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4超级充电桩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 汽车展区尽显科技味儿与未来范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1 17:36
低碳与零碳转型 - 汽车产业坚定向低碳甚至零碳方向转型,涵盖纯电、氢能、太阳能等多种技术路径[3] - 大众集团展示8款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与经典车型,包括5款电动化车型[3] - 丰田展出bZ智能化纯电动专属系列3款车型:bZ5、铂智3X和铂智7[3] - 现代汽车展示与Plus AI联合打造的L4级自动驾驶XCIENT氢燃料电池8级重型卡车[3] - 丰田与中国重汽共同开发49t氢燃料电池牵引车,搭载额定功率300kW的TLPower300燃料电池系统[3] - 特斯拉展示完整能源生态循环,包括Solar Roof、Powerwall、V4超级充电桩、Cybervault及Megapack等产品[3] - 米其林致力于2050年实现轮胎100%使用生物基、可再生及可回收材料,本届展会71%展出轮胎使用可持续材料[4] - 潍柴与巴拉德、欧德思带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直流变换器和二合一电机控制器[4] 智能化技术渗透 -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速度渗透行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5] - 丰田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量产版L4级无人驾驶铂智4X Robotaxi首次亮相,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及全球首个搭载4颗Orin-X芯片的L4级Robotaxi域控制器,预计2026年投放千辆[5] -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及CARIAD中国展示本土研发技术成果,包括全新整车平台CMP、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5][6] - 日产N7配备AI零压云毯座椅,内置49个传感器、19个气囊、12个按摩点位,通过自适应体态AI算法实现座椅主动贴合[6] - 韦巴斯特展示未来智能座舱创新成果,包括全球首发超大双开启全景天窗、智能玻璃车顶及集成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智能车顶[6] - 宝马展示新世代技术,包括BMW驾控超级大脑、新世代电驱系统及大圆柱电池等[6] 低空经济与飞行器 - 低空经济领域亮点纷呈,低空飞行器成为各家必争之地[7] - 上海时的科技展示代号E20的5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采用纯电动力系统及6旋翼设计[7] - 天翎科与EFI Aviation联合推出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空中专车INFLYNC L600,采用混动增程构型,最大航程600公里,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7] - 沃兰特签署95架eVTOL订单,机型为VE25-100天行,设计航程200至400公里,航速235公里/小时[7] - 御风未来展示M1载人飞行器,可载5人并配备先进智能感知系统[7] - 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兰特等企业连续参展,显示低空经济市场空间与潜力[8] 机器人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9]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完成工厂流水线拿取零部件、移动及厨房搅拌食材等细腻操作[9] - NACHI机械臂可灵活拿放网球、鸡蛋、面粉等不同材质大小的物品[9] - 卧龙电机在四足机器狗、两足人形机器人及核心关节模组等方面取得成果,提供全系统解决方案[9] - 宇树科技展示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R1和H2,进一步丰富产品线[9] - 亦庄展区机器人足球队在RoboCup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中夺得冠军[9] 经典汽车文化与历史 - 国际汽车文化体验区展示11款造型独特的老爷车,体现历史与文化交融[10] - 经典名车包括法拉利F40、保时捷911S、劳斯莱斯幻影I Boat Tail、兰博基尼Countach 25周年纪念版等[10] -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礼宾用车红旗CA72亮相,填补了国产高端轿车空白[10] - 两款定制劳斯莱斯幻影采用游艇船尾溜背造型,体现一车一艺术品理念[10] - 展台核心3款法拉利代表品牌进化路径[10] - Cooper T40被誉为现代方程式赛车鼻祖,其确立的管阵车架与后置引擎布局被广泛应用于F1等赛事[11]
特斯拉将最新无人驾驶电动车“开进”进博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1-10 15:36
产品展示 - 公司在进博会展示其明星展品Tesla 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旨在让观众感受无人驾驶时代已到来[1] - Cybercab无方向盘和脚踏板,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加端到端神经网络自动驾驶方案,无需使用昂贵的激光雷达硬件即可实现无人驾驶[1] - 针对92%的出行场景为1-2人的需求,新车采用两座设计并搭配超大后备箱,可满足大部分打车场景及城市间小型货运需求[1] - 同台展出两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该机器人与电动车技术同源,共享摄像头、三电技术及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1] - 车辆积累的超大规模视觉数据为机器人训练提供持续素材[1] 能源生态系统 - 公司展示多场景能源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V4超级充电桩、Cybervault充电桩及Megapack商用储能系统示意图[2] - 上述能源产品建立起“利用、储存、再利用”的循环生态链,服务于人类生活、生产、出行用电的不同场景,提供清洁可靠能源[2] - 展台以未来街区形式呈现,屋顶Solar Roof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储存进Powerwall,为特斯拉之家及家用充电桩供电[2] - 整个街区电力供应来自超大型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2] 未来愿景呈现 - 展台场景包含停放的赛博越野旅行车、街上行驶的Model 3和Model Y L、帮主人遛狗做家务的机器人以及等待乘客上车的Cybercab[2] - 该展示在充满科技感的同时传递出生活气息,呈现一体化未来生活图景[2]
Cybercab亚太首秀,明年二季度计划量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15
