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处理器(DCU)
icon
搜索文档
海光信息(688041):2025 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同比增长,CPU、DCU业务进展顺利
东莞证券· 2025-08-06 20: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2] - 2025年Q2营收30.64亿元,同比增长41.15%,环比增长27.66% [6] -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23.14%,环比增长37.49% [6]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142.46元,总市值3,311.25亿元 [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26元(PE 113倍),2026年预测1.76元(PE 81倍) [7][8] 主营业务进展 - CPU产品兼容x86指令集,覆盖高端服务器及中低端政务/企业场景,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6] - DCU产品基于GPGPU架构,支撑AI、大数据等算力需求 [6] - 研发投入17.11亿元(占营收31.31%),同比增长24.68%,占比同比下降5.84pct [6] 战略重组计划 - 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整合"CPU+DCU+服务器+云服务"产业链 [6][7] - 目标形成"芯片+整机+算力服务"一体化能力,加速国产替代在政务、金融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7]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141.1亿元,2026E 197.54亿元,2027E 262.72亿元 [8] - 2025E归母净利润29.32亿元,2026E 40.95亿元,2027E 56.27亿元 [8]
【招商电子】海光信息:25Q2归母净利环比持续提升,关注合并曙光后的市场表现
招商电子· 2025-08-06 20:24
海光信息25H1业绩表现 - 25H1营收54 6亿元同比+45%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 9亿元同比+33% 毛利率60 1%同比-3 3pcts 净利率30%同比-2 6pcts [2] - 25Q2营收30 6亿元同比+41%/环比+28% 归母净利润7亿元环比+37%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亿元环比+47% 毛利率59 3%同比-4 5pcts/环比-1 9pcts [2] - 25Q2末存货达60 1亿元创历史新高 环比Q1末增长2 19亿元 应收账款31亿元同样创历史新高 [2] 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 海光信息拟以143 46元/股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换股价79 26元/股 换股比例1:0 5525 预计发行8084万股新股 [3] - 合并旨在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 形成完整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体系 [3] - 公司已拓展联想/新华三/同方等服务器厂商客户 DCU产品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领域 [3] 国产算力芯片竞争格局 - 英伟达H20芯片虽恢复在华销售 但需向网信办提交安全风险证明材料 客户采购决策存在反复博弈 [4] - 国内算力芯片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海光等本土厂商因国产供应链整合优势成为客户优选 [4] - 公司已完成封装环节的国产供应链整合 预计国产芯片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4] 产品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主营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产品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数据中心及AI/商业计算领域 [2] - CPU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DCU产品逐步升级抢占高端算力市场 [4]
海光信息(688041):Q2业绩同比增长,CPU、DCU业务进展顺利
东莞证券· 2025-08-06 17: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6元和1.76元,对应PE为113倍和81倍 [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2] - 25Q2营收30.64亿元,同比增长41.15%,环比增长27.66%,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23.14%,环比增长37.49% [4] - 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占营收比重31.31%,同比下降5.84个百分点 [4] 主营业务进展 - CPU产品兼容x86指令集,具备高性能、高兼容性和安全性,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及边缘计算,覆盖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4] - DCU产品基于GPGPU架构,支撑大数据处理、AI及商业计算,算力应用扩展至新兴AI大模型产业 [4] 战略重组计划 - 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整合"CPU+DCU"芯片与服务器硬件资源,形成"芯片+整机+算力服务"产业链闭环 [4][5] - 目标加速国产芯片在政务、通信、金融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算力领域国产替代 [5]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141.1亿元,归母净利润29.32亿元,每股收益1.26元 [6] - 2026E营业总收入197.54亿元,归母净利润40.95亿元,每股收益1.76元 [6]
海光信息(688041):25Q2归母净利环比持续提升,关注合并曙光后的市场表现
招商证券· 2025-08-06 14:0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42 46元 当前股价对应25年PE为112 8倍 [2][6]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54 6亿元同比+45% 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41% 毛利率60 1%同比-3 3pcts [6] - 25Q2营收30 6亿元环比+28% 归母净利7亿元环比+37% 存货达60 1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换股比例1:0 5525 将发行8084万股 打造完整数据中心产品链 [6] - 英伟达H20在华销售受审查 海光完成国产供应链整合 本土算力芯片必要性提升 [6] 财务表现 盈利能力 - 25H1扣非净利10 9亿元同比+33% 净利率30%同比-2 6pcts [6] - 预计25-27年营收CAGR 31% 归母净利CAGR 36% 27年EPS达2 32元 [6][7] - 25年预测毛利率63 3% ROE提升至13 6% 27年ROE将达19 3% [14] 营运指标 - 25Q2应收账款31亿元创历史新高 存货周转率从24年1 0降至25E 0 7 [6][14] - 25年经营性现金流9 71亿元 资本支出2 89亿元 研发费用37 41亿元 [12][14] 行业与战略 - 产品覆盖x86 CPU/DCU 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数据中心 客户含联想/新华三等 [1][6] - 国产高端芯片需求攀升 公司加速客户端导入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 - 与曙光合并后形成"强链补链" 完善服务器芯片+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6] 估值预测 - 25-27年PE分别为112 8/83 4/61 5倍 PB从14 5倍降至11 0倍 [6][14] - 总市值331 1亿元 流通市值126 3亿元 每股净资产8 9元 [2][14]
