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安阳基地首单先进钢铁材料高锰耐磨钢交付;优必选科技拿下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采购订单,金额近1亿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1 11:34
优必选科技人形机器人订单突破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记录[1] - 公司7月17日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2023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1] - 面向科研教育的"天工行者"机器人已获百台订单,预计2023年交付量超300台[1] 安阳钢铁高端材料研发突破 - 安阳基地成功交付首单高锰耐磨钢Mn13系列产品,填补高端材料领域空白[2] - 该产品在矿山机械、冶金设备等领域应用需求大,实现多项行业技术突破[2] - 产品主要应用于矿山开采与冶金领域,标志着公司在先进钢铁材料研发取得重大跨越[2] 盛美上海半导体设备合作 - 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高端半导体装备联合技术创新转移中心"[3] - 合作涵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全方位领域[3] - 该合作将推动半导体设备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3] 上重铸锻核电装备技术突破 - 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成套大锻件项目通过上海市经信委验收[4] - 解决600MW高温气冷堆主设备大锻件高性能要求和一体化制造技术难题[4] - 实现压力容器、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用成套大锻件首台突破[4] 智能制造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成为热门投资赛道[4] - 行业关注重点包括投融资事件、专精特新企业及独角兽榜单等[5] - 产业图谱和行业标签体系覆盖2万+LP数据和10万+基金数据[5]
深中通道跨市公交增至5条 最远到南沙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8:05
深中通道交通数据 -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连接深圳、中山、广州三地,将深圳至中山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广州南沙至中山仅需15分钟,珠海和江门至深圳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2] - 开通一年跨市公交客运量突破3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保持高位,单日最高超1.7万人次[2][3] - 跨市公交线路增至5条,覆盖深圳前海、中山博览中心、广州南沙等核心区域[3] 产业协同效应 - "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模式激活,宝安5.45万家制造业企业通过深中通道与中山生产空间形成互补,新益昌科技MiniLED固晶机国内市场占有率80%,正加速布局中山基地[7][8] - 顺丰数据显示,宝安发往粤西物流成本下降30%,日均跨市货运车辆激增1.8倍[8] - 半导体行业受益显著,研发与制造环节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实现产业链"丝滑连接"[5] 消费与商业影响 - 宝安大仟里商圈周末客流实现双位数增长,销售额同比大涨36.6%,中山消费者形成跨城购物趋势[9] - 宝安国际机场成为珠西居民出行首选,中山至宝安机场车程缩短至50分钟[9] - 跨城消费催生新场景,深圳市民半小时可达中山网红景点,中山特色餐饮吸引深圳客流[10] 人才与要素流动 - 跨市通勤促进人才双向流动,IT从业者往返深圳与江门频率提升,半导体顶尖人才选择宝安创业[5] - 两地政府推动超600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6] - 惠民月票政策与智能潮汐调度系统降低出行成本,提升高峰期运力[4]
湖北鄂州:激活创新引擎 驱动产业转型
科技日报· 2025-06-20 15:52
企业智能化转型与创新成果 - 武汉天铭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铭"系列智能裁剪系统改变了传统纺织业生产场景,是国内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裁剪设备制造商[1] - 鄂州市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8%和19.2%,创历史新高[1] - 湖北华武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井下运输皮带智慧除杂机器人提升了矿山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人工巡检成本[2] 研发投入与产业链发展 - 华武重工研发强度达3.2%,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成功转化智慧加球机、纳米陶瓷球等智能化产品[2] - 鄂州市冶金产业链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逾400亿元,以宝武集团鄂城钢铁为龙头形成20余家产业链企业[3] - 2023年鄂州市9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85%的发明专利来自企业[3] 校企合作与成果转化 - 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鄂州专区入驻企业145家,收集创新需求147项,促成农业机械精准播种技术研发[4]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引进科研项目75项、孵化企业79家(含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国家级人才40余人[5] - 鄂州市设立武汉和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的协同模式[5]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国家开发银行为华工法利莱发放1.0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船舶高端智能装备研发[6] - 鄂州市实施"揭榜制""赛马制"科技项目13项,支持资金近1000万元,推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6] - 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赛马制"项目1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7] 创新成效与产业增长 - 2024年鄂州市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资金超500万元[7] - 鄂州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6件,连续5年增长[7]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5.65亿元,同比增长18.3%,位居湖北省第二[7]
小轴承“传动”大动能 浙江新昌“拼”出山区发展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21:31
新昌县制造业发展概况 - 新昌县面积仅12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8万,却拥有15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底总市值居浙江省县级市第一 [1] - 2024年新昌连续第三年夺得浙江制造业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1] - 2020年至2024年,新昌规上企业数量从294家增至418家,规上工业产值从465亿元跃升至80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由128亿元提升至213亿元 [1] 产业政策与集群发展 - 2020年出台《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重点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2] - 做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群,巩固生命健康产业群,发展汽车零部件(大交通)产业群 [2] - 2023年新昌滚动轴承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该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集聚600余家企业 [4][5]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上线"轴承产业大脑",推动全流程数字化改造,以龙头企业引领强链固链 [4] -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通过5G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效率倍增 [5] - 海纳人和轴承公司研发的2厘米直径圆锥滚子轴承可保证8000小时连续作业,切入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无人机轴承量产 [5] 未来产业布局 - 通用智能机器人是新昌重点布局的三大未来产业之一,已有三花、五洲新春、捷昌驱动、灵巧智能等企业进入该赛道 [5] - 五洲新春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化项目,将填补长三角精密传动系统制造空白 [8] 项目投资与要素支持 - 2024年一季度新昌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82.6亿元,涵盖重大引领性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 [6] - 2024年完成供地1384亩,其中内生项目供地近1000亩,通过"数据得地"模型优化企业用地需求 [9] - 2024年216个内生项目累计投资48.4亿元,占全县制造业投资总额的87%,涉及三花控股、京新药业等企业 [9]
