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产品

搜索文档
威高骨科(688161.SH)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48%,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国信证券· 2025-05-28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威高骨科是平台化发展的国产骨科龙头,实现多领域全面覆盖,积极开拓新业务,集采趋势下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巩固龙头地位 [4]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集采影响出清,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48%,虽收入因销售模式整合下降,但净利润因销售费用下降和经营效率提升而增长 [1][10] - 公司各产品线表现良好,市场覆盖率提升,推动出海战略落地,完善海外事业部 [2] - 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净利率回升,盈利能力改善,2025 年一季度保持良好盈利趋势 [3] - 经营现金流保持健康水平,研发投入高,产品矩阵丰富,发布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7][29][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 14.53 亿(+13.2%),归母净利 2.24 亿(+99.2%),扣非归母净利 2.11 亿(+95.4%);2025Q1 营收 2.90 亿(-16.6%),归母净利 0.52 亿(+48.4%) [1][10] - 2024 年毛利率 65.7%(-0.8pp),销售费用率 33.1%(-10.6pp),研发费用率 8.3%(-1.9pp),管理费用率 6.4%(+1.6pp),净利率 15.7%(+6.9pp);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 63.7%,净利率 18.1% [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74 亿(+129.6%),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达 123% [27] - 2024 年研发费用 1.20 亿(-7.9%) [29] 产品线情况 - 2024 年脊柱产线收入 4.21 亿元(-10.9%),剔除集采降价影响销量同比增长 21.37%;创伤产线收入 2.42 亿元(+24.0%),销量同比增长 10.5%;关节产线收入 4.21 亿元(+46.1%),销量同比增长 51.7%;运动医学产线收入 4,425 万元,同比增长近 4 倍 [2][20][24] 出海战略 - 从全球视野进行销售渠道建立以及研发项目推进,持续完善海外事业部,建立开发策略和执行标准,提升销售业绩,形成全球网络覆盖 [2][24] 研发项目 - 围绕创新领域拓展应用开发,通过研发拓展和外延并购支撑骨科新领域布局,多个在研项目处于不同阶段 [29][30]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数量 720 万股,占总股本 1.8%,激励对象 55 人,授予价格 13.89 元/股,2025 - 2028 年业绩考核目标复合增长率为 18.1% [30] 投资建议 - 考虑销售模式调整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下调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4/3.12/3.77 亿元,同比增长 13.3%/23.2%/20.9%,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40.3/32.7/27.1 倍 [4]
威高骨科(688161):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8%,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国信证券· 2025-05-28 16: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威高骨科是平台化发展的国产骨科龙头,实现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的全面覆盖,积极开拓组织修复和脊柱微创业务,集采趋势下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巩固龙头地位 [4] - 考虑公司销售模式调整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下调 2025 - 26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4/3.12/3.77 亿元,同比增长 13.3%/23.2%/20.9%,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40.3/32.7/27.1 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14.53 亿(+13.2%),归母净利 2.24 亿(+99.2%),扣非归母净利 2.11 亿(+95.4%);2025Q1 营收 2.90 亿(-16.6%),归母净利 0.52 亿(+48.4%) [1][10] - 2024 年毛利率 65.7%(-0.8pp),销售费用率 33.1%(-10.6pp),研发费用率 8.3%(-1.9pp),管理费用率 6.4%(+1.6pp),净利率 15.7%(+6.9pp);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 63.7%,净利率 18.1% [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 2.74 亿(+129.6%),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达 123% [27] - 2024 年研发费用为 1.20 亿(-7.9%) [29] 各产品线情况 - 2024 年脊柱产线收入 4.21 亿元(-10.9%),剔除集采降价影响,销量同比增长 21.37% [2][20] - 2024 年创伤产线收入 2.42 亿元(+24.0%),销量同比增长 10.5% [2][20] - 2024 年关节产线收入 4.21 亿元(+46.1%),销量同比增长 51.7%,国采接续采购中关节产品中标价格提升明显 [2][20] - 2024 年运动医学产线收入 4,425 万元,同比增长近 4 倍,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2][24] 公司战略 - 推动出海战略落地,从全球视野进行销售渠道建立以及研发项目推进,持续完善海外事业部 [2][24] - 围绕“新疗法、新技术、新材料、再生修复、计算机辅助”等创新领域,扩展再生生物材料和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通过研发拓展和外延并购,支撑骨科新领域的拓展布局 [29]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数量为 720 万股,占总股本的 1.8%,激励对象共 55 人,授予价格为 13.89 元/股 [30] - 业绩考核目标为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2025 - 2028 年业绩考核目标的复合增长率为 18.1% [30] 投资建议 - 公司是国产骨科龙头,集采趋势下提升市场份额,巩固龙头地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84|1,453|1,646|1,853|2,071| |净利润(百万元)|112|224|254|312|377| |每股收益(元)|0.28|0.56|0.63|0.78|0.94| |EBIT Margin|6.5%|16.8%|17.7%|20.0%|22.1%| |净资产收益率(ROE)|2.9%|5.7%|6.2%|7.2%|8.2%| |市盈率(PE)|91.0|45.7|40.3|32.7|27.1| |EV/EBITDA|78.6|36.9|33.5|27.2|22.6| |市净率(PB)|2.64|2.59|2.48|2.36|2.23| [5]
方正电机:从汽车电驱到机器人关节的产业跃迁
全景网· 2025-05-26 20:0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格局,通过技术协同实现产业升级 [1] - 成立专门控股子公司研发机器人关节电机产品,已开发数款产品并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1] - 积极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号召,布局机器人关节及电动飞行器驱动系统业务 [2] 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增至1.78亿元,占营收比重达7.2% [2] - 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已申请专利33件,其中获批2件 [2] - 2025年3月获电动飞行器项目驱动系统开发定点,目前正在开发中 [2] - 发动机控制器(EMS)产品技术门槛高,公司在该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3] 产能与市场地位 - 驱动电机丽水基地规划180万套,已建成100万套产能 [2] - 德清基地规划300万套,已建成80万套产能,其中40万套已投产 [2] - 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400万套,全球市占率约75% [1] - 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连续多年市场排名前列 [1] 客户与合作 - 新能源驱动电机产品已与多家头部车企建立合作,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 [2] - 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控制器可替代博世、德尔福等国际品牌 [1] - 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和盈利增长明显,与下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到2035年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 [2] - 公司致力于攻克氢、甲醇、氨等清洁能源动力技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3]
