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cal Modules
icon
搜索文档
A股尾盘,集体异动!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7-29 17: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攀升 创业板指大涨1.86%站上2400点 医药、半导体、钢铁等板块走强 [1] - 算力硬件方向持续爆发 光模块(CPO)板块整体涨幅超3% Wind光模块指数大涨超5% 中际旭创、仕佳光子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3][6] - CPO概念股尾盘拉升 仕佳光子涨近10% 新易盛涨近9% 长飞光纤涨超9% 长光华芯涨近7% 天孚通信涨超13% 沃格光电涨停 [6] 行业驱动因素 - 英伟达因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向台积电紧急订购30万片H20芯片 现有库存约60万-70万片 2024年预计售出100万片H20芯片 [4][7] - 上海将发放6亿元算力券 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 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 [8] - 高盛上调2025-2026年800G光模块销量预测至1990万和3350万单位 市场规模预计达127.3亿和193.7亿美元 同比增长60%和52% [8] 公司业绩 - 中际旭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亿-44亿元 同比增52.64%-86.57% 800G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 [10] - 新易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7亿-42亿元 同比增327.68%-385.47% 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11] - 华工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8.9亿-9.5亿元 同比增42.43%-52.03% 光迅科技预计净利润3.23亿-4.07亿元 同比增55%-95% [12] 行业前景 - Light Counting预测2024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 同比增近100% 2025年增速保持50% 未来五年CAGR 15%-18% [12] - 800G和1.6T时代以可插拔光模块为主流 LPO与CPO等新型技术路径逐步成熟 CPO有望成为构建Scale-up多机架系统的关键方案 [12] - 北美五大科技巨头基础设施支出超去年同期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于AI基建 直接拉动高性能光模块需求 [13]
【大佬持仓跟踪】CPO+华为,Ta全资子公司光模块厂商全球排名第八,已推出3.2T模块解决方案
财联社· 2025-07-22 11:59
行业与公司分析 - 公司为全球排名第八的光模块厂商,已推出3.2T模块解决方案 [1] - 公司在细分传感器产品领域占据全球市场70%份额 [1] - 公司国内客户包括华为、字节、中兴等头部企业 [1] - 公司积极布局硅光、LPO等前沿技术产品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光模块研发与生产 [1] - 技术覆盖CPO(共封装光学)领域并与华为存在合作关系 [1] - 3.2T模块解决方案表明公司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1]
CPO板块表现强势,人工智能AIETF(515070)持仓股新易盛本周累计上涨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1:4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CPO板块表现强势 [1]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本周累计上涨超7% 持仓股新易盛本周累计上涨超40% [1] - 其他持仓股中际旭创、金山办公、豪威集团、海康威视等均上涨 [1] - 新易盛在指数权重占比超9% 中际旭创权重占比超7% 寒武纪权重占比超6% [1] 公司业绩与预测 - 新易盛2025年半年度预计盈利37亿元~42亿元 同比增长327 7%~385 5%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投资持续增长 产品结构优化 高速率产品需求增加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2026年800G光模块需求持续旺盛 行业需求量同比有望实现翻番 [1] - 1 6T光模块渗透率有望提升 新易盛已推出单波200G的1 6T光模块产品 [1] - 谷歌、AWS、Meta、OpenAI的ASIC芯片有望在2026年大规模放量 ASIC用到的光模块数量相较GPU更多 [1] - 公司作为海外云厂商的光模块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 [1] - 公司在AEC、LPO均有布局 有望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拉高盈利质量 [1] 相关产品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008585)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008586) [2]
