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源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动力IPO已获证监会注册生效,新能源热潮下仍存内卷隐忧
观察者网· 2025-07-24 18:05
公司上市进展 - 汇川技术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获证监会同意注册申请,深交所审核已通过 [1] - 联合动力为"A拆A"案例,今年上半年此类上市进程普遍顺利 [1] - 深交所近期IPO审批速度加快,与A股指数稳定及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相关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79.39%,2024年营收161.78亿元,同比增72.75% [2]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8亿元跃升至2024年盈利9.36亿元,2024年同比增420% [2] - 2024年电驱系统与电源系统营收占比达99.93%,出货量超450万台/170个车型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6.57%,较2022年提升3.22个百分点,产品售价下降但成本优化显著 [3] 行业与产品风险 - 新能源乘用车均价从2023年18.4万元降至2024年17.2万元,上游零部件价格承压 [4] - 敏感性分析显示:若产品售价降10%,电驱/电源系统毛利率将下滑9.20/9.54个百分点 [4] - 威马汽车坏账2.15亿元导致2024年前五大客户结构调整,小米汽车应收款跃升 [6]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 - 理想汽车为最大应收账款客户(21.58亿元),占销售额比例高且其2024年净利润下滑31.9% [6] - 2024年Q1向理想汽车销售电控/驱动总成等产品36.41万件 [6] 募资与战略规划 - IPO拟募资48.571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26.12亿元)及研发中心建设(13.23亿元) [5] 增长持续性挑战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行业政策、客户外购比例、订单储备及成本优化,但若主机厂供应链调整或原材料涨价将影响增长 [7]
中信证券:看好中国聚变推动旗下装置加速落地 建议围绕高温超导磁体及带材等关键环节布局核心供应商
快讯· 2025-07-24 08:39
中国聚变产业发展 - 中国聚变在上海挂牌成立 并迎来中核集团领衔超百亿元资金增资 [1] - 中信证券看好中国聚变推动旗下装置加速落地 带动产业链持续攻关高温超导等关键技术 [1] - 央国企对我国聚变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1] 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高温超导磁体及带材布局核心供应商 [1] - 建议关注真空压力容器/第一壁/偏滤器等关键环节 [1] - 电源系统等关键环节也值得重点关注 [1]
小米汽车供应商即将上市,其定价权却被藏在车企价格战里
晚点LatePost· 2025-07-21 23:40
公司概况 - 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的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车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国内新能源整车厂的核心供应商[4] - 公司作为理想汽车的单一供应商和小米汽车的电驱供应商之一,市场声量随客户销量增长而提升[4] - 已完成证监会注册,预计融资48.6亿元,估值区间200亿-500亿元,母公司汇川技术持股94.5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亿元、93亿元、161亿元,毛利率从13%提升至16%,净利率从-4%改善至6%[7] - 费用率显著下降因销售与研发费用增长不足一倍,受益于理想汽车高增长及增程车型渗透[7]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76%降至68%,业务多元化拓展至纯电车型[9] - 2025Q1营收增速50%,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79亿元,支撑全年高增长确定性[9] 运营与产能 - 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和74%,面临电驱产能扩张不足问题[14] - 应付票据/账款合计100亿元,应收票据/账款5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17亿元,运营资金紧张[15] - 募投项目计划新增电机、电控、电源产能235万套、256万套、39万套,预计2030年满产,届时营收或达370亿元[15] 市场地位 - 2024年电驱业务占比总营收88%,电机和电控市占率均超10%,居独立第三方领域第一[16] - 电控、电机、驱动总成市占率2025年3月分别为10.3%、11.9%、7.4%,排名行业前列[17]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价格战走向决定公司增长空间[18][19] - 若价格战持续,车企需第三方供应商支持技术迭代,利好公司中长期增长[19] - 若价格战缓和,车企或自研核心零部件,2024年驱动总成主机厂自制比例达70%,可能挤压公司市场份额[20] - 当前汽车行业利润率仅3.9%,库存高企或使价格战短期延续,但中期可能缓和,影响公司上市窗口期[21]
长虹携多款“高精尖” 科技产品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央广网· 2025-07-17 18:2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六链一展区" [1] - 展会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聚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1] 绵阳数字科技链展区 - 绵阳以"绵阳智造 链动世界"为主题展示五大产业新赛道 [2] - 长虹作为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参展,展示多项自主研发产品 [2] FLASH放疗系统 - 长虹FLASH放疗系统采用毫秒级超高剂量率射线技术 [3][5] - 相比传统放疗可降低30%~80%毒副作用,单次照射时间缩短至1秒以内 [7] - X-Flash设备预计2025年型检,e-Flash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7] AI TV产品 - 长虹100Q10Art Ultra是全球首台AI TV,搭载电视端AI大模型 [10] - 产品融合多家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强大搜索功能和多媒体优势 [10] 航空电子领域产品 - 长虹华丰科技展出多种高性能连接器,包括高压、抗干扰、深海等类型 [13][14] - 复合材料连接器比铝合金轻25%~40%,耐盐雾2000小时 [14] - 深海连接器可在水下3000-7000米工作,脱落连接器用于航天器发射 [14] 航空电源系统 - 长虹主/APU蓄电池为C919专用,国内首款取得CTSOA证书 [17] - 产品可在零下40度工作,瞬时放电电流达800安以上 [17] -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障大飞机供电安全 [17]
