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支持债
搜索文档
北交所市值超九千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
搜狐财经· 2025-11-15 12:54
北交所市场概况 - 截至11月14日收盘,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总值超过9000亿元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 [1] - 北交所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1]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 - 截至10月30日,279家北交所公司已完成三季报披露 [1] - 平均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6% [1] - 平均净利润3298.57万元 [1] - 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八成 [1] 债券市场发展 - 北交所累计发行国债超13万亿元,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1] - 服务地方政府债发行超9900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 - 推出科创债、绿色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专项债品种 [1] - 落地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等特色品种,强化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1]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资本舞台
人民网· 2025-11-15 12:44
此外,北交所已形成股债联动的市场格局。实现交易所市场国债发行业务,累计发行国债超13万亿元, 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服务地方政府债发行超9900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推出科创债、绿色债、中小 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专项债品种,落地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等特色品种,强化 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四周年。 四年来,北交所锚定"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加大资金引导力度,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聚焦,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 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82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截至10月30日,279家北交所公司已完成三季报披露,平均营业收入5.20亿 元,同比增长6%;平均净利润3298.57万元。 在市场规模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之外,北交所也在四年的时间里构建起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 排——市场准入精准包容,支持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及未盈利企业上市发展;持续监管贴合实际,平衡中 小企业规范成本;交易机制多元便捷,引入做市交易机制,推出北证50指数和专 ...
北交所开市四年:扩容逾3倍市值近万亿 广泛覆盖新质生产力产业
新京报· 2025-11-15 09:37
四载春秋,是时光记下的成长刻度。2025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四周 年。四年来,北交所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版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四年前北交所鸣钟开市之时,首批集体亮相的上市公司仅有81家。四年来,北交所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82家,较开市之初增长逾3倍,总市值超9100亿元,正向"万亿俱乐部"稳步靠 近。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华源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赵昊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开市四周年,恰是小荷 露尖破尘而出,藏着专精特新的锋芒,活力正喷薄而出。 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自开市以来,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本着开门办 市场的理念,北交所积极发挥交易所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各方的协同配合,不断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的市场生态。 四年来,北交所主动引导各方贯彻普惠金融,努力打造中介愿意做、投资者愿意投、政府愿意支持的良 好局面;坚持管市场就要管行业,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引导中介机构统筹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加大中小 企业服务力度,已有60余家证券公司在北交所开展上市保荐业务,并形 ...
四载筑基赋能北交所助力中小企业向“新”成长
证券时报· 2025-11-15 06:57
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2025年以来北证50指数逆势上涨超50%,未出现恐慌性波动。田轩认为,制度筑 基的严监管不仅为市场抵御风险提供保障,更印证了唯有完善制度、严格监管,才能保护投资者权益、 提升运行效率,实现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赋能:多元工具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四周年。四年间,这座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从 蓝图落地走向成熟运营,尤其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市场彰显强劲韧性与活力——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 50%,流动性与企业估值同步提升。一套契合中小企业发展规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供给体系持续 完善,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 筑基:严监严管 提升公司质量 北交所的实践,为新兴市场平衡"规范"与"发展"提供了宝贵范式。自设立之初,北交所便将"严监管、 防风险"置于核心位置,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在上市审核、持续监管、交易机制等领域构建 起既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又坚守合规底线的制度体系。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交所的监管并非"管卡压",而是 通过清晰的"红绿灯"引导市场主体在合规框架内创新,将"严监管"转化为提升公司质 ...
四载筑基赋能 北交所助力中小企业向“新”成长
证券时报· 2025-11-15 02:36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四周年。四年间,这座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从 蓝图落地走向成熟运营,尤其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市场彰显强劲韧性与活力——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 50%,流动性与企业估值同步提升。一套契合中小企业发展规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供给体系持续 完善,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 筑基:严监严管 提升公司质量 北交所的实践,为新兴市场平衡"规范"与"发展"提供了宝贵范式。自设立之初,北交所便将"严监管、 防风险"置于核心位置,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在上市审核、持续监管、交易机制等领域构建 起既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又坚守合规底线的制度体系。 持续监管中,北交所贯穿"大投保"理念:一方面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持从严打击、 顶格处罚,探索先行赔付机制;另一方面推动公司完善治理,常态化开展走访培训,优化股份减持前端 控制。开市以来,超九成上市公司累计分红198.60亿元,16家公司分红额超上市募资总额,切实回报投 资者。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告诉记者,坚决出清"劣币"为优质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环境,这 正是对市场主体最有效的服务。 面 ...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筑巢引凤 护航创新型中小企业破浪前行
证券日报· 2025-11-15 00:07
本报记者 孟珂 2025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四周年。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北交所 四年来始终锚定"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核心定位,以制度创新为笔,以资本赋能为墨,在资本市场的画卷上书写了浓 墨重彩的篇章。 四年耕耘铸就辉煌:从吸引282家优质上市公司,到拥有950万合格投资者,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着北交所茁壮成长的 轨迹。四年来,北交所以精准的制度供给、高效的服务效能,架起资本与创新的桥梁,成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坚实依托,也 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得以充分释放的重要平台。 资本"活水"精准滴灌 企业质量显著提高 开市四年来,北交所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扩大的良好态势。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82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这一数据 充分彰显了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的精准定位,为众多具有创新潜力和发展活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融资平台。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开市初期,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 量、总市值这两项核心指标均实现翻倍增长。在行业分布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 ...
从81到282!北交所四周年,总市值破9000亿
搜狐财经· 2025-11-14 08:49
【编者按】11月15日,北交所将迎来开市四周年。四载深耕,北交所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擎,印证了"中小企业有活力,中国经济有韧性"的深刻逻辑。值此之际,大河财立方推出《北交四年 赋能向新》策划,展现北交所四载耕耘的亮眼成绩,传递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心与力量。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史冰倩】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迎来开市四周年。从首批81家企业到282家上 市公司,总市值超9000亿元,这块资本市场"试验田"正展现出蓬勃生机。 4年来,北交所坚守"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战略定位,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协同互 补,初步构建起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市场生态。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告诉大河财立方 记者:"北交所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2021年开市以来,北交所 制度创新稳步推进,改革试验功能凸显,形成了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的机制优势。" 282家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 从融资情况来看,4年来,282家上市公司实现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近2亿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 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