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CPU)

搜索文档
英伟达将参与开发日本超算“富岳”的后续机型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6:00
英伟达将与日本理研将共同开发AI用图形处理器(GPU)。这是海外企业首次参与日本核心超级计算 机的开发。将凝聚日美的最先进技术,力争实现性能达到全球最高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在22日的记者会上,理化学研究所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松冈聪表示:"将与富士通、英伟达共同设计 AI时代的全球最高水平CPU和GPU,希望通过开发富岳NEXT,在全球确立日本作为AI先进国家的稳固 地位"。 英伟达副总裁伊恩・巴克(右)在"富岳NEXT"开发体制启动纪念仪式上发言(8月22日上午,东京都中央区) 富岳的CPU内部具备提升AI性能的功能,但并未配备GPU。GPU适合进行AI计算,以美国为中心,计 算能力强大的最先进超级计算机都利用GPU提升了AI性能。富岳NEXT也将通过配备英伟达的GPU来提 高计算能力。 英伟达副总裁伊恩·巴克(Ian Buck)表示:"我们将通过使用英伟达的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让科学家 能够扩大可能性的界限。希望为实现新的科学突破贡献一份力量"。 在面向AI的计算能力方面,目标是实现设计上的性能(峰值性能)达到每秒可进行10垓(1垓为10的20 次方)次运算的"Zetta级"。在高级模拟计算方面,也会将能 ...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8-07)
远峰电子· 2025-08-06 19:09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中安科(+10.16%)、大恒科技(+10.04%)、北纬科技(+10.04%)、皖通科技(+10.00%)、福日电子(+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东方国信(+20.02%)、佳缘科技(+19.99%)、思泉新材(+9.99%)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当虹科技(+20.00%)、宏微科技(+19.98%)、慧辰股份(+16.35%) [1] - 活跃子行业中SW机器人(+6.23%)和SW品牌消费电子(+2.59%)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杜桥康波眼镜与杭州易现科技合作研发的首款儿童AI眼镜即将上市,具备坐姿纠正、防蓝光、蓝牙数据统计等功能,28天习惯养成数据可同步至家长手机 [1] - 瑞联新材表示光刻胶材料因金属离子含量、杂质控制及水含量等要求严格,客户验证周期较长,目前公司储备多款光刻胶材料产品,部分已量产,部分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1] - 格芯与一家中国本地晶圆代工厂达成协议,为格芯在中国大陆的客户提供汽车级工艺技术和制造专长,以满足国内需求 [1] - 环球晶第二季度合并营收160.1亿元新台币,季增2.7%,上半年营收达316亿元新台币,均创历史同期第三 [1] 公司公告 - 力源信息2025年H1实现总营业收入40.34亿元,同比增长17.46%,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65.79% [3] - 鹏鼎控股2025年7月合并营业收入为30.0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 [3] - 南极光获得可弯曲超薄Mini-LED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发明专利,未来将逐步应用于相关业务 [3] - 思维列控2025年H1实现总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 [3] 海外新闻 - 德州仪器(TI)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涨价,涉及料号超过6万个,相比今年6月的3300款增长幅度接近20倍 [3] - AMD第二季度营收76.9亿美元,同比增长32%,数据中心部门营收32亿美元,同比增长14% [3] - JDI宣布关闭千叶县茂原工厂并出售LCD与OLED生产设备,聚焦于车用面板与传感器市场 [3] - 苹果脑控实机视频首次曝光,合作方Synchron开发的Stentrode设备通过颈静脉微创植入大脑血管表面,让渐冻症患者马克·杰克逊仅凭意念即可操作iPad [3]
英特尔陈立武,艰难任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3 09:26
公司领导层变动 - 陈立武于2025年3月12日被任命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接替帕特·基辛格[1] - 陈立武此前在Cadence设计系统公司担任CEO长达12年,并曾担任风险投资家和中芯国际董事[1][3] - 上任时购买了价值2500万美元的英特尔股票,需持有五年才能获得全额薪酬[3] 公司战略转型 - 英特尔正从半导体制造商转型为芯片代工厂,2021-2024年已投入900亿美元建设代工业务[2]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180亿美元,重点发展18A和14A芯片制造工艺[2][6] - 战略重点转向服务客户需求,采用行业标准EDA工具和设计实践[4][6] 市场挑战 - 自2020年初以来市值缩水70%,面临来自英伟达、AMD和高通的激烈竞争[2] - 在AI芯片市场失去优势地位,CPU被GPU取代成为计算机核心部件[2] - 需要赢得大型代工客户如英伟达、高通或苹果来重建市场信心[5] 运营调整 - 正在进行裁员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官僚主义[10][11] - 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四天返回办公室工作[10] - 管理层直接下属增至15-17人以提高决策效率[11] 技术发展 - 18A工艺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主要供内部使用[6][8] - 下一代14A工艺将面向外部客户生产[6] - 正在改进工艺设计套件(PDK)以提升与台积电的竞争力[6] 行业活动 - 2025年4月举办Foundry Direct Connect活动,展示代工技术能力[5][6] - 强调建立客户信任是服务行业的关键原则[5] - 活动未宣布重大新客户成为遗憾之处[8]
半导体行业事件点评: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东莞证券· 2025-05-26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有望发挥双方优势,加快国产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关注相关布局领先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25日海光信息发布公告,筹划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2] 点评 - 海光信息是国内CPU + DCU领军企业,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色,2024年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2025年一季度营收24.00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产业生态版图不断拓展 [1][4] - 中科曙光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完成“芯 - 端 - 云 - 算”算力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子公司推出的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预期2025年年内商业化项目落地部署 [4] - 海光与中科曙光强强联合,并购有助于强化双方优势,形成产业链闭环和一体化能力;5月16日证监会修订相关办法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本次合并有望实现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及算力领域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 [4]
2纳米争霸赛打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3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今年将量产2纳米制程,竞争趋于白热化,依产品和制程规模,台积电有望在2纳米领先,持续独霸晶圆代工业 [1][3] 各公司情况 台积电 - 计划3月31日在高雄举办2纳米厂扩产典礼,2纳米技术在前2年产品设计定案数量将高于3纳米同期,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受惠3纳米领先优势囊括AI商机,市占率不断扩增 [1][3] 三星 - 2纳米Exynos 2600处理器已投片,但目前客户以自家System LSI部门为主,首要工作是提升良率及客户服务;2纳米试产良率约30%,而台积电2纳米采用GAA架构良率是其1倍以上;以存储思维服务客户,与英伟达合作存在问题,应调整晶圆代工业务思维 [1][2] 英特尔 - 18A制程已为第3方客户做好准备,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设计试产;生产自家CPU产品,产品数量少,应调整制程以生产更多不同产品,与联电合作具互利效益 [1][2]
GenAI 的存储解决方案 第 7 部分:解决方案梳理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3-18 17:14
GenAI解决方案的关键考量因素 - GenAI解决方案需平衡带宽和容量优势与功耗、占用面积和价格等成本因素 [1] - 存储器作为依赖CPU的被动组件 其配置会随处理器变化而调整 [1] - ARM近期战略调整可能影响未来架构和解决方案设计 [1] - 基于MoE的大语言模型(LLM)的潜在变化或推动架构革新 [1] 数据来源与联系方式 - 行业数据来源于Counterpoint Research [2] - 业务咨询联系人: Rick Cui 客户服务总监 [3] - 媒体采访联系人: Haylee Xu 市场专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