长虹携多款科技产品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快讯· 2025-07-16 22:12
链博会绵阳展区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1] - 绵阳展区以"绵阳智造链动世界"为主题亮相数字科技链展区 [1] 长虹参展产品 - 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FLASH放疗系统 [1] - 公司展示AI TV产品 [1] - 公司展示电源系统技术 [1] - 公司展示高速连接器产品 [1]
国产化几乎为零的高端特种芯片行业,清华系公司终破海外垄断|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10 07:54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和pre-B轮融资 由路遥资本、爱杭基金领投 嘉新创禾芯、智远投资、中芯熙诚等跟投 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建及市场推广 [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 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四位本科同班同学联合创立 专注于碳化硅特种芯片、模块及电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4] - 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六轮数亿元融资 持续加码国产替代进程 [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以"超高温、小型化、高可靠、高效率"为技术核心 产品填补了国内耐200℃以上高温芯片和高温系统的空白 [4] - 自主研发耐温达230℃的碳化硅芯片及系统 通过高温补偿电路、异基底封装、LLC谐振软开关等技术 解决传统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温漂、寄生参数过大等难题 [5] - 推出体积缩小一半以上的碳化硅电控系统 功率密度提升至267kW/L [5] - 计划研发AI电源及3300V以上高压碳化硅模块以拓展新市场 [5] 市场与应用 - 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勘探、航天军工、光伏储能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4] - 石油勘探用高温功率系统已实现国产替代 单价从数万至百万元不等 材料毛利率超85% [5] - 为航天院所的霍尔推进器提供抗辐照电源模块 [5] - 切入光伏储能、电动汽车领域 [5] 行业现状 - 全球碳化硅行业在极端环境应用场景需求激增 [4] - 超深井钻探深度超6000米时 井下温度可达200℃以上 传统硅基芯片难以满足需求 [4] - 国际巨头长期垄断高温电源市场 国内企业多聚焦中低端领域 高端特种芯片国产化率近乎为零 [4] 生产与产能 - 浙江上万平米生产基地支撑"虚拟IDM"模式 联合高校实验室完成特种芯片研发和定制 年产能达上万套特种系统 [5] - 产品已批量供货国内大型能源企业 并供货各大航天院所 成为碳化硅领域少有的盈利企业 [3][5] 团队 - 创始人团队拥有国外巨头超15年高温系统研发经验 [6] - 核心成员包括清华微电子所工艺专家、汽车电子市场开拓者及半导体产线搭建资深工程师 [6]
英搏尔拟2.39亿元出售汽车研发子公司,押注低空经济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华夏时报· 2025-07-05 13:32
公司动态 - 英搏尔拟以2.39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珠海鼎元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3] - 珠海鼎元近三年营收分别为308万元、1001万元、57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6万元、231万元、48万元,截至2024年底净资产1.29亿元 [3] - 出售资金将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包括建设生产线及增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1][3][6] 低空经济布局 - 2024年11月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eVTOL动力系统,并成立合资公司云浮英航生产零部件 [4][5] - 参与亿航智能定向增发,出资1260万美元认购股份 [4] - 2024年1月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载物航空器电机电控产品,4月与高域合作研制飞行汽车部件,同月与丰立智能合作开发eVTOL减速器 [5] - 云浮生产基地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目标年产能1000架 [5][7] 技术优势 - 独创"集成芯"技术通过共用壳体设计降低系统重量,功率密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30% [7][8] - 技术符合飞行器对高功率密度、轻量化要求,但需满足航空标准 [8] - eVTOL电推系统占BOM成本25%-33%,国内高端载人eVTOL电推系统国产化率仍不高 [7][8] 行业概况 - eVTOL动力系统在核心结构中成本占比约40%,中期存量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 [9][10] - 卧龙电驱、方正电机、宗申动力等上市公司加快布局eVTOL电推进系统 [9] -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小型无人机领域应用广泛,高端载人eVTOL部分仍依赖进口 [8]
11家锂电企业IPO更新!
