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材料

搜索文档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8-07)
远峰电子· 2025-08-06 19:09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中安科(+10.16%)、大恒科技(+10.04%)、北纬科技(+10.04%)、皖通科技(+10.00%)、福日电子(+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东方国信(+20.02%)、佳缘科技(+19.99%)、思泉新材(+9.99%)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当虹科技(+20.00%)、宏微科技(+19.98%)、慧辰股份(+16.35%) [1] - 活跃子行业中SW机器人(+6.23%)和SW品牌消费电子(+2.59%)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杜桥康波眼镜与杭州易现科技合作研发的首款儿童AI眼镜即将上市,具备坐姿纠正、防蓝光、蓝牙数据统计等功能,28天习惯养成数据可同步至家长手机 [1] - 瑞联新材表示光刻胶材料因金属离子含量、杂质控制及水含量等要求严格,客户验证周期较长,目前公司储备多款光刻胶材料产品,部分已量产,部分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1] - 格芯与一家中国本地晶圆代工厂达成协议,为格芯在中国大陆的客户提供汽车级工艺技术和制造专长,以满足国内需求 [1] - 环球晶第二季度合并营收160.1亿元新台币,季增2.7%,上半年营收达316亿元新台币,均创历史同期第三 [1] 公司公告 - 力源信息2025年H1实现总营业收入40.34亿元,同比增长17.46%,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65.79% [3] - 鹏鼎控股2025年7月合并营业收入为30.0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 [3] - 南极光获得可弯曲超薄Mini-LED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发明专利,未来将逐步应用于相关业务 [3] - 思维列控2025年H1实现总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 [3] 海外新闻 - 德州仪器(TI)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涨价,涉及料号超过6万个,相比今年6月的3300款增长幅度接近20倍 [3] - AMD第二季度营收76.9亿美元,同比增长32%,数据中心部门营收32亿美元,同比增长14% [3] - JDI宣布关闭千叶县茂原工厂并出售LCD与OLED生产设备,聚焦于车用面板与传感器市场 [3] - 苹果脑控实机视频首次曝光,合作方Synchron开发的Stentrode设备通过颈静脉微创植入大脑血管表面,让渐冻症患者马克·杰克逊仅凭意念即可操作iPad [3]
早新闻 | 最高250%关税,特朗普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8-06 07:51
宏观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 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 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1] - 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1] - 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 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业化发展 推进贸易结算、资金管理、投融资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 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1]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30年底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 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 补齐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 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2] 国际贸易 -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 一年至一年半内税率将升至150% 之后升至250%[4] - 特朗普将在"下周左右"宣布对半导体和芯片征收关税 但未详细说明具体税率[4] 科技创新 - 美国罗格斯大学牵头研究发现全新物态"量子液晶" 有助于设计新一代超高灵敏度量子磁传感器 可应用于太空等极端环境[3] 公司业绩 - 嘉化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4%[5] - 牧原股份7月销售商品猪收入116.39亿元 同比下降10.41%[6] - 中科曙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1亿元 同比增长29.89%[6] - 纽威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47%[6] - 九洲药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7%[6] - 金地集团7月实现签约金额25.8亿元 同比下降57.7%[6] 公司融资与投资 - 豪恩汽电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05亿元 用于豪恩汽电深圳产线扩建项目等[6] - 若羽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6] 政府补助与补贴 - 中科飞测收到1.08亿元政府补助款[6] - 太阳能前7月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27亿元[6] 业务进展 - 中坚科技割草机器人产品已有小批量订单[6] - 德龙激光生产的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6] - 金城医药子公司收到乳糖酸红霉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6] - 瑞联新材储备有多款光刻胶材料产品 部分光刻胶单体材料已量产[6] - 亚宝药业与山西省中医院签订中药新药项目技术转让协议[6] 股东变动 - 长盛轴承股东拟询价转让2.65%公司股份[6]
八亿时空开展边缘计算业务 布局智能化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55
业务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龙泉驿区分公司签署《网络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金额为1091.97万元 [1] - 公司开展的边缘计算业务主要运用分布式计算、云-边协同、实时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为5G互联网等多场景提供低时延、高带宽与灵活部署的算力支持 [1] - 公司通过与基础电信运营商达成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自研边缘算法与边缘智能设备形成服务供给体系 [2] - 公司边缘计算业务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具备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的资质 [2] 技术应用 - 公司边缘计算业务利用基础运营商带宽资源和铁塔公司的基站机房等资源,根据不同场景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边缘算力和带宽流量服务 [1] - 对于流量大的互联网业务,能利用边缘算力进行内容缓存、实时转码等,减少网络拥塞 [1] - 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可在边缘进行数据预处理,降低云端压力,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1] - 对于对时延和连接可靠性要求高的业务,如自动驾驶和工业自动化,边缘计算能提供本地实时决策和控制 [1] 战略意义 - 新业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在智能化产业链上延伸新的触角 [2] - 使原本偏材料领域的业务版图扩容至数字化、物联网等高增长新兴领域 [2] - 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市场空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材料,并拓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高级医药中间体等多个业务领域 [3]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减少7.77% [3] - 实现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同比减少28.27% [3] 研发进展 - 公司已具备全品类KrF树脂开发和量产能力,光刻胶树脂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领域 [3] - 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够实现正式量产,有望实现千万级别的收入规模 [3] - 公司推进原料药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现有2款产品订单充足,正在生产供货中 [3]
