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电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准确把握有利条件和战略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能源局· 2025-07-07 14:22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方面要义,需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平衡性,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放发展畅通双循环,共享发展巩固内需主体地位[4][5]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路径,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应对14亿人口规模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6]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重大举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低于2000-2019年3.7%的历史平均水平,需通过构建新格局化解外部冲击[7]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 - 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024年人均GDP为1.34万美元,与欧元区4万美元、美国8万美元相比增长潜力巨大[11] - 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22.5%提升至2024年30%,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产业链优势[11] - 科技支撑充分,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第11位,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加速应用[1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 - 提振消费方面,实施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能力保障行动,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促进服务消费,定向增发限购城市购车指标[13] -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14]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促进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产能[15] - 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研究电信、金融等领域开放举措[16] - 城乡区域协调方面,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经济大省要素保障[17] - 经济安全方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18]
专访ISSB理事Ndidi Nnoli-Edozien:全球新兴市场的深度参与,对ISSB准则不可或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5:03
可持续披露准则在新兴市场的应用 - ISSB准则在新兴市场面临数据系统薄弱、监管不完善、企业认知有限等挑战 [2] - ISSB准则强调相称性原则,允许企业从基础披露起步逐步提升能力 [2] - 通过与监管机构合作、提供技术援助和本地化培训可缩小实施差距 [2] 可持续报告的实际作用 - 可持续信息披露需与实际行动和责任追究结合,而非仅作为财报补充 [1][3] - ISSB准则聚焦四大支柱:治理、战略、风险与机遇、目标与指标 [3] - 前瞻性指标和鉴证要求可提升报告质量,需与政策杠杆协调联动 [5] 绿色项目长期融资 - 新兴市场绿色基建面临激励机制不一致、监管不确定性和风险认知问题 [6] - ISSB要求企业披露长期价值创造计划以吸引投资者支持长周期项目 [6] - 混合融资、绿色债券等工具需搭配清晰披露以引导资本流向可持续领域 [6] 中国光伏企业的差异化竞争 - ISSB供应链标准可帮助光伏企业通过可持续实践建立差异化优势 [7] - 披露供应链溯源、劳动者权益等能吸引可持续敏感型投资者 [7] -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可同时满足标准形式与内核要求 [7] 中非可持续领域合作 - 中非已在肯尼亚加里萨太阳能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展合作 [8] - 电池储能、离网光伏、智慧农业技术转让是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8] - 采用ISSB准则可提升项目透明度并撬动国际资金参与 [8] 成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 成都可结合生态智慧开发绿色经济示范区与生态旅游线路 [9] - 量化自然资本价值并融入文化叙事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吸引力 [9] - 企业披露自然文化资产价值可树立全球绿色经济标杆 [1][9]
新特能源(1799.HK):多重利空释放 静待多晶硅供需改善
格隆汇· 2025-06-06 10: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3198.89百万元,营业成本人民币3006.23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263.01百万元 [1] - 多重利空因素已释放,包括行业周期底部、经营亏损、大额资产减值、A股上市撤回及调出港股通 [1] - 特变电工集团资金支持及应收账款保理等措施将助力公司度过周期底部 [1] 多晶硅行业现状 - 多晶硅价格暂时稳定,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5万元/吨,n型颗粒硅3.45万元/吨,p型多晶硅3.13万元/吨 [1] - 目前11家在产企业基本全部降负荷运作,2025年5月多晶硅产量10.16万吨,各厂按配额生产 [1] - 国内显性库存28.37万吨,全产业链库存超45万吨,需求不振导致供需改善缓慢 [1] - 多晶硅价格下行空间有限,2025年行业业绩持续承压,2026年供需改善后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1] 公司业务构成及资产价值 - 2024年主营收入构成:多晶硅业务占37.4%,风光电站建设占35.9%,运营占11.3%,电气设备及其他占15.4% [1] - 截至2024年底并网发电运营电站约3.5GW,2024年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3GW [1] - 考虑风光电站资产价值,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预计2026年回归正常盈利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5.66港元/股,对应2026年8倍PE,较现价有32%涨幅空间 [2] - 给予"买入"评级 [2]
新特能源(01799):多重利空释放,静待多晶硅供需改善
