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搜索文档
“最ETF券商” 最新排名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04:28
ETF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市ETF共760只,总市值达40003.11亿元,较上期增长7.65% [1] - 深市ETF共555只,总市值为16255.16亿元,总份额为9648.33亿份 [1] - 上交所基金市场做市商服务覆盖812只基金产品,有做市商的ETF为747只,占全部ETF的98% [10] 券商ETF持有规模格局 - 沪市ETF持有规模呈现“双寡头”格局,银河证券以22.75%的市场占比居首,申万宏源证券以16.74%紧随其后,两者合计占比39.49% [2][3] - 国泰海通证券持有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至8.04%,超越中信证券位列第三 [3] - 深市券商持有规模排名更强调均衡性,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证券等均位列前30,与沪市前30名单高度重合 [4] 券商ETF成交额排名与动态 - 9月沪市ETF成交额排名出现变化,中信证券以11.24%的占比跃居榜首,华泰证券以11.09%降至第二 [5][6] - 从年内累计成交额看,华泰证券仍以11.01%的占比暂居第一,国泰海通证券和华宝证券分别以9.75%和6.01%位列第三、四位 [5][6] - 深市方面,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作为非传统券商机构已连续5个月现身成交榜单,显示港股ETF投资热度不减 [7] 券商营业部竞争格局 - 沪市营业部中,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4.72%的成交额占比蝉联榜首,且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单月成交额第一 [8][9] - 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和东方证券常熟李闸路营业部分别以2.97%和2.17%的占比位列第二、三名 [8][9] - 深市个人客户交易金额前30营业部中,东方财富证券占据9席;机构客户交易金额前30营业部中,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有6家和5家营业部入围 [9] 客户活跃度与渠道优势 - 9月沪市ETF交易账户数量排名中,华泰证券以10.29%的占比领跑,东方财富证券凭借互联网渠道优势以9.94%紧随其后 [10] - 华宝证券通过平台化工具赋能、投资者活动拓展等举措完善ETF生态,成为其成交额提升的核心动力 [6]
“最ETF券商”,最新排名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18:07
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市ETF共760只,总市值达40003.11亿元,较上期增长7.65% [3] - 深市ETF共555只,总市值为16255.16亿元,总份额为9648.33亿份 [3] 券商ETF持有规模排名(沪市) - 中国银河证券以22.75%的市场占比稳居沪市ETF持有规模榜首 [3] - 申万宏源证券以16.74%的占比位列第二,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达39.49%,形成双寡头格局 [3] - 国泰海通证券持有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至8.04%,位列第三并显著超越中信证券 [4] - 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分列第四至第十名 [4] 券商ETF成交额排名(沪市) - 2025年9月,中信证券以11.24%的当月成交额占比跃居沪市榜首,华泰证券以11.09%降至第二 [5][6] - 从年内累计成交额看,华泰证券仍以11.01%的占比暂居第一 [6] - 国泰海通证券和华宝证券9月成交额占比分别为9.45%和6.46%,分列第三和第四 [6] - 华宝证券通过平台化工具赋能、投资者活动拓展等举措推动成交额稳步提升 [6] 券商营业部ETF成交表现 - 沪市方面,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4.72%的成交额占比夺冠,且年内始终保持单月榜首地位 [8][9] - 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中信大厦证券营业部、东方证券常熟李闸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以2.97%和2.17%的占比位列第二、第三 [8][9] - 深市方面,东方财富证券在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占据9席 [9] - 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在机构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分别有6家和5家营业部入围,凸显头部券商机构服务能力 [9] 客户活跃度与市场参与者 - 9月沪市ETF交易账户数量排名中,华泰证券以10.29%的占比领跑,东方财富证券以9.94%紧随其后 [10] - 深市方面,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作为非传统券商机构,已连续5个月现身深市成交榜单,显示港股ETF投资热度不减 [7] 做市商服务情况 - 截至9月末,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为812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27只 [11] - 有做市商的ETF为747只,占全部ETF的98% [11]
4 Ways To Stop Saving Money and Start Building Wealth
Yahoo Finance· 2025-10-22 21:42
核心观点 - 仅靠储蓄难以实现财富显著增长 传统储蓄账户年化收益率低于1% 无法有效应对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 [1] - 将闲置现金投入运作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 提出四种具体方法 [2] 投资策略 - 将部分现金配置于投资是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 需保留部分资金于活期和储蓄账户以备日常开支和紧急情况 [3] - 担忧市场波动性可先从简单的指数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入手 此类基金追踪标普500等主要市场指数 长期表现优于普通储蓄账户 且因分散化而风险低于持有少数个股 [4] - 投资可超越股票进行多元化配置 房地产是另一财富积累工具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允许直接从经纪账户购买商业地产份额 支付股息且走势通常与股票不同 有助于平滑市场波动 [5] 税务优化账户 - 利用税收优惠账户可通过投资免税或延税来优化储蓄并最小化税务负担 [6] - 雇主赞助的401(k)计划是良好起点 尤其当公司提供匹配时 传统401(k)计划供款为税前 可降低应税收入 但退休后提取需纳税 罗斯401(k)计划供款为税后收入 退休后提取免税 [7] - 个人退休账户也值得关注 传统IRA允许当前供款抵扣 罗斯IRA让资金免税增长且在退休时免税提取收益 [8]
