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尺
搜索文档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新华社· 2025-10-31 11:55
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 - 创新被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 “十五五”规划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1] - 各方着眼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竞逐科技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 电子通信与半导体行业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国产示波器带宽实现从20GHz到90GHz的跨越,系统性攻克关键器件、先进材料、制造工艺等难题 [2] - 高端示波器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2] 全球创新地位与多领域成果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被形容为“进入创新爆发期” [3] - 科技创新成果在多领域涌现,包括嫦娥六号月壤研究、可弯折20000次柔性电池、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3] - 创新主体包括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模拟计算芯片 [3]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关键,通过中试平台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4] - 全国已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4][6] - 蜂鸟智造中试基地已助推300多款产品成功量产上市 [4] 企业创新主体与政策支持 -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 [6] - 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4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6] - 产学研融合深度推进,例如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与研究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 [6] 工业母机与高端制造 - 精密数控机床被视作工业母机,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石 [8] -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获得国家级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标在高端五轴机床市场占有率进入全球前列 [8] - “十五五”规划对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部署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8] 人工智能与智能化转型 - “十五五”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普及全面提速的关键时期 [9] - 联想集团通过智能化转型使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约20%,并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9] - 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 [9]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倡导“以行为本”教育理念,开展“学行交替”和“产教融合”项目 [9] - 目标是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9] - 规划提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9]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一
新华社· 2025-10-31 00:36
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 - 科技创新被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被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1] - 各方正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竞逐科技制高点,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1]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被形容为“进入创新爆发期” [2] - 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示波器带宽从20GHz到90GHz的跨越 [1] - 科技创新成果在多领域涌现,包括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新发现、可弯折20000次柔性电池、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等 [2] 创新主体与成果 - 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 [2] -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模拟计算芯片 [2] - 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4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3]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制造业中试平台已建设超过2400个,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3] - 蜂鸟智造中试基地通过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已助推300多款产品成功量产上市 [3] -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依托长春光机所技术积淀,与吉林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 [3]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精密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取得决定性突破 [5] -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获得国家级产业基金和业界战略投资,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高端五轴机床市场占有率进入全球前列 [5] - 联想集团通过智能化转型使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约20%,并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5] 人才与创新生态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倡导“以行为本”教育理念,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展“学行交替”和“产教融合”项目,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 [6] - 未来将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先试先行,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6]
经济聚焦丨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迈向千亿元级
人民日报· 2025-10-09 11:54
产业发展规模与目标 - 2024年上半年长春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110.86亿元,同比增长6.5% [1] - 2024年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今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1] - 计划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超千家的"双千"目标 [6] - 力争到"十五五"末,长春市光电信息企业数量和综合产值分别突破1500家和1600亿元 [6] 核心企业技术与突破 - 长光卫星自研国产智能加工机器人,将反射镜主镜加工时间从大约半年缩短到一个半月,加工成本降低两成 [2] - "吉林一号"卫星部组件国产化率已达100%,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2] - 禹衡光学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4]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长春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3] -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已累计孵化企业百余家 [3] -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组建光电信息产业"一会三联盟"以促进产学研结合 [5] - 积极谋划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承载空间,加速建设"4+1"产业核心区 [6] 人才与研发实力 - 拥有光电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2万余人 [1] - 建成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在光电信息领域拥有两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5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3000余人 [4] - 在高性能传感器等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4] 重点发展方向 - 发布《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 [5] - 加快光电信息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力争在交叉和细分领域形成更多突破点 [5] - 支持企业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6]
