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产业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板块或有布局机会?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上行,近5日净流入超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4:25
中国科技产业溢价趋势 - 长期来看中国科技产业溢价中枢持续上升 2005年以来的20年内港股科技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显著 [1] - 港股科技在历次行情中呈现高弹性与持续性 每一次科技溢价抬升均与产业变革密切相关 形成大致5年的科技溢价抬升周期 [1] - 当前科技部分核心产业已迈入本土化阶段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1] 港股科技ETF及指数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科技企业 [1] - 港股通科技指数旨在全面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投资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和A类份额(015739) [1]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盘中逆势上扬,“纯科技”属性弹性突出!跟踪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表现同类最优
新浪财经· 2025-07-10 10:30
港股通科技ETF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0日09:57,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上涨0.10%,成分股英诺赛科涨近6%,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涨近5%,心动公司、瑞声科技跟涨 [1] - 港股通科技ETF盘中换手1.88%,成交2445.56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3.15亿元 [1]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盘中一度上涨0.49%,领跑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恒生科技等指数 [1] - 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规模达12.95亿元 [1] 指数估值与构成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08倍,处于近1年0.75%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99.25%以上的时间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5.36%,其中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超30% [2] - 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聚焦TMT行业,科技属性更加纯正 [1] 行业前景 - 中国科技产业溢价中枢持续上升,2005年以来港股科技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显著 [2] - 科技溢价抬升与产业变革密切相关,形成大致5年的科技溢价抬升周期 [2]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2]
资金抢筹布局,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总额超3.5亿元,机构表示港股科技板块历史超额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4:12
中国科技产业溢价趋势 - 长期来看中国科技产业溢价中枢持续上升 港股科技相对市场超额收益显著 [1] - 2005年以来港股科技在历次行情中呈现高弹性与持续性 每次科技溢价抬升与产业变革相关 形成约5年的周期 [1] - 当前科技核心产业进入本土化阶段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获政策支持 [1] 港股科技ETF产品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 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港股通科技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企业 成分股具成长潜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和A类份额(015739) [1]
高盛唱多中国股票“十巨头”,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跟踪指数成份股占据半数!正在发售中
新浪财经· 2025-06-17 11:48
港股通科技ETF发售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正在发售,募集截止日为6月20日,规模上限30亿元人民币,提供网上和网下现金认购方式 [1] - 该ETF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涵盖3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总市值超9.7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12%),前十大成份股权重集中度达76% [1] - 指数成份股聚焦软件服务、半导体等领域,包括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快手、中芯国际等,具有高弹性、高波动特征 [1]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17日早盘,港股苹果概念股普涨,高伟电子涨超8%,丘钛科技涨超4%,瑞声科技涨超3%,舜宇光学等涨超2% [1]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更新Qwen3模型量化版本,适配苹果MLX框架,支持Mac、iPad、iPhone等设备部署 [2]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高盛首次提出中国股票市场"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美团等,预测未来两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13%,市盈率16倍 [2] - 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成份股与高盛"十巨头"高度重叠,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美团均为指数成份股 [2] - 广发证券指出,2005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超额收益显著,产业变革驱动科技溢价周期(约5年),当前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受政策支持 [2]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6-16 20:39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特征解析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整体表现 [1][3] - 行业分布均衡,覆盖港股互联网、汽车及创新药等核心产业,在汽车、医药生物中相对高配,电子、传媒及计算机相对低配 [1][11]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69%,覆盖比亚迪、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产业龙头,减少对第二梯队互联网配置 [1][12]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7][10] - 选样方法注重基本面,剔除营收增速连续为负且研发投入不足3%的证券 [5][10] 指数市场表现 - 指数弹性较大,2015-2017年、2019-2020年及2024年中期以来三轮港股行情中表现领先同类 [1][22] - 2014年底以来年化收益率6.37%,高于国证港股通科技(5.16%)和恒生科技(-11.77%) [23] - 2025年以来上涨30.9%,跑赢恒生科技(17.27%) [24] - 截至6月13日市净率3.05倍,市盈率21.63倍 [19] 港股市场特征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累计净买入由年初3.3万亿元增至6月13日3.9万亿元 [26] - 2005年以来20年内A+H科技指数相对市场综合指数累计超额近90% [28] - 科技溢价抬升周期约5年,与产业变革相关,如2008-2010智能手机、2013-2015移动互联网、2019-2021新能源行情 [29] - 当前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获政策支持 [31]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产品 - 代码159269,6月18日起发行,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 [37] - 管理费率0.3%,托管费率0.05%,基金经理罗文杰、高兴坤 [38] - 南方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1.27万亿元,管理394只基金 [38]
