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福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金店集中上调”一口价”金饰,定价产品持续“攻占”市场份额
搜狐财经· 2025-11-02 02:09
黄金价格走势 - 2025年11月1日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跌破4000元/盎司,日内跌幅达0.58% [1] - 金价较10月20日创下的4381美元/盎司历史高点下跌近400美元 [1] - 国内金饰克价普遍回落至1200元以下,例如周大福、老凤祥黄金价格为1198元/克,周生生为1193元/克 [1][3][4] 品牌金店定价动态 - 各大品牌金店在10月中下旬完成“一口价”产品价格上调计划,部分产品价格上调300-500元,涨幅达30%-50% [7] - “一口价”产品采用固定价格出售,具有稳定性强、设计感突出的特点,使消费者无需担心金价短期波动 [7][11] - 尽管实时金价回调,但“一口价”产品因工艺和设计因素定价高于实时金价 [7] 定价产品销售表现 - 周大福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按年飙升105.5%,内地市场零售值由去年的7.1%升至19.2% [11] - 周大福的传福、故宫系列定价产品销售额均达到约40亿港元,超出年度目标 [11] - 六福集团2025财年定价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平均增幅达到35.25% [12] 零售策略与市场反应 - 金店在“一口价”产品上调价格时预留“窗口期”,通过申请优惠满足客户心理预期以提升销售业绩 [9][11] - 定价黄金产品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品牌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6][12]
周大福季内零售值增长4.1%,关闭近300个零售点
搜狐财经· 2025-10-22 09:20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 - 2026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零售值同比增长4.1% [3] - 季内中国内地市场零售值增长3%,占总零售值的86.9%;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零售值增长11.4%,占总零售值的13.1% [3] - 同店销售增长率全面回正,中国内地及港澳市场同店销售分别增长7.6%和6.2% [6][7] - 2025财年公司营收为896.56亿港元,同比减少17.5%;归母净利润为59.16亿港元,同比下滑9% [2][11] 产品表现与结构 - 季内内地市场定价黄金产品零售值同比增长43.7% [8] - 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零售值提升10%,其中翡翠珠宝销售额增长逾一倍 [8] - 定价产品的零售值贡献扩大至29.9%,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 [9] - 黄金首饰及产品贡献为80.8%,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珠宝镶嵌等贡献为15.3%,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 [8] 零售网络调整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减少296个零售点,累计增加49个、关闭345个,截至9月末共有零售点6041个 [9]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零售点合计净减少1009个 [2] - 公司策略为关闭表现欠佳门店并选择性开设高生产力新店,以提升整体门店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 [2][9] 战略转型与举措 - 公司于2025财年启动为期五年的品牌转型计划,聚焦品牌转型、产品优化、数字化进程、运营效率及人才培养五大策略 [12] - 产品优化措施包括打造标志性系列(如传福系列及故宫系列,2025财年销售额均达40亿港元)及与热门IP联名合作 [13] - 数字化方面,2025财年电子商务为内地业务贡献5.8%零售值及13.8%销量,自营直播间在双11期间位列天猫珠宝直播销售榜首 [13] 财务效率与成本管理 - 2025财年毛利率为29.5%,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经营溢利率达到16.4%,同比上涨4个百分点 [11] - 员工成本及相关开支同比下降2.4%,但固定组成项目按年上升13.2%,主要由于修订薪酬待遇以吸引人才及策略性招聘 [14] 市场竞争与资本市场表现 - 竞争对手老铺黄金上半年销售业绩为122.41亿元,同比增长240.8%,其市值年内一度超过公司 [17][18] - 截至10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从年初6.57港元/股涨至16.63港元/股,涨幅超153%,市值达1641亿港元 [20] - 公司于今年引入前星巴克中国高管王静瑛和叶家盈,以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策略及生活方式营销 [19][20]