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迈向千亿元级
人民日报· 2025-10-09 10:0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5%,完成产值110.86亿元 [1][2] - 2024年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今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2] - 产业目标为到2025年末实现综合产值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超千家的“双千”目标,力争到“十五五”末企业数量和综合产值分别突破1500家和1600亿元 [5][6] 核心企业与技术突破 -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反射镜主镜加工时间从大约半年缩短到一个半月,加工成本降低两成 [3] - 长光卫星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部组件国产化率已达100%,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星星座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3] -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4] 产业基础与人才资源 - 长春市拥有2万余人的光电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建成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2] - 在光电信息领域拥有两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5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3000余人 [4] - 在高性能传感器等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4] 政策与制度支持 - 长春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3] -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组建光电信息产业“一会三联盟”(科创联盟、企业联盟、基金联盟以及专家委员会) [5] - 发布《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 [5] 产业集群与平台建设 - 长春新区集聚光电信息企业360余家 [5] - 加速建设长春新区、经开区、汽开区、净月高新区和中韩示范区“4+1”产业核心区 [6] -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已累计孵化企业百余家 [3]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5% 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迈向千亿元级(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10-09 09:03
产业规模与增长 - 长春市2024年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今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长春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110.86亿元,同比增长6.5% [1] - 力争到"十五五"末,长春市光电信息企业数量和综合产值分别突破1500家和1600亿元 [6]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长光卫星自研国产智能加工机器人,将反射镜主镜加工时间从大约半年缩短到一个半月,加工成本降低两成 [2] - 长光卫星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部组件国产化率已达100%,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2] - 禹衡光学承担多个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3]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长春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2] -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已累计孵化企业百余家 [2] - 长春新区集聚光电信息企业360余家,通过"一会三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 [3][5] 人才与研发实力 - 长春市在光电信息领域拥有两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5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3000余人 [3] - 依托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在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3] 未来发展规划 - 长春市发布《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 [5] - 计划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超千家的"双千"目标 [5] - 加速建设"4+1"产业核心区,支持企业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 [5][6]
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迈向千亿元级(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长春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110.86亿元,同比增长6.5% [1] - 2024年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今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1] - 计划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超千家的“双千”目标 [4] - 力争到“十五五”末,长春市光电信息企业数量和综合产值分别突破1500家和1600亿元 [5] 核心技术与创新 - 长光卫星自研国产智能加工机器人,将反射镜主镜加工时间从大约半年缩短到一个半月,加工成本降低两成 [2] - “吉林一号”卫星部组件国产化率已达100%,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2] - 禹衡光学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3] - 长春市在高性能传感器等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3]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长春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2] -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已累计孵化企业百余家 [2] - 长春新区集聚光电信息企业360余家 [4] - 组建光电信息产业“一会三联盟”(科创联盟、企业联盟、基金联盟以及专家委员会),促进产学研结合 [3] 研发人才与机构 - 拥有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拥有2万余人的光电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 [1] - 在光电信息领域拥有两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5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3000余人 [3] - 依托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等高校院所汇聚顶尖研发力量 [3] 重点发展领域与规划 - 重点聚焦“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 [4] - 推进集成电路高端化发展、激光及新型显示与照明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4] - 加速建设长春新区、经开区、汽开区、净月高新区和中韩示范区“4+1”产业核心区 [4] - 支持企业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5]