国元香港· 2025-06-05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5.66 港元/股,对应 2026 年 8 倍 PE,较现价有 32%的涨幅空间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公司净亏损 2.63 亿元,多重利空已释放,未来在特变电工集团资金支持等措施下,有望穿越周期底部 [3][8] - 多晶硅供需改善缓慢,2025 年业绩或将持续承压,2026 年供需关系改善后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4][9] - 考虑公司风光电站建设及运营资产价值,公司价值严重低估,初步判断 2026 年公司将回归正常盈利 [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 年 6 月 4 日收盘价 4.30 港元,总股本 14.3 亿股,总市值 61 亿港元,净资产 353 亿元,总资产 817 亿元,52 周高低为 13.5/3.78 港元,每股净资产 22.93 元 [2] - 主要股东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66.60%)、新疆特变电工集团(6.07%)、上海宁泉资产管理 (3.72%) [2] 盈利预测 |指标|FY2023|FY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变动(%)|-18.1%|-31.0%|-3.3%|6.7%|3.8%|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变动(%)|-67.6%|-189.9%|-77.6%|-225.4%|39.7%| |基本每股盈利(元)|3.04|(2.73)|(0.61)|0.77|1.07| |市盈率@4.3 港元(倍)|1.3|-1.4|-6.4|5.1|3.7| |每股净资产(元)|28.83|24.68|23.47|24.49|25.90| |市净率@4.3 港元(倍)|0.1|0.2|0.2|0.2|0.2| [7] 行业估值比较(20250604) |行业|代码|简称|货币|股价|市值 (亿元人民币)|PE(2024A/2025E/2026E/2027E)|PB(2024A/2025E/2026E/2027E)| |----|----|----|----|----|----|----|----| |多晶硅|600438.SH|通威股份|CNY|16.31|734|-10.4/-27.5/26.9/15.0|1.6/1.6/1.5/1.5| |多晶硅|688303.SH|大全能源|CNY|18.88|405|-14.9/-817.3/20.8/14.9|1.0/1.0/1.0/1.0| |多晶硅|3800.HK|协鑫科技|HKD|0.82|234|-4.6/-313.1/12.7/7.2|0.6/0.5/0.5/0.5| |多晶硅|平均||| | |-10.0/-386.0/20.1/12.4|1.1/1.0/1.0/1.0|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2380.HK|中国电力|HKD|3.20|396|9.5/8.5/7.5/7.0|0.7/0.7/0.7/0.6| |新能源运营|0836.HK|华润电力|HKD|20.50|1,061|7.4/7.3/6.8/6.5|1.1/0.9/0.8/0.8|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0182.HK|协合新能源|HKD|0.43|34|3.9/3.2/3.0/3.0|0.4/0.4/0.3/0.3| |新能源运营|0956.HK|新天绿色能源|HKD|4.25|286|9.9/6.6/5.9/5.1|0.7/0.7/0.6/0.5| |新能源运营|平均||| | |7.8/6.7/6.1/5.7|0.7/0.7/0.6/0.6| | |1799.HK|新特能源|HKD|4.30|61|-1.4/-6.4/5.1/3.7|0.2/0.2/0.2/0.2| [12]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营业成本(人民币百万元)|20,465|19,852|19,442|17,944|18,089|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EBITDA 利率 (%)|23%|-6%|-7%|6%|8%| |净利率(%)|14%|-18%|-4%|5%|7%| |ROE (%)|12%|-12%|-3%|3%|4%| |ROA (%)|5%|-5%|-1%|1%|2%| |净负债/股本|0.17|0.24|0.58|0.61|0.69| |收入/总资产|0.36|0.26|0.24|0.25|0.24| |总资产/股本|2.36|2.49|2.70|2.75|2.81| |现金(人民币百万元)|13,501|11,663|5,549|8,365|9,985| |应收账款(人民币百万元)|4,902|5,058|3,600|3,842|3,989| |存货(人民币百万元)|3,658|4,725|4,300|3,968|4,000| |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31,520|28,633|21,466|24,393|26,351| |固定资产(人民币百万元)|44,297|41,000|43,050|45,203|47,463| |非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54,409|53,048|62,545|64,859|70,360|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元)|85,929|81,681|84,012|89,251|96,711| |总负债(人民币百万元)|44,698|46,387|50,456|54,228|59,669| |股东权益(人民币百万元)|36,413|32,793|31,133|32,503|34,387| |营运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4,371|1,755|7,814|10,425|10,985| |投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7,148)|(9,500)|(8,197)|(7,135)|(6,265)| |融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0,138|1,371|436|(475)|(3,101)| |现金变化(人民币百万元)|8,457|(6,374)|53|2,815|1,619| [14]
年内大额产业债融资项目较去年同期翻番 募集资金靶向浇灌重点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5-27 00:33
产业债市场发行概况 - 年内新增大额产业债项目累计达21单,相较去年同期翻番,发行规模合计达3110亿元 [1] - 年内已有4309只产业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合计达4.11万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0.57%和1.6% [2] - 大额项目爆发式增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十九期中期票据以500亿元的发行规模刷新自2022年以来产业债融资规模纪录 [2] 交易所市场表现 - 交易所市场发行产业债1206只,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数量与规模分别同比增长45.13%和30.31% [2] - 中国证监会将"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加快REITs市场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为产业债市场扩容提供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 [2] 资金投向重点领域 - 年内21单大额产业债项目中,12单来自公用事业领域,聚焦电网升级、城市水务等民生基建 [3] - 2单来自能源领域,重点支持风光电储一体化项目 [3] - 2单投向工业领域,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3] - 产业债资金持续向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领域以及智慧城市、新基建等新兴城市发展方向倾斜 [1] 投资端问题与改进 - 4309只产业债产品中,有2587只披露了认购倍数,平均值仅为1.016倍,659只产品的认购倍数不到1倍 [4] - 银行在产业债购买中占主导地位,投资者结构单一导致市场缺乏流动性,影响价格发现机制和交易活跃度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支持产业企业开展路演,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对接 [5] - 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放宽投资限制等方式鼓励不同类型投资者参与,并推动产业债国际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