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私募产品
搜索文档
私募“百亿俱乐部”成员再破百,这次有啥不一样?
中国基金报· 2025-10-26 18:52
【导读】 私募"百亿俱乐部"成员再破百,这次有啥不一样?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吴君 在市场行情助推下,私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规模扩张。今年10月,百亿元级证券私募管理 人数量再度突破100家。与2021年首次突破百家时相比,这一次百亿阵营的结构与成色已然 不同。 过去一年,A股市场在震荡中孕育结构性机会,同时,资金长期化、机构化的趋势明显增强。 伴随着券商投顾制度完善、机构代销渠道扩容等变化,头部量化私募的产品可得性与投资者 信任度显著提升,推动私募规模加速扩张。 从结构变化来看,记者调研发现,量化私募不仅数量超越主观策略机构,更成为此轮扩容的 核心驱动力;资金进一步向体系成熟、风格稳健的机构集中,多资产、多策略、全周期的配 置理念日益受到关注。盲目扩张规模的时代已成过去,规范运作、策略适配与能力迭代,正 成为行业共识。 进化之路: 私募行业"由量到质"演进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3日,百亿元级证券私募达到101家,较9月底的96 家新增5家。其中,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和赫富投资重回百亿阵营,大道投 资首次跻身"百亿俱乐部"。 百亿元级私募数量曾在2021年底首次突破100 ...
超140亿!年内私募分红数据出炉!日斗连续霸榜!主观产品分红金额更高
私募排排网· 2025-10-16 11:4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分红活跃,总分红金额达140.85亿元,平均分红比例为27.59% [2] - 股票策略是分红的主力,其分红金额占比高达76.22% [3] - 百亿规模私募和主观投资模式在分红金额和积极性上显著领先 [8][10] 私募基金整体分红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有业绩展示的5344只产品中,1038只产品进行了分红,合计分红1291次,总金额140.85亿元 [2] - 整体平均分红比例为27.59% [2] 不同投资策略的分红情况 - 股票策略分红最为突出,分红752次,金额107.35亿元,占比76.22%,平均分红比例31.80% [3][4] - 多资产策略分红190次,金额12.67亿元,占比9.00%,平均分红比例23.78% [3][4]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红155次,金额9.33亿元,占比6.63%,平均分红比例23.18% [4] - 债券策略分红140次,金额8.80亿元,占比6.25%,平均分红比例13.45% [4] - 组合基金分红54次,金额2.68亿元,占比1.90%,平均分红比例22.84% [4] 股票策略分红活跃的原因 - 出色的业绩表现是基础,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策略平均收益率达31.19%,正收益产品占比高达93.52% [5] - 管理人通过分红调控产品规模,避免因资金流入过快摊薄持有人收益 [5] - 分红有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实现收益落袋为安并平滑净值波动 [5] 主观与量化产品分红对比 - 主观私募产品分红更为积极,分红848次,金额94.15亿元,占比66.84%,平均分红比例28.88% [6][7] - 量化私募产品分红443次,金额46.70亿元,占比33.16%,平均分红比例25.24% [7] 不同规模私募的分红表现 - 百亿以上规模私募分红131次,金额49.99亿元,占比35.49%,平均分红比例高达34.62% [8] - 0-5亿规模私募分红次数最多达667次,金额29.18亿元,占比20.72%,平均分红比例25.97% [9] 大额分红私募管理人分析 - 今年以来分红金额不低于1亿元的私募管理人有22家 [10] - 百亿规模私募在分红金额超1亿元的管理人中数量最多,达8家 [10] - 量化私募管理人在此群体中数量最多,占11家,主观私募为10家,混合型1家 [10] - 百亿主观私募日斗投资分红最积极,14只产品分红14次,总额28.12亿元 [10][12] - 百亿量化私募如九坤投资分红4.63亿元,天演资本分红3.61亿元 [10][12] - 部分中小规模私募如久(海南)私募基金(规模5-10亿)分红金额达2.92亿元,排名前列 [10][12][14]
年内私募分红逾140亿元 股票策略成分红主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1:11
私募基金分红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有业绩展示的5344只私募产品中,1038只产品进行了分红,合计分红次数1291次,合计分红金额140.85亿元 [1] - 股票策略产品分红金额107.35亿元,占比76.22%,是分红绝对主力 [1] - 多资产策略分红金额12.67亿元,分红190次,仅次于股票策略 [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红金额9.33亿元,分红155次 [2] - 债券策略分红金额8.80亿元,分红140次 [2] - 组合基金策略分红金额2.68亿元,分红54次 [2] 股票策略私募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31.19%,在五大主流策略中位居榜首 [1] - 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正收益产品占比高达93.52% [1] - 股票策略产品分红活跃原因包括出色的业绩表现、管理人通过分红调控产品规模、提升投资者体验实现收益落袋为安 [1] 主观与量化私募分红对比 - 主观私募产品今年以来分红848次,分红金额94.15亿元,占比66.84% [2] - 量化私募产品今年以来分红443次,分红金额46.70亿元,占比33.16% [2] 机构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盘京投资认为市场将在震荡整理中保持上行势头,投资策略应兼顾成长主线和均衡配置 [3] - 盘京投资继续关注TMT、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板块,个股选择坚持高质量成长策略 [3] - 泉果基金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3] - 泉果基金坚持自下而上优选个股,重点在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领域布局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 [3]
这波百亿大战,量化凭什么赢?
