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澳匠心回报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近一月6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谢客”
北京商报· 2025-08-11 00:34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旗下产品时隔四年再次限购。近日,中欧基金宣布,旗下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科 创主题混合均自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近一个月也 有超6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限制大额申购等业务,其中不乏年内甚至近一年业绩突出的绩优基金。在业内 人士看来,部分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可能是基金管理人担心规模过大增加基金运作难度,也可能是出于对 近期市场走势强劲或面临回调风险的考虑。 时隔四年葛兰再限购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称,中欧医疗创新股票自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 业务,限额均为1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葛兰在管产品上一次限购已是2021年8月。彼时,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限制大额申购等 业务,限额为500万元。同年1月,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也曾将代销渠道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 资限额调整为10万元。 8月9日,中欧基金也宣布,由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同样自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 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额均为100万元。 从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C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62.28%、 61.48%, ...
葛兰在管产品时隔四年再限购,近一个月还有多只绩优基金“谢客”
北京商报· 2025-08-10 20:13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旗下产品时隔四年再次限购。近日,中欧基金宣布,旗下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科创主 题混合均自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近一个月也有超60只 主动权益类基金限制大额申购等业务,其中不乏年内甚至近一年业绩突出的绩优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部 分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可能是基金管理人担心规模过大增加基金运作难度,也可能是出于对近期市场走势强劲 或面临回调风险的考虑。 从市场走势来看,当前沪指站上3600点,限购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越来越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0 日,近一个月已有6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分开计算)限制大额申购,其中不乏绩优基金。 例如,由张明烨管理的信澳匠心回报混合自8月7日起暂停大额申购等业务,限额为100万元。业绩方面,截 至8月10日,该基金A/C份额年内收益率达66.97%、66.39%,在同期混合型产品中排名前2%,近一年收益率 也达91.83%、90.73%。 另外,由吴远怡在管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也自8月4日起将大额申购等业务限额调整为5万元。同 期,该基金A/C的年内收益率高达92.06%、91.3%,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1 ...
葛兰新动作:中欧医疗创新限大额申购 单日单账户最多1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12:11
中欧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自8月11日起限制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投,单日单账户上限10万元[1][2]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同期实施限购,单日单账户上限100万元[1][4][5] - 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已于3月3日起实施10万元单日限购[4] 基金产品表现数据 - 中欧医疗创新A近一年收益率达80.12%[6] - 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率84.33%[6]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高达146.87%[6] 行业限购动态 - 7月以来全行业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1][6] - 限购基金多为近一年涨幅突出的赛道型产品[1][6] - 永赢睿信混合、信澳匠心回报混合等绩优产品同期实施限购[6] 基金经理操作逻辑 - 限购措施反映基金经理对市场过热或高估值的谨慎态度[6] - 防止套利资金涌入和保持策略容量是限购主要考量[6] - 科技板块存在短期热炒风险,需关注产业趋势落地进度[6][7] 基金产品历史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本次为首次全渠道限购[3][4] - 该基金曾在2019年10月限制直销渠道申购,2020年3月取消[3] - 中欧医疗健康自2021年1月起持续实施10万元代销渠道限购[4]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这轮牛市特有的味道?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33
基金限购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多类型产品集中限购现象,包括主动权益、量化策略、QDII等,限购行为从绩优产品扩散至多元策略产品,反映基金公司对资金管理、策略执行和行情预判的全面权衡 [1][7] - 限购动因从传统的业绩驱动(如防止资金过快涌入稀释收益)扩展到分红安排、份额调整、清盘准备等技术性原因,以及行业政策导向变化(如"限薪令"推动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5][6] - 限购潮背后隐含市场风格轮动预警,尤其是小盘股占优环境下量化策略面临规模与流动性矛盾,同时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控制申购以稳定持仓 [7][8] 绩优产品限购特征 - 年内涨幅居前基金集中限购: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年内涨超60%)、永赢睿信混合(涨46.91%)、信澳匠心回报混合(涨65.97%)等均设置100万元以下申购上限 [2] - QDII高弹性产品限购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年内回报144.41%居市场第一,7月28日起暂停申购以避免非理性资金稀释收益 [3] - 量化策略产品规模敏感性强:诺安多策略上半年净值涨近60%,规模从7.72亿膨胀至25亿后启动5000元限购,防止策略失效 [3][4] 限购驱动因素分类 业绩与规模管理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年内回报超90%)限制单日申购5万元,控制资金流入节奏 [3] - 国金量化多因子、招商成长量化等"绩优+小盘"策略产品因规模承载力有限,设置1万-500万元不等限额 [4] 技术性原因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因新增F份额(直销专属)限制C类份额单日申购1万元、F份额15万元 [5] - 分红前限购防套利:海富通悦享一年、东方红欣和积极等基金在8月初分红前设限 [6] - 清盘风险隔离:大成丰华稳健六个月等发起式基金提前限制申购以避免放大清盘成本 [6] 行业政策影响 - "限薪令"推动激励模式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头部公募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护净值表现和持有人利益 [6] 市场风格关联 - 小盘股行情下量化策略限购密集,如诺安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等面临"买不进卖不出"的流动性矛盾 [7] - 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限购(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优先保障老持有人利益 [7] - 限购行为从"爆款信号"转变为基金公司成熟度的体现,强调合理节奏吸纳稳定资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