中际旭创高端放量光模块大赚40亿 股价三月涨163%市值逼近2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18 07:2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 [1] - 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业务预计实现合并净利润40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57.02%—92.35% [1][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6.74亿元,同比增长37.82%,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56.83% [3]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20.17亿元—28.17亿元,同比增长49.52%—108.82%,环比增长明显 [3] 业务驱动因素 - 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及CSP客户资本开支增长,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 [1][4] - 二季度800G收入占比提升、硅光占比提升、良率提升共同推动毛利率增长 [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800G需求进一步增长,1.6T需求逐步提升 [4] 研发与市场地位 - 2024年研发投入13.33亿元,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7.92亿元→8.09亿元→13.33亿元) [2][9] - 2024年底研发人员1453人,较2023年底增加124人 [9] - 在Lightcounting 2023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 [9] 行业趋势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2024-2029年预计以22%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9] - 2024年四季度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合计资本支出同比提升69%至706亿美元 [8] - AI集群应用及云服务厂商DWDM网络升级推动光模块需求高速增长 [7] 财务与股价表现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2024年达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6][7] - 2025年4月9日至7月17日股价区间涨幅达163.17%,市值达1965亿元 [2][9] - 陆股通自2019年三季度末持续位列前十大股东,2025年一季度末为第三大股东 [9]
Grok4、KIMIK2发布,算力板块业绩预告亮眼
山西证券· 2025-07-17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算力需求逻辑从训练模型的scalinglaw发展为头部模型的服务较量和护城河构建,2026、2027海外算力投资产业链机会仍被看好;国内模型通过算法创新达“低成本下功能的对齐”,算力加大投入确定,英伟达新版合规卡出货有边际改善,国产算力价值逐步凸显[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和投资建议 周观点 - Grok4发布,推理能力较前代提升10倍,语音能力快2倍,在多领域效果更佳[3][14] - Kimi发布并开源最新一代MoE架构基础模型K2,总参数量1万亿,在多项测试中取得开源模型SOTA成绩,工具调用能力进步[4][15] - 中报业绩预告开启,服务器、光模块、铜连接等板块预计亮眼,如工业富联等公司业绩增长[5][16] - 海外算力军备竞赛持续,看好2026、2027海外算力投资产业链机会;国内算法优化,算力投入确定,国产算力价值凸显[7][17][18] 建议关注 - 海外算力链: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8][19] - 国内算力链:润泽科技、欧陆通等[8][19] - 卫星和火箭:航天电器、泰胜风能等[8][19] 行情回顾 市场整体行情 - 本周(2025.7.7 - 2025.7.11)市场整体上涨,创业板指数涨2.36%,申万通信指数涨2.13%等;细分板块中设备商、物联网、光模块周涨幅前三[8][19] 细分板块行情 - 涨跌幅:周涨幅前三为设备商(+6.35%)、物联网(+5.82%)、光模块(+4.02%);月涨跌幅光模块领先;年涨跌幅工业互联网、无线射频、控制器年初至今领先[8][19][23] - 估值:多数板块当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各板块当前P/B与历史平均水平有对比[29] 个股公司行情 - 涨幅领先个股:博创科技(+19.84%)、长光华芯(+12.19%)等[8][29] - 跌幅居前个股:移远通信(-2.84%)、和而泰(-2.67%)等[8][29] 海外动向 - Arm公司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客户数量增至7万家,自2021年增长14倍;多家云计算巨头推出自研基于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33]
【公告全知道】英伟达+光模块+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公司1.6T光模块产品出货持续上量且与英伟达联合测试
财联社· 2025-07-15 22:25
英伟达+光模块+数据中心+汽车电子 - 公司1 6T光模块产品出货持续上量且与英伟达联合测试 [1] 光模块+数据中心+芯片+海工装备 - 公司已批量生产海底光网络的高可靠性光无源器件 [1]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华为汽车 - 公司拟参设合伙企业投向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公司已与飞行汽车公司展开合作 [1]