黄金珠宝销售近况解读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黄金珠宝行业,核心公司为周大福,并提及周大生、周六福、六福集团、老铺黄金、长虹机、莱绅通灵、曼卡龙等其他品牌 [1][4][12][13][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周大福8月零售额77.07亿,同比下滑0.1%,但同店销售增长6.7% [1][3] * 七夕节期间(8月25号至31号)零售额贡献显著,达30.5亿 [1][3] * 7月同店销售增长13%,为财年表现最好的月份,主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销售额40多亿),今年完成51.96亿 [2][5] * 公司预计今年同店销售额将实现回正,但市场份额可能因持续关店而略有下滑 [1][6] * 高线城市门店受金价上涨影响较小,下沉市场品牌(如周大生、周六福)受影响较大,因消费力下降,其产品平均单价约4000元,而周大福约6500元 [1][4][14] * 关店后剩余门店继承部分份额转化,有利于同店销售,关店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和内卷型市场,月均销售额低于60万元的门店风险高 [6][24] * 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有积极影响,体现在黄金租赁业务亏损减少和批发收入增加 [8] * “一口价”产品策略提升了批发量,改善了公司整体毛利率,品牌方批发收益因此增加 [1][8][9][26] * 公司主推传福、传奇和故宫三大产品系列,目标加权销售占比达到10%,其中传承系列目前占比最高,约30% [4][21] * 公司计划推出新的以古法黄金为主的传承门店,铺设在高端商场 [4][21] * 公司近期加大客减力度,在重点节庆期间推出营销活动,如五一、520和七夕期间,客减力度达到50%甚至60%,而去年七夕期间活动克减仅在20%至30%之间 [1][10][19] * “一口价”产品折扣率基本在9折到92折之间 [1][10][19] * 公司对加盟商管控力度增强,包括限制调货、要求寄售合同到期转为买断,并引入评分机制 [1][25] * 加盟商销售一口价产品的毛利率约28%,而克重产品常年毛利率约为20%,部分老店可能更倾向销售克重产品 [9] * 品牌与加盟商之间利润分配关系发生变化,品牌方通过提高一口价产品批发率(如从五五折提至六折)获得更多利润,加盟商毛利率下降 [1][26] * 加盟商备货意愿取决于公司设定的存货级别,该级别根据月均销售额按约6个月周转计算,公司要求尽量达标 [22][23] * 8月份平均店均销售额达到130万元,前几个月在110万至120万元之间 [24] * 新形象店数据表现因所在地而异,并非标准化模型,全国推广将基于简化版,预计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 [27][29] * 行业格局上,多数品牌在收缩,老铺黄金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吸引了奢侈品消费者 [30] * 周大福海外门店数量不多(约十家),在港澳地区门店年销售额约1亿人民币,在泰国等华人聚集区表现较好 [31][32] 其他重要内容 * 7月份一口价产品增速显著,但克重类产品也有个位数的增长 [2] * 消费者对金价接受度提高,对金价暴跌疑虑减弱 [5] * 珠宝公司中报显示收入增速普遍不如毛利率增速 [7] * 六福集团的冰钻系列没有显著工艺壁垒,底层技术是早已存在的炫彩工艺 [17] * 老铺黄金的七子葫芦系列核心仍基于黄金材质,创新更多依赖设计和营销 [18] * 周大福根据金价大幅波动(如上涨约50元)来考虑对一口价产品提价,幅度预计为20%左右,过去一年调价节点在2024年4月、10月及2025年4月 [20] * 长虹机2025年开店属正增长,尤其在华南市场,月均销售额约80多万元,毛利率约35% [13] * 六福集团业绩严重依赖广东市场表现 [16] * 莱绅通灵和曼卡龙是区域性品牌,全国市场覆盖不成熟 [12] * 周大生和周六福正尝试通过新门店形象进入高端市场 [4][15][30]
摆脱“土”“俗”,黄金消费现“K型分化”丨创新消费力
北京商报· 2025-08-09 14:52
