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环球时报· 2025-08-25 07:05
日本AI发展历史与现状 - 日本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第一次AI热潮中是研究先驱 在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发挥奠基作用[1] - 1982年启动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研发项目 规模达540亿日元(约2.2亿美元) 旨在开发能思考 理解话语和进行推论的超级计算机 但最终于1992年终止[2] -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AI研究进入空白期 研究预算大幅削减 研究人员转向其他领域 与美国持续投入形成鲜明对比[4] 日本AI落后的系统性制约因素 - 数字劳动力严重不足 日本每年AI相关硕士毕业生仅2800人 不及美国1/9 且60%集中在机器人控制等传统领域[8] - 法律壁垒过高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企业处理数据需经过"告知-同意-记录"三个步骤 导致训练数据集构建困难[9] - 资本投入保守 2023年日本民间对AI风险投资仅7亿美元 远低于美国672亿美元和中国78亿美元 基础模型投资占比不足10%[9] 日本AI应用与教育现状 - 2024财年仅26.7%日本民众使用生成式AI 大幅低于中国81%和美国68.8% 企业制定AI使用政策的比例仅49.7%[6] - AI教育体系滞后 全国仅12所大学设立数据科学本科院系 课程框架仍以传统统计学为主 跨学科团队仅占初创企业18%[8] - 年轻人群AI使用率低下 20至29岁人群使用率仅44.7% 30至39岁人群甚至低于40至49岁人群(23.8% vs 29.6%)[7] 日本政府近期应对措施 - 通过首部AI立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法》 将AI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工程高度[11] - 计划2030年前向AI和半导体产业提供10万亿日元支持 首次在产业政策采用项目融资思路[11] - 启动制造业AI视觉检测计划 2025-2027年采购规模达2600亿日元 政府补贴30%成本 行业巨头承担70%[11] 日本AI产业国际比较 - 2019-2023年间日本未推出任何大模型 而美国和中國分别推出182个和30个 2024年才诞生首家AI独角兽企业SakanaAI[6] - 在顶级学术会议上日本学者主笔论文占比从2012年7%降至2023年2% 本土模型表现不及美国OpenAI的过时模型GPT-3.5[6] - 91%日企将超过90%IT预算用于维护老旧系统而非新技术研发 导致AI落地受阻[8]
英伟达将参与开发日本超算“富岳”的后续机型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6:00
合作开发计划 - 英伟达与日本理研将共同开发AI用GPU 这是海外企业首次参与日本核心超级计算机开发[1] - 开发代号为"富岳NEXT" 富士通负责整个系统基本设计及CPU开发 计划2030年前后开始运行[3] - 目标性能达到Zetta级 即每秒10垓次运算 AI计算能力为富岳的5至10倍以上[5] 技术配置特点 - 富岳NEXT将配备英伟达GPU提升AI计算能力 富岳仅CPU具备AI功能而未配备GPU[5] - 通过日美最先进技术整合 力争实现全球最高性能水平的超级计算机[1] - 设计目标在AI与模拟计算两个方面实现全球最高水平的计算能力[6] 战略意义与应用前景 - 日本希望通过开发富岳NEXT 在全球确立其作为AI先进国家的稳固地位[3] - 应用领域包括新药研究 电池材料开发 高精度气象预测系统等[9] - 面对中美新一代超算竞争 日本通过提升AI性能争夺世界顶级地位[9] 开发投入与历史对比 - 开发费用预计超过1100亿日元[6] - 富岳于2021年3月投入运行 开发费用1111亿日元[6] - 京超算于2012年9月投入运行 开发费用1100亿日元[6]
世运电路: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的Dojo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7:01
公司与特斯拉合作项目 - 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的Dojo项目PCB产品主要用于特斯拉超级计算机领域[1] - 公司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供应Dojo项目的PCB产品[3] 投资者关注事项 - 投资者询问公司PCB产品应用于特斯拉超级计算机或区块链游戏引擎项目[3] - 投资者关注2023年Dojo项目PCB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及销售收入数据[3] - 投资者询问该类产品对利润贡献的具体情况[3]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表示产销经营数据需关注后续发布的相关公告[1]
特斯拉(TSLA.O)预计将在明年某个时候实现超级计算机机房的规模化运行。
快讯· 2025-07-24 06:10
特斯拉超级计算机机房 - 公司预计将在明年某个时候实现超级计算机机房的规模化运行 [1]
美日科研成果 量子计算与传统超算联袂模拟分子行为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10:00
量子计算与超级计算机协同模拟 - IBM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合作,成功利用量子计算机与超级计算机联合模拟多种分子的量子行为,包括氮分子及两种铁硫化合物 [1] - 采用127个量子比特协同工作,量子计算机负责核心运算,超级计算机担任"质检员"角色,及时修正计算误差 [1] - 空间量子动力学算法实现创新突破,超级计算机在检测到电子数异常时指导量子计算机重新计算 [1] 技术进展与行业评价 - IBM量子计划副总裁指出混合模式虽未超越超级计算机独立性能,但已具备与传统方法竞争的实力 [2] - 计算化学权威肯尼思·莫瑞兹团队改良算法可模拟溶液环境中的分子,使化学实验建模更贴近现实 [2] - 专家预测算法优化后,量子-经典计算机组合有望在一年内展现显著优势 [2]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已开发支持混合计算的软件平台 [2] - 微软强调量子计算、超级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重塑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2] 技术优化方向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升级搭载错误率更低的IBM新型量子处理器 [2] - 研究团队同时优化空间量子动力学算法和提升"鹭"量子计算机与"富岳"超级计算机的协同效率 [2]
