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系统
搜索文档
【机械】聚变新能发布采购项目超20亿元,行业招标提速——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三(陈佳宁/汲萌/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9 07:05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日,BEST项目建设方聚变新能公司发布采购项目超20亿元,主要涉及电源系统、低温系统、屏蔽包层 等环节。 点评: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AI驱动用电结构重构,聚变能源战略价值凸显 据麦肯锡预测,伴随云计算、加密货币、AI需求激增,预计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 5%-9%。聚变能作为"人类终极能源",具备较高战略价值,AI巨头纷纷对聚变能进行布局。2023年, Helion宣布与微软达成全球首个聚变电力购电协议,约定2028年起正式交付50MW商用聚变电力;25年6 月,谷歌与美国CFS公司签署购电协议,从CFS计划于2030年代在弗吉尼亚州建设的ARC核聚变发电站购 买200MW的电力;25年8月,CFS宣布完成8.63 ...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1119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9 07:05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今 日 聚 焦 【钢铁】取向硅钢现货价格年内跌幅达到23%——金属周期品高频数据周报(2025.11.10-11.16) 2025年2月8日,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且7月18日再次提及"推动落后产能有序 退出",我们认为钢铁板块的盈利有望修复到历史均值水平,钢铁股的PB也有望随之修复。但建议防范期 货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 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 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您可点击今日推送内容的第1条查看 【机械】聚变新 ...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1118
光大证券· 2025-11-18 09:48
10 月份财政数据需关注以下三点:其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转负,"三保"和 基建投资相关的支出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回落,需关注 9 月份以来增量财政政策的效 果;其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均降速,预计待地方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并用于补充地方政 府综合财力后,能有所改观;其三,年内政府债供给已至尾声,而 10 月财政存款同 比多增意味着财政资金仍有释放空间,对后续流动性构成利好。风险提示:政策落地 不及预期,重大项目开工不及预期。 行业研究 2025 年 11 月 18 日 晨会速递 分析师点评 市场数据 总量研究 【宏观】财政降速,关注增量政策效能释放——2025 年 10 月财政数据点评 【高端制造】聚变新能发布采购项目超 20 亿元,行业招标提速——可控核聚变行业 系列报告之三(买入) 聚变新能发布招标超 20 亿元,主要涉及电源系统、低温系统、屏蔽包层等环节。"十 五五"规划将核聚变能列为未来产业,可控核聚变产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建议关注: 1)真空室及内部件:合锻智能、国光电气、安泰科技、应流股份、派克新材、天工 国际(H);2)磁体系统:联创光电、永鼎股份;3)电源系统:四创电子、王子新 材、旭光电子。4)低温 ...
Azenta (AZTA) Q3 EPS Jumps 36%
The Motley Fool· 2025-08-06 02:05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非GAAP盈利超预期但GAAP收入持平且低于预期 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0.19美元超共识预期0.14美元 GAAP收入1.44亿美元同比零增长且低于预期149.38百万美元 [1] - 利润率改善和现金流增长主要来自严格成本控制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260个基点 运营现金流达2600万美元 [1][5][8] - 管理层维持2025财年3%-5%有机收入增长和约300个基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扩张目标 [1][10] 财务表现 - 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0.19美元 同比增长36% 超分析师预期0.14美元 [1][2][5] - GAAP收入1.44亿美元 同比零增长 较预期149.38百万美元低538万美元 [1][2] - 调整后EBITDA 1800万美元 同比增长27% 调整后毛利率48.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2][5] - 运营现金流2600万美元 期末现金余额5.65亿美元且无债务 [8] 业务分部表现 - 样本管理解决方案(SMS)收入7800万美元同比下降4% 有机销售额下降6% 主要因自动化存储和低温系统需求疲软 [6] - 多组学(Multiomics)收入6600万美元同比增长4% 新一代测序(NGS)为主要增长动力 经典测序服务持续下滑 [7] - 临床生物样本库和产品服务部分抵消SMS业务下滑 NGS订单趋势强劲 尤其在中国和欧洲市场 [6][7] 战略与运营 - 公司已完成向纯生命科学企业的转型 通过收购(如Barkey Holding)增强冷链和生物处理能力 [3] - 服务全球120多个国家超1.4万客户 包括大型制药企业、学术机构和政府组织 [4] - 与Pacific Biosciences的合作支持NGS技术拓展 聚焦个性化医疗和生物制剂行业趋势 [4][7] 资本配置与展望 - 现金将用于战略投资、选择性收购和运营提升 股票回购为次要优先级 [8][10] - 需关注SMS业务销售能否稳定回升 以及关税、学术研究经费削减等宏观风险 [11] - 已完成业务重组并建立新商业模型 未来重点转向有机增长特别是新一代测序解决方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