薪酬与公司目标 - 股东大会批准创始人薪酬计划,价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将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本12% [1] - 薪酬计划解锁需达成市值从当前约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的目标 [1] - 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活跃FSD订阅用户连续3个月超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 [1] 自动驾驶与Robotaxi业务 - Tesla Cybercab在亚太首展,该车型无方向盘和脚踏板,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加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激光雷达 [2] - Cybercab针对1-2人出行需求设计,为两座布局,配备超大后备箱,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并服务于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 [2] - 车型配备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以适应无人运营场景 [2] 人形机器人业务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 Bot与电动车技术同源,共享摄像头、三电技术以及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 [2] - 公司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目标在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的产能 [2]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2] 能源业务 - 公司展示多场景能源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V4超级充电桩、Cybervault充电桩及Megapack商用储能系统 [3] -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12.5吉瓦时,创下历史新高,得益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产能爬坡及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装机量创纪录 [3]
Cybercab亚太首秀,明年二季度计划量产丨南财看进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0:33
薪酬计划与公司目标 - 股东大会批准创始人薪酬计划,价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本12% [2] - 薪酬计划解锁需达成市值从当前约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的目标 [2] - 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活跃FSD订阅用户连续3个月超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 [2] 自动驾驶与Robotaxi产品 - Tesla 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为亚太首展,该车型无方向盘和脚踏板,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加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 [2][3] - 车型针对92%的1-2人出行场景设计,采用两座布局并配备超大后备箱,兼具打车和城市小型货运功能 [3] - 车辆配备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并服务于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与电动车技术同源,共享摄像头、三电技术以及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车辆积累的视觉数据用于机器人训练 [3] - 公司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目标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产能 [3]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3] 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展示多场景能源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家用储能系统、V4超级充电桩等 [4] - 得益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产能爬坡及家用储能系统装机量创纪录,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12.5吉瓦时,创历史新高 [4]
世界主流车企赴约 智慧出行和新能源科技亮相进博会
上海证券报· 2025-11-06 02:41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世界主流车企积极参展 展现了中国汽车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开放氛围 [1] - 国际车企以“全勤生”和“老朋友”身份亮相 包括大众汽车集团、特斯拉、宝马集团、日产汽车等连续八届参展 [1][4] - 国际车企积极牵手中国合作伙伴 展示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合作成果 希望深耕中国市场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3][4][5][6] 国际车企参展动态 - 特斯拉展台进行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亚太地区首秀 该车无方向盘和脚踏板 采用TeslaVision视觉处理系统和端到端神经网络自动驾驶方案 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 [2] - 特斯拉同时展示人形机器人TeslaBot和V4超级充电桩 [2] - 大众汽车集团沉浸式展现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 其CEA电子电气架构由集团携手小鹏汽车联合开发 是大众首个在中国本土开发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 [2] - 宝马展台展示新世代车型的驾控超级大脑和新世代电驱系统 [3] 国际车企与中国伙伴合作 - 宝马携手中国合作伙伴迈入合作共赢2.0时代 深度集成DeepSeek的AI大模型能力 与阿里巴巴深度定制AI智能体 融合华为鸿蒙生态 携手Momenta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3] - 日产天籁·鸿蒙座舱全球首秀 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的燃油车 公司希望以此打造“燃油智能第一车” [3] - 博世中国表示深度融入中国每一轮产业发展与变革 当前正助力中国本土创新成果高效链接全球市场 [5] 国际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战略 -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 进博会是集团坚定深耕中国市场、坚持长期投入的力证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本土伙伴合作 [4] -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 进博会是全球企业与中国在创新合作、产业融合和共享机遇的重要平台 宝马将引入更多创新产品和技术携手中国伙伴 [4] - 日产汽车成立在华首个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日产进出口(广州)有限公司 标志着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立足本土、惠及全球的新阶段 [6]
没有方向盘、脚踏板!特斯拉无人驾驶车亮相
