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网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四足机器人再进化 商业化进程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4
国产四足机器人技术突破 - 国产四足机器人"黑豹2.0"以10.3米/秒的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的8.89米/秒世界纪录,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速度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技术突破提升了国产机器人的国际知名度和话语权,增强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自信与创新动力 [1] - 性能提升促进了用户对国产四足机器人的信任和认可度,将推动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规模应用 [1] 应用场景拓展 - 四足机器人因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成为特种作业、灾难救援等场景的理想选择 [1] - 中国移动推出智能卫星通信机器狗"智星犬",可在灾区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1] - 杭州景业智能的"胡狼1号"具备自主巡逻、环境感知等功能,适用于边防、重要设施保护等安防场景 [2] - 云深处科技的绝影X30在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 [3] - 宇树科技的"UnitreeGo2"聚焦消费市场,覆盖智能宠物、家庭陪伴等家用场景 [3] 上市公司布局 - A股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涉及四足机器人产业链 [4] - 万马股份研发出四足机器人腿部专用复合运动电缆,适应各种严苛环境 [4] - 万马科技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展开基于CCa系统的服务和合作 [4] - 海能达推出"专网通信+四足机器人"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巡检、警用巡逻等场景 [4] - 汉王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处于技术场景完善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可商用化产品 [4] 商业化发展 - 初创企业擅长技术突破与快速试错,上市公司在产能规划、上游谈判等方面更具优势 [5] - 上市公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与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可承担更长周期的产业孵化 [5][6] - 上市公司的加入能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扩大市场规模,推动商业化进程 [6] - 上市公司通过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6]
专网通信造假再发酵:瑞斯康达实控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扭亏之路遇重创
搜狐财经· 2025-07-08 22:17
财务造假事件 - 一起牵连十余家上市公司、涉资逾900亿元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仍在发酵[1] - 瑞斯康达董事长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3] - 公司2019年~2020年两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营业收入约6.33亿元、利润总额约1.17亿元[7] 公司股价与财务表现 - 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跌幅达9.95%[1][2] - 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2024年净利润亏损1.2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8亿元[2][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89%,净利润亏损1936.71万元,同比降幅达195.18%[10] 业务与战略调整 - 公司2024年实施"光+IP+X"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但营收同比下降14.99%[10]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收入和利润未达预期[10] - 董事长李月杰曾提出"向上生长、向外发展"战略,但业绩持续下滑引发质疑[1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未让实控人任建宏代行董事长职责,而是选择副总经理韩猛[8][9] - 任建宏作为创始股东参与财务造假,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50万元[8] - 公司一致行动人由李月杰、朱春城变更为李月杰、任建宏[8] 专网通信业务造假细节 - 公司通过子公司深蓝迅通开展虚假专网通信业务,为隋某力方面提供垫资[5] - 业务模式为"以销定产",通过倒算采购单价虚增业绩[6] - 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罚款200万元,李月杰、朱春城分别罚款100万元[7]
