转移 美国可能失去最大消费市场地位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或受影响 [10] 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 拥有完整工业体系 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化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且具压倒性优势 [13] - 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与世界无代差 风光水核电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正改变全球产业格局 [13][14] -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中国需在2050年前投资100-138万亿元 年均3万亿元持续30年将成经济增长引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