江松科技IPO:80后董事长左桂松控股72%,高中学历、曾3年自由职业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0
公司概况 - 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智能装备生产厂商,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龙头厂商 [1]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已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7亿元、12.37亿元、20.19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4.59万元、1.31亿元、1.8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股权结构 - 左桂松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71.28%股份 [1] - 左桂松之子左石持有0.91%股份,为一致行动人,两者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2.19% [1] 管理层信息 - 左桂松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同时兼任多家子公司高管职务 [1][3] - 左桂松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1997年起从事技术工作,2007年创立江松有限并担任高管至今 [3] - 其现任董事任期从2025年1月至2028年1月 [3]
大手笔!百亿龙头砸4.2亿收购,标的年赚3857万却估值6亿
格隆汇· 2025-06-16 00:48
收购交易概述 - 博众精工拟以4.2亿元现金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沃典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2] - 上海沃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亿元,估值大幅增值源于未来预期收益持续增长 [7][8]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条款,上海沃典需在2025-2027年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85亿元,年均约6200万元,较2024年实际业绩需增长60% [7][8]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上海沃典是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业务涵盖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及自动化仓储物流行业 [5] - 2024年营收2.49亿元(2023年2.37亿元),净利润3857.10万元(2023年3173.66万元),呈现稳步增长 [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841.68万元,较2023年2535.29万元显著提升 [7] 战略协同与业务布局 - 收购助力博众精工切入汽车智能装备赛道,形成"3C+新能源+汽车"多轮驱动格局 [5] - 上海沃典的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可提升公司在汽车制造自动化板块的竞争力 [5] - 通过技术协同与品牌赋能,公司目标成为跨行业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军者 [5] 收购方财务表现 - 博众精工2022年营收48.12亿元(同比+25.72%),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71.43%) [5] - 2023年营收48.40亿元(同比+0.59%),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17.8%) [5] - 2024年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 [5] 潜在整合挑战 - 上海沃典海外业务拓展可能受欧洲贸易保护政策、环保标准升级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8] - 业务协同若不及预期,可能因市场渠道或技术标准差异导致整合效率低下 [8] - 收购预计产生3.6亿元商誉,未来若经营不善将面临减值风险 [8]
重庆两江新区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势强劲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6:21
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长 - 重庆两江新区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一季度同比增长14.16%,增速创近两年新高,其中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板块同比增长41.1%,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板块同比增长19.65% [1] - 重庆日立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一季度实现产值约6.3亿元,同比增长约40%,产品远销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3][9] - 重庆康明斯一季度实现产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29%,年产值及大马力发动机出货量均突破历史新高 [4] 重点项目与产能 - 日立能源全球变压器智能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超过60000MVA,参与"疆电入渝"项目,完成14台高端换流变压器订单 [3] - 三一重机智慧工厂厂房约20万平方米,产线24条,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率接近80%,一季度挖掘机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近四成 [6] - 七腾机器人预计全年销量实现翻番,中船海装H305平台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发电量提升38%、收益率提升10%以上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 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景气度持续走高,基建投资、新城镇化、矿山、水利工程等需求复苏,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落地,市场有望加速回暖 [6] - 新能源产品渗透率提升推动更新替代需求,海外基建、矿用市场维持高景气度 [6] - 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揭牌,短期攻关工业自动化仪表、传感器元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中长期向科学仪器领域延伸布局 [8][9] 产业布局与央地合作 - 两江新区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形成"能源+装备+材料"布局,现有规上企业100余家,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聚60余家重点企业 [9][10] - 一季度新签约入统央企项目3个,投资额12.21亿元,推动"新能源+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布局 [9][10]
股市必读:东方精工(002611)4月29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4-30 04:1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东方精工截至2025年4月29日收盘的交易情况、董秘对投资者提问的回复及当日资金流向情况 [1][2][6] 分组1:交易情况 - 4月29日收盘,东方精工报收于12.38元,上涨0.24%,换手率9.45%,成交量94.75万手,成交额11.74亿元 [1] - 4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78.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53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512.4万元 [6] 分组2:董秘回复 - 百胜动力通机产品包括汽油发动机、汽油发电机组及汽油水泵组,汽油发动机用于小型终端机械产品,汽油发电机组可作备用电源,汽油水泵组用于农业灌溉等领域 [2] - 公司对嘉腾机器人投资情况查阅2024年度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章节中“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长期股权投资” [2] - 公司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主营业务覆盖智能包装装备和水上动力设备两大领域 [3]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股权登记日股本总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元(含税),不派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4] - 公司限售股主要是董监高高管锁定股及2022年股票激励计划剩余未解除限售股票,共计约2.16亿股 [5] - 公司海外营收绝大部分来自海外子公司,美国对中国直接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营收整体影响不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