海能达(002583) - 2025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9 16:36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国际化发展超20年,业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各优势区域营销体系覆盖较好 [1] - 战略重心向“一带一路”等发展中国家加大投入,在印尼、中东、南非等地举办经销商峰会,接下来将在拉美举办 [1] - 欧洲是重要渠道市场、成长型业务及新产品推广地,拉美在巴西、墨西哥等国深入布局,项目及渠道业务快速增长,北美聚焦部分渠道和小型行业市场 [1] 费用率情况 - 专网通信渠道建设成本需积累,规模效应体现前影响销售费用率,但细分市场定制化需求带来较高毛利率 [2] - 公司对当下费用率不满意,经精细化运营费用率逐步下降,剔除诉讼影响后,税前利润率大幅提升,未来管理费用率有下降空间 [2] AI应用 - 专网与AI结合是行业趋势,公司提出“AI专网”理念,指挥调度产品与AI结合提升警情预判能力,已在多地布局并获认可 [3] - B端产品需经稳定性、可靠性论证后进入规模商用期,公司在AI专网领域持续布局,距规模商用尚早 [3] 政府项目回款 - 公司从18、19年起经营性现金流转正,2024年报表端6亿,剔除诉讼因素实际达10亿左右,体现主营造血能力 [4] - 公司重视现金流,与合作伙伴合作共赢保证回款,深化渠道变革提升经销商和中小行业业务占比加快资金周转 [4] 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结合应急、公安等行业需求,将自组网与无人机结合提供通信解决方案,未来有望提升整体通信解决方案能力 [5] - 子公司深海代工业务客户群体广泛,曾是大疆供应商,现与国内头部互联网零售科技企业合作,物流无人机起量或带动业务发展 [5][6] 海外市场竞争力 - 公司在客户响应、服务和技术迭代方面有优势,是专用通信领域渠道布局最广的公司之一,持续完善营销渠道 [7] - 专网业务需求分散,公司拓展合作伙伴,推进渠道下沉,产品丰富后可通过成熟渠道触达客户带来新增长点 [7] 收入情况 - 去年一季度是业绩高点,因部分项目跨期结转和EMS业务汽车电子订单多,今年EMS业务回归常态同比下滑 [8] - 专网行业一季度营收占全年10 - 15%,往年一季度大多亏损,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两千万,在手订单稳定 [8] - 公司制定稳健增长目标,新业务研发和渠道拓展适度增加投入,按全年营收目标整体费用率将略有下降 [8]
ST亚联(002316) - 002316ST亚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9:2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 2025 年吉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 [2] - 时间是 2025 年 05 月 27 日下午 15:00 - 16:30 [2] - 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代)王永彬,独立董事吕功华,董事会秘书王思邈 [2] 业务领域相关 智慧专网领域 - 为智慧专网领域的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支持与服务,将紧跟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通信信息服务 [3] - 2025 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先进科技优化现有数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升机电集成技术水平 [9] 生物纤维素基材领域 - 2024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522.39 万元,2025 年预计业务子公司净利润不低于 1,800.00 万元 [5] - 2025 年积极开拓下游市场,研究需求和趋势,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寻求合作拓展终端产品 [2][5][9] - 探索生物纤维素基材在医疗敷料等领域的应用,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 [2][5] 农牧领域 - 2025 年依托现有资产和资源深化产业布局,巩固小麦轮换核心业务优势,多元化拓展经营品类 [9] 业绩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因智慧专网领域收回应收款项冲回减值损失 [3] - 2025 年第一季度合并报表营业收入为 10,495.34 万元,去年同期 8,329.32 万元,同比增长 26% [11] - 2024 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5.54 万元 [4] 其他问题回复 借款相关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向控股股东致利发展借款本金余额为 11,000 万元,拟对借款展期 [3] 产销情况 - 联美图生产实行“以销定产”模式,目前产销正常 [4][10] 摘帽问题 - 根据规定,将在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满十二个月后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7][11] 收购与重组 - 对于收购下属子公司股权、收购资产、并购重组、重组发展规划等问题,均表示以指定媒体刊登信息为准 [3][4][5][6][7][9] 传言问题 - 对于控股股东暴雷、大股东被立案等传言,均表示以指定媒体刊登信息为准 [5][11] AI 业务 - 目前暂无 AI 业务拓展计划 [7] 市值管理 - 董事会及管理层会做好经营发展,聚焦主业,强化优势,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做好市值管理工作 [10][11] 退市问题 - 截至目前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以指定媒体信息为准 [12]
普天科技(002544) - 002544普天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4 17:0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天科技,是从事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 年 1 月 28 日在深交所上市,央企控股,股票代码 002544,注册资本 6.8 亿元 [2] 更名背景 - 原全称中的“广州”与业务区域布局不匹配,拟免冠“广州” [3] - 2021 年度信息通信类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 80.75%,为匹配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经同意和授权,将“杰赛”字号变更为“普天”字号 [3] 业绩情况及原因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9.2 万元,同比下降 68.