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业

搜索文档
能科科技(603859):AI驱动收入增长,Agent产品有望加速落地
华龙证券· 2025-08-28 19:1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总营业收入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4][6]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4] - 毛利率52.40% 同比提高4.22个百分点 [6] - 合同负债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6.02% 管理费用下降1.16% 财务费用下降107.53% [6] 业务发展亮点 - AI产品与服务业务成为驱动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 [6] - 自主研发"灵系列"AI agent产品及解决方案 聚焦Agent领域 [6] - 构建三大核心产品体系:AI+产品智能化、AI+工业研制智能化、工业软件+AI助手 [6] - 开发多款垂域模型 覆盖二十余个工业场景的应用Agent [6] - 推进"乐系列"产品迭代 融合AI技术提升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 [6] - 深耕制造业二十年 积累丰富行业know-how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3.03/3.65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2/1.24/1.49元 [6] - 当前股价53.02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1.8/42.8/35.5倍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4.41%/16.32%/16.70% [8] 估值比较 - 选取赛意信息、鼎捷数智、中科电气作为可比公司 [6] - 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为54.0倍 能科科技为51.8倍 [9] - 可比公司2026年PE均值为42.7倍 能科科技为42.8倍 [9]
瞭望 | 场景驱动工业智能升级
新华社· 2025-08-11 17:08
中国制造业基础优势 - 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为AI大模型在工业场景的探索性应用提供丰富试验田和广阔需求空间[1] - 钢铁企业AI应用使带钢表面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5%,热轧环节成材率提升使一年可多产出2万吨钢[1] - 油气勘探领域AI应用将地质专家数据分析时间从一整年缩短到一个月,在矿井智能化、炉温预测、地震波勘测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性应用[1] AI+工业发展路径 - 中国形成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技术架构、筑牢自主可控数字底座的特色转型升级路径[2] - 科技企业与工业企业紧密携手,探索聚焦场景落地、技术适配、安全可控的实践路径[7] - 平台化模式解决工业AI应用碎片化、定制化成本高难题,实现从单点突破到规模化推广[8][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采用"非正常即异常"架构思路,通过定义正常状态简化学习目标,规避负样本穷举问题[8] - 跨领域合作团队从7000多个数据维度中筛选出约1500个核心维度,将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7] - 通过软硬协同创新优化大模型和芯片性能,推动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深度适配[10] 数据与安全解决方案 - 全球约70%的工业数据未被有效激活,工业设备因传感器噪声、协议割裂形成数据孤岛[5] - 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模式成功纳管上千台服务器,提供上万台云主机,支撑数百个业务应用[9] - 为南方电网打造云数底座,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协同变更,保障核心数据私密性[9] 行业发展挑战 - AI+工业落地存在数据壁垒、安全顾虑、技术瓶颈等多重难点[5] - 工业实时场景要求低延迟推理,但通用大模型轻量化不足、多模态数据融合困难[5] - 企业不愿在公共平台运行数据,专家标注故障数据的高成本制约模型训练[5] 国际竞争格局 - 中美两国被视为主要领军者但路径迥异,美国坐拥通用大模型与算力优势但缺乏工业场景支撑[5][6] - 美国通过持续巨额投入算力提升通用大模型性能,或依赖算力虚拟化模拟工业体系迭代[6] - 中国凭借丰富真实场景与产业协同构成独特优势,科技企业大量投入加上工业企业积极支持取得突破[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深化场景应用、营造鼓励创新的友好环境[10] - 推动更多终端产品集成智能功能,包括AI手机、AI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11] - 监管以"宽容"为基调,破除制度性障碍,允许一定范围内试错,采用"先放后管、先立后破"策略[11]
宝通机器人与微电机业务布局进展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宝通科技、泰迪斯电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语述、特斯拉、海康卫视、星远半导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宝通科技与语述合作进展**:双方此前已签署工业机器人二次共同开发合作协议,经过二次开发的机器人在钢铁、电力等行业场景完成测试,因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且有定制化需求,宝通科技再次拜访语述团队,以推动相关功能进一步开发 [2][3] - **宝通科技战略方向**:围绕AI + 工业战略,需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机器人相关技术在工况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3] - **无锡泰利斯公司成立背景及团队**:成立泰利斯是经前期市场需求调研和充分市场验证,在成立前宝通科技已与国内机器人、无人机公司进行产品和技术交流,微电机在性价比和性能替代上有很大空间;泰利斯由外部顶尖微电机研发团队和宝通智能团队结合组建,外部团队有服务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和半导体公司的经验和量产能力 [4][5] - **泰利斯技术负责人团队实力**:团队负责人从业近20年,团队在微特电机研发制造等核心岗位耕耘20年,在海康卫视AGV、星远半导体等领域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制造和国产化,解决国外品牌“卡脖子”问题,为特斯拉机器人供应电机 [6][7] - **泰利斯微型无框电机技术优势**:拥有特殊工艺和专利,可满足设计制造极致性价比指标的无框立体电机并实现批量化生产,能做到直径10毫米无框立体电机的批量化量产,打破国外电机垄断,形成进口替代;在零销售、医疗机器人等领域,相比空心碑电机有明显优势,可降低后端减速机要求,实现产业化整体更稳定、成本更低 [8][9] - **泰利斯电机应用优势**:团队熟悉各种电机形态的设计制造关键工艺,具备更宽泛的针对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电机解决方案,能针对特殊领域应用电机的苛刻指标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全链路积累有助于突破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11][12] - **微特电机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四足狗等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宝通科技下游客户的相关机器人订单(二次开发的机器人订单)已确认,公司正同时布局上游核心零部件,期望在机器人业务的上下游都取得扎实进展并长远发展 [14]