鑫椤锂电· 2025-07-02 16:19
锂电行业IPO热潮 - 锂电行业近期迎来IPO热潮,多家企业更新上市进展 [2] - 欣旺达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欣旺达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8.8GWh,同比增加74.1%,全球市场份额2.1%,同比增长0.6% [2] 亿纬锂能 - 亿纬锂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4]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规划产能30GWh,主要生产46系列大圆柱电池)、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等 [4] - 匈牙利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选址靠近主要汽车客户工厂 [4] 联合动力 - 联合动力将于6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会,估值达195亿元 [5] - 公司为汇川技术分拆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而来,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 [5] 新富科技 - 新富科技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7]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研发生产,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零跑、蔚来等 [7] - 计划募资4.6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7] 理奇智能 -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拟募资10.08亿元 [8] - 公司专注于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研发生产,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8] 电科蓝天 - 电科蓝天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15亿元 [9] - 公司为国企,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产品涵盖宇航电源、特种电源、新能源三大板块 [9] 尚水智能 - 尚水智能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拟募资5.87亿元 [10] - 公司主要方向为电池极片制造等相关设备研究开发 [10] 高特电子 -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有望成为A股首个BMS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11] - 产品覆盖大储、工商储、户储等多个储能细分领域,拟募资8.5亿元 [11] 固德电材 - 固德电材创业板IPO获受理 [12]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及电力电工绝缘产品研发生产,预计融资金额11.7571亿元 [12] 豪威集团 - 豪威集团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3] - 公司为半导体企业,主要产品线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及模拟解决方案 [13] 麦田能源 - 麦田能源IPO获受理,为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拟发行不超过9000万股,募集资金约16.6亿元 [14] - 公司为青山控股旗下企业,主打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海外营收占比超90% [14] 行业展望 - 随着这些企业成功上市,锂电行业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14]
9家锂电企业IPO更新!
起点锂电· 2025-07-01 18:17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赞助/演讲单位包括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等40余家产业链企业 [2] 锂电企业IPO动态 - 亿纬锂能6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支持马来西亚储能项目(投资额86.54亿元)[3] - 联合动力6月12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估值195亿元,拟募资48.57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 [6][7] - 新富科技北交所IPO获受理,募资4.6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项目,客户包括零跑、蔚来、宁德时代等 [8] -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拟募资10.08亿元,专注锂电制造自动化设备,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LG等 [9] - 电科蓝天科创板IPO拟募资15亿元,聚焦宇航电源系统产业化,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10] - 尚水智能创业板IPO拟募资5.87亿元,主营电池极片制造设备研发 [11] - 高特电子或成A股首家BMS主业上市公司,拟募资8.5亿元,客户涵盖储能集成商及电芯企业 [12] - 麦田能源(青山控股旗下)第三次冲击IPO,拟募资16.6亿元,海外营收占比超90% [13] - 长城搅拌6月27日终止IPO,因财务资料过期撤回申请 [14] 资本市场趋势 - 6月A股IPO单月新增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数80%以上,北交所单日最高受理32家 [16][17][18] - 港股6月超20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A+H上市,亿纬锂能等锂电企业加速国际化 [20][21] - 政策红利推动IPO效率提升:港交所30日快速审批通道落地,A股科创板推出科创成长层等新规 [22] - 新能源行业成为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或成2025下半年A股亮点 [23]
IPO要闻汇 | 沪深北交易所掀受理潮,本周1只新股申购
财经网· 2025-06-30 18:33
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 上周新增受理75家IPO申请,其中48家拟登陆北交所,12家拟登陆创业板,7家拟登陆科创板,4家拟冲刺上证主板,4家拟冲刺深证主板 [2] - 新增受理企业主要来自专用设备制造业(10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9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家) [2] - 17家企业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振石股份拟募资39.81亿元居首,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 - 振石股份2024年营收44.39亿元,归母净利润6.08亿元,2022-2024年营收呈下降趋势 [4] - 上周新受理企业中仅2家亏损:视涯科技(亏损2.47亿元)和大普微(亏损1.91亿元) [4] - 大普微是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选择"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的上市标准,预计2026年扭亏 [5] 企业上会与上市标准 - 上周奥美森北交所首发上会获通过,2024年营收3.58亿元,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6] - 本周禾元生物和锦华新材将上会,禾元生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元),该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7] - 锦华新材2024年营收12.39亿元,归母净利润2.11亿元,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应用于光伏、风电等领域 [8] IPO注册与终止情况 - 上周2家公司提交注册:联合动力(拟募资48.57亿元)和友升股份 [9] - 2家企业IPO终止:长城搅拌(通过上市会后21个月未提交注册)和开源证券(2024年营收28.59亿元,同比降6.61%) [10][11] 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 上周广信科技北交所上市首日涨幅500%,发行价10元/股,收盘价60元/股 [12] - 本周信通电子将上市,发行价16.42元/股,2024年营收10.05亿元(同比+7.9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5.11%) [12] - 同宇新材7月1日申购,发行价84元/股,预计募资8.4亿元,2024年营收9.52亿元,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