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系统
搜索文档
联合动力跌2.06%,成交额1.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65.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56
资料显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天鹅荡路52号,成立日期 2016年9月30日,上市日期2025年9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 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 充电机、DC/DC转换器、二合一/三合一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驱系 统86.85%,电源系统12.64%,其他(补充)0.43%,其他0.08%。 11月4日,联合动力盘中下跌2.06%,截至10:43,报28.10元/股,成交1.35亿元,换手率2.84%,总市值 675.7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365.78万元,特大单买入113.55万元,占比0.84%,卖出864.72万元, 占比6.43%;大单买入2257.92万元,占比16.78%,卖出3872.53万元,占比28.78%。 联合动力今年以来股价跌9.06%,近5个交易日跌3.40%,近20日跌14.25%。 今年以来联合动力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9月25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54亿元; ...
汇川技术保持领先获“聪明钱”加仓 子公司联合动力上市满月股价涨137%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非净利润为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 [1][3]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78亿元、115.31亿元、111.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28%、18.99%、21.05% [3]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3.23亿元、16.46亿元、12.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08%、25.91%、4.04%,第三季度增速环比明显放缓 [3][4]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1][5] - 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32%,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份额约22%,均位居市场第一 [5]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5] - 智慧电梯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7] 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35.74%,研发费用率约为9.46% [4]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3亿元,同比增长40%,研发费用率为9.22%,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 [4] - 研发投入方向包括软件领域、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发以及其他战略业务如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4] 子公司联合动力 - 公司分拆的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于2025年9月25日在创业板上市,首发募资净额35.28亿元 [2][6] - 联合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38.38% [2][6] - 截至2025年9月末,联合动力资产总额24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2.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19% [6] - 截至10月24日,联合动力股价报29.6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37.34% [2][7] 机构持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84亿股,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17.6%回升至17.9%,三季度北向资金净增持981.42万股 [1][4] - 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在三季度净增持公司30万股,期末持股比例1.19% [1][4] - 截至10月24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报78.38元/股,年内涨幅超过30% [4]
光大证券:可控核聚变行业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 核心公司将深度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1:27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核聚变能源因其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安全性高及零碳排放等优势,被视为最接近“终极能源”的现实路径 [1] - AI发展驱动用电结构重构,预计到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5%-9%,凸显聚变能源战略价值 [1] - 全球聚变行业融资规模自2021年起显著攀升,截至2025年7月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达97亿美元,行业融资显著提速 [1] - 约76%的受访聚变公司预计将在2035年前实现聚变电能并网 [1] 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核聚变产业呈现多路线百花齐放格局,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为主的“国家队”主导采用成熟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路线 [2] - 国内核聚变路线多处于验证技术可行性阶段,有望于2040年前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2] - 截至2025年9月,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1500亿元,行业进入资本开支扩张阶段 [2] - 国内聚变产业有望于2027年前后进入工程实验堆建设期,届时装置体量和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扩大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看好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具备链主地位的公司,以及供货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 [1] - 以ITER计划为例,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组件、电源系统三大核心环节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28%、25%和15% [3] - 磁体系统作为磁约束聚变装置核心,其价值量高,高温超导材料有望获得广泛运用 [3] - 真空室及内部件是托卡马克装置的首道安全屏障,其高密度焊缝与紧凑结构的设计制造挑战大,器壁设计直接影响装置寿命 [3] - 电源系统在托卡马克中具备高价值量,在FRC、Z箍缩等路径中由于装置设计差异,其价值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3]