雪球· 2025-10-14 17:09
行业格局变迁 - 2024年7月,国内百亿级私募中量化策略机构数量首次超过主观策略机构,在90家百亿私募中占比接近半数[2] - 过去4年间,私募行业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主观为王时代演变为量化占据半壁江山[4] - 格局变更是市场环境变化、工具丰富及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6] 市场环境演变 - 过去市场信息传播慢、披露不透明,存在大量长期错误定价,散户主导交易易致股价偏离内在价值[8] - 过去上市公司数量少,资金易形成合力,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同涨同跌的贝塔行情[10] - 当前市场有效性大幅提升,错误定价机会变得短暂、微小、复杂,选股难度几何级数上升[15][17][19] - 快速轮动的结构化行情中,风格切换可能导致押注赛道面临巨大损失[20] - 新市场环境是量化策略的理想土壤,机器可处理海量数据,在毫秒级捕捉微小错误定价,并对5000多家公司广撒网以抓住机遇[22][24] 投资工具与品种发展 - 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标志着量化策略从单边做多进入多空对冲时代[26] - 金融生态成熟促使投资品种日益丰富,为量化策略提供了更多获利机会[27][31] - 多样化交易品种的涌现催生了量化策略的更多创新玩法[29] 技术进步驱动 - 量化策略可处理的数据量级不断升级,远超主观投资[33] - 在交易执行维度,量化策略的速度远快于主观投资[35] - 量化策略在算力维度持续进行突破和迭代[37] 策略特性对比 - 主观投资更偏向艺术,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洞察力和决断力[39] - 量化投资更偏向科学,依赖数据、模型和算法[39]
百亿私募阵营含“量”量持续提升,量化私募收益大幅跑赢
第一财经· 2025-09-30 16:49
百亿私募行业格局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国内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4家,较2024年底的87家显著扩容 [2] - 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达45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包含混合型在内的含量化模式私募共52家,占比55% [1][2] - 与2024年底相比,量化私募数量净增12家至45家,主观私募净减少3家至41家,混合型私募缩减2家至7家 [2] 量化私募业绩表现 - 2025年1至8月,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29.45%,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为20.73%,量化私募收益率比主观私募高近9个百分点 [1][4] - 超90%的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超过20%,收益最低的锐天投资也达到14.44% [1][4] - 31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量化私募中,16家收益超30%,仅2家收益未超过20% [4] - 量化私募冠军稳博投资旗下7只产品1-8月收益均值接近43%,且全部在8月份创历史新高 [4] 主观私募业绩表现 - 百亿主观私募收益分化严重,头部私募复胜资产旗下产品收益均值高达56.86% [4][5] - 垫底的4家百亿主观私募年内收益率不足6%,包括东方港湾和林园投资,其1-8月收益率均值分别为3.37%和3.21% [1][5] - 在收益垫底的5家百亿私募中,有4家为主观私募 [5] 量化私募崛起的原因 - 市场环境方面,行业轮动加快、小市值风格占优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交易机会,A股成交持续维持在万亿元以上为策略运行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6] - 策略特性方面,量化选股对标指数,只考虑个股量价关系,没有主观选股的顾虑 [6] - 募资渠道方面,券商和第三方募集机构会首选量化或含量化模式的私募合作,导致量化私募产品新增募集规模增长更快 [3] - 自2022年以来,除2024年上半年出现短暂调整外,量化策略整体收益优于主观策略 [6] 行业趋势与潜在挑战 - 今年以来新增12家百亿量化私募 [1][2] - 主观私募产品募资难度较大,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不多 [3] - 随着资金涌入,量化策略拥挤度上升已成为共识,未来超额收益可能收窄 [6] - 部分头部量化机构开始探索多资产量化、宏观对冲等多元化路径以应对挑战 [6]
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前8个月“战绩”揭晓 量化策略强势领跑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00
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国内百亿级私募机构总数增至91家 行业持续扩容 [1] - 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达45家 占比49.45% 主观私募39家占比42.86% 混合型6家占比6.59% [1] - 上海和北京为主要聚集地 分别拥有40家和24家机构 合计占比超70% [1] 业绩表现 - 前8个月57家百亿级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达24.99% 全部实现正收益 其中3家机构收益率超40% [1] - 量化私募表现突出 37家机构产品平均收益率28.07% 全部正收益 [2] - 在收益率超20%的40家机构中量化机构占据31席 [2] - 主观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19.59% 全部正收益 其中4家机构收益率超30% [2] 量化策略优势分析 - 市场宽幅震荡、行业轮动加速及小市值风格占优为量化策略提供丰富交易机会和阿尔法来源 [2] - 量化模型系统化运作有效规避情绪干扰 在波动行情中表现稳健 [2] - 策略持续优化 风控审慎性提升 模型适应性显著增强 [2] - A股市场日成交额持续维持万亿元级别 充裕流动性为量化策略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 市场动态 - 8月A股市场明显反弹带动主观私募业绩回升 [2] - 上海念觉私募基金于8月新晋百亿阵营 [1] - 上海复胜资产、上海稳博投资、珠海阿巴马私募等机构表现突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