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全球供应链五大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08
全球供应链合作现状 - 全球供应链合作大于分歧 促进因素多于促退因素[3] - 主要经济体供应链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与安全运转影响越来越大[1][6] -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和方向 美国企业和机构参展数量比上届增长15%[8][14] 供应链技术发展与转型 - 全球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转型能力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进入新发展阶段[6]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行走速度提升30% 搭载与车辆同源的AI技术[14] - 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3] 企业供应链实践案例 - 宝钛集团是中国唯一通过空客、赛峰、庞巴迪等航空企业认证的钛生产企业[1]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达95%以上 400多家本土一级供应商构成供应链生态系统[14] - 苹果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2] 供应链基础设施与规则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 海运互联互通波动回升 铁路航空管道运输能力稳步增强[3] - 国际经贸规则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 多双边贸易协定为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制度保障[3][4] - 供应链韧性指数自2022年连续两年下降 2024年有所上升但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6] 地缘政治与监管挑战 - 欧美反垄断执法掺杂地缘政治和保护主义考量 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公平对待[16]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实施后 海尔完成首个中国企业FSR收购申报成功案例[16][17] - 关税及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供应链稳定 部分企业暂停对美国发货[15][16]
特斯拉“链”接中国智造,超60家供应商进入其全球供应链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16:26
链博会参展情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超65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境外参展商占比35% [1] - 特斯拉参展产品包括Model 3/Y车型 V4超级充电桩(全国首展) 二代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电池系统 [1] 特斯拉本土化战略 - 特斯拉全车国产化率达95% 签约中国一级供应商超400家 其中60余家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上海超级工厂贡献特斯拉全球累计800万辆交付量中近一半产量 Model Y L旗舰车型由该工厂出品 [1] - 公司在中国相继落地上海超级工厂 储能超级工厂 数据中心 研发中心 设计中心 [1] 供应链创新模式 - 上海超级工厂采用"轮上仓库"零库存模式 零部件通过"码头"洞口直接对接生产线 实现每30秒下线一辆整车 [2] - 该模式提升空间利用率与生产效率 体现与中国本土供应链深度联动 覆盖电池 芯片 自动驾驶等全生态链 [2] 行业技术发展 - 特斯拉11年间推动中国供应商应用先进制造技术 形成技术溢出效应 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逐步国际化 [3] - 未来行业竞争焦点转向系统智能化 生态完善度 数据丰富度 而非价格与续航单一维度 [3]
汽车链向“智”重塑造
北京商报· 2025-07-17 16:12
智能汽车链重构 - 链博会展示智能汽车产业链全景,从芯片到电池再到整车下线,呈现全链条关键技术和产品 [1] - 智能汽车零部件数量以万计,考验整车制造能力和链上企业协同能力 [3] - 特斯拉展示Model"3Y"组合、V4超级充电桩、二代人形机器人和电池系统,传递智能化综合属性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超95万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400家,其中60余家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30秒下线一辆整车,全球累计产量超800万辆,半数产自上海工厂 [4][6] 供应链协同创新 - 特斯拉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供应商共生共赢关系,探索AI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6] - 东风汽车联合供应商共同推进国产芯片研发,展出三款自研芯片并已在部分车型落地 [6] - 东风汽车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通从需求定义到落地量产闭环链条 [6] - 博世展出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等本土化创新成果,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9] - 传统供应商格局正发生巨变,整车企业可能与最上游企业直接合作 [12] 电池技术创新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存储性能提升超25% [7] - 宁德时代展示钠离子电池等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8]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常温下15分钟可充满80%电量,使用寿命突破八年 [8] AI与智能制造融合 - 视比特展示"PaintPro"漆面缺陷检测及修复系统,融合3D偏折成像和AI技术,实现自动化在线检测修复 [10] - 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上线超100项AI应用,冲压车间AI智能质检系统仅需0.01秒完成单张照片分析 [11] - AI技术正被应用到汽车制造环节,帮助车企提升效率,创新企业陆续加入供应商阵营 [11]
宝信软件(600845):AIDC领军企业 国产智能制造生态布局齐备
新浪财经· 2025-04-04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核心受益智能制造及国产替代推进,机器人及算力中心贡献新增长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6.44亿元,同比+5.64%;归母净利润22.65亿元,同比 - 11.28%;扣非后净利润21.98亿元,同比 - 8.9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71亿元,同比 - 35.94% [1] - 2024年总体毛利率34.77%,同降2.15pct,服务外包业务毛利率44.93%,同降5.33pct [1] AI与算力业务 - 依托宝之云算力底座,“AI +”产业落地加速,构建“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形成100项以上“AI +”应用实例 [1] - 宝之云算力中心项目推进顺利,上海罗泾园区完成客户续签,华北基地规模与罗泾园区相当,宝之云智算中心(上海节点)建设完成,实现统一算力调度 [1] 机器人业务 - 深耕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完成二代人形机器人开发,构建1KG - 500KG负载完整产品矩阵 [2] - 2024年巩固3C行业优势,实现新能源、金属加工等行业布局,依托宝联登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平台化运营 [2] - 自主品牌图灵机器人在钢铁、有色、3C电子等行业规模化应用 [2] 工业软件业务 - 首发天行系列全栈自主可控T3、T4 PLC产品,优化自主SCADA产品与实时数据库产品,形成国产化替代示范应用 [3] - 基于宝联登平台完成MES、ERP、APS、EAM等核心工业软件产品重构升级,打造SaaS服务,突破多个外部大型客户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154.99/178.04/203.79亿元,对应增速13.59%/14.88%/14.46%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30/35.14/38.47亿元,同比增长29.34%/19.92%/9.48%,对应EPS为1.02/1.22/1.33元 [3] - 宝信软件当前价格对应2025 - 2027年PE为30/25/23倍,维持“推荐”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