2025年5月,广东省融资最多;北京落地百亿级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32
基金端 - 2025年5月共备案基金353支,总备案规模1,452亿,环比下降37%,同比增长28% [1][3] - 备案基金数量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34%,平均单支基金注册资本4.1亿 [1][3] - 基金类型以创业基金为主占比72%,浙江省以230亿规模位列地域第一 [1][7] - 浙江省落地72支基金数量最多,涉及68家管理人,其中37%为本地管理人 [9] - 新增12支30亿以上规模基金,包括1支百亿级基金(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三期科技成长基金) [12][13] - 新增2家国资控股管理人(深圳前海数科和常熟经开瑞赢),管理人数量环比下跌83% [16][18] 基金托管 - 托管规模环比下降37.6%,同比增长30.3% [13] - 招商银行以202亿托管规模居首,4家银行托管超120亿 [15][16] - 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两家城商行进入托管规模TOP10 [15] 投融资端 - 5月发生619起投融资事件(190亿),环比下降16.5%,同比降3.4% [21][22] - 广东省以47.7亿金额和108起事件居首,集中在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 [26][28] - A轮为最活跃投资轮次,新质生产力产业融资占比66%(409起) [24][30] - 电子信息赛道融资金额最高,Airwallex空中云汇F轮融资3亿美元 [32][33]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麓山创星、工银资本、深创投等 [34] 区域分布 - 长三角地区表现突出:浙江省基金规模第一(230亿),江苏省新增国资管理人 [7][16] - 广西以156亿基金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7] - 投融资活跃区域呈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足鼎立格局 [27]
友阿股份拟与长沙国资合作成立半导体产业链并购基金
长沙晚报· 2025-05-19 18:24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长沙国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友阿股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产研互通、资源协同、半导体产业相关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1] - 三方拟通过战略合作,依托清华电子院的技术、人才和产业资源,形成"以研促产、以产带研"的良性循环,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3] - 长沙国控资本、清华电子院、友阿股份确立战略合作机制,明确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广泛开展聚焦于新质生产力产业领域的多维合作 [4] 友阿股份战略转型 - 友阿股份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阶段,去年以来乘着"并购六条"和新"国九条"等政策东风,积极筹划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3] - 公司决定通过收购资产的方式,加速切入新质生产力产业,以此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价值增长逻辑链条 [3] - 作为最早一批宣布转型新质生产力产业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友阿股份走在了转型浪潮的前列 [3] 半导体产业布局 - 长沙国控资本与友阿股份就设立半导体领域并购基金达成初步意向,双方或将通过长沙国控资本下属基金管理公司围绕半导体产业链成立并购基金 [4] - 并购基金可投向清华电子院下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或产业化项目,吸引更多科创项目落地长沙 [4] - 友阿股份致力于传统零售主业发展的同时瞄准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前瞻布局 [4] 合作各方角色定位 - 长沙国控资本将发挥国资引领作用,聚焦半导体领域前沿科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赋能长沙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清华电子院将结合自身优势,在三方合作中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4] - 本次战略合作推动了科教兴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落地,期待为长沙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清华力量 [5]
广电计量(002967):2025Q1点评:营收同比增5.2%,继续看好全年营收和利润释放
长江证券· 2025-04-27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电计量2025年Q1营收6.18亿元,同比增5.2%;归母净利润约482.3万元,去年同期为119.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9.9万元,去年同期为-605.6万元;营收稳健增长,利润改善明显 [2][6] - 一季度为业务淡季,营收增速平稳,推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集成电路测试等板块营收增速快于生命科学、计量校准;仍旧看好全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趋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0.30元,总股本58325万股,流通A股52972万股,每股净资产5.73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22.67/11.33元 [10] 营收情况 - 2025Q1受宏观经济压力影响,推测生命科学、EHS、计量校准营收增长表现一般;公司在多个前瞻性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检测能力,2024年核心业务领域订单较快增长,推测2025Q1军工、汽车、数据科学等板块营收高于整体增速;2025年为军工五年规划收官之年,新能源车、集成电路产业研发需求旺盛,预计Q2 - Q4营收提速 [12] - 2024Q1 - Q4营收增速分别为7.8%/10.2%/11.4%/13.1%,增速逐季度提升;2024年可靠性与环境试验营收7.79亿元,同比增17.5%;电磁兼容营收3.62亿元,同比增10.2%;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营收2.56亿元,同比增26.3%;数据科学营收1.2亿元,同比增28.9%;计量校准营收7.45亿元,同比增3.8%;生命科学营收4.98亿元,同比增2.7%;EHS评价服务营收1.81亿元,同比增2.6% [12] 利润情况 - 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明显;2024年通过业务结构优化等实现归母净利率约11.0%,同比提升4.1pct;2025Q1毛利率38.68%,同比微增0.02pct;期间费用率43.15%,同比提升2.46pct,其中研发费用率提升1.87pct、财务费用率提升1.70pct;2025Q1信用减值损失冲回约1703万元,去年同期为计提损失约396万元;Q1整体盈利延续改善趋势,利润体量小源于检测服务成本费用中刚性成本占比高且营收为淡季 [12] 管理变化 - 团队:2023年底更换管理层,组建“年轻化、专业化”董事会;2024年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净利润考核 [12] - 激励:2024年7月完成限制性股票及期权激励计划股份授予,目标2024 - 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同比增长约34%/25%/21%,同时考核现金、研发、盈利 [12] - 回购 + 分红:2024年集合竞价方式回购金额约3.9亿元,全年合计现金分红约2.24亿元,为上市以来分红金额最大的一次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35.8亿元/40.2亿元/44.6亿元,同比增11.7%/12.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5.49亿元/6.56亿元,同比增25.1%/24.7%/19.5%,对应PE估值26.9x/21.6x/18.0x;看好公司后续盈利修复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包含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3583百万元、归母净利润440百万元等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