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固收+”加出收益新弹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4:12
市场趋势与资金流向 - 下半年A股市场持续活跃,主要指数震荡走高,市场信心增强,增量资金逐步入场 [1] - 银行理财资金将权益市场作为对冲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收益压力的工具,权益类资产配置提速 [1] - 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32家理财公司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总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1][4] - 保守测算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合计将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市场 [4] 产品策略与发行 - 理财公司权益布局显著提速,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增加 [1] - 行业广泛采用“固收+”策略,在固收类产品中搭配权益类资产和衍生品,以实现权益增配并贡献收益弹性 [1] - 今年以来华夏理财等六家理财公司共发行13只权益类理财产品,而去年全年仅发行2只,被动跟踪指数的产品成为主流 [2] - 纯权益类理财存续规模占比较低,因要求权益仓位≥80%,减仓压力大,故银行理财多发行混合类及“固收+”产品 [3] 投资方式与工具 - 理财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ETF已成为布局权益市场的重要手段,目前以大盘价值类ETF为主 [2] - 配置权益类资产形式不断丰富,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光大理财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网下打新 [4] - 工银理财推出“固收+港股IPO”策略系列产品,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港股IPO机会 [4] - 目前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主要途径仍是委托投资,穿透前权益资产投资规模仅为550多亿元,与穿透后规模相差超十倍 [5] 投研能力与市场调研 - 增加对权益市场的直接投资与提升权益投研能力相辅相成,理财公司需推进权益投研组织建设和框架搭建 [1] - 已有26家理财公司参与调研上市公司,调研公司数量近1800家,次数超2150次,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占比过半 [5] - 含权产品发行规模扩大催生调研需求,调研深度广度的提升能为产品筛选高质量标的提供支撑 [5] - 多数理财公司权益投研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激励机制缺乏、容错空间不足导致难以留住人才,需补齐短板 [6] 客户行为与市场接受度 - 三季度以来客户对含权理财产品申购踊跃,推动理财公司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1] - 市场波动已成常态,客户对净值波动的认知显著深化,投资行为更趋理性,甚至会在低位补仓、高位止盈 [3] - 含权产品的资金流入主要来自存量客户,客户开始愿意配置净值波动较大的产品,为理财公司开展权益投资奠定更坚实基础 [3] - 银行客户经理在股市回暖时会向能接受波动的投资者建议“固收+”产品,此举得到不少客户认可 [3]
资管行业精准滴灌科技创新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39
资管行业连接广大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是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近期发布的《北京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资管 行业整体运行平稳,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65.45万亿元,自2019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7.45%,各细 分领域发展节奏不一,整体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通过参与定增可以扩大投资渠道,高质量地参与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金使用 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大的收益空间。今年4月17日,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披露了向特定对 象发行A股股票情况报告书,在报告书披露的共计11家发行对象中,出现了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光大理财")的名字。这也成为我国首单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参与投资上市公司定增项目。 对于全市场首单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参与投资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的推出,光大理财表示,公司将在有效管 控风险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资本市场布局。已择机增配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内的指数 化投资工具,并将加大对上市公司定增、可转债、可交债等工具品种的投资力度。参与外高桥再融资就 是其中之一。 光大理财相关业务负责 ...
Financial Tips for New Investors
Yahoo Finance· 2025-10-06 17:30
If you're making your investment decisions without the help of a professional, or if you want more information on your investments, doing research (or "due diligence") can help you decide if certain products are right for you. Learn more about performing due diligence for stocks or bonds .Start learning about investment products , including how they're bought and sold, and how to evaluate whether a particular product is right for you.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talking with an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 who ...
