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大脑

搜索文档
王兴兴、朱啸虎们说了些AI创业真心话
36氪· 2025-09-14 16:59
商业化策略 - 追求商业化应避免使用最新技术 而采用更稳定但看似不起眼的技术[1][23] - AI应用评估关键指标为用户留存而非年度经常性收入(ARR)[3][16][17] - 低代码/无代码软件已被大模型大规模替代 相关公司融资估值大幅缩水[9][10][14] - 协同类软件(如Figma)市场需求降低 用户减少10%即产生重大影响[13][14][15] 投资方向与机会 - 语音结合多模态输入成为AI超级入口的明确趋势[9][10] - 与现实世界结合的Agent应用存在创业机会 例如线下服务场景[10] - 会议纪要转录(transcript)技术实现最佳商业化案例 Plaud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19][20] - Voice Agent在客服中心、销售和玩具领域达到大规模商业化水平[22] 技术发展现状 - Transformer架构存在1%幻觉问题 无法替代复杂流程管理软件[9] - 具身智能领域仍处早期阶段 多模态融合与机器人控制存在技术挑战[24][27][28] - 模型能力提升可提高数据利用率 缓解高质量数据采集的噪声问题[25][26] - 当前硬件性能充足 但模型能力不足以充分利用(如灵巧手控制)[28] 组织管理变革 - AI公司需建立扁平高效的小型组织架构[3] - 团队扩充可能降低效率 智能密度不足导致人员冗余[5][39] - 顶尖小型团队(如30人)可完成传统需300-1000人的工作量[39][40] - 组织需摒弃过去经验依赖 聚焦半年内的最新技术动态[30][31] 开源模式演进 - 开源重点从代码转向资源(数据与计算资源)开放[7][42][49] - 2025年1月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豁免开源权重 促成千问Qwen和DeepSeek开源[43] - OpenAI承认在开源问题上"站在历史错误一边"[43] - 2017年Transformer和Tokenization技术使数据资源化 推动规模千倍增长[47] - 资源开源(Open Resource)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49][50]
拥抱+递可乐!“具身智能大脑”让机器人更懂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10:37
智慧零售场景 - 未来便利店通过平板电脑下单后机器人可在20秒内完成商品配送[3][4] - 银河通用开发的零售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在全国100多个场所实现商业化落地[4][5] - 夜间场景应用可降低边际成本 提升商业可行性[5] 生活服务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展示1:1仿人灵巧手 灵敏度接近人类[8] - 具身智能技术使机器人从执行指令进化为理解人类意图[10] - 家庭机器人"小五"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精准力度控制的拥抱动作[11] 技术支撑平台 - 腾讯开发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整合大模型能力与虚拟仿真环境[11][12] - 平台提供感知 理解 决策等核心能力赋能机器人本体[12] - 未来将集成数据采集 算法训练 模型验证等全链条功能[11] 行业应用前景 - 具身智能技术推动机器人从展台走向社区 家庭 商场等实际场景[14] - 技术平台打通研发到应用全链条 加速商业化进程[14] - 机器人正在重新定义日常生活 提供便捷与情感交互服务[14]
商汤科技完成配售25亿港元 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8:3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16.67亿股新B类股份配售,募集资金总额约25亿港元,净额约24.98亿港元 [1] - 配售股份占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的4.58%,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0% [2] - 每股认购价为1.50港元,较7月23日收盘价1.60港元折让约6.25%,较近五日平均收盘价1.64港元折让约8.54% [2] - 国际长线资本Infini Capital(无极资本)全额认购 [1][2] 资金用途 - 30%用于AI核心业务发展,包括打造AI云服务平台和扩大"商汤大装置"规模 [3] - 30%支持生成式AI与多模态大模型研发,重点开发垂直领域衍生产品 [3] - 20%投入具身智能与新兴技术融合,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真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 [3] - 剩余2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3] 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成立独立的具身智能公司,核心班底包括首席科学家王晓刚等 [4] - 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揭晓具身智能"大脑",集成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4] - 公司已完成"1+X"架构重组,"1"代表核心业务,"X"代表生态企业矩阵,如智能汽车板块"绝影"和家庭机器人板块"元萝卜" [4]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企业融资规模显著增长,技术竞争从算法层面向硬件、场景层延伸 [5] - 国产AI技术正从"高性价比替代"转向"技术引领",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领域成为新增长空间 [5] - 公司与宇树科技、归墟机器人等合作开发具身智能产品,如"飞燕"机器人和傅利叶GRx通用人形机器人 [5][6]
人形机器人周报20250602:具身智能政策不断加码,无人物流场景加速落地-20250602
招商证券· 2025-06-02 16: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维持"推荐"评级,认为具身智能政策加码和无人物流场景落地将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7] 核心观点 - 无人物流车行业进入商业化元年,在特斯拉Robotaxi发布和邮政局政策支持下,商业模式已跑通并加速落地 [5] - 具身智能产业获政策强力支持,浦东新区对核心技术攻关等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 [3] - 行业指数表现强劲,绝对表现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达15%/6.8%/20.9%,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9] 行业动态 - **特斯拉事件**:计划6月12日推出Robotaxi服务,标志着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里程碑 [1] - **企业布局**:荣耀确认进军机器人业务,扩展智能硬件生态 [2] - **政策催化**:国家邮政局提出打造"人工智能+邮政业"标杆产品,推动无人物流应用 [4] 投资机会 具身智能大脑 - 重点关注英伟达(NVDA)、栢能集团(1263.HK)、地平线机器人、瑞芯微、凌云光、天准科技等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6] 具身智能小脑 - 推荐国产电机驱动芯片龙头峰岹科技 [6] 本体与硬件 - 特斯拉(TSLA)、优必选等本体厂商,以及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模组供应商 [6] - 传动部件核心企业包括哈默纳科(6324.T)、绿的谐波等 [11] 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赛道个股分化明显,中邮科技周涨幅达45.98%,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88.32%,而速腾聚创周跌幅14.57% [12] 一级市场融资 - 2025年行业融资活跃,典型案例包括傅利叶智能E轮融资8亿元、Neura Robotics B轮融资1.2亿欧元、它石智航天使轮融资1.2亿美元 [13][14][15] - 细分领域融资覆盖传感器(鑫精诚)、灵巧手(灵心巧手)、触觉技术(帕西尼感知)等产业链环节 [16][17] 行业事件展望 - 2025年重要节点包括特斯拉股东大会(6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月)、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等 [18]