联合动力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7646.70万元,融资余额3.2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14 09:3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3.71%,成交额为8.3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7646.70万元,融资偿还额为7134.32万元,融资净买入512.38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3.2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2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66% [1] - 10月13日融券活动无交易,融券卖出与偿还均为0.00股,融券余量与余额均为0.00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25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6.82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5607900.00% [2] - 截至9月25日,人均流通股为991股,较上期无变化,增加0.00%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48亿元,同比增长51.08%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92.91%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二合一/三合一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驱系统占比86.85%,电源系统占比12.64%,其他(补充)占比0.43%,其他业务占比0.08%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30日,上市日期为2025年9月25日,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天鹅荡路52号 [1]
A股前三季度新股数量与募资额双增
北京商报· 2025-09-29 23:47
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市场即将收官。根据安排,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将于9月30日上市。据同 花顺iFinD统计,包括上述两股在内,A股前三季度共迎来78只上市新股,合计募资约771.64亿元。相较 2024年同期而言,今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数量、募资总额均有所增长。从上市板块来看,前三季度登陆 创业板的新股数量最多,为29股;主板则位列第二,共26只新股上市。另外,业绩表现方面,上述78只 上市新股中,超六成实现半年度净利同比增长。 | 公司名称 | 上市日期 | 2025年前三季度前五大IPO募资情况一览(44)亿元1 哪些总题 | 上市板块 | | | --- | --- | --- | --- | --- | | 李电影能 | 7月16日 | 181.71 | 主板 | 11 | | 中储橡胶 | 6月5日 | 40.66 | 主板 | | | 天有为 | 4月24日 | 37.4 | 主板 | | | 联合动力 | 9月25日 | 36.01 | 创业板 | | | 屹唐腹份 | 7月8日 | 24.97 Charless | 料创板 | | | | | | | 視電商版 | 前五大募资总额增长2 ...
78只、771.64亿元,A股前三季度新股数量与募资额双增
北京商报· 2025-09-29 20:51
新股市场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共有78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约77164亿元,新股数量较2024年同期的69股增长13.04%,募资总额较2024年同期的47868亿元增长61.2% [1][3] - 前五大IPO项目募资总额约为3207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497亿元大幅增长237.74% [3] - 前三季度上市新股中,50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约64.1% [6] 上市板块分布 - 从上市板块看,创业板新股数量最多,为29股,占比约37.18%,合计募资约2056亿元,占新股募资总额的26.64% [4] - 主板上市新股26股,合计募资约43567亿元,募资规模最大 [1][4] - 北交所和科创板上市新股数量分别为15股和8股,合计募资额分别约为4921亿元和8117亿元 [4][5] 主要IPO项目 - 华电新能为前三季度最大IPO,于7月16日上市,首发募资约18171亿元 [3] - 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募资规模位列第二、三位,首发募资分别约为4066亿元和374亿元 [3] - 联合动力和屹唐股份募资规模位列第四、五位,首发募资分别约为3601亿元和2497亿元 [3] 新股业绩表现 - 联合动力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营业收入约为9148亿元,同比增长51.08%,归属净利润约为549亿元,同比增长92.91% [6] - 广信科技、泰禾股份、友升股份、泰鸿万立等多只新股上半年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 [6] - 部分新股业绩承压,28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惠通科技净利润约为163728万元,同比下降80.24% [6]
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0:37
从招标节奏看,订单集中释放在工程建设的中段(约20%–50%进度),此阶段以设备安 装和子系统集成为主,核心涉及磁体系统、真空室和电源系统。磁体系统投资额大、周期 长,从导体制造到线圈交付再到低温集成,往往在中段形成设备安装与部件采购的峰值;从 市场空间看,后续看点在CFEDR工程招标推进(我们判断CFEDR投资额在1200亿元量级, 对应设备额720亿元,预计在2030–2033年产业链有望释放显著增量价值空间)。当前 CFEDR仍处于预研与示范工程阶段,核心环节的市场份额尚未完全固化,国内厂商在磁 体、电源、真空等高价值领域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结合预算分布与工程进度,我们认为当下核聚变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两 条逻辑:①业绩兑现节奏明确,可见度较高的环节:磁体系统累计预算额达3.7亿元,电源 系统累计预算额超过1亿元,单项金额大、兑现周期长,为相关厂商提供了较强业绩锁定 性。建议关注在磁体与电源环节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超导】【英杰电气】【上海超导(未 上市)】。②在BEST阶段已形成良好验证和客户对接的厂商,有望在CFEDR预研与后续建 设中延续优势。随着BEST主机总装启动,相关环节已进入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