美国暂停受理IPO
新浪财经· 2025-10-02 19:37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超过90%的员工被强制停薪休假,仅保留约393名员工处理紧急执法和市场监督工作,该机构监管数千家上市公司、交易所、券商和基金 [1]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543名员工中仅保留5.7%在岗,以确保继续履行监督市场、预防欺诈等职能 [1]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因资金非国会拨款而照常运作 [2] 对资本市场和IPO活动的潜在冲击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继续处理企业常规申报,但暂停受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这可能抑制近期美股IPO复苏势头 [1] - 并购市场资讯集团股权资本市场部门主管指出,停摆立即损害投资者情绪,其长期影响是堵塞IPO通道 [1] - 截至9月29日,美股今年以来263次IPO共计融资529.4亿美元,达2021年以来最多 [1] 对加密货币ETF及市场情绪的影响 - 若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可能影响多项与加密货币挂钩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获批,市场原本预计与索拉纳币和瑞波币等加密货币挂钩的ETF将于10月初推出 [2] - 国会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民主党议员警告,停摆在最需要强有力监管的时候给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风险 [2] 宏观经济数据与市场反应 - 若停摆持续较长时间,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被推迟或取消,影响投资者评估宏观经济趋势,进而可能引发资产价格波动 [1] - 美元汇率延续跌势,黄金价格则创下历史新高 [1]
【特稿】美国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停摆” IPO受理暂停
新华社· 2025-10-02 18:07
美国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停摆" IPO受理暂停 卜晓明 报道说,证交会将继续处理企业的常规申报,但将暂停受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这可能会抑制 近期美股IPO复苏势头。并购市场资讯集团股权资本市场部门主管塞缪尔·克尔说:"'停摆'立即损害当下 投资者情绪,其长期影响则是堵塞IPO通道。" 美国迪罗基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美股今年以来263次IPO共计融资529.4亿美元,达2021 年以来最多。 另外,据证交会关停计划,若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可能影响多项与加密货币挂钩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 基金(ETF)获批。市场分析师原本预计,与索拉纳币和瑞波币等加密货币挂钩的ETF将于10月初推 出。 国会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玛克辛·沃特斯在一份声明中警告:"在最需要强有力监管的时 候,('停摆')给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风险。" 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仍将照常运作,因为这两家机构的资金并非来自国 会拨款。(完)(新华社专特稿) 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美国多个重要金融监管机构大部分职员1日开始被强制"停薪休假"。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此次"停摆"应急预案,美国证 ...
日本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0
从通胀水平看,今年8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上月 的3.1%,自去年11月以来涨幅首次降至3%以下,这与日本政府实施夏季电费和燃气费补贴有关。但食 品价格上涨仍是拉动日本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供给侧的临时 性因素所导致的,如大米价格上涨、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食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今年下半年 起日本物价涨势将趋于放缓,这也给日本央行加息进程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当前,日本政局处于动荡阶段,伴随现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宣布辞职并不再参选,自民党新任总裁 将在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等5人间产生。然而,由于自民党领导下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为少数 派,日本首相并非已是其囊中之物,有观点认为,为了在首相选举中获得在野党的支持,确保首相宝座 不会旁落,新任自民党总裁将以货币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合作为重要"诱饵"与在野党谈合作,在此背景 下,日本央行的政策独立性将遭受考验。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有关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决定并非全票通过,有两名委员提出 了将利率上调至0.75%的提案,理由是"物价稳定目标"已 ...
全球的央行彻底分裂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21:15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 - 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出现历史性分化,日本央行释放缩表信号,加拿大央行率先降息,美联储启动年内首次降息,英国央行坚持鹰派立场[2] - 这一系列矛盾决策标志着全球央行告别同步行动时代,进入各顾各的碎片化新阶段,每个国家都在应对自身困局[2] - 政策分化违背传统国际金融理论的三元悖论,未来全球汇率波动性和资本流动不稳定性将显著上升[49][50] 日本央行政策调整 - 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在0.5%左右,但计划未来择机出售其持有的ETF及REIT等资产[6] - 具体出售计划为每年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50亿日元的REIT,出售时机将视市场情况而定[7] - 此次政策调整更多是被动防御,源于日元贬值压力过大,进口商品价格变贵导致输入性通胀可能重新抬头[12][14][15] - 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利率大幅上升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因此缩表将是缓慢且可能反复的[18] 美联储降息分析 - 美联储启动年内首次降息,点阵图显示预计年内还将继续降息50个基点[30] - 此次降息被视为追赶式降息,是对经济数据显著弱化的被迫调整,特别是就业市场冷却和消费动能疲软[30][36] - 与1995年及2019年的预防式降息不同,本次降息是对经济动能减弱的追认,政策效果可能低于市场期待[34][37][39] - 美联储决策滞后削弱了政策可信度,使其从引导市场的指挥者转变为被数据牵引的反应者[32][41] 政策分化对市场影响 - 央行政策分化将导致全球资本流动变得更加混乱无序,资金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进行快速且高波动的再配置[52][53] - 美元潮汐效应正在减弱,货币乱流效应增强,加剧全球汇市和资本市场震荡[53] - 在政策分化时期,具备经常账户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政策空间较大的经济体通常表现更为稳健[53] 对中国的影响与机遇 - 主要海外央行降息为中国提供更宽松的外部环境,有望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拓展国内政策空间[60][61] - 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而中国保持政策定力,中美利差倒挂将收窄,可能吸引国际资本重新流入中国债券市场[65] - 日元汇率走强将削弱日本出口企业竞争力,利好中国在高端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升级[65] - 中国凭借充足外汇储备、审慎资本账户管理和较大政策空间,能在全球金融动荡中保持相对稳定[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