GPU芯片带动光模块CPO等配套设施需求激增,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盘中获得资金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1:18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延续修复态势 锂矿 央企银行 特高压等概念活跃 TMT板块蓄力回调 [1] - 光模块CPO PCB等AI算力板块表现韧性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 新易盛等红盘上涨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横盘震荡 盘中持续溢价显示买盘活跃 获得资金申购 [1] 行业分析 - GPU等高性能芯片大量需求带动光模块 PCB 交换机等配套设备需求激增 [1] - 国内龙头厂商凭借客户份额领先优势 技术先发优势 专业领域积累优势形成护城河 [1] - 龙头厂商率先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龙头高估值 相信长期增长"将深入人心 [1] ETF产品特征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选取创业板上市AI主业公司 [2] - 日内涨跌幅限制±20% 弹性高 光模块CPO概念股权重超33% [2] - 前3成分股为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三大光模块龙头 [2]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北京君正 全志科技两大芯片设计公司 以及软通动力 润泽科技 光环新网 网宿科技 深信服等IDC 云计算 数据中心行业龙头 [2] - 年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场内综合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2]
【公告全知道】光模块+数据中心+芯片+激光雷达!公司1.6T光模块用AWG芯片及组件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财联社· 2025-07-10 23:04
光模块与数据中心 - 某公司1.6T光模块采用AWG芯片及组件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1] 光刻胶与新材料 - 某公司光刻胶酚醛树脂产品实现小批量销售 [1]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项目进展至中试阶段 [1] 人形机器人与AI算力 - 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最高达100% [1] - 公司拥有多款AI算力模组产品线 [1] - 业务涉及英伟达合作、AI眼镜及算力领域 [1] 公告服务功能 - 推送内容涵盖停复牌、增减持、投资中标等个股重大公告 [1] - 重要公告以红色标注便于识别投资热点 [1]
AI芯片“配比率”不断提升,高盛看好光模块增长,聚焦“一二线厂商估值差收敛”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0:26
AI芯片与光模块配比率提升驱动行业增长 - AI芯片与光模块配比率持续上升成为光模块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H100的1:3提升至B300的1:4.5,特定ASIC架构中甚至达到1:8 [1][3][4] - 高盛将2025年和2026年800G光模块销量预测分别上调至1990万和3350万单位,增幅达10%和58% [1][4] - 2025-2026年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60%和52%,达到127.3亿和193.7亿美元 [1][4] 厂商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高盛对覆盖的光模块厂商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高达42%,目标价提升23%-82% [1]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5倍和12倍,低于历史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处于低谷水平 [5] - 新易盛当前市值仅为中际旭创的75%-80%,估值差有望在第二季度财报后收敛 [5] 一线与二线厂商发展机会 - 800G需求激增导致一线厂商产能紧张,订单可能外溢至二线厂商 [6] - 华工科技凭借泰国基地月产能超10万单位和美国客户测试进展,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 [6] - 若华工科技获得美国客户订单,其2026年净利润可能较基准预测上调5%-24% [6] 技术升级与需求韧性 - 网络架构从400G向800G甚至1.6T升级推动配比率提升,1.6T模块2026年销量预计达700万单位 [4] - 即使AI芯片销量增长放缓,光模块需求仍将因配比率提升保持增长,增强行业周期韧性 [4]
光模块调研20250620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光模块行业 - 公司:中际旭创、新易盛、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英伟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需求** - 2025 年 800G 光模块需求处于爬坡期,虽谷歌出货量低于预期,但行业看好 2026 年需求增长,2026 年 800G 光模块需求大幅上修至 3500 - 3800 万支区间[2][4][5] - AI 算力爆发推动 1.6T 光模块增长,预计 2026 年出货量在 2025 年基础上翻番,因英伟达等 AI 芯片大规模部署使数据中心跨交换机高速互联需求激增[2][8] - Meta 数据中心 ASIC 芯片与光模块配比达 1.8,表明对高性能光模块强烈需求[2][9] - **产品价格** - 400G 光模块价格稳定,800G 光模块因规模化生产价格较年初下降约 15%,预计年底再降 10%,成本控制成厂商竞争关键[2][5] - **企业动态** - 亚马逊加速 400G 光模块验证,预计 Q4 批量采购;微软与头部厂商合作推动 40GAOC 在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方案落地[2][6] - 中际旭创等厂商二季度单季度光模块业绩预计达 5000 - 6000 万元,反映云服务商对高速光模块迫切需求[2][7]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等具备高速率产品产能爬坡能力的企业,获 Meta 和谷歌认证并批量供货;北美厂商加速布局 800G 和 1.6T 产线,市场竞争转向成本控制、交付能力与技术迭代[2][9] - **市场发展因素** - 影响市场发展关键因素为头部厂商产能释放节奏以及硅光技术和下一代技术如 CPO 等研发进展[3][10] - 短期 800G 价格下降加速渗透,长期 1.6T 产品随 AI 算力扩张成增长引擎[3][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