行业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从"保值刚需"向"情感价值"驱动的结构性转变,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购买动机从传统婚庆、保值转向日常装饰与情感表达 [5][7] - 消费端呈现"K型分化",高端定制与轻奢时尚主导市场,轻奢时尚市场占比达45% [3][12] - 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20年的38%跃升至2025年的55%,其中"为自己购买"的比例超过60% [5] 公司表现 - 周大福2025财年经营溢利增长9.8%至147.46亿港元,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飙升105.5% [4] - 传福系列和周大福故宫系列各自实现约40亿港元销售额,传喜系列自4月推出以来销售额突破5亿港元 [4][5] - 定价黄金产品在内地市场的零售值占比从上一财年的7.1%跃升至19.2% [4] 产品创新 - 通过与《黑神话》《吉伊卡哇Chiikawa》等热门IP合作,以及推出CTF PET宠物珠宝等创新产品,成功打入Z世代消费圈层 [4] - 运用花丝工艺、厚壁空心工艺实现产品"减重",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降低重量 [5] - 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的周大福故宫系列融合传统文化和时尚设计,零售值达约40亿港元 [16] 渠道与营销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增长极,2025年珠宝类目直播销售额占比达35% [7] - 在香港、上海等地开设7家新形象店,参与Bilibili World等年轻文化盛会 [4] -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可根据消费者行为推送个性化推荐,提升销售转化率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通过"全渠道+全品类"布局巩固壁垒,五大品牌约2.2万家门店,加盟模式贡献超七成营收 [11]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金工艺与高端化服务,单店坪效居行业首位,国内门店40余家撑起1400亿元市值 [7][11] - 中小品牌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市场份额逐渐被头部企业蚕食 [9] 未来战略 - 头部企业需持续加大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的投入,挖掘和创新文化元素 [13] - 中小品牌应专注于细分领域,通过深耕细分市场避开与头部企业的正面竞争 [13] - 数字化黄金、定制化黄金等产品将为黄金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14]
摆脱“土”“俗”,黄金消费现“K型分化”
北京商报· 2025-08-09 14:32
行业变革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从"保值刚需"向"情感价值"驱动的结构性转变,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购买动机从传统婚庆、保值转向日常装饰与情感表达[4][5] - 消费端呈现"K型分化":高端定制与轻奢时尚主导市场,轻奢时尚市场占比达45%,年轻群体推动黄金从"保值刚需"转向"社交货币"[2][8] - 行业新消费公式:黄金价值=(克重×金价)+设计溢价×文化系数×社交热度,传统金店擅长的前半部分正在贬值,后半部分成为头部品牌新护城河[7] 周大福转型策略 - 2025财年实现经营溢利9.8%增长至147.46亿港元,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飙升105.5%,内地市场零售值占比从7.1%跃升至19.2%[3] - 标志性产品线"传福系列"和"周大福故宫系列"各实现约40亿港元销售额,传喜系列推出4个月销售额突破5亿港元[3][4] - 通过《黑神话》《吉伊卡哇Chiikawa》等IP合作打入Z世代圈层,与CLOT联名系列成为经典案例,产品兼具黄金饰品和潮人身份属性[3][6] 产品创新方向 - 运用花丝工艺、厚壁空心工艺实现"减重",保持产品形态但重量更轻,让关注价格的顾客仍可买到高品质金饰[4][12] -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传喜系列以"喜"与中国锁为意向,针对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时尚设计的喜好[4] - 3D硬金、古法金等新工艺让产品更轻更时尚,老铺黄金通过古法金工艺与高端化服务令单店坪效居行业首位[5] 渠道与营销革新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增长极,2025年珠宝类目直播销售额占比达35%,头部品牌建立自营直播间培养KOS团队[5][6] - 在香港、上海等地开设7家新形象店,参与Bilibili World等年轻文化盛会,数字化渠道成为触达年轻消费者的主要阵地[3][5] - 小红书中"攒金豆"话题阅读量超3亿,"黄金搭配"话题浏览量近千万,黄金变成年轻人圈层认同的"社交货币"[6]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通过"全渠道+全品类"布局巩固壁垒,周大福等五大品牌约2.2万家门店,加盟模式贡献超七成营收[8] - 老铺黄金国内门店仅40余家却撑起1400亿元市值,琳朝珠宝完成天使轮融资,在古法工艺领域深耕[8] - 中小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市场份额逐渐被头部企业蚕食[7][9]