人工智能引领 生态优势显著 海光信息上半年业绩高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6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 - 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引领和生态优势,高端处理器产品在产业生态中的版图不断扩张 [1][2] - "CPU+AI加速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新范式正重塑算力格局,公司独特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国产AI集群时代全面开启 [3][5] - 公司具有兼容x86和CUDA的显著生态优势,CPU兼容x86指令集,DCU具有"类CUDA"计算环境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占营收31.31%,累计取得多项知识产权 [8] - 公司正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旨在实现芯片与整机领域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8][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 -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76%和75.33% [1] - 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占营收31.31%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2] - CPU支持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高端服务器及政务、企业等中低端服务器 [2] - DCU实现"训推一体"AI场景全覆盖,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 [2] - CPU兼容x86指令集,能兼容数百万款基于x86的软件 [6] - DCU采用通用并行计算架构,适配国际主流商业计算和AI软件 [6] - 构建覆盖固件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安全防护,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隔离保护 [6] 市场与生态布局 - 高端处理器涉及的行业应用及新兴AI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 [1] - 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打造万余项产品和联合解决方案 [7] - CPU已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 [7] - 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领域 [7] - AI算力正迈入"系统级融合"时代,注重万卡级训练集群等全面能力 [5]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 [8] - 累计取得发明专利923项、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8] - 累计取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309项、软件著作权338项 [8] - 累计申请知识产权项目3011项 [8] 战略发展 - 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算力服务的全栈能力 [8][9][10] - 交易旨在实现芯片与整机领域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9] -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 [10]
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并预案出炉! 专家解读:将对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新浪科技· 2025-06-11 11:29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于6月10日复牌 [2] - 两家公司累计估值近4300亿元,停牌10个交易日后预案出炉,中科曙光复牌首日一字涨停,海光信息收盘上涨4.30%至141.98元/股 [2]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合并后海光信息将延伸至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业务,形成"高端处理器+计算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 [3] - 整合将实现从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的整体布局,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3] - 合并对标英特尔"IDM模式"和AMD"Zen生态",直接具备"芯片+系统"全链条能力,提升国产算力自主性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案例开创半导体公司主导下游整机企业整合的先例,为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新范式 [6] - 合并推动国产算力集团化攻坚,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批典型案例 [6][7] - 国内ICT产业存在"散小多"问题,此次合并为资源集中、减少重复投入树立典范 [7] 市场与生态反馈 - 业界认为合并将形成"芯片设计+服务器+云计算系统"全产业链优势,类似英伟达的系统能力构建路径 [5] - 客户需求从单一CPU采购转向服务器整体解决方案,合并提升服务多样化能力 [5] - 双方业务高度匹配,重组后业绩共振向上预期强烈,持股股东利益有望增厚 [6]
千亿并购!国产算力“双雄”合体,36万股民喜提涨停
格隆汇· 2025-06-10 15:48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即每1股中科曙光股票可换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1][7] - 海光信息换股价格为143.46元/股,中科曙光换股价格为79.26元/股 [7] - 交易金额达1159.67亿元,为国产算力产业最大体量合并案 [6][7] - 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及业务 [7] 市场反应 - 中科曙光复牌后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超50万手,最新股东户数36.49万户 [2] - 中科曙光当日收盘价68.09元(+10%),成交额3.99亿,市值996.30亿 [3] - 海光信息当日高开8%收盘涨4.3%,成交额87.3亿,市值3300.10亿 [3][4] 公司背景与整合意义 - 两家公司均属中科院系,海光信息专注CPU/DCU芯片设计,中科曙光深耕服务器及云计算 [11]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27.96% [11][12] - 合并形成从芯片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国产算力体系化突围 [15] - 首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吸并案例 [9] 财务表现 - 中科曙光2024年营收131.48亿元(-8.4%),净利润19.11亿元(+4.1%),终结连续十年增长 [17][18]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52.4%),净利润19.31亿元(+52.87%) [18] - 2025年Q1海光信息净利润5.06亿元(+75.33%),中科曙光净利润1.86亿元(+30.79%) [17][18] 股权结构 - 海光信息无控股股东,前六大股东合计持股36.51% [9][12] - 中科曙光控股股东为中科算源(持股14.68%),实控人为中科院计算所 [13][14]