在中国,Model Y的好日子到头了
36氪· 2025-07-02 10:12
小米YU7市场表现 - YU7起售价25.35万元,3分钟大定20万辆,1小时大定28.9万辆,18小时锁单24万辆,展现出极强的市场吸引力 [1] - 上海小米门店人流恐怖,出现排队叫号试驾场景,消费者群体覆盖年轻米粉、纯电SUV潜客和传统燃油车主,显示产品已破圈 [4] - 标准版交付周期达56-59周且可能延长,产能受限成为主要瓶颈,但制造端提速后将改变中型纯电SUV市场格局 [5] 特斯拉Model Y竞争态势 - Model Y 2024年中国销量超48万辆,但2025年前5个月销量同比大幅下滑,5月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超13,000辆 [8] - 焕新版Model Y采取涨价策略,给国产竞品可乘之机,面临"狼群战术"围攻 [8] - 特斯拉一季度毛利率跌破20%至16%,降价空间有限,而YU7起售价比Model Y低1万元形成精准打击 [23] 中型纯电SUV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中型纯电SUV持续涌现,但此前鲜有能威胁Model Y地位的选手 [6] - 小米SU7已实现对Model 3的压制,5月销量28,013辆vs Model 3的13,818辆 [11] - 小鹏G7、理想i6、蔚来L90等新品将陆续加入战局,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12] 特斯拉产品策略问题 - Model Y焕新版升级被指诚意不足,迭代速度不及国产竞品 [17] - 特斯拉全球统一推新节奏与中国市场高强度竞争不匹配 [19] - 自建补能体系和直营渠道优势减弱,服务体验和流程效率被自主品牌赶超 [19][20] 行业趋势判断 - 国产纯电SUV正从"小打小闹"转向实质性威胁Model Y市场地位 [6][8] - 特斯拉可能研发低价版Model Y应对竞争,但被质疑治标不治本 [21] - 行业预计Model Y销量将继续下滑,保守估计单月减少10,000-15,000辆 [13]
英伟达(NVDA.US)动作频频:携手慧与科技(HPE.US)建德国超级计算机,推出气候AI模型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21:17
超级计算机合作项目 - 英伟达与慧与科技及德国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合作建造名为"蓝狮"的新型超级计算机 [1] - "蓝狮"采用下一代HPE Cray技术并配备英伟达GPU [1] - 该超级计算机将采用英伟达Vera Rubin架构,结合Rubin GPU和Vera CPU [1] - 计算能力比现有LRZ高性能计算机SuperMUC-NG高出约30倍 [1] - 预计2027年初投入使用 [1] - 将支持整个欧洲的合作研究项目 [1] 技术架构应用 - 美国能源部新型超级计算机Doudna也将采用英伟达和戴尔科技的技术 [1] - Doudna同样部署Vera Rubin架构 [1] AI气候模型 - 英伟达推出"瓶中气候"(cBottle)AI模型,号称首个千米分辨率全球气候模拟生成式AI基础模型 [1][2] - 该模型属于Earth-2平台,可生成逼真大气状态并调整输入条件 [2] - 预测速度比传统数值模型快数千倍且能源效率更高 [2] - 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和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正在探索使用该模型 [2]
美国再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半导体芯闻· 2025-03-26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商务部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实体清单”,是进一步收紧对华科技出口管制的举措,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1][3] 分组1: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和机构 - 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浪潮集团及其多家子公司,包括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浪潮集团本身2023年已被列入 [1]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创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被指控开发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先进计算芯片 [2] - 河南鼎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参与超级计算机开发的中国公司 [2] - 其他因涉嫌推进量子技术能力及向已在清单上公司销售产品的中国实体 [2] 分组2:“实体清单”相关背景及中方态度 - “实体清单”旨在限制向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构成威胁的外国个人、实体和政府出口等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物项 [3] -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做法是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维护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当合法权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