周大福珠宝:文化与社交重构黄金消费偏好
北京商报· 2025-08-05 16:3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财年经营溢利达14746亿港元 同比增长98% [2] - 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飙升1055% 内地市场零售值占比从71%跃升至192% [2] - 传福系列和故宫系列各实现约40亿港元销售额 传喜系列推出后销售额突破5亿港元 [2][3][11] - 通过热门IP合作(如《黑神话》《吉伊卡哇》)及宠物珠宝等创新产品打入Z世代消费圈层 [2][5] - 开设7家新形象店并参与年轻文化盛会 加速数字化进程和精准营销 [2][13] 行业消费趋势 - 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20年38%跃升至2025年55% 其中"为自己购买"比例超60% [4] - 消费动机从婚庆保值转向日常佩戴和情感表达 悦己需求占比提升 [4][11] - 黄金消费呈现K型分化:高端定制依赖稀缺工艺 轻奢时尚占比45% 快时尚覆盖年轻客群 [7]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增长极 2025年珠宝类目直播销售额占比达35% [4] - 社交媒体推动黄金社交属性 小红书"攒金豆"话题阅读量超3亿 "黄金搭配"浏览量近千万 [5] 产品创新与工艺 - 运用花丝工艺和厚壁空心工艺实现产品减重 维持品质同时降低克重 [3][11] - 传统文化元素成为设计核心 国风潮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3][12] - 二次元经济带动破圈 联名游戏IP使黄金从传家宝变为潮玩单品 [5] - 行业新消费公式:黄金价值=(克重×金价)+设计溢价×文化系数×社交热度 [6]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通过全渠道+全品类布局巩固壁垒 五大品牌约22万家门店 加盟模式贡献超七成营收 [7] - 中小企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 [6][8] - 老铺黄金以古法工艺实现高单店坪效 40余家门店支撑1400亿元市值 [7] - 琳朝珠宝完成天使轮融资 细分领域深耕成为差异化策略 [7][8]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挖掘文化元素和创新设计 将设计溢价与文化系数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6][8] - 拓展品牌矩阵并优化供应链 满足不同分层消费者需求 [8][13] - 数字化黄金和定制化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9] - 行业需在文化、科技、场景三维度重构价值体系 跳出克重思维 [10]
创新消费力|周大福珠宝:文化与社交重构黄金消费偏好
北京商报· 2025-08-05 16:26
行业变革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从保值需求向情感价值驱动的结构性转变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 消费动机从传统婚庆保值转向日常佩戴和情感表达 [6][14] - 行业呈现K型分化 高端定制依赖稀缺性设计和品牌溢价吸引高净值人群 轻奢时尚市场以设计加性价比平衡需求占比达45% 快时尚市场通过快速上新低毛利跑量覆盖年轻客群 [10] - 消费端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20年38%跃升至2025年55% 其中为自己购买比例超过60% [6] 公司战略转型 - 周大福2025财年经营溢利增长9.8%达147.46亿港元 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飙升105.5% 内地市场零售值占比从7.1%跃升至19.2% [4] - 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产品减重 运用花丝工艺和厚壁空心工艺保持产品形态同时降低重量 [5][13] - 启动全方位品牌转型战略 包括与黑神话吉伊卡哇等热门IP合作 推出CTF PET宠物珠宝等创新产品 开设7家新形象店 参与Bilibili World等年轻文化盛会 [4] 产品创新成果 - 传福系列和故宫系列各自实现约40亿港元销售额 传喜系列自2025年4月推出后销售额突破5亿港元 [4][5] - 与CLOT联名系列成为经典案例 兼具黄金饰品和潮人身份属性 与黑神话悟空联名将游戏IP刻进金饰 [7] - 故宫系列以故宫文化为基础融合传统与时尚设计 2025财年零售值达约40亿港元 [14] 渠道与营销革新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增长极 2025年珠宝类目直播销售额占比达35% 头部品牌建立自营直播间培养KOS团队 [6] - 运用人工智能于销售培训数码供应链及市场洞察分析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提升销售转化率 [15] - 小红书攒金豆话题阅读量超3亿 黄金搭配话题浏览量近千万 黄金成为年轻人圈层认同的社交货币 [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全渠道加全品类布局巩固壁垒 五大品牌约2.2万家门店 加盟模式贡献超七成营收 [9]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金工艺与高端化服务令单店坪效居行业首位 国内40余家门店支撑1400亿元市值 [6][9] - 中小品牌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和创新能力 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市场份额被头部企业蚕食 [9] 未来发展方向 - 黄金价值公式重构为(克重×金价)+设计溢价×文化系数×社交热度 传统金店擅长的前半部分正在贬值 [8] - 数字化黄金定制化黄金等产品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长点 产品社交属性将进一步凸显 [12] - 行业需在文化科技场景三个维度构建新价值体系 跳出克重思维应对高金价时代变局 [12]
今日焦:1Q26業績改善符合預期-20250723
新华汇富· 2025-07-23 11:24
周大福业绩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同比降幅从4Q25的11.6%收窄至1.9%,内地降3.3%,港澳增7.8%[1] - 内地同店销售同比下滑3.3%,较上季13.2%的跌幅改善;港澳同店销售正增2.2%,澳门增9.5%,香港持平[1] - 1Q26一口价黄金产品销售额同比增21%,销售占比从2025财年同期15.8%升至19.8%[2] 周大福门店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经营6337家门店,超97%在内地,1Q26净关闭307家[2] - 1Q26门店数量同比减5%,整体零售值仅降2%,同店销售改善[2] 市场指数 - 恒生指数收25130,日升0.5%,年累升25.3%;沪深300指数收4118,日升0.8%,年累升4.7%[3] 商品价格 - 金价收3431美元/盎司,日升1.0%,年累升30.7%;原油收65美元/桶,日跌2.8%,年累降8.4%[3] 行业观点 -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传喜系列获市场认可[4] - 黄金价格达3300美元/盎司,同比涨38%,或对2026财年毛利率造成压力[4] - 六福珠宝等加速店铺优化,系低端消费市场需求低迷所致[4]
中金:维持周大福(01929)“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16.1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09:25
公司财务预测与评级 - 维持FY26/27年EPS预测0.84/0.92港元不变 当前股价对应17/15倍FY26/27年市盈率 [1] - 上调目标价8%至16.11港元 对应19/18倍FY26/27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15%上行空间 [1] 季度运营数据 - 1QFY26整体零售值同比下滑1.9% 内地同店销售同比下滑3.3% 港澳市场同店销售同比增长2.2% [2] - 中国内地零售额同比下滑3.3%(上季度-10%) 直营同店销售同比下滑3.3%(上季度-13%) 加盟同店销售同比持平(上季度-9%) [3] - 中国港澳及其他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7.8% 港澳同店销售增长2.2%(香港+0.2% 澳门+9.5%) [3] 销售改善驱动因素 - 内地同店改善受定价产品销售带动 1QFY26定价黄金销售额同比增长21% [3][4] - 内地净关闭311家周大福品牌门店 门店优化加速同店改善 [3] - 传喜系列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5亿港元 延续传福、故宫系列增长势头 [5] 产品结构表现 - 内地直营同店黄金类同比下滑1.4% 镶嵌类下滑2.2% 跌幅较上季度大幅收窄 [4] - 港澳市场黄金类同店销售同比增长6.6% 镶嵌类增长3.3% [4] 品牌战略升级 - 在内地和澳门开设新形象店 6月在杭州推出高级珠宝系列 [5] - 与潮牌CLOT联名推出周大福xCLOT系列 吸引年轻消费者 [5]