AI产业持续精彩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持续精彩,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即将召开,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 - DeepSeek R1模型升级至DeepSeek - R1 - 0528,后训练投入更多算力,提升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蒸馏思维链后训练的8B模型数学测试表现优秀,还提升多方面能力,幻觉率降低45 - 50% [1][9][10] - 6月5日谷歌对Gemini 2.5 Pro模型重大更新,低价格下编码、推理等能力超越o3等,综合性能LMArena基准1470分居首 [1][11] 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召开在即 - 6月11 - 12日字节在北京召开大会,11日主论坛有新品发布等,行业分论坛涉及多领域,12日为开发者交流日,涉及多领域企业合作伙伴 [2][15][17] 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 5月26日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海光信息处于中科曙光业务上游 [2][18] - 整合消除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壁垒,构建完整技术闭环,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试错成本,推动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完善信息产业生态圈 [21]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众多公司 [3][22] - Agent: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众多公司 [3][22] - 垃圾发电: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 [6] - 互联网大厂AI链:寒武纪、恒玄科技等 [6]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 [6]
A股新规后首单!两大巨头宣布战略重组 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新华财经· 2025-05-26 20:35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这是科创板首例"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案例,也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层面吸收合并 [1]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中科曙光营收分别为131.48亿元和25.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11亿元和1.86亿元;海光信息同期营收分别为91.62亿元和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31亿元和5.06亿元 [2] 重组战略意义 - 双方主营业务在算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关联,海光信息为芯片厂商,中科曙光为服务器龙头,合并将实现技术互补和产业链协同 [2] - 高管表示重组是"补短板、锻长板"的尝试,可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国产算力产业整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 - 合并有望加速国产芯片在政务、通信、金融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3] 中科院资产背景 - 中科曙光为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上市公司,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为中科曙光(持股28%),二者均为中科院优质资产 [3] - 中科院实控的其他上市公司包括中科信息(机器视觉龙头)、中国科传(科技出版龙头)、中科星图(空天地大数据引领者)等14家行业领军企业 [4] 政策环境分析 - 此次合并是5月16日重组新规实施后的首单案例,新规简化审核程序、提升监管包容度,旨在支持头部企业整合产业链 [6]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 [6][7] - 2025年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同比+40%),重大重组90单(同比+230%),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1060%) [7] 行业影响展望 - 华福证券指出合并将形成产业链协同,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并购重组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5] - 开源证券认为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是当前两大趋势,政策驱动下科技领军企业将加速壮大 [7]
半导体行业事件点评: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东莞证券· 2025-05-26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有望发挥双方优势,加快国产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关注相关布局领先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25日海光信息发布公告,筹划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2] 点评 - 海光信息是国内CPU + DCU领军企业,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业绩出色,2024年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2025年一季度营收24.00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产业生态版图不断拓展 [1][4] - 中科曙光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完成“芯 - 端 - 云 - 算”算力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子公司推出的第三代C8000浸没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750kW,预期2025年年内商业化项目落地部署 [4] - 海光与中科曙光强强联合,并购有助于强化双方优势,形成产业链闭环和一体化能力;5月16日证监会修订相关办法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本次合并有望实现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及算力领域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