调研速递|奥普光电接受杭州世喜等9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20:10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公司本部的空间光学系统和长光宇航的空间结构件产品均在卫星上有应用 [2] - 公司正布局新的半导体领域 目前尚处研发阶段 预计发展空间较大 [2] - 禹衡光学编码器产品已布局新应用领域 包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设备领域研发 [2] - 公司本部的精密光学系统以及禹衡光学的编码器和光栅尺具备向半导体加工设备领域拓展的基础 [2] - 半导体领域产能建设已启动 包括人才引进 设备购置和场地建设 [3] 财务与经营表现 - 今年毛利率相比之前下降 主要受人工成本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 市场环境下行趋势和军品审价等因素影响 [2] - 五月份公告的大额合同按节点交付 收入也按交付节点确认 [2] - 与光机所合作的产业化项目中 奥普作为主体支付委托研发费用 相关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归奥普所有 [2] 股东与公司治理 - 7月18日股东减持可能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3] - 大股东按照中国科学院对企业的考核体系要求对公司进行考核 [3] - 公司会和长光宇航经营团队积极探讨其整合进上市公司相关事宜 主要基于双方业务协同和互动以及最终客户和应用领域的交叠 [3]
奥普光电(002338) - 002338奥普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8
2025-09-19 19:08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公司产品应用于卫星 包括本部空间光学系统和长光宇航空间结构件 [2] - 布局半导体设备领域研发 精密光学系统 编码器和光栅尺具备拓展基础 [3][4] - 传统编码器业务聚焦电梯 伺服等传统领域 同时重点布局数控机床和半导体设备领域 [3] - 与长光宇航存在业务协同 客户和应用领域有交叠 [4] - 半导体领域布局基于传统业务转型需求 并跟随大股东战略布局 已启动产能建设 [4] 财务与运营状况 - 毛利率下降受人工成本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 市场下行趋势和军品审价影响 [2] - 5月大额订单按交付节点确认收入 [3] - K9玻璃业务规模较小但会保留 [3] - 7月18日大股东减持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基于科研经费自筹需求 [3][4] 合作与治理结构 - 产业化项目以奥普为主体 光机所提供技术支持并收取委托研发费用 知识产权归属奥普 [3] - 大股东按照中国科学院对企业考核体系要求进行公司考核 [4] - 正与长光宇航经营团队探讨整合可能性 [4]
集约发展促主导产业蝶变升级——来自长春新区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11
长春新区发展概况 - 长春新区是第17个国家级新区,设立于2016年2月,定位为"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1] - 主导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三大领域,集聚130余户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533亿元)、360余户光电信息企业[2]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530亿元,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6] 光电信息产业 - 长春禹衡光学研制国内首台工业编码器,光栅尺测量长度达30040毫米(精度5微米),填补国内空白[3] - 传感器领域上下游企业30余家,光电信息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30%[3] - 光华微电子激光调阻机国内市场份额超60%,打破国外垄断[9]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麦迪克智行研发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可减少40%部件、节能40%、减重30%,整车装配成本降30%以上[5] - 捷翼科技从汽车线束拓展至充电枪/座等产品,2022年销售额32亿元,入选"独角兽"企业[6] - 吉林大华机械双质量飞轮累计交付超100万套,正开发智能电动尾门系统[11] 医药健康产业 - 长春新区拥有亚洲最大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金赛药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20%[12] - 迪瑞医疗打造"7+1"临床体外诊断产品组合,重点布局医疗AI领域[12] 显示材料技术突破 - 海谱润斯实现9种OLED有机发光材料国产化替代,拥有189项国内发明专利[7] - 奥来德光电打破国外蒸发源设备垄断,中标国内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订单[8]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依托吉林大学等11所高校及中科院"一院三所",推行科技成果"先投后股"等改革[8] - 长光卫星实现117颗"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14] - 长光博翔研发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无人机,适应零下40℃极端环境[14]
未知机构:【机构龙虎榜解读】军工+光栅尺+机器人,与客户签订某型光学系统研制合同,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40%,产品已经能满足最-高的高端数控技术-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12: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军工、光栅尺、机器人、半导体、银行、纺织、美容护理、ST、影视、智谱AI、脑机接口、牛磷酸、低容系行器、汽车、电波交互、防爆采油、环氧丙烷、混凝土外加剂、化学制品、卫星通信、雷达、运输设备、减速器等 [1][3][6] - **公司**:奥普光电、南方精工、中航控股、华伍股份、山东章鼓、万事利、永安药业、万向钱潮、众泰汽车、瑞朗模具、前沿克、牵引股份、红墙股份、天简科技、浙江荣泰、襄阳电系、航天南湖、狄耐克、东华软件、新坐标、金龙机电、红雪剧、爱乐达、长年代学、海能达、嘉昌堂、金浦钛业、润贝航科、爱朋医疗、拓川重工、利君股份、磁谷科技、中欣氧材、航天长峰、华学时间、荣泰股份、中航成飞 [2][3][6][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表现**: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14亿,个股跌多涨少,超4000只个股下跌;银行股逆势走强,ST板块持续活跃,纺织概念股集体大涨,芯片股展开调整 [1] - **机构动向**:今日机构参与度较昨日有所降低,净买卖额超1000万元个股共17只,净买入2只(奥普光电1.03亿、南方精工6106万),净卖出15只(航天南湖1.94亿、襄阳轴承1.16亿、浙江荣泰4607万等) [2] - **奥普光电**:光栅尺和编码器在半导体设备测试进入收尾阶段,未在DUV双工件台测试;开展高精度光栅刻划研究并完成理论验证,预计年底前完成高精度(±1um)光栅尺正式样机,超精尺研发处于原理样机开发阶段;近日与客户签订2.97亿元光学系统研制合同,占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9.84%;控股子公司禹衡光学主要做光栅编码器,在伺服电机行业全行业数量占比20%,高端品增速快但在高端数控机床和半导体领域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在国内领先,产品能满足最高的高端数控技术需要;公司具有完备军工资质,母公司以军工产品业务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有军民融合产品 [3][4] - **其他公司**:各公司有不同业务亮点,如南方精工RV减速机用轴承通过审核并量产;中航控股子公司收到认证证书;华伍股份子公司立足航空领域研发制造相关产品;山东章鼓子公司研发物流搬运机器人;万事利主营丝绸文化创意品及制品;永安药业是全球牛磷酸行业龙头;万向钱湘在低容系行器领域送样测试进展顺利,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处于研发阶段;众泰汽车成为特斯拉、比亚迪供应商;瑞朗模具子公司围绕汽车精密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并设研发团队;前沿克布局电波交互领域构建大数据云平台;牵引股份产品适用于特定巷道物料运输和吊装;红墙股份以聚胺酸系减水剂为主导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天简科技新型相控阵产品可应用于商用卫星等军事装备领域;浙江荣泰与人形机器人相关合作;襄阳电系主要产品为减速器用轴承;航天南湖防空预警雷达产品是我国防空预警领域主力装备 [6] - **昨日上榜股表现**:昨日机构净买入的8股今日普跌,1股涨停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一般的五轴机床需要三根光栅尺和两个编码器 [4] - 禹衡光学编码器在半导体设备上面有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