财联社· 2025-11-04 22:40
第八届进博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3]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较去年增加600余家,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3] - 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组建了43个交易团,专业观众注册达44.95万人 [3] 特斯拉创新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在进博会进行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亚太首秀,该车无方向盘和脚踏板,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 [5][7] - Cybercab能耗极低,一度电可行驶约10公里,将服务于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特斯拉预计2025年底前在8至10个市区开展该业务 [7][8]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正在安装,预计2026年底启动生产,目标到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第三代机器人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8][10] - 特斯拉储能产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装机量达12.5吉瓦时,创公司历史新高 [10] 西井科技无人驾驶物流解决方案 - 西井科技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其产品已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服务超200家大型集团客户 [11][13] - 公司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Q-Truck已出口至泰国、阿联酋、英国等多国,并在英国菲力斯杜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13] - 西井科技新能源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已落地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等场景,并在全球实现近1000辆无人驾驶车辆运营 [13] 未来产业新赛道展示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重点拓展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15] - 未来出行展区汇聚多家eVTOL厂商,包括时的科技、沃兰特、御风未来等企业 [16]
进博揭秘:特斯拉Cybercab首秀,AI驱动未来出行密码
扬子晚报网· 2025-11-04 19:41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新使命为加速世界迈向可持续的富足,并通过进博会展示的三大领域变革落地:无人驾驶降低出行成本、AI结合能源系统构建低碳网络、人形机器人提供可靠劳动力 [1] - 公司认为AI是实现可持续富足的核心驱动力,并已具备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全部条件 [1] 无人驾驶与Robotaxi业务 - Cybercab在亚太首秀,采用无方向盘设计,依托Tesla Vision视觉系统与端到端神经网络,无需激光雷达,能实现1度电跑近10公里的能效,规划于2026年二季度量产 [1][2] - Robotaxi业务已于2025年6月在得州奥斯汀启动,运营车辆为Model Y,累计行驶里程在奥斯汀超40万公里、加州湾区突破160万公里,计划2025年底前在8至10个城市推进无人驾驶运营 [2] - Cybercab大规模投用后,Robotaxi每公里费用将降至几毛钱,普通乘用车加入车队后年行驶里程可突破8万公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Tesla Bot人形机器人与电动车技术同源,共享摄像头、三电系统及神经网络,计划2026年底启动量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 [4] - Tesla Bot已能完成工厂清洁、焊接及引导服务,未来全球人机比例或达1:2,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等领域 [4] 安全与产品交付 - 开启辅助驾驶的公司车辆安全性约为普通车辆的10倍,智能辅助驾驶V14版本于2025年10月在北美推送,将Robotaxi核心功能开放给普通用户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全球交付49.7万辆电动车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累计交付超800万辆,Model Y在北欧多国多次登顶销量冠军 [5] - 由中国研发制造的大六座SUV Model Y L作为全球首发车型引发市场热潮 [5] 能源生态系统 - 公司展示全链条能源方案,包括Solar Roof、Powerwall、V4超级充电桩、Cybervault及Megapack等产品,构建能源循环 [6][7] - 2024年公司全球超级充电网络连续第四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累计帮助客户减少近3200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7] - 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产品装机量达12.5吉瓦时刷新纪录,同期全球新增超3500根超级充电桩,网络规模同比增长18%,目前全球拥有7.5万根超级充电桩 [7] 中国市场与全球业务 - 2025年2月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为海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标志在华业务进入出行与储能双轮驱动阶段 [8] - 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国产化率与自动化率均超95%,每30多秒下线一台车,2025年9月交付超9万辆,其中国内销量7.1万辆环比增长25%,第三季度国内销量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 [8] - 上海工厂第三季度出口车辆在韩国、日本等市场交付量创新高,Model Y成功进入印度市场 [8]
特斯拉第三季度收入281亿美元 加速扩大Robotaxi运营范围