东吴证券:下调富临精工目标价至31.5元,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9 15:04
机器人布局旋转关节总成、业务率先卡位头部客户。公司具有零部件机械加工及机电一体化能力,已积 累2年+机器人零部件研发经验,平移现有编码器、电机热管理、电磁阀等技术,将拓展谐波减速器和 行星减速器两个平台的电关节产品,整合减速器、智能控制及电机技术,编码器、电机电控等部件全部 自制,公司与智元成立合资公司深度绑定,计划供应电关节模组,此外公司多家车企核心客户均有机器 人计划,后续有望导入车企自研机器人供应链。 费用控制良好、资本开支大幅增加。公司24年期间费用6.2亿元,同比+15.3%,费用率7.3%,同 比-2pct,25Q1期间费用1.7亿元,同环比+18.9%/-4.7%,费用率6.2%,同环比-3.2/-0.6pct;24年经营性 净现金流5.8亿元,同比+88.6%,经营性现金流-1.5亿元,同环比-233.3%/-179.3%;24年资本开支8.1亿 元,同比-32.3%,25年Q1资本开支3亿元,同环比+93.7%/+96.9%;25年Q1末存货9.9亿元,较年初 +14.5%。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近期对富临精工(300432)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 《2024年报及2 ...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0期):特斯拉更新机器人行走视频,宇树发布全新灵巧手方案【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4月7日-4月11日下跌8.43%,弱于沪深300指数5.55个百分点,弱于上证综合指数5.3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涨14.1% [1][2] - 成分股中双林股份上涨6.35%,其余个股普遍下跌,跌幅较大的包括北特科技(-13.07%)、肇民科技(-12.19%)、拓普集团(-12.49%)等 [1][2][6] - 指数成分股为50家披露机器人相关业务的公司,以2023年1月1日为100基点,按市值加权计算 [4] 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G1拳击视频,展示击打、平衡恢复等能力,计划开展机器人格斗直播 [7]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发力具身智能底层技术、"车+机器人"场景创新等方向 [9] - 傅利叶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身高1.3米,重38公斤,23个自由度,最高奔跑速度3.5米/秒 [11] - 特斯拉Optimus团队成员杨硕离职创业,成立妙动科技开发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2] - 广汽集团发布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同体积下刚性提升50%,输出力矩提升40% [16] 政府政策 - 600亿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落地,重点关注具身智能领域 [22] - 工信部2025年将开展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 [23] - 苏州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24] - 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立项,优必选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 [25] - 北京推进5G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和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 [28] 融资动态 - 灵心巧手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创灵巧手行业种子轮融资纪录 [33]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研发 [34]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完成两轮近亿元融资 [35]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 [36] 企业公告 - 嵘泰股份拟投资2925万元设立合资公司,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等业务 [38] - 肇民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多个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 [38] - 恒帅股份重点发展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匹配机器人电机需求 [38]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0期):特斯拉更新机器人行走视频,宇树发布全新灵巧手方案【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4月7日-4月11日下跌8.43%,弱于沪深300指数5.55pct,弱于上证综合指数5.32pct,年初至今上涨14.1% [1][2] - 拓普集团下跌12.49%,三花智控下跌10.57%,中鼎股份下跌11.22%,银轮股份下跌9.45%,北特科技下跌13.07%,双林股份上涨6.35% [1][2] - 贝斯特下跌8.98%,浙江荣泰下跌10.47%,祥鑫科技下跌8.64%,双环传动下跌6.9%,斯菱股份下跌11.77%,豪能股份下跌9.05% [1][2] - 精锻科技下跌10.06%,蓝黛科技下跌12.18%,凌云股份下跌5.32%,旭升集团下跌11.79%,肇民科技下跌12.19%,爱柯迪下跌9.84% [1][2] 行业动态 - 宇树发布人形机器人G1拳击视频,展示击打固定目标、对打及快速恢复平衡能力,计划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 [7]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智能整车创新展开深度合作 [9] - 均胜集团与智元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第一期产线计划年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 [13][14] - 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全身23个自由度,最高稳定奔跑速度3.5米/秒 [11] - 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成员杨硕离职创业,成立妙动科技,聚焦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2] - 广汽集团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包括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技术指标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16] - 深开鸿发布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支持多机实时协同、多硬件兼容、AI原生支持 [19] 政府新闻 - 600亿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落地,重点关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22] - 工信部2025年将开展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 [23] - 苏州发布机器人产业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24] - 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优必选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 [25] - 深圳市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15条措施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26] - 广东省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高地,发布多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27] - 北京市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 [28] 融资动态 - 灵心巧手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平台研发 [33]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研发及商业化应用 [34]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融资,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及产品化落地 [35]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 [36] 公司公告 - 嵘泰股份拟与润孚动力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等业务 [38] - 恒帅股份重点着力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匹配机器人电机需求 [38] - 肇民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多个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