宝通科技(300031) - 300031宝通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20: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50 人,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 19 时,地点在江苏无锡,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周庆、IR 总监常兆亮、无锡泰利斯电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电机业务负责人李总 [1] 机器人业务合作与布局 - 公司与宇树科技已签署合作合约,包括工业机器人二次开发,开发后的机器人已在钢铁、电力等行业场景测试,基于钢厂环境的气体、液体泄露监测功能开发完成,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公司将围绕“AI + 工业”战略推进机器人技术规模化应用 [1][2] 子公司成立目的 - 公司成立无锡泰利斯电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因市场需求并经过前期验证,其微电机性价比可替代、性能可升级现有产品,公司依托技术和应用积累布局机器人核心控制及驱动部件微电机,构建产业生态,还将引入顶尖外部研发团队推进产品合作 [3] 泰利斯团队情况 - 泰利斯研发负责人从业接近 20 年,团队从事微特电机领域近 20 年,为特斯拉机器人、新松协作机器人等行业头部企业提供配套,实现国产化并解决卡脖子问题 [4] 泰利斯技术特点与优势 - 采用国际先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可量产全球最小 10mm 无框力矩电机,打破国外垄断,在灵巧手、机器人关节等领域有市场空间,同体积转矩比空心杯电机大接近 10 倍,可全自动化生产 [5] 泰利斯微电机同行优势 - 团队熟悉电机设计及制造工艺,具备更宽广的电机解决方案,能针对特殊应用领域设计方案,在全链路核心环节有掌控能力,还研发了先进的空心杯电机铁芯零部件 [6] 泰利斯微电机解决问题 - 能解决复杂工况条件下电机耐受性问题和防爆型无人飞行器专用电机开发问题 [7][8] 微电机市场空间 - 微电机适用于各类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精密加工中心、半导体设备等领域,2024 年中国微电机市场超 2000 亿,人形机器人领域电机增长 380%,泰利斯有信心成为国内头部微特电机研发制造商 [8]
宝信软件(600845):AIDC领军企业 国产智能制造生态布局齐备
新浪财经· 2025-04-04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核心受益智能制造及国产替代推进,机器人及算力中心贡献新增长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6.44亿元,同比+5.64%;归母净利润22.65亿元,同比 - 11.28%;扣非后净利润21.98亿元,同比 - 8.9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71亿元,同比 - 35.94% [1] - 2024年总体毛利率34.77%,同降2.15pct,服务外包业务毛利率44.93%,同降5.33pct [1] AI与算力业务 - 依托宝之云算力底座,“AI +”产业落地加速,构建“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形成100项以上“AI +”应用实例 [1] - 宝之云算力中心项目推进顺利,上海罗泾园区完成客户续签,华北基地规模与罗泾园区相当,宝之云智算中心(上海节点)建设完成,实现统一算力调度 [1] 机器人业务 - 深耕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完成二代人形机器人开发,构建1KG - 500KG负载完整产品矩阵 [2] - 2024年巩固3C行业优势,实现新能源、金属加工等行业布局,依托宝联登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平台化运营 [2] - 自主品牌图灵机器人在钢铁、有色、3C电子等行业规模化应用 [2] 工业软件业务 - 首发天行系列全栈自主可控T3、T4 PLC产品,优化自主SCADA产品与实时数据库产品,形成国产化替代示范应用 [3] - 基于宝联登平台完成MES、ERP、APS、EAM等核心工业软件产品重构升级,打造SaaS服务,突破多个外部大型客户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154.99/178.04/203.79亿元,对应增速13.59%/14.88%/14.46%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9.30/35.14/38.47亿元,同比增长29.34%/19.92%/9.48%,对应EPS为1.02/1.22/1.33元 [3] - 宝信软件当前价格对应2025 - 2027年PE为30/25/23倍,维持“推荐”评级 [3]
晶泰科技与方大炭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AI+工业”智能化转型
新华网· 2025-03-24 15:29
战略合作核心内容 - 晶泰科技与方大炭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炭素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协同创新[1][3] - 合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 推动高端碳基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升级[3] - 双方计划打造新材料领域AI与机器人结合的超级智能体 驱动行业创新与范式升级[4] 合作具体举措 - 共同设立晶泰-方大炭素智能研究院 组建研发委员会并建立专项人才基金[4] - 通过构建垂直大模型 实现新材料研发及量产效率升级[4] - 计划在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等关键场景沉淀超百个AI算法模型[4] - 搭建百万核级算力资源调度平台 支撑垂直行业人工智能攻关[4] 技术应用方向 - 开发高性能硅碳复合材料及石墨烯应用方案 覆盖锂电池、土壤修复等多元化场景[4] - 通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4] -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与AI算法优化合成工艺并实现自动化精准施工[4] 企业战略规划 - 方大炭素计划未来三年投入十亿元创新资金加强新材料研发生产技术优势[5] - 合作旨在突破材料研发与量产效率瓶颈 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底层技术支撑[5] - 通过AI+工业深度应用提升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5] 行业影响与前景 - 业内人士预计AI+工业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未来3-5年内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5] - 合作被视为传统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示范案例[5] - 合作将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