★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全国股转公司2024年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共有5844家挂牌公司披露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0.88%净利润655.81亿元近半数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1] - 78家挂牌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其中45家增长实现净利润10.03亿元其中44家增长[1] - 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挂牌公司贡献盈利企业六成净利润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场九成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1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增长12.27%1300余家信息技术、专用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公司披露对外投资公告[1] 行业表现与融资成本 - 2024年挂牌公司平均债务融资成本由4.24%下降至3.99%货币资金储备上涨6.58%[2] - 消费品、汽车、文娱等行业业绩向好汽车产业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4.00%文娱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交通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7.15%[2] - 特思达2024年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7.88%净利润-1167.13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8.36%至6456.0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205.46%至1649.94万元[2] 研发投入与专精特新企业 - 2024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公司研发强度超10%新增发明专利6769项累计3.41万项[3] - 医药、软件信息、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研发强度超7%[3] - 新三板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家占全国7.65%制造业占比近七成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北交所 - 近五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挂牌公司由88家增至141家新材料产业由67家增至18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132家增至21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由20家增至70家生物产业由68家增至124家[4] - 近三年新增挂牌公司1058家2024年新挂牌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润是全市场的2.15倍和5.24倍[4] - 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2430.15万元是全市场的2.33倍[4] 创新层与并购重组 - 2024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实现营收1.07万亿元净利润521.29亿元占全市场62.46%和79.49%近八成公司盈利新进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32%推动创新层整体提高2.20个百分点[5] - 2024年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规模84.79亿元同比增长34.33%近三成参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超30%24家增长超50%[5]
第八届中国 IC 独角兽榜单发布
是说芯语· 2025-06-29 21:16
评选背景与核心目标 - 评选由中国IC独角兽联盟发起并主办,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全产业链环节 [2] - 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生态协同等多维度评估,从近百份申报企业中遴选出12家独角兽企业和2家新锐企业 [2] - 评选旨在挖掘具有高成长性和技术突破的创新企业,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独角兽企业 - 12家独角兽企业覆盖存储与计算、通信与射频、高端制造与材料、汽车电子与智能终端、核心器件与先进封装、消费电子与物联网等关键领域 [3] - 具体企业包括联和存储科技、康盈半导体、深圳飞骧科技、博流智能科技、上海朕芯微电子、河北凯诺中星、深圳曦华科技、澜至电子科技、无锡中微亿芯、合肥矽迈微电子、珠海市杰理科技、杭州睿昇半导体 [4][5] - 这些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市场落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3] 新锐企业 - 评选设立"新锐企业"奖项,表彰成立时间较短但技术潜力突出的创新企业 [3] - 入选的新锐企业包括北京苹芯科技有限公司和此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行业趋势与生态展望 - 随着AI、新能源等新兴需求的爆发,半导体行业正迎来技术重构与市场扩张的双重机遇 [4] - 联和存储的高带宽闪存与康盈半导体的ePOP芯片响应AI算力对存储密度和速度的需求 [4] - 飞骧科技的5G射频模组与博流智能的Wi-Fi+BLE芯片支撑物联网设备连接密度提升 [4] - 曦华科技的车规级MCU与矽迈微的先进封装技术满足新能源汽车对高可靠性芯片的需求 [4] - 杰理科技的蓝牙音频、智能穿戴、智能物联终端以及睿昇半导体的特种材料零部件填补国内产业链短板 [5] - 中微亿芯的FPGA芯片与苹芯科技的存算一体技术、此芯科技的此芯P1为AI推理与实时数据处理提供高效算力 [5] - 澜至电子的4K芯片与IP/OTT解决方案推动家庭娱乐向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5] 中国IC独角兽评选历史 - 评选自2018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参评企业超过1500家次,获评企业超过200家,有近30家已成功上市或被并购 [7] 中国IC独角兽联盟 - 联盟成立于2021年,由赛迪顾问、华大九天、京微齐力、嘉楠、美泰、艾森、芯合汇等9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 [8] - 旨在整合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技术创新、生态协同与产业升级 [8] - 联盟现有成员企业超1000余家,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 [8]
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国股转公司5844家挂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0.88%,净利润655.81亿元,近半数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 [1] - 2025年一季度78家挂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45家营收增长,净利润10.03亿元,44家净利润增长 [1] -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亮眼,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挂牌公司贡献盈利企业六成净利润,民营企业占比九成,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15% [1] - 2024年挂牌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增长12.27%,1300余家信息技术、专用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公司披露对外投资公告 [1] 行业表现 - 消费品、汽车、文娱等行业业绩向好,汽车产业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4.00%,文娱产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交通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7.15% [2] - 特思达2024年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7.88%,归母净利润-1167.13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8.36%至6456.03万元,净利润1649.94万元同比增长3205.46% [2] - 瑞红苏州2025年一季度营收7239.22万元同比增长9.76%,净利润1410.2万元同比增长377.64%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连续三年增长,平均研发强度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研发强度超10% [4] - 挂牌公司新增发明专利6769项,累计3.41万项,医药、软件信息、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研发强度超7%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家,占全国7.65%,制造业占比近七成,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 [4] - 近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挂牌公司持续增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88家增至141家,新材料产业从67家增至18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132家增至21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家增至70家,生物产业从68家增至124家 [4] 北交所与创新层 - 近三年新增挂牌公司1058家,2024年新挂牌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润是全市场的2.15倍和5.24倍 [5] - 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2430.15万元是全市场的2.33倍 [5] - 创新层挂牌公司2024年营收1.07万亿元、净利润521.29亿元,占全市场62.46%和79.49%,近八成公司盈利,新进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32% [5] - 2024年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交易规模84.79亿元同比增长34.33%,近三成参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超30%,24家增长超50% [5] 融资与成本 - 2024年挂牌公司平均债务融资成本从4.24%下降至3.99%,货币资金储备上涨6.5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