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24.2 万元,同比增长 70.68% [4] - 公网通信板块收入规模略增,净利润改善;专网通信及智慧应用板块收入下降,净利润改善,因客户资金紧张,项目招标推迟或取消致延期较多;智能制造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受市场需求不振、产品订单规模和单价下滑、制造成本上升影响 [4][5] 亮点及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以“夯实基本盘,拓展延长线,谋划第二曲线”为指引,聚焦信息通信领域,布局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6] - 公网通信板块聚焦重点行业和客户,拓展业务,加大研发,参与集采 [6] - 专网通信及智慧应用板块稳固基本盘,探索“低空经济”应用,推动数字应用创新 [6] - 智能制造板块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更新设备,提升高可靠性、高技术含量产品市场占有率 [7] 业务情况 - 数据治理业务打造核心能力平台,涵盖多方面,面向多领域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行业人工智能业务创新 [8] - 卫星互联网是战略方向之一,与西电 ISN 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多方面合作,积极布局产品研制、北斗应用、提供卫星设备组件,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空天一体能力体系 [9] 资本运作规划 - 坚持稳中求进,通过内涵式和外延式发展,抓好资本驱动,促进产融结合,围绕产业链延展布局,推动核心能力构建 [10] 应收账款催收和化债工作 - 高度重视应收账款清收,制定方案并跟踪执行,目前应收账款呈下降趋势,将持续推进催收工作 [11]
ST特信:一季度实现营收7.90亿元 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9: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 [1] 公司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 国内领先的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通信及信息领域 [1] - 深圳市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1] - 在行业标准制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有突出成就 [1] - 构建完整科技创新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十余个创新平台 [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专利595项,其中发明专利175项 [2] 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光纤光缆领域深耕多场景应用产品研发,包括特高压OPGW等技术产品 [1] - 已研制超高强度铝包钢线、大截面特高压导线等新产品 [1] - 形成智慧电缆隧道监测系统等解决方案,延伸至能源、交通、应急安全等领域 [1] - 融合领域专注于专网通信终端、卫星通信信号智能识别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 [1] - 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温区MEMS光纤多物理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项目 [2] - 采用"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递进式创新模式 [2] 市场应用与解决方案 - 为国家特高压工程线路提供产品 [1] -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 - 在智慧园区、数据中心、AI算力枢纽等领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研发成果已在核电机组、轨道列车等重大装备领域开展应用验证 [2] 未来发展展望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核心技术成果转化 [2] - 围绕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管理优化等核心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影响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动能 [2]
又又又一个浓眉大眼的雷了
猫笔刀· 2024-07-07 22:14
江苏舜天及专网通信造假案 - 江苏舜天2009-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10333亿、营业成本94亿、利润934亿 通过隋田力主导的虚假专网通信业务实现自循环交易[1] - 专网通信案涉及15家上市公司 包括上海电气、中天科技等 其中4家已退市 其余均因造假受罚 案件总规模达900亿[2] - 隋田力作为核心案犯已潜逃海外 江苏舜天因国资背景可能避免退市 但国企财务造假现象引发市场关注[3] 证监会监管政策调整 - 信披违规罚款上限从60万/30万提升至1000万/500万 欺诈发行罚款比例从募集资金5%提高至100% 刑期上限从3年增至10年[3] - 新规采用百分比罚款机制更具长期合理性 但历史显示监管趋严未能遏制造假频发 制度执行有效性存疑[4] 行业动态与数据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 比亚迪171%、吉利199%、上汽376% 上汽旗下MG4欧洲销量受影响[5] - 美国6月失业率41%高于预期 非农新增206万人 市场预计美联储8月按兵不动 年内降息2次概率100%[5] - 融创6月销售额156亿同比暴跌90% 较2022年同期140亿下降89% 反映房地产行业持续萎缩[5] - 央行通过数千亿债券借贷协议干预债市 但分析认为需数万亿规模才能有效压制国债上涨预期[5] 其他经济指标 - 中国创新药行业获全链条政策支持 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6] - 央行连续2个月停止增持黄金 结束此前17个月增持周期 金价或进入平台期[6] - 牧原股份6月销售收入1071亿 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4%至1773元/公斤 行业仍未完成产能出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