周大福(01929):产品结构优化,同店逐季改善
中邮证券· 2025-06-22 21: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黄金珠宝行业从25Q2开始进入低基数运行状态,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中长期悦己消费背景下,黄金珠宝首饰化趋势显现,产品力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周大福作为行业龙头,产品力品牌力凸显,将从行业发展中受益 [11]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2.76港元,总股本/流通股本99.88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1274.44亿港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3.72/6.43港元,资产负债率69.8875%,市盈率22.1518,第一大股东为Chow Tai Fook Capital Limited [4] 事件 - 公司发布25年年报,25财年实现营收896.56亿港元,同比-17.5%,归母净利润59.16亿港元,同比-8.98%;25财年起将黄金借贷由销售成本划为其他收益及亏损,不考虑黄金借贷因素,经营利润147.46亿港元,同比+9.8%;发布25年4 - 5月未经审计经营数据,零售值同比-1.7%,中国内地-2.9%,港澳及其他市场+6.3%,中国内地黄金首饰及产品同店销售+0.9% [5] 市场分析 内地市场 - 逐季改善,加盟优于直营;25财年底内地零售点6274家,净减少896家,同店销售同比-19.4%;内地、香港及澳门同店销售跌幅逐步收窄,如内地直营门店同店FY2025各季度分别为-26%、-24%、-16%、-13%;内地直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滑19.4%,销量下滑30.1%,加盟门店同店销售额下滑13.9%,销量下滑28.7%;25财年内地电商贡献5.8%零售额及13.8%销量 [7] 港澳市场 - 香港优于澳门,电商接近翻倍增长;香港及澳门门店87家,净增0家,同店销售额下滑26.1%,销量下滑34.2%,其中香港同店下跌23.1%,澳门下跌35.3%;全新品牌网站受顾客喜爱和25财年下半年推出重点IP产品系列,带动电商销售高增91% [8] 其他市场 - 实现增长,25财年零售额同增9.4%,主要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业务带动,门店数量62家,净增4家 [9] 产品分析 黄金产品 - 因黄金价格大幅波动,计价黄金产品下滑29.4%,定价黄金产品饰品化驱使下增长105.5%,占比由24年的19%提升至29% [10] 产品系列 - 传承系列2017年推出后成畅销系列,2024年4月推出周大福传福系列,2025年4月推出传喜系列,25财年传承系列占内地黄金首饰及产品零售额的39%;25财年传福系列及故宫系列销售额均超40亿港元,超越年度目标 [10] 高端珠宝 - 25财年开启品牌转型之旅,优化产品并开设新形象店,未来一年将继续转型,有序开设新形象店、优化高端珠宝系列等,满足高端客户定制产品需求 [10] 利润分析 - 25财年起将黄金借贷由销售成本划为其他收益及亏损,不考虑黄金借贷因素,经营利润147.46亿港元,同比+9.8%;高毛利产品带动产品组合改善,加上黄金价格高企及严格的成本和资本管控,毛利率扩大550bp至29.5%;25财年销售及行政费用率13.9%,同比增加1.7pct,其中员工成本及相关开支提升1pct,其他相对稳健 [5][10]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5A|2026E|2027E|2028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89,656.00|92,647.69|97,755.74|101,837.21| |增长率(%)|-17.53|3.34|5.51|4.18| |EBITDA(百万港元)|10,499.40|9,913.30|11,339.67|11,914.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港元)|5,915.50|7,046.65|8,191.55|8,800.08| |增长率(%)|-8.98|19.12|16.25|7.43| |EPS(港元/股)|0.59|0.71|0.82|0.88| |市盈率(P/E)|14.88|18.09|15.56|14.48| |市净率(P/B)|3.33|3.82|3.07|2.54| |EV/EBITDA|9.53|13.60|11.02|9.5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