证券日报· 2025-10-23 19: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2] - 2025年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达到40亿美元,创下新高纪录 [2] 电动车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达49.7万辆,生产量约44.7万辆 [3] - 上海超级工厂9月交付量超过9万辆,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 [3] - Model Y在中国市场成为SUV销量第一名 [3] - 韩国市场已成为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场,亚太多市场交付量创纪录 [3] 储能与充电网络 - 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12.5吉瓦时 [3] - 第三季度全球新建3500多根超级充电桩,充电网络规模同比增长18% [3] - 9月推出V4超级充电机柜,功率密度是V3的3倍,可为乘用车提供最高500千瓦充电功率 [3] 自动驾驶与Robotaxi - 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推送智能辅助驾驶V14,全球12%的用户为智能辅助驾驶付费 [5] - 客户累计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驶超96亿公里 [5] - Robotaxi服务已三次扩大运营范围,在奥斯汀累计里程超25万英里,在加州湾区超100万英里 [6] - 预计年底前将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开展Robotaxi运营 [6] 人形机器人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6] - 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最高年产能100万台 [6] - 公司正致力于实现机械手的高度灵活和功能强大,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6] 战略定位与行业观点 - 公司具备现实世界人工智能所需的全部要素,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 - 分析师认为公司业务展现“体系化爆发力”,从“卖车”阶段进入“卖能源生态”的飞轮 [4] - 自动驾驶的大规模推进和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运输的本质 [5] - 业内人士认为辅助驾驶已从“功能”升级为“运力网络”,付费渗透率跨过早期采用者临界点 [6]
关于电动车、储能、机器人!特斯拉三季报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12:39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2%至281亿美元,创下纪录 [2] - 2025年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达40亿美元,创下纪录 [2] - 储能业务毛利以11亿美元创下新纪录,环比及同比均实现增长 [17] 电动车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纯电动车产量约44.7万辆,交付量达49.7万辆,创历史新高 [7]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 [6][7] - 9月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超过9万辆,中国市场销量超7.1万辆,环比增长25% [7] - Model Y在9月成为中国市场SUV销量第一名 [7] - 第三季度在韩国、日本及新加坡市场实现创纪录交付量,韩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7] - Model Y在挪威、瑞士、冰岛、芬兰、荷兰及丹麦等多个欧洲市场登顶销量榜首 [7] - 柏林超级工厂下线第10万辆焕新Model Y,得州超级工厂下线第50万辆整车 [7][10] 产品与产能规划 - Cybercab、Tesla Semi及Megapack 3按计划将于2026年启动量产 [2] - 在中国市场推出大六座豪华SUV Model Y L并开启交付 [6][7] - Optimus首代产线正为规模化生产进行安装部署 [2]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最高年产能100万台 [11][13] 储能业务 - 第三季度储能产品装机量达12.5吉瓦时,创历史新高,得益于上海工厂产能爬产及Powerwall装机量创纪录 [17] - 9月发布新一代工业储能产品Megablock,整合四台Megapack 3,简化架构以实现快速部署 [17] - 第四代Megapack正在规划中,将整合变电站组件,可直接输出约35千伏电压 [17] - 正在推出全新的太阳能+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租赁方案 [17] 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 - 公司具备现实世界人工智能所需的全部要素,包括AI能力、机电工程能力及规模化生产能力 [2] - 全球已有12%的特斯拉用户为智能辅助驾驶付费,客户累计使用该系统行驶超96亿公里 [13] - 2025年第三季度车辆安全报告显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安全性是普通车辆的9倍 [13] - 2025年10月在北美推送智能辅助驾驶V14,提升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并计划为HW3.0硬件开发V14 Lite版本 [12] - Robotaxi业务已三次扩大运营范围,预计2025年底前在8至10个市区运营,未来数月内有望取消安全驾驶员 [12] - Cybercab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 [13] - 与三星合作在美国生产AI芯片,使Cortex集群总算力达到81,000颗H100的等效算力 [14] 充电网络 - 第三季度全球新建超3500根超级充电桩,充电网络规模同比增长18% [8] - 9月推出首批V4超级充电机柜,功率密度是V3的3倍,每个机柜充电桩数是V3的2倍,可为乘用车提供最高500千瓦充电功率 [8] 人形机器人进展 - 人形机器人已在加州工程总部自由走动,基本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可应要求带领访客至指定地点 [14] - 生产重点在于制造功能强大且能大规模量产的灵巧机械手,公司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度垂直整合 [14] - 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5倍于人类的工作效率,未来或应用于外科医疗等领域 [14]
外企看好中国智能产业 冀共享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06 17:14
行业活动概览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吸引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3000余项创新产品 [1] 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 - 许多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已经或正在出海,在全球智能制造中的声量越来越大 [1] - 很多中国企业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第一步,欧洲因其成熟市场和完善供应链成为重要目的地 [3] - 出海过程中企业需应对各国不同的贸易法规、税收政策和环保标准,投入大量资源以合规 [3] 企业战略与市场机遇 - 德国企业SupplyOn通过提供全球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帮助出海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和难度,增强竞争力 [3] - 海克斯康作为瑞典与中国的合资企业,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质量检测解决方案,关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机遇 [3] - 新加坡恩士迅重视中国市场,20余年来在华设立多个IT咨询、开发和科技中心,致力于客户数字化转型 [4] - 恩士迅将继续在智慧城市、AI企业应用等领域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 [4] - 特斯拉多次参展智博会,展示全场景智能生态,认为中国智能产业进入加速期,展现出完整产业链优势和强大创新活力 [5] - 特斯拉将继续扎根中国,在智能驾驶、能源补能、AI和机器人等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